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六年十二月,公元189年,荆州各郡县事宜皆已安宁,唯独南阳郡仍在袁术的控制之下,刘表并未采纳众人的建议出兵讨伐,而是上表推荐袁术为南阳太守,向其示好。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荆州的生产,训练军队。随着名声远播,众多英雄纷纷投奔,其中不乏有伊籍等智谋之士,亦有黄祖等能征善战之辈。
却说着伊籍,字机伯,山阳郡人士。乃是商相伊尹之后,年方二十五,足智多谋,生得慈眉善目,自幼便跟随刘表参加过党锢清流,二人乃使忘年之交,关系非彼寻常。近日听闻刘表在荆州招贤纳士,故来投效。
而黄祖乃是江夏郡人士,江夏黄氏乃是名臣黄香之后,乃是著名的士人家族。他曾任樊城太守,而刘磐的三叔刘庆,就是投奔在他的麾下,此人燕颌虎须,豹头环眼,虎背熊腰,甚是雄壮,颇有武力。
刘表得此二人大喜过望,封伊籍为主簿,与蒯氏兄弟一起从事。封黄祖为典军中郎将,领江夏太守。自此,荆州生机盎然,朝气勃发。在其他诸侯还未气候之时,刘表已经手握重兵,称霸一方。
刘磐自从出任虎贲中郎将之后,也没清闲。这荆州兵马虽然雄壮,但却缺少马匹。荆州马步水三军共十五万,其中步军八万,水军五万,骑兵仅仅两万,而且马匹多为南方马,虽有耐力,却无冲锋之速度,而且比之北方的马匹更是小了很多,这令刘磐十分郁闷。
说起骑兵的由来,才仅仅几百年。若论单纯的士兵上马,自商朝时期就有一定规模的骑兵,但限于当时的青铜兵器冶炼技术落后,并没有锻造出骑兵所使用的刀剑,而且因为没有马鞍和马镫,当时的骑兵仅仅只是加快步兵的行军速度而已,严格意义上讲,称不上骑兵。
春秋时期以前作战以战车为主,步兵仅仅是辅助作用,战车的数量是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象征,并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了春秋时期步兵崛起,与战车一同成为战场上的决胜关键,各国军队也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
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扩大,战术的多样化以及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的舞台。战国以及秦朝的骑兵配有齐全的鞍鞯,但却没有马镫,所以当时的骑兵主要武器为弓箭,作战以骑射为主,少量的使用青铜剑和戟作战。
进入汉朝,骑兵的发展迅猛,由于匈奴等游牧民族入境掠夺,骑兵迎来了黄金时代,取代了战车与步兵,成为决胜的关键力量。而汉朝骑兵发展的原因则是来自匈奴骑兵,这个令无数人闻风丧胆的游牧民族,驰骋于亚欧大陆之上,书写着传奇。
匈奴人是典型的亚洲式轻骑兵,他们作为游牧民族,从小生长在马背上,长于骑射,他们马术精良,射术奇佳,只穿轻便的皮甲十分灵活。汉的晃错曾在《言兵事疏》中说匈奴有三大长处为汉军所不及:其一,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其二,险道倾厌: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其三,风雨罢劳,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这也就指明了骑兵较之车兵的较大优势,车兵只能在平原之上才能发挥威力,而骑兵在较狭小的地形也能做战,比车兵更为机动灵活。
为了改变不利的局面,汉朝大力发展骑兵,至汉武帝时期,已经拥有十余万骑兵,对匈奴作战历时数十年,汉的名将卫青,霍去病等多次率数万骑兵,采用迂回包抄,深入敌后等战法大破匈奴。其公元前119年武帝以卫青,霍去病二人各带五万骑出击,以步卒数十万,马十余万匹转运辎重。霍去病部深入匈奴两千余里,大破敌军封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而还,传为佳话,英雄业绩令人无限神往!
汉为了对抗匈奴,发展骑兵,建立了饲马的制度。汉文景时期颁行“马复令”用免役的办法鼓励民间养马。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专管的马政机构。中央任命太仆,也就是弼马温管理,在地方设有马丞负责。这些官员负责马匹的饲养以备军用。从汉初至武帝时即有厩马四十余万匹。这一制度保证了汉朝对匈奴作战的大量马匹的消耗。
在汉代骑兵发展壮大,成为军队的主力军种,取代战车的位置。兵种内汉代已经有了轻骑兵和重骑兵之分。轻骑兵基本无甲,武器以弓箭为主,配备较矮小的战马,重骑兵着甲,武器为戟,矛,环首刀等近战武器,配备高大的马匹用于冲锋陷阵。汉代随着冶炼技术的提高出现了更适于马上作战的环柄长铁刀,也就是长刀,刀脊厚,刃锋利适于劈砍,成为骑兵的重要武器。一般来说汉代的骑兵主要武器有:矛、刀、戟、弓、臂张弩等。这一时期骑兵作为机动兵力的战术也得以发展汉军在与匈奴作战中就大量采用了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作战。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骑兵已经成为战场上的主力,然而由于荆州地处江南,水军要比骑兵重要的多,故此荆州的骑兵并不多,但是刘磐知道,训练骑兵仍是重中之重,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华夏大地还要经历游牧民族的入侵,那段耻辱的历史,深深的敲打着他的内心。
要想发展骑兵,首先是马匹,这是个大问题,整个大汉良马多产于北方,看来有必要向刘表建议购买马匹。
其次,制造马镫也是十分重要的,马镫这个看似简单的发明,但却促进了人类的文明。有了马镫,长途奔袭的骑兵可以减少疲劳,能有效的发挥出骑兵的机动性,对于冲击性方面更是大力提升。
马镫包括两大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由骑者踏脚的部分,即镫环;二是将马镫悬挂在马鞍两侧的镫柄或镫穿。好在刘磐前世曾经在部队骑过马,所以制造马镫倒不是问题。
这几个月以来,刘磐每日在校场操练士兵,他将前世新兵训练的方法按班就部,使得荆州士兵的体能大幅度上升,好在襄阳郡的校场够大,即便在容纳十万也是绰绰有余。
而刘磐更为注重的精神训练,由于这个年代人十分淳朴,几个月下来,十余万士兵已经被刘磐成功“洗脑”。
当刘磐正要向刘表建议购买马匹的时候,另外一件大事却给了他新的想法,这或许是个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