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私塾外,这几日已经不见一个鬼鬼祟祟的身影,私塾里的孩子因此也少了休息时间追打那只小瘦猴的乐趣。
倒是田间草丛和小溪旁,多了一个专心致志‘抓食’的小家伙,这个村里除了小孩童之外大人们对这个可怜的孤儿没什么偏见,所以河边钓鱼的老翁经常会分给他几条小鱼,田地农作的汉子和妇女也偶尔会给他抓几只青蛙田螺之类的,他再去抓些蝉掏几个鸟窝,一天下来虽说也就跟老乞丐两人吃了个半饱不到,但至少不会饿死。
对于夏祈找来的食物,老乞丐也是从不挑剔,什么都敢往嘴里扔,不过想来也是,一个乞丐,比他一个孤儿都不如,能挑剔什么?
白天出外找吃的,晚上便是借着月光跟老乞丐在屋外的平地上学念书写字。
不过老乞丐很是奇怪,最开始字都没教他认,便先传给了他一段晦涩艰深的口诀,然后让他盘膝而坐,手里掐着一个玄异古怪的姿势,要他一动不动的以这个姿势在心中一遍一遍地默念那段口诀,每天至少要坚持一个时辰。
要一个六岁出头的小孩挺直腰杆在那坐上一个时辰纹丝不动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第一次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夏祈的腰就塌了,老乞丐站在身后一树枝就敲他头上,说什么“一天不完完整整的默念口诀一个时辰就别想学写字了”,吓得小瘦猴苦着一张脸,还是得连忙挺起腰杆。
直到七天之后,夏祈才第一次坐足了一个时辰,老乞丐这才满意地点着脑袋,总算兑现了承诺,那天晚上,教了他‘夏祈’两个字。
这两个字可比他从私塾那里偷偷学来的几个字多了好多笔画,不过小男孩倒是乐此不疲的用树枝在地上不停的写着,两个字给写到了深夜,总算是从‘蚯蚓爬’渐渐变得能够入眼,而那时屋里已经传出了老乞丐的打鼾声,老乞丐在写了两个字样之后就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对于那好吃懒做的老乞丐夏祈从不觉得自己亏了,因为他自小的愿望就是想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读书人,他对于老乞丐就只有一点不满而已,就是那老家伙实在是太脏了,几天前才终于被他死拉硬拽到河边给洗了个澡,那间小茅屋里的空气才总算不再那般臭不可闻了。
而在这般略显枯燥单调的日子里,时间眨眼一晃,老乞丐来到这座村庄已经有半年多了。
这段时间夏祈学会了不少的字,老乞丐还教了他念诗和造句,每天吃饭的时候还会给他讲不少的故事,其中大多数都是神怪志异的故事,而夏祈也总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老乞丐问夏祈,相不相信这世间有神仙妖魔?
小夏祈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老乞丐问他为何摇头后还要点头,小夏祈说摇头是因为不相信有,而点头是因为心中希望有。
老乞丐一拍手道:“说得真好!”
村里的孩子依旧喜欢找他麻烦,不过随着挨打的次数越来越多,小夏祈奇怪的发现,身上那些淤青的地方愈合的速度一次比一比快,从十天到五天再到三天,有时候一些小伤口一个时辰就直接长了血痂然后脱落,连皮肤都恢复得跟原来一模一样。
夏祈好奇的问老乞丐,老乞丐只是随口说道:“长大了呗,长大了身体结实了,自然不能跟以前比。”
才半年多他就长大了?小夏祈摸着脑袋,这成长的速度一点也不慢!
