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500000006

第6章 新生(1)

创意,只需心生意念,而生意,则需要马不停蹄。李静一边制作节目,一边亲自去跑客户。她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坐在一大帮陌生人中间,做惺惺相惜状。在酒局上,本来只能喝二两,她一定喝四两,让对方觉得自己够义气。

我有选择性失忆症。曾经有记者问我“创业前三年是不是经常会苦恼?”我很苦恼地说:“想不起来了。”那记者又问:“就是最艰难的时候,你想什么了?干什么了?”我说:“最难的那段我给忘了。”也许会有人骂我装蒜,但突然间这么问我,我还真的是一点细节都回忆不起来。后来没人的时候我就自己想,结果想起来的画面全是吃、侃、睡!我竟然有一年的时间“有家不回”,天天和大家混在一起,每天开会、看碟、聊天,然后一群人在工作室打地铺,第二天再一起去吃东西、做节目。就是这样的生活,反反复复,模模糊糊,也不知怎么就能这么着迷,也许属于执迷不悟?果然,还是想不清楚。

--李静

李静说把《超级访问》做成,就像生了个难产的孩子。我说不对,是生了个哪吒。生他花了很长时间,一生下来就觉骨骼清奇,而且,他妈还叫“李静”!其实在我眼里,是这个孩子让李静有了独特的女人味。她平时头发不梳、妆不化、衣衫不整的,但每次去拉广告,总会华服在身红颜附体。出门前还要倚着门框说:“兄弟们,等我好消息啊。”而等应酬完回到工作室,妆也花了,头发也乱了,她就一个人默默缩在沙发里,无视周围的嘈杂,一双大眼睛持续放空。那一刻的她,有一种不自知的美,却和夜晚很配。

--戴军

看清残酷的挣扎

70年代出生的人很矛盾。他们自小接受的是理想主义的教育,却在成年后被投放到了市场经济的试验场。精神和物质从苍白匮乏走入极大丰富,也将他们卷裹着流向一条保守与解放交汇的河流。于是他们崇拜英雄,又厌恶权威;享受自由,又恐惧孤独;尊重生活,又嘲笑自我。他们是解构主义真正的拥趸。相比之下,80年代出生的人更懂得如何将个体的欲望合理化,无论是意志,还是感官。他们对各种社会奇观总是拥有强大的包容,同时又将自我定为世界的起点。

《小鸡捉老鹰》,是一个由“70后”和“80后”合谋出来的节目,质朴,却又带着一丝邪气。很难想象,但这个创意的确与李静的童年有关,与每一个人的童年有关。如果你也丢过沙包,跳过皮筋,玩过老鹰捉小鸡,那么你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莫名的共鸣--或许中国的电视真的需要一场游戏了。所以无须纠结这只“小鸡”具体是如何诞生的,有些意象早已被埋在了集体记忆的沟壑之中,而创意,不过就是“心生意念”。

1999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李静风风火火地冲进工作室,将一盘带子丢到桌上说,你们快看看这个。几个人赶紧围过来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笑笑小电影》。这是美国的一个娱乐节目,专门在街上捉弄人,然后把路人的各种反应偷拍下来。节目中还插播了一些搞笑访谈,既有大人问小孩,也有小孩问大人,而那些小孩的回答往往更精彩,逗得人捧腹大笑。李静想,这个形式不错,我们的明星访谈也可以加入小孩的元素。一来李静对自己单独采访明星还是有点信心不足,毕竟做了7年体制内的主持人,马上要做一档“原创明星访谈”还是不太好拿捏火候;其次,把辛辣的问题丢给小孩去问,明星可能也不好黑脸;最重要的,这个形式在国内还没有人用过!

