伯卿一面着急的灭火,然而却无暇分身。火势越来越大,整个房子都燃起来了。几名黑衣人看着这已经不可控制的火势开始撤退了。伯卿也没有管黑衣人,立刻命令灭火,这把火烧得可真久,直到天亮才燃尽了。
屋子里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一架一架孕妇的骨骸。伯卿站在骨骸面前呆着,失了神。谁都不愿意理。直到皇帝听闻将军府走水了,到将军府时就看着残破的屋子里站在一动不动的伯卿。嘴里念念有词,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伯卿的脚下是一具残骸,很明显的一尸两命。皇帝看着有些于心不忍拍着伯卿的肩膀说:“爱卿,节哀。”伯卿似乎才回过神来,转过头,两眼无神的对皇帝说:“陛下,请恩准我尽快回乡,我想带着她回去。”本来前几日皇帝已经应允,现在也只好顺势答应了“我派人护送你,你们回去。”
“劳烦皇上,但是不必了,我答应等天下太平就打她四处去看看的。请陛下恩准。”
皇帝有些动容了,说道:“好!等你想通了再回来!”
伯卿申请的看着地上的骨骸轻轻的回答了句:“好,多谢!”
第二天伯卿把骨骸化了,装进坛子里。自己驾了一辆马车带了一些细软银票就出城了。皇帝在城门上望着远去的马车说了句:“保重。”
伯卿出了城门驾着马车一路来到一户农家门前停住了。下车之后急匆匆的往里面走起,只见小荀子半躺在床上说:“谢谢你,伯卿。为了我,你连大将军都当不了了!”
“无事,本来我也不想当将军,只想回乡。我们得赶紧离开这里,一旦被发现就危险了。你还能走吗?”
小荀子从床上挣扎着下来,说可以的。
两个人把那坛骨灰好好安葬了在这户农家之后,拜了拜,祭了酒。然后迅速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原来,当时伯卿请辞之后,回到将军府就有人传消息说皇帝已经派人调查小荀子的事。伯卿想一旦皇帝知道之后,肯定不会放过小荀子的,恐怕连自己都难逃厄运。连夜把小荀子放进棺材送出城门,又去义庄找怀着孩子的女尸。整整一夜去往附近城县义庄,终于发现一具怀了孩子的女尸,除了全身有些臃肿之外还是挺像小荀子的。这女尸是才死不久的,据义庄的人说是从水里捞出来的,无名无姓,找不到家人,也是可怜啊!伯卿有些可怜这个女子,对义庄的老伯道:“老伯,这,这是我可怜的表姐啊!还有她未出世的孩儿。”说着擦了下眼角:“老伯,太感激您了,这些钱你拿着,我找了表姐有些天了!我这就带表姐回去好好安葬。”老伯一手拿着重重的荷包一手擦了下眼泪:“好好好!”
对不起了,无名的女子,我定会好好安葬你的!满怀愧疚的带着女尸回去放在小荀子的房间里。对谁都没有提起。眼看着就天亮了,皇帝急召入宫,没想到皇帝确实答应了伯卿的请辞,伯卿千恩万谢的辞别皇帝,只是皇帝看着他的背影说:“这样,就两不相欠了啊!我免你欺君之罪,你走吧!来人!”一名黑衣人上前恭敬的跪着,皇帝对着黑衣人耳语了许久。就有了后来的一切
两人迅速坐上马车,伯卿驾着马车一路南下。再过一夜就能到家了。可是以后怎么办?这些年的执念似乎消散了,只把小荀子当做自己的妹妹了。算了,等小荀子生产了再说吧。
当天晚上小荀子羊水就破了,似乎要生了。由于不想被发现行踪,一直都是在荒郊野外歇脚,现在小荀子要生产了,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前面正好有一个破庙,伯卿抱着小荀子奔到破庙,找了一些干草垫着。找了些柴火点燃,安置好了小荀子。
伯卿解开马车,骑着马飞奔到最近的城里边找稳婆,但是很多稳婆说在城外的破庙都不愿意。只有一个六十岁的老妪看着可怜愿意去,只是脚程就有些慢了。等稳婆到了,小荀子身下已经是一滩血了。稳婆让伯卿用破布把小荀子隔起来,然后去找些水烧开,等伯卿找水回来就看见满头大汗的稳婆焦急的说:“夫人难产了,只能保住孩子了。”
伯卿还一直愣在那里,有些懵了隔着布就听到小荀子说“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啊,我做了那么多错事,伯卿,求你,求你保护他。送他去西山寺,什么都别告诉他,只求他平安的过这一生。”话音刚落,就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伯卿赶紧冲进去看到脸色苍白的小荀子盯着稳婆怀里的孩子费劲的笑了一下。嘴嗫嚅两下就闭上了。
稳婆抱着孩子,偷偷摸了摸眼泪,这孩子真可怜,刚出生就没了娘亲。然后把孩子小心翼翼的递给伯卿说:“是个男孩!”伯卿小心的抱着这个小生命,是个男孩啊!
伯卿似乎早已料到了今天,并没有太难过。安葬了小荀子就把婴儿送到了西山寺门口,除了裹着婴儿的襁褓和一叠银票什么都没有留下,无名无姓。早上扫地的小和尚打开门就看到门口一个粉红粉红的婴儿,甚是可爱。于是轻轻的抱起这孩子进去了,边走边叫着:“师父,师父,我捡到个娃娃。我要当爹了呀!”老和尚在训斥着:“胡说什么呢?阿弥陀佛……”伯卿看着这一幕欣慰的笑了。
等伯卿回家,经过城外的槐树,都已经老了啊!在原来的那棵槐树下躺着。仿佛回到了那年,小荀子抬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树上的他,只是回不去了。
城里都是战乱留下的疮痍,稀稀拉拉的人还在整理杂乱的街道。当年天下起义,群雄争霸。盘踞江南的冯谅才也是一方诸侯,不过是个草包罢了,只是现在已经归顺。但是城已经是一座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