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尚京贤此人当真的不堪入目,钱江陵心里还好受点。偏偏事情不是他父亲所想,人家尚京贤就是个正人君子,钱大人这么说话,反而令作为儿子的钱江陵无措是从。
这是一方面,还有一点,能够协助官府破案,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怎料被父亲一说,竟会如此不堪。
为了抚慰儿子的情绪,对此钱大人解释:“这个酒楼老板为何在京城立足,因为他有政治背景。如果孩儿你办案不力,得罪酒楼老板身后的大人物,反而对你今后政治生涯不力。按照为父理解,这种事不要强出头,让尚京贤自己惹麻烦去。我们不要招惹是非。”
但钱江陵没听父亲的话,他决心审理此案,得到当今圣上支持。因此钱江陵信心大增,亲自走访老板家中调查此案,得知案发当晚没有外人进入。
意图猥亵姑娘的嫌犯就在府上,很好排查。只是姑娘那晚受到过度惊吓,这几日都情绪不稳定,无法见陌生男子,自然也不想见钱江陵这样的外人。
无奈,钱江陵只有向老爷打听案发当晚的情形。这时老爷反而没有刚报案时的义愤填膺,说话间吞吞吐吐。
令钱江陵怀疑老爷已经从姑娘口中知道什么重要线索,只是有些话不好说,才导致老爷言行失常。犹豫一番之后,老爷将一把做工精良的扇子交到钱江陵手上,钱江陵反而更加感到奇怪。
老爷解释,那晚大家围堵坏人,大家撕扯中从坏人身上掉下一个扇子,只是当时大家忙于捉坏人,没人留意这把扇子。后来被姑娘发现,拿给老爷,这时有人认出这把扇子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名叫阿三的下人。
说到这,钱江陵问:“说不定是其他人留下的。”
老爷忽然尴尬,解释:“事后我也问过当晚捉坏人的那些下人,有没有遗落扇子在此。但都不承认。后来我发现,确实是阿三失落的,只不过当时他在做坏事,导致他事后不敢承认此事。”
老爷评价这位下人,说此人平时好酒,且手脚不干净,自己曾经想要辞退下人,但下人家里生活太差,老爷心软,不再赶走下人。谁承想养了只不知报恩的狼。
这还不算,到后来老爷直接说自己酒店繁忙,都把他给忙晕了。那扇子不是坏人和家中下人搏斗时遗落的,而是他在闺房里调戏姑娘时,拉扯中,失落。因此扇子落入姑娘手中。
没想到遇见这么不靠谱的原告,气得钱江陵忍不住道:“老人家,您的证词对我们判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麻烦您想好再说。”
老爷不好意思道:“我也是近日太上火,晕头了。”
事后钱江陵看着做工精致的扇子,感到事有蹊跷。一来这扇子是上好材质,其价格必然不菲,一个在老爷家工作的长工,会有钱买这么贵重的东西使用?二来这几日阴雨连绵,天气已然不热,会有谁没事携带扇子外出?
所以钱江陵考虑这是一起栽赃案。一开始老爷因为女儿险些被猥亵而暴跳如雷,但冷静下来细想,正好借此机会赶走不受欢迎的下人。就随便找来一个扇子,栽赃说是下人遗留现场的。这个假设未尝不可,只是苦无证据。
这时凌薇来找钱江陵,想必这几天她待在家无聊。钱江陵一见她的到来,计上心来。不是老爷说姑娘受到惊吓,不便于见陌生男子。可以让凌薇去见姑娘,打探内幕。
凌薇不是婆婆妈妈的女孩子,她二话不说,当即表示对钱江陵的工作表示支持,这也符合她行侠仗义的性格。
这里不再废话,凌薇坐在姑娘所居住绣楼内的椅子中,但见闺房屋里干净整洁。姑娘面容清秀,只是这几日心事重,初见面时寡言少语。
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我们聪明机智的小凌薇,她在来之前便已然想好如何沟通,因而并没有一上来就问案子,而加重姑娘家的心理负担。而是若无其事的和姑娘聊天,以此分散姑娘注意力。
毕竟凌薇是尚京贤的表妹,察言观色的能力不在话下。过一会她见姑娘表情不那么凝重,开始问她家庭情况。
当然凌薇不会一上来就问那个被怀疑的下人。她先问姑娘的父母,兄弟姐妹,然后问贴身丫环和下人,甚至于厨子都问了。
这时凌薇得到一个细节,就是案发时,姑娘家不是没有外人,而是她的远房表哥来过,在她家过夜。
“那就说说你的表哥,他第一次来你家是何时?”凌薇依旧表现出若无其事装,眼睛却紧紧盯着姑娘的细微表情,确定自己不会错过任何一点细节。
此人是京城公子哥,父亲在朝为官。这就是钱大人所说的老板家的政治背景。不过过去那些年表哥几乎不来姑娘家,两家只是靠下人有些走动,过年过节时老板会亲自给那个做官的亲戚送些贵重物品,从而得到一些生意场上的利益。
只是最近一次家庭聚会,公子哥来拜望老板,在后花园无意中看到姑娘的真容后,便时常来骚扰。老爷自然不敢得罪。