几番商讨之后,“李静加孩子”的采访组合被定了下来,而节目名称就叫《小鸡捉老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找什么类型的小孩以及上哪儿找。对于前一个问题李静还没什么太具体的想法,只觉得这个小孩绝不能超过五岁,一过五岁就会被大人洗脑了。至于到哪儿找,当时互联网还不普及,只能用老办法,登报。李媛以前在《北京青年》做记者的时候认识一个广告部的朋友,人家一看这几个人也不容易,就帮忙在中缝登了一篇招聘广告,李静象征性地给了几百块钱。发了招聘信息,没地儿招也不行。李静眼珠子一转盯上了自己的老同学。这个同学的老公是卖医疗器材的,在西直门桥下有一个门店,于是李静就拜托人家到时候把前台腾出来给自己“挑孩子”。到了面试那天,所有人都傻眼了--竟然来了几百号人,都是爸爸、妈妈带着来的。果然大家都觉得,出名要趁早。经过一番甄选,李静留下了几个中意的,开始培训。后来她选定的那几个小孩都火了,有个叫吴旭的小女孩,在《离婚十年》中演了一个不错的角色,还有一个成了广告小明星。

《小鸡捉老鹰》的录影棚就选在西直门,200平方米。因为资金吃紧,李静根本没办法“大制作”,她再次盯上了自己在北电的同学和校友,请他们免费打造舞美与镜头。当时就用快餐盒贴成了背景墙,凹凸不一的墙面上被涂上了一层银粉,整个摄影棚立刻就不像在地球上了。

除了要为布景费心,实际上李静要在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亲力亲为。策划、主持、道具、广告、发行,甚至还要帮着组织现场观众。有一次观众没联络好,节目就要开始录了,观众席上连半个人影都没有。等嘉宾蔡国庆到了现场,观众还是没有到位,急得李静浑身冒汗。就在这时,她突然想到录影棚就在一个电教中心,有学生正在上课。于是她对编导说:“要不这样,我们跟老师们商量商量,让学生们别上课了,来我们这做观众?”这招儿是没办法的办法,但事已至此只能硬着头皮去了。电教中心的老师听完李静他们的来意,有点为难,“学生们都是花钱来上课的,这件事还是要听他们自己的意见。”老师走进教室问在场的学生:“你们是愿意看《小鸡捉老鹰》节目呢,还是愿意上课呢?”学生们很痛快地说:“愿意看节目!”眨眼的工夫,一教室的学生就都转移到了录影棚。有惊无险,节目如期开始。

经过几次录影,李静发现自己是对的。那些辛辣的问题,孩子们需要提前背下来,虽然艳艳为此必须追着他们满录影棚跑,但一到台上,小孩们变得特聪明,咬着衣角就能问出“章子怡姐姐,你到底跟那谁有没有谈恋爱啊”之类的问题,而且完全不像是背出来的。不过也有被嘉宾倒打一耙的时候。一次羽泉来录节目,一个男孩问了他们一个问题,羽泉不想回答,这小男孩还要问。就听嘉宾突然提高了嗓门道:“小弟弟,你拉锁拉上了吗?”小男孩低头一看,好像真没拉。顿时全场笑翻。整个过程一刀未剪全播了,要的就是这最自然的反应。

李静还亲自为这个辛辣的节目做了一首主题歌,《说吧》。她请来一个摇滚乐队和孩子们一起唱,歌词相当直接:“说吧,请你大声告诉我,不要装腔作势……”录完歌李静抱着素材剪了好几个晚上。她其实不会剪片子,一屋子人没一个会的,当时胡博也还没来。“我自己来剪。”她现在想来都后怕,那可是一个MV啊,怎么能是自己干的事呢,那时候真是什么都敢抡。

李静台上逼着嘉宾说,台下还要逼自己说。《小鸡捉老鹰》是做出来了,一屋子人大眼瞪小眼,这要在哪播啊?这时候,一个朋友给了李静一张全国有线电视台的名录。李静一咬牙,就开始一个一个地给他们打电话,只要对方稍微有点兴趣,她就赶紧坐着飞机、火车地去找人。“你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啊?”“你们节目怎么那么闹啊?”这东西有人看吗?“对于这些问题,李静的方针是,说!说不清也要说。于是她说,”你们就白播吧,把广告时段给我们。如果三个月没赚钱,你们就停了它。“这主意打动了不少台领导。

