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地回到住处后,天已渐亮,公子忽进入寝室,不管三七二十一倒头便睡,由于昨夜劳累过度,心力交瘁,这一觉直睡到夕阳西下,腹内空空如也的公子忽被饥肠辘辘的躯体所唤醒。赶紧起床,囫囵吞枣地扒了几碗饭后,他便点起了烛火,开始拿起那卷,道长赠与的兵书,秉烛夜读起来。
展开竹简细细读来,公子忽立即就被书中描述的排兵布阵之法深深吸引,陶醉其间而不可自拔。这部兵法书简,主要讲述了一种,威力无穷,前所未有,可谓攻守兼备的全新战阵,鱼丽阵法。对于目前诸侯各国,主要仍是依靠步兵攻城略地不同,鱼丽阵法则是完全脱胎换骨,迥然不同的新型战法,大大提升了攻击强度,对于步兵方阵而言,简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了。阵法要求,将己方军队分为三个部分,形成一个倒品字形。位居中央,负责压阵,最先迎敌的是一个战车方阵,如果对手纯粹由步兵组成的话,可以放心大胆地长驱直入,直接碾压对方,将之踏成肉泥。如果对手拥有大量战车的话,则己方战车首先顶住阵脚,与敌人交锋,与此同时,埋伏在两翼的骑兵集团忽然快速杀出,从侧面对战车方阵发起猛攻,使其前后失据,溃不成军。如果对手纯粹由骑兵组成,比如来自北方的犬戎、北狄之流,那么还是己方战车首先迎敌,组成一个战马在内,战车居外的合围阵势,积极防御对方骑兵的围攻,待到对手精疲力竭,无计可施,士气渐渐衰退之后,两翼骑兵再加入战场,给予敌人迎头痛击,与战车一道,全力反攻,扭转乾坤,反败为胜。
公子忽读得是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可是,突然一个问题跳了出来,如果对手与己方一样,也是采用的这种鱼丽阵法的话,那应该如何对付呢。对于这个关键的问题,他翻来覆去,颠来倒去地查了半天,结果发现,就是没有办法。有些垂头丧气的公子忽,随手合上了书简,准备歇息一下,书尾两行小字忽然映入了他的眼帘,‘攻具在秦,守器在徐,先守后攻,先徐后秦。’,在这几句话的点拨之下,公子忽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原来,鱼丽阵法,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横扫千军,并非仅仅在于己方的新型阵型,勇猛将士,更为关键的是,必须具备先进有效的武器配备,就进攻而言,鱼丽阵法主要依靠重型骑兵,那么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己方必须拥有大量的优良马匹,而在当世,良马极为名贵,一般产自西北地域,特别优秀的品种,甚至需要从海外西域进口。目前诸侯之中,能够大量生产培育良马,掌握了繁殖核心技术的国家唯有秦国,因此,如何得到秦国的马匹供应权利,便成为摆在眼前的关键问题。
其次,鱼丽阵法,在遭遇劲敌时,强调先守后攻,待机而动。被敌人骑兵四面围攻时,为了保护战马,采取车头向内,车尾向外的合围阵势,那么,一个可以封闭关起,掩护将士,使其能够从容不迫地使用强弩弓箭,射击骑兵,达到守中有攻,积极防御效果的坚固战车,就是不可或缺的战争器材了。‘守器在徐’肯定不是指得徐国盛产战车,而应该是指,徐国可能拥有,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上等铜矿资源。取得高质量的铜矿资源,才可以生产出坚不可摧,刀枪不入的无敌战车,与此同时,己方将士又能够获得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刀枪剑戟,在战场上杀敌致果,威风八面。真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的美事。
