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在魏国受到冤枉和侮辱,于是化名张禄来到秦昭王麾下,为秦昭王献上远交近攻这一条秦国统一最重要的国策,并且鼓励秦昭王消除宣太后,魏厓等外戚的权势和威胁。但他也在面对旧主须贾的谈判中,表现出睚眦必报的一面。那么范雎是如何逃离魏国来到秦昭王的麾下,远交近攻的策略又是什么呢?)
阏与之战秦国败的很惨,秦昭王很生气,后果却没那么严重。因为他在分析此战败因的时候,发现秦国的军队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投入在阏与之战中,而是被穰候魏厓(魏厓后来被封为穰候)调走了一部分到他的陶地,并且有攻打齐国的意思,这样就使得秦军在阏与之战中存在兵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阏与一败,魏厓是有一定责任的。可是魏厓现在权倾朝野,他大姐宣太后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此时还风流快活,秦昭王干点啥事还要跟他老妈商量商量。更重要的是,魏厓占据了陶地之后,不断扩张自己的范围,大有自立门户的意思。秦昭王真的很惆怅。
很快,秦昭王收到一个叫张禄的大夫给他写的书信,告诉他要勤于治国,赏罚分明,并且要有国君的样子和国君的权利。秦昭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召见了这个张禄。那么,张禄又是何许人也?
张禄只是化名,他的真实名字叫做范雎(ju),魏国人。他本来是魏国大臣须贾的门客,一开始并没人在意过这个不起眼的家伙。有一次范雎跟随须贾出使齐国,表现不俗,被齐襄王看中了,还给了他很多奖赏。醋心大发的须贾很不爽的回到魏国,告诉当时魏国相国魏齐,说范雎跟齐国暗中沟通,有卖国求荣的企图。魏齐竟然在一次宴会上,当着众多人的面把范雎痛打一顿,差点打死,然后拖到厕所里,让大家往他身上撒尿。半死不活的范雎在厕所看守的帮助下,用最后一口气逃了出来,躲在了魏国的一个好朋友郑安平家里,并且化名为张禄。
有一天,秦国使节王稽出使魏国,忙完了正事后,就开始了一件秦国使节到国外出差都会问的问题:你们这里有啥人才可以用啊?郑安平见到了王稽,说自己家里确实有一位才华横溢的门客叫张禄。于是两个人见了一面,王稽觉得这个张禄是个可以推荐给秦王的人才,于是就悄悄的带回了秦国。刚刚进入秦境,前方来了一大队人马,王稽告诉范雎说这是穰候魏厓的车队。范雎听说穰候并不太喜欢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于是告诉王稽这次先不露面。魏厓见了王稽,果然问他有没有藏匿什么其他国家的口舌之徒,王稽自然回答没有。等魏厓走远后,范雎说,据他刚刚在车里的观察,觉得穰候比较多疑,估计他会杀个回马枪。于是范雎就下了王稽的马车各自向前走,双方约好在前方驿站会和。果然没过多久,魏厓的人跑了回来,说是要检查车里有没有奸细。这让王稽进一步相信范雎是个深藏不露,深谋远虑的人才。魏厓什么都没搜到,就不再对王稽产生怀疑,所以范雎也顺利的跟着王稽到了咸阳。
然而,范雎在秦国待了一年,也没能见到秦昭王。于是范雎准备最后一搏,给秦昭王写了一封书信,表达自己的治国理念,因此就有了刚刚提到的那一幕。受到秦昭王召见的范雎刚刚进入秦宫,正巧秦昭王在大臣的拥簇下走出来。许多人就告诉范雎,前面走过来的就是大王,你要避让一下。没想到范雎直接嚷嚷起来:“什么?秦国有大王吗?我只听说秦国有太后,有穰候,哪里听说有大王啊?”这一嗓子,吼得秦昭王身边的宦官大臣们目瞪口呆,还有人敢跟秦王这么说话。不过秦昭王倒是展现出一个贤君的风度:“张先生不好意思,我前几天忙着处理义渠那边的事情,耽误了会见你,你别见外。”于是喝退左右,跟范雎单独相见。秦国的大臣们也被秦昭王的风度所折服,暗自对自己大王竖大拇指。
多提一句义渠的事情。义渠是秦国西部少数民族部落建立的政权,骁勇善战,跟秦国亦敌亦友。秦国曾经在秦惠王时摆平过义渠部落,但是没有彻底制服他们。后来宣太后掌权后,虽然徐娘半老但也风韵犹存,愣是把那个义渠王勾搭上了,还生了俩孩子。正当义渠国王深陷宣太后的温柔乡时,秦昭王突然发兵消灭义渠,彻底消除了秦国背后的这个隐患。历史上谈到这件事情,都大肆赞扬宣太后为了国家出卖色相,舍身取义,主动勾引义渠王,从而达到最终灭掉义渠的目的。具体细节和事实咱就不深究了,总之秦昭王忙着搞定义渠的事情是真的。
秦昭王单独跟范雎在一起后,竟然直接向他下跪,并且连续问了三次:“先生有啥可教我的?”没想到范雎架子还不小,三次都不回答,弄的秦昭王一头雾水。范雎看出了秦昭王的迷惑和真诚,才跟他解释说,自己是个新来的外地人,不知道能否得到大王的信任,并且有些话是关于大王家庭成员的,说错了恐怕要掉脑袋。得到秦昭王信任的答复后,范雎为秦昭王对天下局势做出分析,并且献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政治主张:“之前的齐国联合韩,魏攻打楚国和秦国,使得韩魏得到了土地,齐国一无所获,这是一个教训。当今秦国竟然有一些兵马在准备攻打齐国,如果我们打下了齐国的城池,秦国跟齐国并不接壤,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当今之计,应该联合齐国,楚国等远方诸侯,然后集中力量消灭魏国,以及赵国。这样就可以打断山东诸侯合纵的脊梁,消除他们对秦国的威胁。此外,我们还要利用韩国,可以占领上党地区,将韩国从中间切割开来,这样韩国只能听我们的话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远交近攻”之计。
