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都督周瑜于洞庭湖君山岛水岸对战蜀汉赵子龙,两人还未交手,空气已然凝滞,凛凛的杀气弥漫于战场中央,骇的周围人等大气都不敢出。
周瑜左脚实,右脚虚,呈“丁八步”长身而立,右手长剑“巨阙”剑尖遥指赵云。而赵云则单手执龙枪,枪尖点地,正是他自创的“蛇盘七探枪”起手式——拨草寻蛇。二人相对,四目相视,如欲喷火,气势惊人。
忽地一阵劲风吹过,赵云微微眯了一下双眼。而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周瑜左脚猛的发力一蹬,整个人借势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赵云,伸手一剑刺出。这一剑势头凶猛,剑未到,剑气已至,赵云只觉面目肌肤都被剑气刺得隐隐作痛。这赵子龙乃“枪王童渊”的关门弟子,毅力人品皆被师尊大加赞赏,得童渊将毕生技艺倾囊相授。加之自己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眼见周瑜的巨阙眨眼间已到近前,赶忙一翻右手腕,以枪杆击偏长剑。那周瑜也决非等闲之辈,见一击不中,剑花舞起,接连几剑刺出,行云流水般向赵云袭来。赵云见周瑜来势汹汹,不敢托大,随着周瑜剑势接连退后几步,仍以枪杆磕击剑刃。
两人刚一交手,便已凶险至极,周瑜剑势凶猛,招招不离要害,似欲杀赵云而后快。赵云看似狼狈,被周瑜追的节节败退,脚下步伐却不见丝毫散乱,手中枪杆左右迎击,枪尖也不曾离地半分,只在沙滩上留下了一条蜿蜒蛇纹。赵云待周瑜剑势稍弱,猛的一抬右脚踢在枪杆上,枪头立时自地面弹起,直取周瑜小腹。周瑜见枪尖奔着自己的小腹刺来,忙用巨阙向左一挑,顺势侧身避过。赵云不等招式用老,手腕一翻,前后吞吐间使了一招“灵蛇吐信”,长枪如同有了生命一般,扎向周瑜咽喉。周瑜仰身向后一翻,巨阙剑护住面门与咽喉的要害,硬弓硬马的用了个“金镫铁板桥”。同时,不待赵云收枪便揉身而上,挥剑直取赵云手腕。
说时迟,那时快,二人动作极快,电光火石之间已然斗了数个回合。好个常山赵子龙,见巨阙斩向自己双手,大叫一声:“来的好!”随即枪尖下扎,使龙枪立于地上,而后拄枪跃起,整个身子在空中打了个旋子,双脚连环踢向周瑜面门。周瑜为人狂傲,如果被人用双脚踢在脸上,那颜面何存?慌忙收剑,闪身避开,再次与赵云相视而立。
蜀吴两位大将刚一交手便打的惊心动魄,在场其余人都看得傻了。习武之人几乎都喜观战,以此增长见识,提高技艺,最差也可以累积些茶余饭后的谈资。岛上众人,无论蜀吴,皆在心中暗暗思索,如若场中之人换做自己,又能在这赵周二将手下走出几招?恐怕多数人都不是他们一合之敌!念及此处,不禁使人冷汗涔涔而下,对这两人更增钦佩之情。
就在众人暗暗思量之际,赵云周瑜两员大将同时动了起来,各执兵刃冲向对方。若说刚才的交锋是彼此试探,那这时的两人便是真正的对决了。一时间枪影重重,似出海蛟龙;剑光闪烁,如下山猛虎。一个银枪飞舞,枪中藏棍;一个长剑开阖,剑里有刀。两个人插招换式,叮当之响,呼喝之声不绝于耳,斗得难解难分。
那龙骑军中的黄铁三年岁最长,经验丰富,看罢多时,脸上露出笑容,轻声对其余龙骑军将士道:“看此架势,子龙将军怕是要胜了,我等性命无忧矣!”
众人不解,露出疑惑神色:明明两人打的旗鼓相当,难分胜败,怎么黄铁三会有此一说?唯有姜维微微一笑,默不作声,似也看出其中玄机。
“三哥何故如此讲来?莫非你已看出什么端倪?”迟关宇好奇心起,赶忙小声问道。
黄铁三得意一笑,手捻胡须道:“你们仔细看,那东吴周瑜攻势虽猛,动作却已不如方才般迅捷,而鼻洼鬓角皆有汗水,说明他已然疲惫不堪。而反观子龙将军,气息平稳,动作流畅,攻守兼备,丝毫不乱,明显是占得优势。若是三哥我猜的没错,子龙将军其实已可击败周瑜,只是将军宅心仁厚,加之岛上敌众我寡,形式堪忧。这才想保得周瑜颜面,不取其性命,更未早早结束战局,轻松胜出。不过照这般打下去,相信很快那周公瑾就要败了。”众人听了黄铁三的讲解,再借着火把光亮仔细观瞧,果然如他所讲,周瑜的呼吸已然粗重,脸上晶莹闪烁,已有汗水悄然滑落。
场中,大都督周瑜着实苦不堪言,郁闷得紧。身在局中,他岂会不知这战斗愈发艰难?方才自己夸下海口,称要让蜀汉诸将心服口服。不曾想这赵子龙好生了得,一杆银枪仿如活物一般上下翻飞,舞的铁桶相似,任凭自己如何发力,始终无法突入防御,将对方拿下。就在他焦急之际,忽见赵云整个人捧枪直刺,冲将过来。不过霸道有余巧妙不足,招式使得老了些,左肋下亮出好大的破绽。周瑜见此,双眼一亮,心道:苍天有眼,助公瑾旗开得胜!心念转动间,反手一挡,剑锋荡在枪杆之上避开赵云攻势,回手一剑,直刺赵云软肋。去势如虹,快如闪电!
