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北山高百丈九,王侯介在此处留。淮南林阔万方六,将相卧马千年久。千户踏川几百载,寻山问水纳天海。黑袍素裹剽丘茔,扛土移陵掘王冢。”这是一首流传于民间,经久不息的打油诗,一首讲述掘冢千户,历代百史的打油诗。也是一首叫几代人前埔后续,为之送掉性命的打油诗。
掘冢千户一脉百史。始于明末,依存至今。在世间少有耳闻,却总有奇异相传。
早在明代崇祯二年,农民起义之时。北直隶省河间府也就是现在河北沧州一带出现了一只以农民、工匠、学知所组成的起义队伍。这支队伍多是贫苦乡民,由于出身贫寒受尽苦难,所以对乡绅地主,官宦庸兵的愤恨之情尤为浓重。在四方倒戈,烽火连天的大环境下。他们终于奋起反抗依然投入到了这场明末的大革命当中去了。
始初河间府有一武行艺人名为赵进言,此人身世贫寒,早年父母双亡,食得百家饭长大,生性刚直豪爽,总为邻里穷苦打抱不平,后经高人指点,十年寒苦练得一身精湛武艺。正当三十壮年,遇天下大乱,借机起义反了朝廷,组织了这支尽有百十来号的队伍。持起耕犁柴刀,打起了天下。起初他们多以伏击府衙兵丁,打家劫舍,屠戮绅豪的勾当为主。所截之物除保自用之余,即散发苦难贫民。颇得了众多好评。
可由于这队中之人,三教九流鱼龙混杂始终不成大器。起初打的热火朝天,但终因距明朝之都太近,重兵围剿而导致队伍不能扩大,连连被逼得绝路之上。最后只得带领手下只剩的几十号人一路西逃,结果在保定府偶遇一奇人相助,方才看清事实,修得正果。
说也奇怪,赵进言所遇之人正是当年指点其武艺的世外奇才,此人被绿林唤为八尺神医,名叫白峰坤。虽是偏山野村之间的一赤脚医生,但因其通晓术数,身怀绝技而闻名于世。
赵进言与白峰坤相聚茶楼之上,忘时长谈,聊至尽兴之时,白峰坤尽道:“进言此时出逃,我十年前早已算定,料得你今日必投保定而来。如今我为你出一计策,虽不得皇道王朝,位列仙班。但也能起得百年基业,延用后世。”
赵进言向来兴趣豪爽,听得此言,推椅跪拜道:“汝十年之前救俺性命,已赵某一世恩公。如今点拨明路,赵某必从不疑。倘若成了大事,咱二人定同享其富。我早已看清世事,皇权之道飘渺无缘,挣得天下,不如救济百姓。”
白峰坤听得赵进言话出诚恳,便欣然一笑,开口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倒戈,正是上好时机。历朝历代千年基业留得瑰宝无数,如趁乱取之,散发于民。不比起军厮杀于疆场,破得百姓生计,免得生灵涂炭还好?”
“恩公所说无数瑰宝,不知身处何处?赵某在世三十几载也未曾听得哪有瑰宝无数之说啊?”
白峰坤起身撩帘,手指窗外群山道:“瑰宝尽在其中!千年史记,出得无数将相王侯,生前聚集金银,死后带入幽冥。若不取之,遗恨后辈啊!”
赵进言听之纵然起身,拍案厉声道:“我赵某人虽是一届匹夫,有勇无谋。但也称得上是一身正气,这等偷鸡摸狗,盗墓掘坟之事,岂能做得?!恩公莫要为这不义之财,误入歧途啊!”
“哈哈哈哈。进言,果然算得绿林义士,行事正派,不得苟且。但汝可想到?历代王侯,哪个不是欺压百姓,昏庸无道,仗势欺人?害得这阳间与那地狱无二般样貌?他们生前敛财逼得贫苦百姓为其大兴土木修建陵寝。以是死人无数。去后还要屠戮奴仆众多,为其一人殉葬。还贪金念银带入阴间。明为祭奠,实为阴损。这等恶人之财不取。不属昏庸无道?不属迂腐麻木?”
白峰坤这一段话,说得赵进言哑口无言,脸红耳赤。心里暗自念道:白峰坤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世道大变,百姓受害,若取得金银珠宝,救济于民,不念留的千古流传,也能令后代歌功颂德。此种造化也非常人能遇得到的。但要做成此事,我非事前约法,立下毒誓。免得入了歧途,悔恨终生,被后人唾骂。
想到此处赵进言开口道:“恩公一语,击破世事。俺赵某人,如今也是虎落平阳,穷途末路。若正像言中之情,吾辈愿与恩公供图大业。但有几事,赵某当要说在前面,莫要怪罪!”
刚说到此处,白峰坤抬手制止了赵进言到了嘴边的话。神情幽然的说道:“其一,忠臣义士之墓不取。其二,文人志士之墓不取。其三,穷苦百姓之墓不取。进言意下如何?”
此语一出真犹如道破天机,未卜先知。正说到了赵进言心坎之上。随即歃血为约,冲着窗外连绵青山立下誓言:“过往神灵在上,我赵进言今与恩公白峰坤共同起誓!为救水火百姓,免遭涂炭。愿义取匪人之财,周济穷苦。但以约法在先。其一,忠臣义士之墓不取。其二,文人志士之墓不取。其三,穷苦百姓之墓不取。立此誓言,如若违背,神鬼可杀之!兄弟可杀之!凡知者皆可杀之!”
后人讲道:二人于崇祯四年在保定府立下盟约,遵守世代。白峰坤因年长赵进言十数载,索性将其收为义子,改名为白上上启,后人调侃其寓意升棺发财。
不久他们遍带着手下所剩的几十号人,一路西行,藏进了百里连绵的太行山中,从此踪迹皆无。后有传闻,每逢节礼之日。太行周边百姓总能望见夜间游离于屋顶之上的飞贼,四处散落金银救济穷苦之人。
有绿林之人,为追其踪迹,随入太行,便不得去向。也有传闻白世父子二人,挖得大墓数十座,聚得财宝无数。招揽各路绿林高手尽千人,个展神通助其盗墓。久而成帮,故被称为“掘冢千户”。
白上启受得轻功真传,散发金银之时来去无踪,神秘默化,只见其影不见其身,又常于子夜出没。所以也有闲人称之为“白魁上启”。
多多少少的传言不尽其数,但“掘冢千户”这名号,却在绿林三十六舵旗当中树立起来。被后人传诵了百年,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