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这段经历要追溯到两个月前,也就是六月中旬,那个时候因为一些原因,失去了之前找好的在面包店长期实习的机会。换做其他人,也许会考虑回家,享受假期,但是我已经打定主意不回家过暑假,只能尽快想办法找新的实习机会,起码保证这段时间里的花销不会动用我的积蓄,因为积蓄是用来旅游和交学费的。
四年大学生活,我所接触到的S市其实很有限,因为我的大部分时间在上课,不是我在上课,就是别人在上我的课。我需要钱,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因为我的家庭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比较差,所以父母才总吵架,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里的负担,或许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压力之后,家里面的关系会和谐一点。总之,我需要自己努力获得养活我自己的物质基础,需要依靠自己的奋斗来满足我自己小小虚荣心的经济来源,所以,我从大一入学就在做家教。这种做家教的生活差不多陪伴了我整个大学,所以,培训也是我最熟悉的赚钱方式。
而且我现在既不是学生,又不是那种能长期上班的毕业生(因为九月份就要上研究生了),所以实习并不是太好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最理想的短期实习单位自然是学校或者家教,考虑到个人家教可能存在收入不稳定等诸多因素,我退而求其次,选择了稳定一点的培训学校,虽然被剥削的严重了点,但是很稳定,而且重点是离我住的地方非常近,徒步也就五分钟。
自从去年九月份开始(这个节点也有故事,后续娓娓道来),我觉得我的运气一直就很好,虽然偶尔有些小小的挫折,但是大部分时候,只要我决定了方向,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次新的实习也不例外。
刚刚失去在面包店的兼职,心情其实还是很不爽的,因为那边的待遇和工作环境是很诱人的,这个故事在下一章介绍,我们回归主线。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特喜欢出去吃好吃的,于是背个小包我就去学校西门的小吃街溜达,边走边吃,然后就看到了一则广告,重点是这则广告招聘的就是暑期托管老师,完全符合我之前的设定,感觉自己就是踩在了****上,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想啥来啥。
按照我一贯雷厉风行的办事方式,我礼貌地发了短信,说了我的个人情况,问他是否还需要兼职老师,很快收到了让我去面试的短信。
负责人是个女的,三十岁左右,打过招呼后就把我带到一个空教室,开始和我聊关于日常工作和薪资待遇的问题。对于一个在教育培训领域也做了三四年的我来说,我自然知道这里的水有多深,所以,当她说日薪60元的时候,我知道回价也是讨不到好处的,不如欣然答应,还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就这样,她让我七月一号正式上班,也就是两周后。
(二)入职培训
跳过半个月的生活,直接进入正文吧。七月一号,报到第一天,入职培训。所谓入职培训,就是因为小学还没有开始放假,只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结业了,所以目前我们学校只有一个班,而班主任是之前就安排好的一个正式员工,小蔡老师。作为新人的我就被安插在学前班。
学前班的概念就意味着一群六岁的孩子,身高不足一米(个别除外),时刻吵闹,说话有时候都阐述不清楚个人观点,喜欢打小报告,上厕所不知道关门,也从来不知道冲厕所(至于记不记得洗手这个问题,嘿嘿,自己脑补吧。),吃饭的时候回喷饭或者用手抓,挑食,刷饭盒的时候不会用洗洁精,经常把下水道弄堵,因为饭盒没有倒干净等等,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吐槽了,因为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姑娘,我要多和大家分享一下愉快的经历和我的成长历程。
之前从来没有带过这么小的孩子,做家教的标准都是高中生,以高三孩子为主,偶尔带几个初中的,小学生基本上没接触过,更别说学前班,所以这里的一切都是新鲜的。于是,带着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愉快的心情,我开始了这份工作。
培训持续了大概一周左右,在此期间,我主要是了解一下这边的作息时间,同时等待新学员的到来。十天之后,负责人杜老师和我说,要开新班级了,你来当班主任,这个班是为了考试冲刺开设的,我们有专门的授课老师,你主要负责拍照记录他们的在校生活就可以了,自习时间帮忙批批作业答疑就好了。我点点头,因为我以为这应该不难。但是我错了,很多事情不是我以为的那样。
我理想职业是当老师,所以我早就设想过如何做一个受人民喜爱的老师,比如说,平易近人呀,和孩子们做朋友呀,关注问题学生呀等等。以前从来都不相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但是遇到了这群熊孩子之后,我已经跌至谷底,受到一万点伤害。
(三)第一个班级
这是我带的第一个班级,平均年龄在八岁,也就是二三年级的孩子居多,作为班主任,我丝毫没有威严,这是后来孩子们告诉我的,他们说,老师你都不发脾气,我们都不怕你。所以,因为他们都不怕我,就导致他们的调皮程度完全超出了教室所能承受的范围,于是他们就跑到了走廊里面疯闹,结果就惹怒了隔壁班的小蔡老师,小蔡老师的小暴脾气哪里能放过他们,结果几个灰溜溜的回来了,不敢闹腾了。
我的治理原则是,以理服人,之前对待高中生,我会和他们分析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意识到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说就业找工作时候HR看重的品质,比如说谈恋爱时候怎样避免争吵。可以说我不仅是文化课老师,更多的是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这一切都运行得很好,很多带过的孩子都成了我的朋友,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这些七八岁的孩子完全不适用。因为他们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他们会试着用他们自己的理论来颠覆我的理论,所以我最终只能放弃,尝试着采取物质鼓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