‘先守后攻,先徐后秦’指的是,秦国强大,徐国弱小,应该首先拿下徐国的铜矿资源,冶炼武器,制造装备,等到本国部队升级换代成功,彻底的脱胎换骨后,再想方设法去对付强大的秦国,取得良种马匹的供应权。想通了这些道理后,公子忽不禁拍案叫绝,欣喜若狂。万分激动而无法入眠的他,三更半夜时再次溜出了小院,大步流星地来到了上次等待老者的‘上善池’,看看无人在此,他就凭借着自己已然模糊的记忆,跌跌撞撞地爬上山间,希望找到那座高峰里的宅院,当面好好地感谢一番,对自己恩同再造的神秘道长。
遗憾的是,无论他怎样努力寻觅,那条去往山峰的小径,始终没有出现在公子忽的面前。白白花费了几个日夜,徒劳无功的他,终于放弃了这种不得要领的胡乱探访。既然自己已经恢复得身强体壮,又得到了高人指点,领悟了前所未见的无敌兵法,公子忽决定,即刻下山,告别这座让他重焕新生的太乙山,回到郑国去厉兵秣马,再战江湖。
“锐利-耐死啊,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呀,忽-尚,这次你可算是脱胎换骨,大彻大悟了。陋-笙珀-啊,这下寡人终于可以放心呐、、、、、、”
回到了郑国新郑,公子忽可谓是苦心孤诣,埋首练兵,不出半年光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熟练掌握了新型战阵,鱼丽阵法,堪称模范兵团的青年近卫军就横空出世,应运而生了。这支拥有三百俩战车,六千重骑兵的郑国精锐部队,已经完全足以抗衡,全周天下几个超级大国,数量上占据了压倒优势的各式军队。可是,在目前的武器装备条件下,要想横扫千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还是存在相当难度。毕竟,铜和马,这两样至关重要的宝贵资源,还没有掌握在公子忽自己的手中。
除了厉兵秣马,卧薪尝胆,公子忽对于始终无法忘怀的陈国密妫、齐国香姜两位公主,不断争奇斗艳,花样翻新的生活动态,花边新闻,也是关心备至,时时留意。当他听闻密妫公主被人使用掉包之计,从出嫁蔡国变成骗婚息国时,怒不可遏的公子忽,立即组成了一支急行军,准备突袭鄎城,将密妫公主救出水深火热的魔窟之中。可是,还没有等这支急行军动身开拔,作恶多端的息侯,一夜之间,便莫名其妙地乐极生悲,撒手人寰了。看到密妫公主已经化险为夷,成功晋身为息国太后,重新把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里,公子忽也就偃旗息鼓,匆匆罢兵了事。而日后密妫公主试图在洛邑市场发行国家债券的消息传到新郑后,公子忽毫不犹豫,假公济私地动用了郑国户部资金,投资了五百万两白银,造成了息国信用抵押债券一券难求,供不应求的市场风潮。紧接着发生的息国、陈国,因为贷款利息计算方式分歧引起,轰动一时的‘母女之战’时,已经做好出兵援助息国,从后方直接攻击宛丘,造成陈国腹背受敌,不得不退兵自救的公子忽,再次被密妫公主的吉人天相,遇难呈祥惊讶地目瞪口呆,无语梗咽。尽管无声无息地为密妫公主做了这么多默默无闻的事情,在公子忽的内心里,仍然深深感到,对这位曾经与自己山盟海誓,亲密无间的瑶池仙子,如今变成一个蕞尔小国的孀居寡妇,难以排遣的愧疚之情。
与此同时,在齐国香姜公主由于远洋探险,半年有余,音信全无的状况,被国际各国的八卦舆论幸灾乐祸的编辑记者们,宣扬地沸沸扬扬,不亦乐乎时,身在新郑,无计可施的公子忽,只能每天在几处道观,替香姜公主祈福消灾,因为救人心切,他甚至跑到了两座,刚刚在新郑郊外荒野丘岭上搭建起来,简陋不堪,从西域秘密传来的胡教寺院,施舍了大量银两财物,让那些秃头寺人们,没日没夜地为香姜公主大作法事,脱离苦海。
然而,当公子忽听说,凯旋归来,安然无恙的香姜公主准备出嫁鲁国,成为新任鲁侯,当年太子,公子允的原配夫人时,感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他,马上调集兵马,偷偷摸摸地对齐国送亲队伍发动了一次惨绝人寰的突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