想不到这里还有这样的细节。凌薇决定回去后马上告诉钱江陵,还可以在他面前炫耀一番。
说到这么重要的地方,忽然见姑娘哭了,说那晚意图猥亵她的一定是表哥,正是表哥气愤她不理他,才选择在那晚借酒劲羞辱她。一开始她爹不明真相,匆匆去报官府。
后来她爹知道正是她表哥做了此事,不敢得罪姑娘的表哥,便想把此事压下去,但毕竟报案,如果此时平白无故的撤案,到时候官府肯定不干。
所以她爹找她,让她改口,说看清楚了,是下人阿三做的恶事。
这可是栽赃陷害,姑娘自是不从。而且案子一开始,老爷说此人蒙面,没人看清他的长相,到后来却改口说看清嫌犯就是府上下人阿三,与情与理这都行不通。
于是老爷找来一把扇子,说是坏人遗落现场的东西,可以当做物证。谁知老爷做事不细心,随便找来一把上好扇子诬陷下人阿三,反而露出蛛丝马迹。
说起那个被称作阿三的下人,此人确实喜欢引用一些米酒。但他从来不贪杯,更不喝醉。平时人很老实,待人热情,对老爷家人的态度非常恭敬,从来不曾偷钱,更别说会亵渎姑娘。
难怪姑娘如此郁郁寡欢,因为她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还有之前老爷不让钱江陵见姑娘,不是因为姑娘受惊吓,不敢见陌生男子。而是姑娘知道内情,老爷怕她说出真相,故而不让她抛头露面。
说到这,姑娘压低声音:“我说的话句句属实,你们可以自己证实。但不要让我父亲知道,是我在泄密。”
为了稳定姑娘的情绪,凌薇答应保守秘密,日后如果结案之时,不会让老爷知道事情乃姑娘声张出去。,而是他们自己找到突破口。这时凌薇继续问姑娘:“当时他蒙面,你如何知道,那个人是你表哥。”
“我表哥有吃橄榄的习惯,我在闺房门口处看见他嚼过的橄榄核。”
“那东西是否可以交给我?”
姑娘答应,给凌薇一个手帕。里面包裹着一些嚼过的橄榄核。这个物证很有用。毕竟这个地方是开封府,橄榄不是常见之物。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从汉代起,就开始种植和食用橄榄,橄榄这种东西喜欢温暖,故而适合在我国南方地区生长。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腌渍后使用。
姑娘的表哥是南方人,有吃这种水果的习惯,才会特意让自己家人从南方捎带过来。橄榄这东西好,不但能够榨油,在古代,也是一种很小资的水果,吃下去对身体大有裨益。
还有女儿家的闺房不是谁都可以进入,即便表哥也不可以,因此她表哥吃过的橄榄核会出现在此,值得深究。前提是如果证明表哥吃橄榄就好。
凌薇问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离开姑娘家后,赶紧去钱府找钱江陵。这些东西对于钱江陵来讲,是个天大好消息。
如果确实如此,这会是一起冤案,嫌疑犯是个无辜下人,或许他确实手脚不干净,但诬陷他猥亵姑娘,这罪名太沉重,他背负不起。日后他会被逐出姑娘家,没有工作。
两人说话时,被退朝回府的钱大人听到。钱大人在凌薇面前不露声色,但心里早有自己的小算盘。
钱大人知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表哥的父亲本身在京做官。不但如此还有他叔父还是京城赫赫有名一个大人物的幕僚,一直幕后工作,得罪此人下场不好,他会在大人物耳畔吹风。
得罪表哥的叔父,等同于得罪这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那人下场就不会好。正因为表哥的叔父在京有头有脸,才帮助表哥的爹在京为官。
为了让钱江陵乖乖听话,钱大人透露,他口中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就是皇族中人,是当今圣上的七皇叔,他们钱家更不能得罪。
想不到钱江陵执拗的性格犯了:“即便是王子犯罪,仍与庶民同罪。更何况是王爷幕僚的侄儿,我想这位王爷明事理,不会为了这层关系,而包庇坏人,令无辜女子白白蒙受伤害。”
“太天真,你不知道表哥和他叔父的关系,也不会知道幕僚和王爷之间的交易。所以即便你为此得罪皇族,也不会自知。你太年轻,不知道其中利害关系。就算眼下王爷不责怪你,不代表日后他不会发难你。你可要想好,你的人生道路还长着,不要因为别人的事情,耽误你自己的前程。”
最重要钱大人畏惧权贵,他才故意等到凌薇离开后,才把钱江陵叫道自己身边,把这些话告之于他,钱大人的想法很简单,他欲让儿子替真凶隐瞒真相,却遭到钱江陵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