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初秋,巨鹿。
赵歇,赵国没落的贵族后裔,赵灭之后颠沛流离,若是没有遇到张耳、陈余这样的河北名士立为赵王,他恐怕依旧在世间飘零,落魄终老。如今世事难料,赵已复国,庙堂之上,赵歇南面称尊,望着麾下众文武,赵歇踌躇满志,豪情万丈。
朝阶下,赵相张耳今年五十有五,身形硬朗,目光炯炯,自有威严,出列奏道:“大王,定难军使夏说恳请大王为定难军妥善安置一事,不知大王心中可有定论。”
前几日,李左车与夏说面见赵歇,夏说表现极为抢眼,不卑不吭,有礼有节,直陈两军联合之利,让张耳印象极深,颇为欣赏,故今天朝议时再次提出,希望赵王能够留下定难军。
对于能否安置定难军朝堂之上出现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张耳、李左车为首,要求结交盟军,协力抗秦,应对日益严峻的军势局势,既然能接纳穷途末路的魏无涯,为何不能接纳楚国将军桓楚。
另一种是以赵将申阳、司马卬为首,认为接纳楚军,尤其拥有万人军事实力的楚军,可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名为纳贤,实乃养虎。故当时两方争执不下,赵歇犹豫未决。
在赵歇心里,张耳是自己的恩人,面对张耳坚持己见,赵歇欲满口答应时,申阳奏道:“大王,丞相之言确有可取之处,但为赵国考虑,请大王在接纳之时,要求桓楚裁军,全军人数不得超过三千人,另外来到巨鹿郡的百姓,必须由我赵国官吏统一安置。”
赵歇一想,这样也不错,既有了纳贤之名,又能防患于未然,否则近万军马留在巨鹿也确实不是个事。
可是张耳明白,此法绝对行不通。
秦失其鹿,群雄共逐!
如今的乱世,谁不想自己的地盘、军队、人口越大越多才好,桓楚势穷来投,如果还让他裁其军、失其民,这是一个仁义的国君该干的事吗?况且桓楚投赵不成,还可以投齐,这不是削弱自身,壮大邻国嘛!
张耳正欲再辩时,前方急报。一名军士气喘吁吁地来到大殿之内,言道:“禀大王,上郡王离的大军南下,上党郡魏王豹战败而逃,不知去向。王离先锋大军已过恒山郡,在巨鹿边境,我军数战不利,不少城池俱已失守!”
赵歇大惊,群臣哗然!
张耳急忙说道:“大王,还有什么可犹豫的,答应夏说,命定难军即可北上,屯于南宫县,掩护我军右侧。即刻遣使分赴燕、齐、楚等国,盼请发兵救援。”
事急,赵歇采纳张耳之言,让夏说立即返回,召定难军北上。同时命各地驻军放弃城池,皆聚拢巨鹿,赵国君臣上下已退无可退,决心背城一战。
********
军帐内,桓楚有些焦急地来回走着,他实在想不通为何迟迟没有巨鹿传来的消息。正烦闷之时,手下来报,夏说归来,桓楚大喜,出辕门相迎。
夏说不辱使命,禀明朝堂之上,张耳进言,赵歇答应我军屯南宫县,同时也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王离大军南下,已经兵发巨鹿,定难军此行北上,恐会相遇秦军。
诸将皆惊,独桓楚神情自若,他知道这一天会来,天下群豪将云集巨鹿和秦军章邯、王离进行一场生死大战。
桓楚向诸将言道:“众将莫忧,王离二十万大军兵发赵,赵歇必然向天下英雄求救,届时楚、燕、齐皆会领兵前来相救,为何?赵乃河北之重地也,赵亡,河北则归秦,燕、齐恐难自保,中原若失,楚偏居一隅,岂可独存。”
诸将闻桓楚之语,皆问道:“依将军之见当如何?”
桓楚笑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今天下群雄即将鳞集巨鹿,一场空前的大战势不可免,诸将皆英杰,若错过了,岂不可惜!”众人闻之,心中豪气油然而生,皆言:愿以将军马首是瞻。
桓楚听罢,随即站在高高的垒台上高声言道:“既如此,诸将听命,全军即刻开拔北上!”
********
恒山郡郡治,王离意气风发,二十万大军三路南下,处处望风披靡,叛逆授首。可是在无限风光的背后,王离依旧有着深深的担忧,他最担心的事情是如果与章邯军团合二为一,那大军的主帅将会是谁呢?
始皇帝时,章邯就跟着他祖父王翦四处征战,远非自己这个小辈后生所能相比。自己与章邯同是上将军,但章邯领太尉衔,名正言顺地节制天下兵马,自己不过是统帅长城军团,不可同日而语。
论双方实力,自己或许略胜一筹,长城军团长期驻扎北疆防备匈奴,乃秦军精锐中的精锐。章邯的部队不过是由一群骊山刑徒组成,虽然连胜多场,甚至一举击败叛逆中的佼佼者项梁,但若这样认为这群奴隶已经脱胎换骨,那倒未必!
大秦以武立国,论军功,章邯更甚一筹,救大秦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连败陈胜、吴广,诛魏咎、田儋、项梁,自己不过是长期驻扎边郡防范匈奴,保北地一方安宁而已。
综合来看,只要二军合二为一,章邯必定是全军的统帅,王离只能为章邯的副手,这恰恰是王离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为此,王离加快南下步伐,想凭借长城军团无与伦比的实力为自己快速获得军功,现已击垮魏国,魏王豹被打得逃之夭夭,若能再进一步快速灭赵,则河北震动,燕、齐甚至都可以传檄而定。如此一来,获得陛下的认可,加上赵丞相的美言,自己定能压过章邯,成为全军统帅。
可是很多事情未必如己所愿!
秦国朝臣眼里,特别是赵高、章邯眼里,王离根本不像是一位将军,或者说是一位不合格的将军,他更像一位久经官场的政客、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
王翦、王贲皆军功立身,只有王离有别于其父、祖,他能成为上将军,靠的是父祖之余荫,自己苦心经营、投机取巧。
当王离在恒山、巨鹿沙场纵横之时,章邯派出的军使已经到达王离军中,章邯知道王离仰仗着先祖余威,能力中等,架子倒挺大,他指挥不动王离。于是军使临行前,章邯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通过军使传递给王离。
章邯的计策其实很简单,围城打援,利用巨鹿城将天下反秦叛逆统统吸引过来,毕其功于一役。
面对王离,章邯军使言道:“请王将军围住巨鹿,章将军在巨鹿南结营,并修筑甬道为北军输送粮草。章将军之意乃不急于攻下巨鹿,是围住缓缓攻之,以巨鹿为饵,吸引楚、齐、燕等反秦势力,一举将天下叛逆歼灭。”
王离沉思片刻,明白了章邯的用意,即两军不合兵一处,各自为战,做到相互策应即可,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谁指挥谁的问题。
王离哈哈大笑,说道:“上将军果然智计百出,相信此战,我军必会稳操胜券,就依军使所言,准备完毕后,我军全面包围巨鹿,请军使回去转告上将军,望粮草供应及时,予以配合。”
军使道:“王将军之言,卑职一定悉数转告,另外,章将军已经下令,命苏角、涉间二位将军各领军五万,分别屯于巨鹿西南两地,以为援军,章将军将不日领军北上,务求南北夹击,一战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