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有旨,退朝。”张让高声道,随后与汉灵帝离开了大殿。
朝臣恭送,随后缓缓退出这议事大殿。
“恭喜侯爷,贺喜侯爷啊,我们的势力更进一步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人面目红光的向方离行礼,不止如此,司徒一党和司空一党的朝臣尽皆向方离所在之地围去。袁槐一党有的冷哼一声,有的面色不太好看,还有的满脸愤怒,皆是被袁槐面目表情的带着离开了。
王允很是高兴,言道:“这位老大人是羊大人,羊大人也是大家出生,跟老夫志同道合。”
方离心中一惊,羊姓,三国最出名的羊家可是不得了的,没想到第一个跟自己搭话的尽然是这样一尊人物。方离急忙还礼:“羊老大人万万不可,这可是折煞小辈了。”
“哎,此言差矣,侯爷,你可是大汉朝的驸马,侯爵本就不易获封,加上您迎娶的乃是长公主殿下,陛下虽然与张让狗贼相互制衡,但是在长公主这件事上,他们会同心同力,相当于侯爷您获得了四支势力的支持,而袁槐一支势力掀不起大浪,您已经稳如泰山。”另一个中年官员言道。
方离心中苦笑,历史上刘宏是在大肆卖官卖爵,可这里却不一样,别看是一个亭候,这已经是莫大的恩宠了,总之一句话,这个世界的等级制度比华夏历史上还要森严了不知道多少倍,如果刘宏敢卖官爵,想必他也会被世家联手逼退帝位,哪怕与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拼的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而自己不同,自己本就是世家之人,哪怕自己与袁槐本就是敌人,袁槐也没有死谏,这就是原因之一,如果是一个白身,恐怕袁槐不会轻易放过他的。而白身,恐怕王允都会无视我吧。方离心中更是沉重,自己以后运用的人才都是白身,世家出生的太少了,而且,他们不同阵营的人会和睦相处吗?
“对对对,侯爷,您现在可是皇亲国戚,您现在就算登高一呼,我等都鼎力支持。”另一个官员表达着自己的心声。
方离一一还礼,心中不喜这种场面,随后与王允低声说了几句,王允便苦笑的摇了摇头,对着朝臣道:“好了好了,小侄还要回去完成那份圣旨招收有才之人,以为心腹,尔等是要干嘛?先说好,你们别想了,早以有人选了。”
唉,朝臣心中一叹,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的方离一上朝堂便成了大红人,几乎各方势力都很看好他,不论张让,还是陛下,亦或是司徒大人,自己的子女如果能跟着他那该多好。
方离一见这般,惊疑不定,再看看羊老大人也是一副这般表情,方离汗毛炸立。卧槽,这都有目的和阴谋?这朝堂老子再也不想进了,不是王伯父出言,自己还以为顶多是跟自己拉关系,表亲近而已。
不过,“羊老大人不必叹息,离虽然有幕僚人选,将军之才,却缺少治政之人,羊老大人也应该看出离的不便,如果羊老大人家中有哪位堂兄堂弟愿意来指点离,离定然扫榻相迎。”方离向羊续恭声道。
没错,这位羊老大人正是羊续,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党锢之祸,羊家依然屹立与朝堂之中,大权在握。方离无利不起早,要知道羊家可是被后世称为智慧之家,羊续的祖先皆是大权在握的人物,而自身虽然比不上但也不差太多,最重要的是他的子嗣皆是不凡之人,如果能挖到羊家那三个大人物的其中一个就算是赚到了,自己以后也能有人执政后方。
毕竟自己行军打仗的话恐怕会一败涂地吧,老狐狸是必须带上的,而且他也不适合执政,毒士的作风依然让方离有些忌惮,谁知道他会出手到什么地步,毕竟自己会全盘托出,完全信任他。这个世界的誓言约束力很强,自己立下誓言,那么谋己的贾文和又该到了谋士的那一境?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三国正史中,哪怕智多如妖的诸葛亮,老谋深算的司马懿,雄姿英发的周大都督,被誉为其才智还在诸葛亮之上却英年早逝的天妒之才郭嘉郭奉孝都有失算的时候,而贾诩不同,因为贾诩从来没有算漏过,只有算计别人,没有人可以算计他!世人皆以曹操痛失郭嘉而不能天下一统,皆以诸葛亮为蜀国的第二把交椅,皆以周瑜被三气而死,可是真正是这样吗?对于此处,方离也只能报以嘲笑,痛失郭嘉后曹操如果完全信任贾诩如郭嘉一般,天下一统恐怕还要来的快一点,诸葛亮蜀国第二把交椅纯属扯淡,那是蜀国人才凋零到一种令人发指的地步,才凸显了诸葛亮之才,在早期和中期的时候,诸葛亮并非是刘备指定的谋主。而雄姿英发,雅量高致的周瑜怎么会气量狭小被诸葛亮三气而死?要知道盛名之下无虚士,雅量高致的周瑜会被气死?周瑜与郭嘉一样,身体有疾,死于病痛。
火烧赤壁的火神周瑜,方离心中默念了一声后,仔细回忆起细节,随后急声道:“哪位大人是洛阳令周异,周大人?”
