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尽,春意浓,二月春风吹杨柳。千日用功图一举,拼却全力求功名。转眼会试时间到,文试在南门贡院举行,武试在北门皇家武会馆举行。
“岳父大人您要不要去贡院看一看?”冯府花园内温明远看着自己的岳父正悠闲地喝着茶,看着底下家妓们歌舞,就问下。
“不用,看不看还不都一样,老夫还是相信连嘉的实力,只要他能进到贡士二十名内,老夫定能让皇上册封他为状元,其他人不足为俱。”冯德章很自信的说,他这个女婿学问好整个京城人都知道。
“岳父,如果榜眼和探花都不是我们的人如何?”
“只要状元是连嘉,榜眼跟探花落到别人也无碍,能高中不一定就能为官,再说就算为官,本国舅把他们掠着不让他们接触政事还不一样无用。还有为了避嫌你这次也不须过去了。”
宋连嘉乃是冯国舅四女婿,弱冠之年就中举人,在京城文人圈里面很有名气,这次又是京城乡试中文试第一名,冯国舅很相信他的能力。会试要考九天,这九天贡院里面的人都出不来,包括监考官们,所以冯国舅相信王宰相他们那帮人这次这么重视这界科举绝对不会在这九天里搞出什么事情来。
“岳父,还有一件事,据说百里老将军要从边关回朝了。”温明远把探子得到的消息说了出来。
“西边那里打了这么多年了,最近听说大戎国老皇帝死了几个皇子相互之间争权夺位,无暇再与我们斗争,两国边界大部分的兵将被调回去,所以百里那老匹夫才敢回来。不用去管他,他要回来就让他回来,一个武将能起什么风浪。”这是冯国舅前阵子从派往大戎国探子得到的消息,再加上百里腾又上书讲最近无战事所以想回京,皇上就给准奏了。“去查查化兴在东边战事如何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冯化兴是冯国舅大儿子,也是冯国舅所有孩子里面最有出息的,冯化兴这次被封为征东将军去越州镇压起义的农民和叛军,已去了三个多月还没回来,冯德章有些担心。
“岳父,化兴兄应该快回来了,去了这么多天上次来信就说叛军已经被剿灭的差不多了,刚好这次百里腾也要回来了让百里腾把他西边的军权交出来让化兴兄一块掌,岳父大人以后就不用再忌惮王宰相那帮人了!”温明远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哼!那老匹夫和那帮不听话的宵小早晚会收拾的!”冯德章恨恨的气道,那老鬼事事都要跟他做对,要不是看在三朝元老在朝中威望甚高朝中还有一部分人向着他不然老早想把他的官给罢免掉赶出朝廷。
“对了,皇上是不是又去法德寺参佛了?这次不知道去多久能不能赶在殿试回来,要不然殿试那天怎么办,让王宰相继续主持的话,我们的计划不就成不了?”温明远突然想起皇上今早又去法德寺了。
当今皇帝醉心于佛法,宫里有设佛堂但他每年还是会去法德寺住一段时间,说要静心礼佛。
“放心,这次皇后娘娘陪着他一块去,我已吩咐她让皇上在殿试前一天回来。”冯德章昨天进宫时被皇后娘娘请到中宫后,听到皇后讲皇上要去法德寺时就让她在殿试前劝皇上回来。
一转眼九天的会试结束,考生们个个疲倦的有气无力的走出考场。风卿言走出考场时还有大半人还没出来还在答题。走出贡院,风青已经在贡院门口那里等着,卿言和风青走到路边自己家停靠的马车坐上就回去了。大部分人一出考场就直接回去,九天的会试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个个被熬的筋疲力尽非常疲惫只想回去休息好好的睡一觉。
西北一条尚宽的山路上,一队人马从中经过,数量不多,最多几百人。走的慢但却很规律整齐看起来是一支军队。为先的两位骑着高头大马,一老一小,老的看起来年近花甲,小的最多弱冠出头。两人都慢悠悠地骑着马。
“爹,您干嘛这么着急回京,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我们走慢一点啦。”
百里笙这次极不愿意回去,他爹奉他娘亲之命硬逼着他回京去成亲,他现在还不想成亲想再等几年而且到现在他都还没中意的姑娘,他娘给找的都是那些他不喜欢的名门淑女,一个比一个娇而且还动不动的就哭一看又烦又厌,让他更不愿意回京。
“你别给老子装孝顺,平常咋的不见你对老子这么关心,一天到晚都找不到人,这次回去给老子收收心,都多大的人,老子这么大的时候你大姐二姐都有了。”
百里腾对自己这个儿子真是恨铁不成钢,一天到晚就知道到处游山玩水,到现在还一事无成又不想成家。自己快到不惑之年才得来这么个儿子,全家人都把他给宠得无法无天,两年前实在看不下去家人对他的纵容溺爱就把他带到边关来想让他吃吃苦,可这小子天生懒散一点也不求上进到现在文不成武不就。这次趁边关无战事带他回去给他先成家,人老了就想抱孙子是人之常情,本来自己老早就想告老回乡,实在是朝廷没几个能带兵打战的将士,逼得自己年近花甲一把年纪还得守在那荒凉的边关。
“爹,您又讲这事,像您这样随随便便找一人成亲就成现在这样那么怕娘亲。”百里笙又开始笑话自家老爹那惧内的缺点。
“我那是让着你娘,我一个大老爷们不跟她一般计较,你懂不懂?”百里腾火气的吼道。
“好好,您别生气不用这么大声啦,我懂得。”嘴上虽然这么讲心里却叹道,“老爹您要是在娘亲面前能这么威武就好了,娘一大声讲话或者一哭您就吓的话都讲不好,唉!”
“这次回京好好相看下有没合适的姑娘,这么大了赶快成亲,成完亲后就留在京里不用再来边关了。”百里腾都为自己儿子打算好了,反正留在边关他又不做事在那又危险不如在京里给他谋个一官半职的让他有事做别成天到晚就知道到处闲逛。
“爹,那您呢,您年纪这么大了这次回去还回边关吗?不如趁这次回来跟皇上辞官不做算了。”百里笙想着自家爹年纪这么大了现在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想让他把官辞掉在家好好养老累了半辈子。
“唉,您以为爹不想退下来只是现在朝廷里面没人能替啊,真要是交出兵权出来还不是要落到冯家父子手上,那还不如不交。”百里腾心里也早想官给辞掉,但朝廷无人又不想兵权落到冯家手上,只好拖着自己老迈的身子一年年在边关那里熬。
“就当今圣上那样经常不理政事,迟早这天下得改姓为冯的……”百里笙无奈的叹息道,这也是他一直不愿入仕的缘由。
“逆子,你不要命了!连这种话都说的出口!回京以后不许再给老子说这种话要不然打断你的狗腿。”百里腾马上生气的喝声止住百里笙的话。
“爹您别生气啦,我只在您面前说说而已你儿子可没那么傻。”
百里笙心里想这又不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不过嘴上还是说出安抚他老爹的话,不然自家老爹又要长篇大论了,奇怪自家老子最近什么越来越像他娘那么爱唠叨了,难看人老了都会变成如此……两个人边走边聊,后面的人也是慢吞吞的跟着只是离京城还是越来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