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似乎黑的厉害,黑的深沉。
有多久没有看到这样纯粹的星空了?!颜继德问自己。原本黑夜是寂寥的,空虚的,但经过漫天繁星的点缀,反而让天地显得热闹。当然,也让人类觉得自己渺小。
俗世的纷争,关于名利的,关于权势财富的,在大自然面前,在浩瀚的宇宙面前,都显得那么可笑。就如李白所说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光如梭,王朝的更替,朝代的兴衰,在宇宙面前,不过是白驹一瞬,甚至,称不上一瞬。至于个人的荣辱,就更加不值一提。
今夜,面对浩瀚的星空,面对皎洁的明月,颜继德感慨万千。
颜继德怎么也没有想到,会有一梦千年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不是寻秦记中虚构的情节吗?居然一念成真。
自己是颜氏第一百零二世孙,谨遵颜氏家训,修身立德,恭兄友弟。对于忠贞死节的先祖,如颜真卿、颜杲卿者,仰慕久矣;对于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古代战争,艳羡不已。怀抱着这样的情节,颜继德想要参军报国,奈何自幼身体孱弱,无法加入军旅。
好在颜家称得上富庶,养颜继德一生绰绰有余。但颜继德不甘心命运的摆布,请名家教授太极剑、太极拳养身,读历代史书养心。
但这只是延长了颜继德的寿命,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找上了颜继德,在颜氏的祠堂,颜继德咽下了最后一口气。颜继德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临终前的一个念头居然让自己重生到颜泉明身上。
从颜泉明的记忆里,颜继德得知颜泉明三天前不幸溺水,如果不是自己鸠占鹊巢,按照原本的历史,颜泉明也该可以苏醒,但天意弄人,自己莫名其妙占据了颜泉明的身体,融合了他的灵魂。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颜泉明变成了颜继德,或者说,颜继德变成了颜泉明。毕竟,这个时代并没有颜继德这个人。他有着颜泉明的所有记忆,有着颜泉明的喜怒哀乐,但他的阅历,他的眼光,却不是颜泉明可以比拟的。
大唐,我来了!先祖,我会替你好好活着!颜继德,不,应该说颜泉明面对璀璨的星空,默默发誓。
颜泉明很清楚,歌舞升平繁华已久的大唐在十一年后会面临着怎样的灾难,整个颜氏一族为了大唐的生存付出了多少代价。
历史的洪流是不可逆转的,以个人的力量改写历史无异于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好在,自己不过二十二岁,还有十一年的准备时间。为了颜家,为了盛唐,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颜泉明不得不扛起这个重任。或许,这就是重生者的责任。颜泉明望着不远处陷入熟睡的小厮,苦涩一笑,有时候,无知真是一种幸福呢。
颜泉明此行只带了一名小厮照顾起居,这也是士子的寻常待遇。如果是世家子弟,有三五伴读、小厮陪侍也是正常。毕竟,士子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科举,日常生活用计的琐碎事情自然要交给小厮。
有唐以来,朝廷开科取士,每年能中进士者,不过二十余人,而天下士子数以十万计。在时人看来,士子若有三大美事可谓人生无憾,一为进士及第,二为娶五姓之女,三为编修国史。
进士难考,众所周知,否则,孟郊也不会在四十六岁中进士后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慨。
至于五姓,则是指崔氏——博陵、清河两支,卢氏——位于范阳,李氏——陇西、赵郡两支,郑氏——位于荥阳,王氏——位于太原,这是唐朝最为有名的世家门阀,掌握着无穷无尽的资源。能够与五姓联姻,意味着你有了最坚强的后盾,从政的道路即使称不上一帆风顺,也会少有坎坷。
至于编修国史这种流芳百世的事情,更是非一般人能及。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是必要条件,人品还要优秀,更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
然而,无论是娶五姓之女还是编修国史,都不如进士及第的荣耀大。在这种社会氛围下,科举考试自然是士子最为看重的事情。即使颜家也不例外。
颜泉明的叔父颜真卿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进士及第,当年便与太子中书舍人韦迪之女结为伉俪。因为没有名列三甲,在长安等待了三年后,通过吏部选拔,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来守丧,期满经扶风太守推荐,任任京兆府醴泉县县尉。醴泉为畿县,即使是县尉也是正九品下。可以预见,如果不是守丧的缘故,颜真卿凭借进士出身无论如何也能做到从八品上乃至正八品下的职位。
颜泉明的父亲颜杲卿比颜真卿年长十七岁,却因为没有进士及第的关系,现在只做到从七品下的范阳户曹参军的职位。要知道,颜杲卿如今已经五十三岁。
说起来,颜泉明的祖父颜元孙也曾进士及第,官至豪州刺史。颜杲卿因为这个原因,也曾想着进士及第,光宗耀祖,奈何时运不济,屡试不第。已经过了不惑年龄的颜杲卿只好凭借父荫入仕,将这个希望放在了颜泉明身上。
按理说,颜泉明不过是中人之姿,颜杲卿也从来不指望颜泉明可以效仿他的叔父颜真卿,在二十五岁便能进士及第。但望子成龙是每个父亲的念想,也许颜泉明运气不错,可以得皇帝赏识呢,毕竟,颜泉明如今不过二十二岁,还有大把的机会。如果在自己临死前,颜泉明可以进士及第,那自己九泉之下,也能对自己的父亲有所交代了。这就是颜杲卿的真实想法。
颜泉明这次从京兆万年北上范阳,便是为了拜见父亲颜杲卿,毕竟,颜杲卿已经三年没有归家。虽然时常有书信来往,但两地相隔超过两千里。颜泉明身为孝子,如果不是受科举牵绊,理应侍奉左右。这次北上,颜泉明一方面是为游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看望父亲,聆听教诲,必定要在范阳多盘桓几日。
不过,现在的颜泉明北上有了一个新的目的,那就是观察新任范阳节度使安禄山。
安禄山在今年三月,以平卢节度使的身份兼任范阳节度使,至于原先的范阳节度使裴宽则入朝做户部尚书。
颜泉明很清楚,安禄山可以平步青云离不开李林甫的襄助。在收受了安禄山大量的贿赂之后,备受李隆基宠信的李林甫举荐安禄山。已经失去进取心的李隆基自然听之任之,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个命令在十多年后差点葬送了大唐。除了颜泉明,没有人知道安禄山正在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地实现着自己的野心。
为了颜家,为了大唐,为了黎民百姓,颜泉明注定要成为安禄山的敌人,还有比现在就接触敌人更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