突然一个中年官员心中一惊,有些紧张的站了出来,问道:“不知侯爷唤下官何事?”
羊续又是满意又是惊讶的看着方离,不止是他,所有支持他一方的官员基本都是疑惑不已,洛阳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怎么方侯爷这般急切?
方离突然意识到不太对,这时候的周瑜好像还是个几岁的小屁孩吧,不过可不是一个安稳的小屁孩。方离尴尬一笑:“周大人,不知道您是否有一子,名瑜?”
周异愣了愣,随后小心道:“不知侯爷何意,难道您见过犬子?”
“周大人,您告诉小瑜,如果以后想要功业,请他务必优先选择与离,离自然也不会让他失望,如果他愿意来,离愿以亲弟待之。”方离心中跳动不已,如果挖到周瑜就代表自己挖到了一个帅才,不止是行军打仗,就算为丞相治内都是可以的,虽然在这方面周瑜的确要弱与诸葛亮,可是在行军上,诸葛亮绝对不是周瑜的对手,至于历史上完全是因为双方大将的实力差距罢了。而且还有重要的一点,周瑜来投他的话,也是逼自己一把,自己完全有可能到中途受不住压力会选择另一条路,所以需要一个人来阻止他,而那个人便是周瑜!至于贾诩,就算有誓言,他也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站位。
周异面色一喜:“多谢侯爷提拔关照之恩,我回去就给犬子商量这件事。”他没想到方离尽然是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叫自己,而如今的方离可是朝堂中的大红人啊,谁都不能动,如果自己儿子跟了他简直平步青云,太好了。
方离微笑道:“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不要去以父亲的身份去命令他,让他好好读书,没事也可以去看看行军打仗之类的,至于与其他同龄玩伴玩耍你也不要制止,小孩子该玩的时候便要玩,没有美好童年的孩子,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成年人。”
周异深呼吸一口气,点头称是。
而众位大臣闻言皆是回忆起自己的儿时,遗憾!令人惊异的一幕出现了,大臣们不约而同的叹了一口气,尽然形成了一股莫名的力量。方离双目中精光四射,那是怎样一种的氛围,自己隐隐被感化一般,要不是自己有着完整而美好的童年,差点就要哭出来了。
贾诩,第一谋主,隶属于自己,也只听命于自己。魏延可为将,可为帅,历史后期的魏延绝对能胜任帅才一职。黄忠,当世虎臣也,更何况正值壮年的黄汉升?再加上一生是胆的赵子龙以及周异的保证,自己马上也能大展身手,一个小屁孩正是崇拜英雄之时,呵呵,雅量高致,英姿勃发的周公瑾还不是手到擒来?统帅三军的帅才,谋主,大将,政才,我都有了,为何不能去碰一碰那个东西?
想到这里,方离心里尽然洒脱起来,似乎是想开了,整个人的气质也是翻天覆地而变,如果说方离之前是上个彬彬有礼的君子,很有国士的气质,那么现在的方离则是在原本的气质上更增添了一份霸气,似乎有着天下尽在掌握的从容。
“周叔父,离说的皆是不假,只要公瑾以后能来助我,离可以对天发誓,待之如亲弟。”方离一旦下定决心,立刻行动起来,在方离心中诸葛亮怎会比得上周瑜?周瑜可是全才,而且现在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加清晰,周瑜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boss,成长起来后甚至可以媲美郭嘉那一个等级,就算不能也不会差太多。
周异不胜惶恐,却也压不下心中的喜悦,虽然自家孩子顽皮,但是自从他大哥大病不起,一命呜呼后,家里就只剩下他一个后辈了,公瑾似乎受了什么刺激,又或者说他真的懂事了,自己开始好学起来,甚至自己还开始练习起武艺来,而且对父母的话也听的进去了,甚是让自己欣慰,再加上眼前这位并州第一名士,大汉驸马,万寿亭侯,西陵校尉兼西陵总校尉,这么一想,周异身子一抖,这才几天?
