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戈小朋友不开心。
娘亲和姐姐都在忙里忙外,他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就盯上了家里的小鸡仔,拿着小竹竿赶着从院子前头赶到后头。如果宋家有养狗,就是一副鸡飞狗跳的情景。
宋宝宝终于刷出了存在感,宋静注意到了宋小弟的不开心。想到这么多天了,自己还没有去过临安县,而且兄长宋铭十多天了没回来过,自己或许可以带弟弟去看看。
“弟弟过来,想不想去看哥哥?”想到就去做,宋静把弟弟招到身边。
宋戈儿一听眼睛就亮了,扔了手里的竹竿,腾腾的跑到宋静前面。嘤嘤,姐姐终于理我了。
看到这一幕的宋刘氏甚感欣慰,儿女手足情深,这些日子忙着,她都一时没想到要去看大儿,倒是小女儿先想到了。只是闺女主意大,年纪却小,可不能让她这么带着幺儿去。
“等过几天,你们爹放了假,让带你们去书院看你们哥哥去。”宋刘氏笑眯眯的说。
宋静看她娘的样子,估计是不放心她年纪太小。可是她心理是大人,临安县也不远,倒没什么担心的。却是不想等宋老爹。
她摆摆手,对她娘说:“孙大爷每天来往于村里和临安县,我们可坐了他的牛车,让他直接带我们到书院就是了。到时自有哥哥带着我们,回来让哥哥送我们到孙大爷车上。娘您看行吗?”
“这倒也可行,只你们要听话,万不可私自玩耍去。要去哪玩,一定要哥哥带着,可知道?”宋刘氏看女儿心里有主张,倒不好拒绝,只叮嘱不可贪玩糊弄大人。
又给了钱,亲自带着一双儿女到村口等孙大爷的牛车。跟孙大爷再三拜托一定得把孩子带到书院交给宋铭。
孙德自然满口答应,不说同村人只是举手之劳,就是这么多年宋铭来回都是坐的他牛车去书院,对宋家就有了几分感情。再看伶俐乖巧的俩小娃娃,就是满心喜欢。
孙大爷看姐弟俩一脸新鲜,就让他们坐在了前面他身边。又等上几个去临安的村人,这就出发了。
南河村通往临安县的路比较大,附近几个村子的人要去临安,都是走南河村这边的路。走的人多了,孙德做起了这载客的生意,两文钱一趟不算贵,坐的人也不少。
只是这黄泥路,坑坑洼洼,牛车走得这么慢,宋静还是觉得屁股生疼。伸手抱紧了右侧的弟弟,怕他人小身轻坐不稳。
她后面的一妇人看着,就说了,“小娘子和弟弟,尽可坐进来些,别一个颠簸摔下车了。”
“就是,婶子给你挪一下,我们坐近一点就是了,可别摔着孩子。”又有一中间的大婶开了口,大家都知道这是宋举人家的小娘子和幺儿,看着乖巧可爱的,不自觉就多照顾了些。
宋静看着大家给她和弟弟挪位置,虽说她坐前面也挤不进去多少,还是感谢了一番。
这里民风淳朴,就算是之前大家总在议论宋家种蘑菇的怪事,也多是不带恶意的好奇和闲闹的。
孙德的牛车就是一块平板,两侧再围着两片木板,防止人跌下去。
按说这牛车跟电瓶车大小差不多。但加上自己姐弟这种小孩,才六个人就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大家都是曲折着双腿坐板上的,又得抱紧带的包裹或簸箕等物什,总是坐不稳又不舒服。
宋静就想起电瓶车的椅子,要是能在这牛车上装上排椅,大家坐在椅子上,腿有了地方放,带的行李也可以塞椅子下或者排椅走道里。坐着就比现在舒服了。倒是这椅子要稳住在车上还得设计一番,不过牛车的两侧能围木板,里侧围两排椅子想来也不是多困难的事。
宋静略想想,就打定主意可以改造一下这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