秦昭王非常同意范雎的主张,并且将远交近攻制定成了秦国的主要国策。这一点在未来几任秦国国君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和体现,为后来秦始皇灭六国打下了战略基础。随后,范雎也向秦昭王坦白了自己隐瞒姓名的事实,以及自己在魏国的遭遇。秦昭王表示能够理解,然后在公元前268年和266年两次出兵讨伐魏国,占领了魏国大片城池。后来赵国,齐国等国家出兵营救,魏国才得以保存。
不久之后,范雎跟秦昭王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而这一次谈的不光是国事,还有秦昭王的家室。范雎坦白的告诉秦昭王,在关东地区,大家听说秦国有太后,穰候,华阳君以及“四贵”等一干人物,却对秦王知之甚少。他自己来到秦国之后,也发现秦国的大权主要掌握在太后和穰候等人手里。作为国君,要能够把权利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身边的人所左右,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母亲或者舅舅。秦昭王早就对穰候魏厓等人掌权不满意,只是碍于自己老妈的面子不好发作,眼看自己现在已经年过五十,再不掌权说不定哪天就带着遗憾入土了。于是秦昭王终于下定决心,废除宣太后的太后称号,免除穰候魏厓的相国职务,并且将穰候以及华阳君等“四贵”统统逐出函谷关,到自己的封地去居住。这样一来,窝囊的干了三十多年秦昭王,终于挺起腰杆拿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这位幼年即位便被人利用,在沙丘之变中逼死父亲的赵国国君,长大后还是成为了赵国一代明君,甚至可以说是赵国在战国时期最为贤明的君王。他为赵国发现并留下了许多重要的人才,例如廉颇,蔺相如,赵奢等,以及自己的两位弟弟平阳君赵豹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在他的统治下,赵国面对秦昭王不断向东扩张的压力,不但稳如泰山,而且还在阏与之战中击败秦军,使得秦昭王不敢对赵国有太多行动。但是赵惠文王一死,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年幼即位。第二年,范雎就建议秦昭王利用赵国政权更替出兵伐赵,只是后来在齐国的干涉下被迫退兵。又过了一年,秦军攻打韩国,从此时起,秦国的战争策略已经从攻占城池渐渐转变为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使得韩国的国力进一步受损。
面对秦国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韩国魏国早就扛不住了,纷纷被迫与秦国谈和。公元前264年,魏国派出大夫须贾,就是范雎在魏国时的主人,来到秦国谈和。范雎听说后,故意穿的粗布破衣来到驿馆见了须贾。须贾吃惊的发现当年那个被自己打死扔到厕所的人竟然还活着,范雎也告诉他自己当时逃离了魏国,现在在秦国的一位官员下面打杂。两位故人(起码须贾当时这么认为)聊了一会后,须贾道出了自己来秦国的目的,想见见秦国的国相张禄。范雎说自己的主人跟张相国很熟,自己可以帮忙让须贾见到张禄。第二天,范雎就带着须贾,坐着一辆号称范雎主人的马车,来到张禄相府。范雎让须贾在外面等候,自己进去找张禄让他见一下须贾。范雎进去之后,须贾等了好久没见有人出来,于是就问了一下看门的:“范叔(就是范雎,估计年龄应该是须贾的叔叔辈)进去好久了,怎么没见出来?”守门的士兵告诉须贾:“那个不是什么范叔,那就是我们大秦国相张禄。”
须贾吓得顿时瘫倒在地上,然后战战兢兢的爬起来,跪着来到范雎面前赔罪,请求范雎的原谅。此时的范雎,做在高堂之上,周围都是秦国的文武大臣,向大家讲述自己在魏国的遭遇,数落须贾的罪状。秦国人这才知道了他们的相国张禄原来就是魏国的范雎,还被下面跪着的家伙如此羞辱,顿时义愤填膺,甚至有人要杀了须贾。范雎的条件很简单,把魏齐的人头带过来,否则自己让魏国鸡犬不留。消息传到魏国,魏齐吓得四处逃跑,先是跑到了赵国求赵国国相虞卿帮忙。赵国刚刚想帮一下这个魏齐,范雎就把赵孝成王的王叔平原君骗到了秦国,威胁赵孝成王交出魏齐。后来魏齐不得不逃回魏国,向信陵君求助,正当信陵君犹豫不决时,魏齐以为自己得不到他的帮助,最终选择了自杀。
范雎终于报了自己在魏国的深仇大恨,他后来也坐上了秦国的国相。不久之后,范雎找了个机会提拔了曾经帮助他的郑安平和王稽,让他们都做了大官。后世评价范雎“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仇必报”,批评他满天下追杀魏齐,以及随意提拔郑安平和王稽,做的有些过分。这也是“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的由来。
之前的铺垫做的差不多了,秦昭王要检验一下范雎的策略有没有结果。于是秦国的主攻方向瞄准了韩国,白起带兵先是占领了南阳,切断了上党和首都新郑之间的往来,然后进攻荥阳,威胁新郑。韩国实在抵挡不住,无奈之下,打算将韩国的上党地区割让给秦国。然而,韩国的这一次割让土地却因为上党守将的不执行君命,从而将另外一个国家落下了水,最终引发了战国时期最惨烈的一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