眼神中有些恐惧和惊叹的看着方离:“承蒙侯爷看得起,公瑾定不负侯爷看重,不过希望侯爷能说到做到,毕竟公瑾才失去了疼爱他的兄长,这段时间公瑾是懂事了,可是老夫也看得出来他的孤独和委屈。”
方离闻言诧异不以:“哦?如果伯父相信离,不妨让公瑾先跟着离,离自不会让伯父失望。”
周异尴尬的笑了一笑:“这个我自然是同意的,但是还是要跟夫人商量一番。”
方离恍然的点了点头。
而诸位王公大臣们自然也是眼热的紧,不过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位是陛下和张让眼前的大红人,而且还是将来的驸马,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驸马。
随后,方离与王允一起回到司徒府时,有一件事差点让方离激动的快疯了,在王允疑惑的表情下,径直冲入了王允给自己安排的内院。
“这孩子。”王允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大袖一挥,返回自己的书房,准备谋划以后的局势。
方离此时正激动的抱着一个中年文士嘘寒问暖,就只差想狂亲中年文士了,令人看的绝对会怀疑这家伙会不会是玻璃。
中年文士开始看见来人,只觉得其人温文尔雅,玉树临风,当真是一个美男子,而且在其眉间隐隐透出一股自信之色,那双清澈的双目中甚至有些无尽的霸气,那是一种似乎天下大势皆在我手的霸气,令中年文士大惊失色。随后,更是让中年文士差点喘不过气来,甚至差点吐血,这家伙也太自来熟了一点,而且更要命的是这家伙的热情差点没吓死他。
方离还不知道自己尽然已经给这位神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至于是好是坏,这当真是难说。
这时方离也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失态,急忙整理仪容,妈的,这能怪老子?老子才从那个恐怖的朝堂活着回来,正在期盼这个老狐狸的道来,谁知这老狐狸尽然这般快速?这可是保命符,终极的!
“咳咳”方离尴尬的咳了两声,歉意的对中年文士一笑:“文和先生,离失态了,毕竟才从那个九死一生的朝堂逃出生天,再见到文和先生,也就代表着离下次也不再是九死一生了。”
中年文士正是贾诩,贾文和!而贾诩此刻面色平静,心中却是震动不以,自己当时听到堂堂司徒尽然差人找寻自己,并且告知自己就算不去也由不得你不去,圣旨都会很快下达,而自己要效力的却是最近声名鹊起的方离,即将成为天子近臣的人。而自己这等身份想要功名却苦无门路,一听有机会出仕哪有不来的道理?以自己拖家带口,甚至可以说是神速的赶路,马不停蹄。
这时的汉朝可还没有那么潦倒,而这个汉朝,寒门之人何来门路去谋取功名?是以贾诩当真是激动的不得了。
贾诩虽然被方离的热情给吓到了,但是心中却也备受感动,这足以说明方离对他的看重,甚至是这位不及弱冠的公子对他的信任。贾诩不愧是贾诩,瞬间就反应过来,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这时的贾诩就是这种感觉。只因方离直来直去就给贾诩把方才朝中的过往一股脑的告诉了他,而他现在也知道了方离的地位甚至已经超出了天子近臣的地位,贵不可言。而这一切的一切,岂不是方离告诉自己他绝对信任自己,视自己为心腹。
贾诩郑重的整理了一下衣衫,向方离行了为臣之礼:“贾诩拜见主公,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主公如此信任诩,诩定当不负主公所望。”
方离此刻也压下心中的激动,郑重的扶起贾诩,道:“文和先生,有您相助离,是离的福气,离对天发誓,文和先生只要不负离,离定不负文和先生,有违此誓,当万箭穿心而死!”
贾诩心中不争气的跳动起来,那双深邃的双眼中尽然也湿润起来,多少年了,自己空有抱负才华,却无门路去拼得功名,哪怕自己曾经为一些大人物出谋划策后,也不了了之,还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永远那般平淡而过,自己已然心灰意冷多年,可如今却有这样一个尊贵的大人物愿意让自己充当他的心腹,功名以自己的能力也能如愿获得,更甚至最主要的原因却是眼前这个年少的主公不仅贤良,还知道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对自己推心置腹,甚至发下毒誓,这不是知己是什么?
方离心中松了一口气,他不怕得不到其他他想要的人,唯独这贾诩他最怕得不到,现在的贾诩正值壮年,也有了很深的入世经验,看人眼光也是精准无比。说白了,方离对自己都有些不自信。而现在的贾诩可谓是无人与之争锋,哪怕李儒,戏志才现在都不及此人,只因经验不足也,而且黄巾起义马上就要爆发了,贾诩可谓是重中之重,缺失贾诩,就算自己得到一大批名将也无济于事,自己可不会打仗,而且当主公也要有责任啊,万一自己瞎搞一通弄的比刘备还惨自己不就完了,毕竟周瑜现在才多大?总不能指望一个小屁孩吧?这样还不如他自己去冒风险试试。
方离同时与贾诩谈起这天下大势,当谈到黄巾道时,贾诩脸色瞬间变的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