前阵子,一个地方台的台长到东方风行去参观,一见李静特别激动。他拍着李静的肩膀说:“刚刚上楼前我都还不知道,这家公司是’小李静‘的。我想起十年前你背着包,拿着录影带来我这,一通说,还不让人插嘴。”李静心想,没错,我当时的经典台词是“给我一个机会,我还你一个奇迹”。那台长眼睛已经有点泛泪了,继续道,“你知道吗,当时那么多公司提案,人家拿着PPT,你就一张嘴。可后来我们还是跟你合作了,因为你执着。”

如果说执着就是一个台一个台地去磕,那当年的李静确实执着。她除了执着,也没有别的武器了,就这么一点一点地把发行网给织了起来。节目总算有地方播了,广告却卖得不理想。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营电视公司都是这样,既要把节目推销给电视台以获得播出平台,又要推销给广告主从而获取收益。可以说广告收入就像一条生死线,决定着民营电视的存亡。然而李静只顾带着自己的团队打磨节目内容,没时间也没意识去建设自己的营销团队。节目上线一个月后,会计跟她说,咱账上就剩2000块钱了。李静心想,坏了,节目第二阶段的制作费没着落了。把各个台的广告时段汇总起来,价值超过了1000万,这要是能卖出100万也行,但实际上只卖出了几万,根本不够填补制作成本。为了节目和制作费的事,李静和李媛也会发生争执。李静是一个感性的人,妹妹李媛却是相对理性的人,所以当李静想要“感情用事”的时候,李媛就会站出来提醒她要冷静。这样一来两个人肯定少不了要辩论,但其实她们的目标是绝对一致的,那就是要让节目活下去。遇到的坎儿要一起过,面前的狭路也要一起闯,有时候李媛表面上和李静“斗嘴”,背后却是一路不疑的支持。

在“钱”上困难重重,也不能降低节目的水准,这就是李静和李媛的共识。然而偏偏在这个时候,节目内容也出现了一些状况。李静发现,有些深一点的问题让小孩子来问,嘉宾很容易出戏;另外,孩子们做节目久了也油了,少了几分最初的天真。节目要进一步调整,但又没有钱。虽然此时的《小鸡捉老鹰》减少了童言无忌的成分,开始了李静和戴军男女双人搭档主持的模式,但这个模式也没有招来广告商的青睐。

创意,只需心生意念,而生意,则需要马不停蹄。李静一边制作节目,一边亲自去跑客户。她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坐在一大帮陌生人中间,做惺惺相惜状。在酒局上,本来只能喝二两,她一定喝四两,让对方觉得自己够义气。好几次喝完酒回去就吐,吐完又哇哇哭,哭完擦干眼泪再继续开策划会。

这一切,戴军都看在眼里。一次,李静穿了件后背深V的晚装,化了个大浓妆就准备出门。戴军问,你去哪儿。李静说,我去拉赞助。戴军说,别喝太多。李静说了句“行”,转身出门。戴军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美丽而清冷。晚上8点钟,大家都还在工作室没走,李静突然从门外冲进来,一头冲进办公室,关起门就大哭。戴军进去拍拍她的肩膀,李静一仰脸,妆都花了,“你说我容易吗?本来做一个主持人好好的,现在却要看别人的脸色!”“谈成没?”戴军问。“没有。”李静摇摇头。“下次把露背的深V反过来穿就行了。”戴军说。李静一听,转而破涕大笑。

王朔写过一篇文章,李静看后真的是心有戚戚焉。文中提到了王朔自己搞公司的经历。她简直太能体会那种感觉了:没有共同语言也要和客户在饭桌上相见恨晚。临走还要目送着客户的车远去,在风中摇着手,其实心里想的是,哥儿们快给我钱吧。

这些经历对李静来说非常重要,她越来越明白客户究竟要的是什么,而自己要的又是什么。以前自己总是在被梦想折磨,现在却是在被现实撕扯,其实理想和现实从来都不曾单独存在。李静也隐隐地感觉到,有些弯路可能是自己必须要走的,为了公司,为了节目,就暂且把尊严装裤兜里吧。