“啊!”龙骑军将士一见之下,不由发出一声惊呼,就连方才胸有成竹的黄铁三也惊出一身冷汗,瞪大双眼,难以置信的傻楞在当场。而陈百昆则是去摘铁弓,准备拼着放冷箭也要救下将军性命,到时候大不了背负骂名,以死谢罪。
便在此时,赵云突然顺着枪势蹲了下去单膝点地,周瑜的巨阙剑未能刺中软肋却扎进他的左肩,眼见整个左臂就要被废掉。好个赵子龙,竟于那间不容发,电光火石的一瞬间,以膝为轴转了半圈,同时抡起银枪重重砸在周瑜的背上,正是蛇盘七探枪中的“金蛇甩尾”!周瑜避之不及,被打飞出老远,巨阙剑终究未能再深入分毫,只将赵云左肩划出三寸长的口子,鲜血汩汩流出。
反观大都督周瑜落地不稳,翻身摔倒在地,脸白如纸。赵云那一枪虽说没要了他的性命,甚至没伤他筋骨,却已震到脏腑,使其再无一战之力。谁胜谁败,外人或许不知,可自己却不胜了然。周瑜只觉天旋地转,脑中一片眩晕,而腹内翻江倒海,喉头发热,口中发甜,一口鲜血涌了上来。叹可叹,这周瑜虽然狂傲自负,却真真是个铮铮铁骨的好男儿,硬生生将口中血咽了回去!如此内伤若换做一般人,恐怕已然昏迷不醒人事,周瑜却以剑拄地,故作轻松的站起身形。丁奉徐胜慌忙来搀,却被周瑜挥手止住。二人互视一眼,识趣的退在两旁,满含戒备的盯着赵云。
“公瑾兄果然好身手,子龙佩服!今日与都督打得旗鼓相当,实是子龙之幸。可如若你我继续斗下去,恐怕只会落得两败俱伤,不如就此罢手,求都督给子龙行个方便,如何?”赵云抱拳拱手,对周瑜说道。
周瑜深吸口气,勉力忍住内伤。他机智过人,岂能不知赵云如此已然为自己留足了情面。方才那一枪,明显是赵云有意先受自己一剑再行反击且未尽全力,做了个两败俱伤的结局。若是真在两军阵前,恐怕这赵子龙完全可以在盏茶时间内将自己挑落马下,丢了性命。自己现在莫说再战,就连站起身形都要费翻周折。无奈之下,只得回施一礼道:“人都说常山赵子龙乃是常胜将军,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周某绝非言而无信的小人,既然未能胜过赵将军,便依之前约定,不再拦阻将军行事。”说着,自腰带上解下一块虎头玉佩,抛给赵云道:“此乃周某随身之物,东吴将官无人不识。子龙将军事成之后可凭此玉佩一路通关,畅通无阻。”
赵云张手接过玉佩,再次深躬拜谢:“多谢都督成全,大恩大德,子龙没齿不忘!”
周瑜“嗯”了一声,再次深吸口气,强忍伤痛转回身对东吴水军朗声道:“众将听令!蜀汉赵子龙将军已得我周瑜授权,可在八百洞庭随意行事,任何人等不可阻拦!违抗军令者,斩立决!”
既然周瑜如此说了,一众东吴兵将只得齐齐喊了声:“得令!”
周瑜望着赵云,低声道:“如果尔等敢做有损东吴,有损百姓之事,周某哪怕倾尽国力,拼得鱼死网破也要追你到天涯海角,取尔性命!”
“都督放心,子龙不敢!”赵云认真答道。
周瑜点了点头,目光复杂的看着赵云,有怒气,有不甘,有无奈,也有钦佩与赞赏。随即转身叫了声“收兵回营”头也不回的大步向军舰走去,一众东吴兵将也随周瑜一同撤退,顷刻之间,岛上只剩下八位龙骑军将士了。
直到此时,众人方才踏踏实实的长出了口气。这一夜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姜维三人杳无音信一去不返,后有赵云等人来寻姜维却被周瑜发现团团包围身陷险境。幸得姜维巧施激将法迫的周赵比武,而赵云不负众望巧妙胜出,众人才算是真个脱险。回想今晚遭遇,所有人都已在不知不觉中自阎王殿前走了一遭。方才一直谨慎戒备精神紧张还不觉如何,如今危险一除,都瘫坐在沙滩上,顿觉浑身乏力,后背冰凉,一身的冷汗已不知出过几次了。
须叟,闫庆等人才想起赵云肩头的剑伤,赶忙过来帮忙包扎。这一剑的来势,劲道,皆被赵云预测得不差分毫,只是划破肌肤却并未伤及筋骨。敢用这般方式巧胜周瑜,放眼天下,恐怕也没有几人能够做到。由此可见这号称浑身是胆的“常胜将军”赵子龙果然非是浪得虚名!
这时,姜维忽然跪倒在赵云面前,叩首道:“姜维无能,有负将军重望,非但未能完成使命,反而令将军人等以身犯险,实罪该万死,请将军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