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筱雨在镇上趁着中午休息的时候,拽着王晶娟陪自己去供销社买了一罐子蜂蜜和2斤白糖,又买了一个半人高的石缸和十斤黏米。买东西的钱还是刚搬家的时候上镇里置办家用的时候剩的三十五块钱呢,她没给,张小兰也没要,从这一点更能看出张小兰惯孩子。
“小雨你买这些东西干啥啊?”王晶娟满脸好奇的打量着大缸。
“下午放学得麻烦你送我回家了,我一个人拿不回去。我这东西可都是要换钱的,明天你就知道了。”
一脸秘密的往学校走,看她不说,王晶娟也就没在细问,只帮着她抬东西。
下午的课程墨筱雨有些心不在焉,算计着做东西用的本钱和卖多少的价钱合适,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荒废时间不认真听讲呢。好不容易盼到了放学,拉起王晶娟,两人提着东西就往家里赶,怕回的晚了做不完,耽误明天的集市。
毕竟是两个13岁的女孩子,拿这么多东西很是费劲,走走歇歇,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东西运回了家。俩人把东西扔在了厨房门口,先跑到水缸跟前,一人灌了半舀子水才停下。张小兰听见声音,跑到厨房一看,就看见俩孩子慢脑袋的汗,赶忙拿了毛巾递给孩子擦汗。
“快擦擦,这大汗,在感冒喽!”
“婶儿,我帮小雨拿东西回来,这就走了,要不一会天黑了。”王晶娟擦擦脑袋,看看外面的天色,赶紧张口要回家。
“留这吃饭呗,不行就住一宿,婶给你做好吃的。”
“不的了,我娘不知道我来这了,赶明有机会我在来。小雨我先走了,婶再见。”打了声招呼王晶娟就走了,墨筱雨跟她挥挥手,喊了声“明天见”。
“娘你不说家里没钱了吗,看见门口那东西了吧,一会做东西,咱明天就能有钱啦。”
张小兰扫了一眼灰白色的石缸,不明白这么笨重的东西怎么才能变成钱。
“咱做糯米粑粑,一会把我买的黏米都蒸熟了,蒸熟的米拿出来您先用咱家的大擀面杖搥吧,完了我煮馅料,把小文也喊出来让他帮您装。”说干就干,墨筱雨把外面的棉袄脱下来,只穿了件秋衣就开始洗米。
“啥是糯米粑粑?咋没听说过,能行吗?”彰小兰很是担心,这东西听都没听过,会有人买吗?
“这是南方小吃,我也是书上看来的,反正东西都买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把米下锅,出去到仓房里往出搬秋天的时候在山上捡的栗子,成熟的栗子上面带刺的外壳都张开了,只需要轻轻一掰就掉出一枚完整的栗子。扒了半袋子的栗子,墨筱雨揉揉发酸的手,端起来准备进屋煮。
厨房里张小兰在盛新鲜的黏米饭,饭香扑鼻,墨筱文也等在一边准备干活。
把石缸搬到门口的位置,“小文我告诉你啊,一会娘把米扔缸里打,你就负责翻个儿,等着打上劲了你就往出拿,然后在放里新的米饭,懂了吗?哦对了,把手洗干净。”
墨筱文赶紧点点头,拿着盆洗手去了。
“娘咱家的绿豆找出来。”说话手也不闲着,锅里在添水,把栗子全部到进去,盖上锅盖等着熟。
张小兰找绿豆的工夫,墨筱雨往缸里舀了两大舀子黏米饭开始反复捶打,擀面杖还是有点小,打起来费时间,不过谁让自己着急呢,等着挣钱了在去木匠那做个锤子吧,现在也只能这么对付着用。
等着墨筱文和张小兰回来,墨筱雨就让了地方,他俩捶打的黏米出第一缸的时候,栗子熟了,墨筱雨又开始剥栗子肉,要说栗子,是很好吃,可是很难剥,这么多栗子,剥起来着实的让人心烦气躁。为了钱墨筱雨耐着性子剥完了。
把栗子碾碎添少许水放糖煮,绿豆同样煮熟,用细纱布过砂,全部出锅之后晾谅,在拌上蜂蜜搓成小球即可。陷的准备工作做好,墨筱雨瞅瞅快打完的黏米,很上劲,自己在面板上撒了一些米粉,又揉搓已经打好的米团,让它更上劲,然后揪成一个一个两厘米大的剂子。
把剂子按成饼,放入搓成小球的馅料包紧按扁,就成了一个个剔透的粑粑,做完了一个饭团,那边也全部完工了,墨筱雨那了一个给墨筱文吃。
墨筱文吃到嘴里就笑了,“姐,好吃的很,甜滋滋的,还劲道,还能再吃点吗?”渴望的面容透着一丝窘迫,农村孩子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回点心,自己吃了一块还想吃太丢人了。
“有啥不行的,做好的这些都能吃,这个就是今晚的晚饭了。”说着自己也拿了一块吃起来,要了一口,唔,口感还不错,甜香软糯,白的晶莹的外皮还有点弹弹的,第一次做很成功嘛!
张小兰也尝了一块,满意的点点头,在她看来姑娘说的这个什么粑粑比饼干啥的好吃多了,又甜又香,还不干巴,这东西能卖上钱,“闺女,咱这干粮卖多少钱一斤啊?”
“卖2块吧!明天县里有大集,应该能好卖。”唔,好吃,嘴里嚼着粑粑,跟仓鼠一样。
“啥?2块钱一斤?也太贵了!”张小兰吃东西的手吓的一嘚瑟,这么金贵,这三个人得吃多少钱的了!
墨筱雨想了想,可能不太了解这个时代的消费水平,“那就一块五一斤吧,可不能再便宜了,也不看看咱这里用了多少好东西。”
张小兰不吭声了,她算是看出来自家姑娘的厉害了,就听姑娘的卖就是了,要是自己可不敢要这么高的价。
吃完了晚饭,大家麻利的一起包了起来,忙活到半夜才算是全部弄出来了,大约做出来三十斤左右吧,直接用布蒙在面板上,一家子腰酸背痛的休息了。
第二天天亮,张小兰背着大框,领着俩孩子在村口等村里的马车,马车还是公社的,坐车的一人给一毛钱,就当村里的费用了。领着俩孩子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几个人在那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