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知道:冷物质是引力,热物质是斥力。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就是因为冷热物质融合在其中,或冷热物质在物体中散走,而引致的物质状态变化。例如温度计升高,就是因为热物质传导到温度计中并与温度计内物质产生结合而引致的温度计变化;例如液态物质结冰,就是因为冷物质进入了液态物质中引致物质从液态转变成为固态。
为了清楚说明一下冷热的性质,我们来看一下物理学上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一杯热水和一杯温度低得多的、普通的水同时放进冰箱,为什么会是热水先结冰而不是那杯普通的水先结冰?
上面现象是十分有趣的,它最有趣的地方不是因为它与经典的物理学矛盾,而是它不符合人类的思维逻辑:一杯热水和一杯普通的水同时放进冰箱,那么二者的温度就会降低,假如是热水先结冰,那么热水结冰前一定有某一个时刻与那杯普通的水的温度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二者温度就会同等地降低,按照这样的推理,就算不是那杯普通的水先结冰,也只能是二者同时结冰,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是热水先结冰。
对于上面的思维逻辑,其实是有所偏狭的,这是因为: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并不等于它们的物质状态完全相同。试举个例子,一杯冷开水和一杯比它稍高几度的开水,凭我们的肉眼,能看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么?但无可置疑地,二者内部的微细结构和状态却已存在了相当的区别,否则二者的温度就应该相同。可见,温度相同只是代表和只能代表温度的“相同”,并不代表其它状态真的相同。特别是一些难以察知的微细状态,更不能轻言“相同”和随便“等同”,这一点一定要分清楚。
那么,上面现象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呢?其实是因为热力就是斥力,而物质温度变高,就会释出斥力,释出斥力之后,有一部分物质就会引力变得较大。因此热水相比于普通的水,它的引力会是较大,而且由于温度较高,说明它又从外界吸入了更多的斥力,因此保持其较高的温度。但这些从外界吸入的斥力是不属于水分子本身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极不稳定的暂留的物质,当温度降低,冷物质作用在那杯热水上,那些暂留的斥力物质就会迅速释出,加上其本身已比普通的水具有更大的引力,因此只要经过很短的一段时间,热水的综合吸引作用,就会比那杯普通的水大得多。因此,同样地降低温度时,热水就会由于本身比普通的水具有更大的引力,和迅速释出斥力物质之后具有较大的综合吸引作用,而比普通的水更快地和更多的冷物质产生结合,从而更快地结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