这时候有个广告公司找上门,说可以给李静两百万,然后把一年的广告时段都包下来,他们有一个广东的大客户。李静觉得这样挺好,自己可以专心做节目了。但李媛有些担心,这么大个广告公司连台车都没有,每次都坐地铁来,怎么看都像骗子。李静说,没事,这叫勤俭。于是就把合同给签了。谁知道合同一签对方就开始磨叽了,资金迟迟不能到位,李静就成天追着人要钱,得到的答复却总是“再等一等,客户还没给我们打钱呢”。又过了一阵子,李静觉得不能再这么不清不楚下去了,就决定去跟对方摊牌。结果到那公司一看,傻眼了。办公室都找不着了,一帮子人全跑了。李静的心都凉透了,当时她已经为节目欠了一屁股的债,这时候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却折了。

李静知道,自己已经连傻眼的时间都没有了,必须要解决眼前的问题。她带上助理,风尘仆仆地赶到东莞,找到了广告公司背后的那个客户。客户说:“我没跟你签合同,是他们把钱卷走了”。李静说:“是这样,他们卷了您一半的钱,还有另一半您要给我们。节目全都播了,您也看了,是不是?”这些广东老板喜欢喝功夫茶,天天都喝,李静就连着一个星期每天坐在对面看他们喝。人家说:“你喝点茶。”李静说:“我不喝茶。”人家说:“你回去吧。”李静说:“你给我钱,我就走。我还要回去做节目。”最后,客户说:“就十万块钱,你回去吧。”李静很难受,但还是接过钱,走了。她想,有总比没有强,而且节目还要做,不能在这干耗着。

回去以后,她心里憋屈,就问戴军:“我是不是特傻,把人都想得那么美好?”戴军说:“没有,不好的一堆儿被你赶上了。咱们诅咒他们,明天公司就破产!”“对,太缺德,铁定要遭报应!”于是两个人一起把这帮“孙子”骂了个痛快。

这之后到了发工资的日子,竟然没有一个人要钱。戴军也不要,还反过来请工作室的大家吃饭。其实在李静最难的这段日子,也是戴军最难的时候。而说到“傻”,他比李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戴军正在和经纪公司闹解约。经纪公司的人还给全国各个电台打电话,“戴军的唱片约在我们手里,你们如果敢请他去唱歌,我们就告你。”这事要是碰上别的艺人,才不管呢,该演出演出,该唱歌唱歌,那合同条款本身就有问题,还说不好是谁违约呢。但戴军特老实,他觉得唱片约确实在人家手里,不能再唱歌了。不过还好,还能做主持。戴军说,人在窘迫的时候看到另一个人的窘迫,就会有一种同命相怜。

但李静看到的是两个人的“快乐”。无论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她和戴军似乎都能当成段子讲出来,而且永远是从一个人的相声变成两个人的小品。一次李静被叫去陪客户唱歌,一回来就跟戴军说:“今天那傻帽儿唱歌了。”说着还比画起来,“我还给他鼓掌来着。”戴军问:“哪个傻帽儿?”李静想了想,说:“唉,我是傻帽。”

其实李静和戴军一直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所以他们会永不放弃善意;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才能更放肆地拿烦恼开涮。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那时候大家不拿工资还能整天笑得脸疼。李静说:“戴军是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出现的。他的主持,让人笑,他的笑,让人勇敢。”

同类推荐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名人传记丛书)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共和国大使

    共和国大使

    本书聚焦新中国外交事业,将镜头对准王稼祥、耿飚、柴泽民、熊向晖、冀朝铸、李道豫、吴建民、周文重、沙祖康、查培新、赵进军等十一位极具代表性、影响力、传奇色彩的中国外交官,讲述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外交故事。内容贯穿新中国60年波澜壮阔的外交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间外交等领域,还介绍了外交官们不同于常人的家庭生活,是新中国外交历史的一部珍贵档案。
  •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中国式的发明家汤仲明

