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这一天,培养料二次发酵完成。宋刘氏和孙大启这几天一直在观察记录,培养料的变化,最后看到真的如宋静手册所写,已经是对种植蘑菇充满了信心。
所以一大早宋刘氏就提醒孙大启在村里敲了锣,让南河村好奇的人们记得到了这一天了,应该去宋家看看播种蘑菇的培养料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这一次来围观的人可比上次的多,自从宋静上次邀请了众多人去围观,又说得有模有样,大家心里的天平就一直摇摆不定,可以说这几天大家都是计算着日子想要知道个结果的。所以一听敲锣声,大家就都来了。
这次是宋刘氏站在了前面,看着村里众人都围站在了菇房前,人都来得差不多了,就开口:“几天前其实我跟大家一样,对于这个培养料最后能不能用来种蘑菇也是忐忑不安。但是经过了这几天我们和大启侄子却是放下了心,相信大家看到了估计就不会再怀疑这到底能不能用来种蘑菇了。今天我们就跟大家一起来看看培养料现在是什么样的了。”
孙大启也是点头:“我婶说得没错,开始我也是不敢完全相信的,但是我们仔细搭好,注意浇水,开窗门散温,再浇水,这整个过程都是我们做的。我们都记录下来了。最后才几天牛粪草秆就变成这样,却是不得不让人相信。”
“这是变成怎样了,让我们看看先咯。”就有人心急了,光听到这样说,看宋刘氏和孙大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却看不到实物,真是让人着急。
“当然,今天就是让大家来看的。我们屋子小,人太多,我们先让前面的进去一部分,一会出来了,再换一批人进去看,大家不要着急。”宋刘氏微微笑,就伸手引着前面几个年龄较大的长者走进菇房去看看。
一进去,第一次见的众人就有点惊讶。前几天看到的还是一堆搭起来的草料、牛粪混合物,现在却只看到屋子地下是一层二十多厘米高的松土,是土吧?
就有人弯下腰用手捏一把这“土”,是松软的,灰褐色,没有粪臭味也没有酸腐味,仔细捏一下,还有一些丝状的东西,稍用力就断了,不霉烂,有草香味。惊讶地就问了:“这是草秆?”
“村长看得没错,这丝状的就是草、麦秸秆这些草料腐化发酵后的样子,灰褐色的是牛粪。经过两次发酵熟化后,这个培养料已经分解成这个样子了,您看是不是跟树林里蘑菇生长的环境很接近了。”宋刘氏答道。
看着跟土一样,却不是泥,摸着沙沙的,还混着牛粪,跟那些铺满落叶的树林地一样,说它能用来种蘑菇,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置信了。几个长者都是有经验的老庄稼人了,对于什么样的土地是良田,什么样的是下田,都是有眼力劲的。同理看着这培养料就觉得够“肥美”。具是赞许地点了点头。只是疑惑。
“这培养料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这可就得问我们大启侄子了,这么些天都是大启侄子亲自伺候的这些草料,我也就是观察记录而已。”宋刘氏指指旁边的孙大启,确实是很能帮忙的侄儿。
孙大启搓搓手,还有一点不好意思,“这也都是按静姐儿的指点去做的,我也不识字。我婶说都是种植手册里写的,都对上了。那书里写的还能有错嘛。”
“手册是我家小女儿默写出来的,也就是一个大概流程。具体操作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都是大启侄儿去改进的,第一次弄,我们也是把这个过程都记录了下来。后面要是有人想知道怎么种,这个我们记录的本子都是可以借来看的。”宋刘氏接道。这时候更是觉得静姐儿说的要每一步做记录是个好主意。
“宋举人家果然仁厚,如果真是如此,南河村的人都感谢你们两家。”村长宋昌平这时确是信了种蘑菇这事可行,没想到宋举人家这么大方,立刻就代表村人表达了谢意。
“这可是大功德啊。成不成,大伙都应该领宋举人家这份心。”几位长者都是相互点头认可。
宋刘氏和孙大启都是摆手,真要是像静姐儿说的一样。南河村能大力发展蘑菇种植,不管是对他们对村人都是一件大好事。作为村人,他们也是为之感到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