不过想不通他也就不想了,老乞丐现在俨然成为了那间小茅屋的主人,反而是他这个旧主人变得有些像是寄人篱下了。老乞丐指挥起人来一点也不臊着,经常让他爬山挖野菜摘野果,去河里挑水去山上砍柴,一个六岁的孩子有时候一天干下来的活比村里那些成年汉子还多。
起先小夏祈还有些怨气,但奈何长了颗笃学不倦的心,渐渐的也就任劳任怨了。老乞丐用他从山上摘下来的野果野菜,教会了他很多关于植物的知识,比如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东西有毒,是什么毒,还有哪些食物搭配之后会发生什么效应,有什么作用,他都一一记在心里。
老乞丐说知识不怕杂,有时候多留心一件小事,就能在这大山深处救自己一命。
小山谷里入冬以来今天第一次下了一场大雪,屋外白茫茫的一片,小半天的功夫,就将四面大山都给盖上了一层白色。
老乞丐只有在安安静静坐在屋旁那块大青石上望着东面山脉的时候夏祈才会觉得他有那么点像自己心中读书人的样子,那个时候他的眼瞳看上去深深暗暗的,老头子后来教会了他一个词,叫深邃,看不透彻,但夏祈能够感受到在那种无言里老乞丐心情不怎么样,他如果在一旁的话也会被感染得沉默下去。
雪小的时候老乞丐穿着那件自己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烂棉袄,捏了一个雪球又爬上了那块大青石,望着那片东面山脉一口一口地吃着,偶尔冷得一哆嗦,看上去比往常老了几分。
老乞丐经常会无病呻-吟,念着一些自己听不懂的诗句,尤其是当他坐上那块大青石的时候,所以那时候小夏祈才会觉得老乞丐有那么点读书人的样子。
“浮生心若梦,寻仙往山中。白头问苍华,一念缥缈生。一花开山海,一鹿化虹去。不自量力人,屈指叩长生。”
小夏祈坐在门槛上捧着腮帮子静静地听着,雪越下越小了,一眼望去,整个村子都是雪,耳畔已经隐约能听到孩童们的欢呼声。
“夏小子。”老乞丐突然轻唤了他一声,“能不能给老乞儿弄口酒喝?”
喝酒?家里可没这种东西,不过夏祈也没急着出声拒绝,起身跑回了屋里,再出来的时候,低头数着一只手上的铜板。
这些铜板是他这些日子靠着卖柴火攒下来的,不多,但也还够他吃上几天热乎乎的馒头。
小夏祈看向那青石上的眯着一双老眼盯着自己笑的老乞丐,皱着一双秀气的小眉毛说道:“可就只有这一次!”
酒那种东西他听说可贵了,一小碗就要卖两文钱,还是最便宜的那种,他以前还以为是什么琼浆金液呢!直到有一次被村里一老翁骗去喝了一小口,又辣又呛,简直不能入口!
老乞丐笑容更盛了,就像一朵晒干了水分的菊花。
卖酒的小店位于村口位置,小店旁边有一棵很老很老的桂树,村里三四代人都是看着它长大的,每年花期,整个村口都是桂花的香味。店家是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身子骨还很是硬朗,村里老一辈们都叫他‘老酒翁’,听说年轻时喝起酒来那叫一个千杯不醉,往往一天下来卖出去的酒还没有他自己喝的多,那时候没少被家里那贤惠的媳妇拿着笤帚满村子撵打。
别看小店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种各样的酒都有得卖,但卖得最多的还得数小店的特色名酒,桂花酒,醇厚柔和,绵甜爽净,入口过喉余香不绝,一碗就要收人五个铜板。
每年秋季的时候,小店还会卖自制的桂花糕,那可是村里孩童们一整年的盼头,每天老酒翁打开那只蒸笼的时候,店外早已经堆满了那些流着哈喇子的小鬼了,而这时候还有着一个小鬼,躲在离小店老远的一棵树后,抬高着鼻子使劲地嗅着那阵醉人的清香。
夏祈来到店门口的时候小店也才躲过大雪刚刚开门,老酒翁可认得这个已经有了名字的小瘦猴子,笑道:“小夏祈,没去河里摸小鱼跑酒鬼爷爷这里做啥子哦?”
“买酒来了。”
老酒翁知道他家里住了个教他识字的老人,听说是从山外来的,读过不少的书,也就没有打趣他,笑道:“要买什么酒?小铜板不留着买热乎馒头?”
小瘦猴老气横秋叹气道:“老乞儿今天心情不好,就让他喝两口,也没什么,就几个铜板的事,他能舒服一些就好。”
老酒翁被他逗得险些笑出泪来,从他手中接过那木制的小酒壶,问道:“想买哪种酒?”
小夏祈摸着小脑袋想了想说道:“桂花酒太贵,我身上的钱就够买一碗,买了老乞儿也喝不尽兴,就来两碗黄酒吧!我听刘爷爷说过一种叫黄酒的,听说不太烈,还能养身子,老人家喝很不错,就给我装两碗黄酒吧!酒鬼爷爷,我可是第一次来你这买酒,你可不能少两了!”
老酒翁撇了撇嘴道:“老头我给你装两碗半,就收你两碗钱,够厚道吧?”
小夏祈一本正经道:“那倒是不用,老乞儿说过,做生意讲究言无二价,童叟无欺。我是童,你是叟,咱们谁也不欺谁,说两碗就两碗,绝不占你便宜。咦?那半碗你已经倒进去啦?那就算了,老乞儿还说过,盛情难却,既然酒鬼爷爷你都已经装好了,那我也就只能却之不恭了。”
老酒翁看着那放下铜板接过酒壶后屁颠屁颠离开的小瘦猴子,气笑道:“这小子,倒还真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