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用他的进化论学说解释过大部分的生物现象。
例如,长颈鹿的颈子为什么会这样长呢?这是因为颈长的鹿较易吃到高处树叶,因此容易得到保存,由于代代都是颈长的鹿得到保存,长颈鹿的颈子就发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了。
例如,生活在黑洞中的鱼和兽,很多都是眼睛很小或是瞎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眼睛退化了对这些鱼和兽的生存没有什么影响,于是在自然选择下,这些动物的眼睛都退化了。
又例如,熊的毛有许多颜色,有黑色、灰色、白色,生活在北极的熊就是白色的,这种生物类型为什么会存在呢?这是因为白色与北极的环境相似,它的行动不易被发现,比较容易捕猎食物,所以能够得到保存,而其它颜色的熊是不适者,受到了淘汰。
看过达尔文的学说,下面我利用我的学说来简单解释一下生物现象。
长颈鹿的颈子十分长,这么长的颈子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假如是由于长颈鹿不断地吃高处的树叶而形成,到底这一习性为什么能导致长颈鹿的颈子变得这么长呢?
首先,我不排除在环境剧变下,某一种动物的颈子迅速发生变化,形成与现今的长颈鹿形态相近的先祖。但不论此说是否属实,我都会先假设长颈鹿曾长期不断地吃高处的树叶,并根据这一点,再结合渐变的观点来解释长颈鹿的颈子为什么会变得这样长。
当长颈鹿由于环境变化伸长颈子去吃树叶时,它们身体的物质就会支持这一行为,于是它们的颈子会慢慢的发生物质性的变化,相应地慢慢变长。颈子的变长又令它们吃得更饱,吃下的物质又作为营养有力地支持它们的颈子变长。吃得较饱的长颈鹿,部分地由于食物的力量会跑得较快,越能更好地避开其它猛兽的猎食,而颈子较短的长颈鹿,相对没有吃得那么饱,由于缺乏食物的力量也就会跑得较慢,越易成为其它猛兽的食物。于是,颈子较长吃得较饱的长颈鹿就能较有利地得到保存,其它颈子较短吃得不饱不能较有利地得到保存的长颈鹿都受到了淘汰。代代的长颈鹿不断地处于这种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之中,经过无数代的淘汰、变异和遗传,最后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颈子十分长的长颈鹿。
生活在黑洞中的鱼和兽,很多都是眼睛很小甚至是瞎子,为什么会这样呢?生物学家拉马克认为这是用进废退的表现,而达尔文认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解释都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该是:动物的眼睛不断与光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相应物质,再传输到动物脑海改变原来的物质状态,这样才能够看到影像,而在黑洞中缺乏光线,因而无法合成动物眼睛保持正常所需要的物质,如果动物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眼睛必然就会因为物质的不合适而导致退化。
北极的天气十分寒冷,为什么北极熊在那么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自如地生活呢?北极有很多白色动物,北极熊的皮毛就是白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北极熊在北极那么寒冷的环境下仍然能够自如地生活,是因为北极熊长期生活在北极,它们的身体不断地与环境中的物质结合,于是身体发展出能抵抗寒冷物质的特征,幸运地延续了下来。之所以北极熊的皮毛是白色和北极很多动物都是白色,其实是因为北极动物的食物中或者是呼吸的空气中,具有能和它们身体发生化学作用形成白颜色皮毛的物质。
下面我再举出几个例子分析一下。
有些动物能把自己身上的颜色改变成为与周围环境相似的颜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一特性是否为了隐藏自己达到不受其它动物伤害的目的?
其实动物变色是因为那个环境中有某一种或某一些物质会与这些变色动物体内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产生的颜色就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至于动物变色,的而且确能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但它们并非为了达到隐藏自己的目的而变色,因为每一物种,每一个体其实都有保护自己的目的,假如动物是为了隐藏自己、保护自己而变色,那么变色就不可能只是发生在很小数动物的身上。
人在年轻时,头发是黑色的,但到了晚年,人的头发就会变成白色,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芍药有很多种颜色,有红色、有粉红色、有紫红色,甚至一朵花上红、黄、白几种颜色同时出现,为什么会这样呢?
人在年轻时头发是黑色但到了晚年会变成白色是因为人在年轻时,身体功能较强和吸收能力较强,比较容易形成一些令人头发变黑的物质,但人到了晚年,身体功能和吸收能力就会相对较差,较难形成令人头发变黑的物质,反而形成令人头发变白的物质,于是人的头发由于缺少黑色物质和形成白色物质而成了白色。芍药花所以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是因为芍药成长直至花开的整个过程,都与各种养份不断发生化学作用,这样就会合成各种不同的物质,而这些合成的物质在花朵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