    本书记叙了世界上第一辆木炭汽车发明过程及其发明人的传奇人生。包括脱颖而出、异国求学、初展才华、大展宏图等章节。
热门推荐
  • 暗自空幽梅兰香

    暗自空幽梅兰香

    她,瑾国公主,绝世倾城,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成为无数王公贵族的梦中情人。瑾国被灭,她的灵魂进入了一支深海人鱼烛里,成为孤魂。被一个书生唤醒,两情相悦,他却取了郡主成了驸马,辗转千回,她找到了方面被人鱼所用的真身,成为花满楼的花魁,寞璃。夹在亲情,友情,爱情中,看她如何执掌天下,成为一代女皇,不再言语儿女情长。
  • 格挡里传奇

    格挡里传奇

    单位里如鱼得水剩女周娜,特别羡慕不惑之年杨潇。面对同事宋烨的斗嘴,越是让周娜对自己的择偶观,坚信不疑的一一否定。
  • 牛奶咖啡色

    牛奶咖啡色

    完美的容颜让他错过了很多,同时也让他得到了很多。
  • 摄政王的倾城酒妃

    摄政王的倾城酒妃

    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莫倾城:我有金手指,我选择靠自己端木绍:王妃可以选择靠本王的!莫倾城:呵呵!--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日影寒

    日影寒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寸心之争,生死忘矣。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情仇难却,恩怨无尽。他们三个,一个是好管闲事的浪子。一个是背负家仇的少年。一个是愤世嫉俗的侠客。这是在茫茫江湖中,一段交错复杂的故事。
  • 倾城之恋:绝爱王爷我不嫁

    倾城之恋:绝爱王爷我不嫁

    月黑风高,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却是灯火通明。她被他禁锢在怀里,不得动弹。他邪魅地勾起嘴角,手指划过她细嫩的脸颊:“洛洛,不如……让我要了你?”“王爷言重了,谁要谁……貌似还不一定呢?”她猛然推开他的怀抱,再用尽全力把他压倒在床上,脸上露出了倾城的笑容。特工重生古代,杀父剁母取亲心脏无恶不作,她,就是新一代古代传奇!
  •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

    《血战沙漠核鼠》是一部故事作品集,作者杨永汉倾多年之力勤奋笔耕、勇于探索,以自然朴实婉转慎密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或世态、或哲理、或谐谑、或传奇的画面,相信读者看过后将会从中得到某种启迪和顿悟。这本《血战沙漠核鼠》是“巅峰阅读文库”系列中的一册。
  • 虚洲记

    虚洲记

    平静的虚洲大陆因为暴君噬渊的横空出世而燃起连绵的烽火,野心勃勃的五大势力摩拳擦掌准备最后一搏。寒冰之力,炎火之力,雷霆之力,飓风之力,巫蛊之力,究竟哪一派能最终一统天下?毁天灭世的权杖之石,形形色色的边缘部族,神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个襁褓之中背负家仇国恨的婴儿,在一支神秘大军的护卫下,开始走向大争之世的舞台中央......
  • 进化之手

    进化之手

    超能什么好?一条能进化一切的手臂怎样?我擦,咋这可不只是小手一挥经验带走这么简单,这是推动进化的魔手,小手一挥猪脑赶上爱因斯坦。我擦,我这昨天摸过的变形金刚模型这是咋了?名称:变形金刚简介:我擦嘞,这是擎天柱吗?哦!天哪我的小宝贝,你咋变小了?说好的大卡车呢?好吧!小有小的好处就冲你这组装的微~微型小型偷窥摄像头我服了。真是老吊老霸道了。
  • 早安教授

    早安教授

    一个持续了半年的诡异梦境,一段被篡改的记忆,她在犹疑中逐渐被迷惑空白记忆、惨烈灾祸、灵异顿生、将她的人生倾覆,陷入未知,当她一步步接近真相,却发现原来……她是苏默,却不是他和她的苏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