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000000033

第33章 诗人的神话思维(3)

其实在我们所有的童年中,不管是忧郁的童年,还是快乐的童年,抑或是平淡的童年还是崇高的童年,童年总是深藏在我们心中,向往童年的梦想越趋深沉,孩童的禀赋就越铭刻在我们的身心里,而对于诗人尤其如此。三岛由纪夫的童年很难说是一个忧郁的童年,还是快乐的童年,他自幼受到家庭的格外宠爱,几乎处在与世隔绝的环境里,因此他不得不自己另找一种“自我保护”的生活天地,那是属于自己的另一个世界:全神贯注地听母亲讲童话故事,让自己眈溺于无边的梦幻,躲到非现实的世界里,在梦幻和非现实的世界中他甚至任意幻想自己诞生时的光景,他觉得自己清清楚楚看见过初生婴儿洗澡用的澡盆——一个崭新的活像黄金制成的光亮的树皮盆,盆边放射着微微的却又令人耀眼的亮光,轻轻摇晃,光柔和地映在水面上,似小小的水波,不断地相互撞击着。2幼年的三岛的童话世界里有许多人物是公主和王子,但他特别偏爱面临死亡的王子,遭杀害的王子和一切被杀的年轻人。安徒生童话《玫瑰妖精》中那个在亲吻情人留下的遗物玫瑰时惨遭坏人杀害的年轻人、怀尔德童话《渔夫和人鱼》紧抱着美人鱼被冲上海滩的年轻渔夫的尸体都令他欢喜不已。他特别喜欢童话《杀害的王子》,当他将王子那健美的体形和他残酷的死结合在一起空想的时候,竟产生了一种神秘的快感。所以当他从紧闭的与世隔绝的环境里走出来和两个表妹玩打仗的游戏时,他情愿装扮成被杀的王子,捂住胸口倒下去,他觉得当他弯曲着身子模仿倒下时,自己就像处在被击中而死去的状态,心里涌起一股不可言说的痛快。三岛就在这样的一种空幻中将自己变为王子,变为美的死者。1这种空幻成为三岛幼年时代一种强烈的甜蜜的梦想,他常常淹没在这种自我陶醉之中。童年的这一束芳香一直追赶着三岛,它使幼年的三岛的几乎所有梦想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悲剧性,使他不可思议地表现出一种热切愿望似的绝望,养成了三岛后来一种特殊的嗜欲和浪漫的憧憬,这种禀赋潜藏在他体内的文学根底里,构成了他的文学生命体,也形成了他日后追寻童年梦想,必然走向悲剧性自杀的基因。

无疑,童年对于诗人是自我陶醉的永远的芳香,但对于自杀的诗人却可能是一束麻醉灵魂的罂粟的芳香,但诗人并不以为然,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情愿被这罂粟的芳香所麻醉,因为只有在这永恒的让人沉醉的芳香里,诗人才能独自留连,唤起他对生命的任何一个点滴的回忆。对于诗人,那是人性的水,是从人类难以记忆的岁月里流出的水,那是生命的源泉,是诗人取之不尽的源泉,它给予诗人想象的生命,更给予诗人新生的力量,诗人在童年的芳香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生。正如比利时作家弗朗兹·海仑斯所说“童年并不是在完成它的周期后即在我们身心中死去并干枯的东西。它不是回忆,而是最具活力的宝藏,它在不知不觉中滋养丰富我们不能回忆童年的人,不能在自我身心中重新体会童年的人是痛苦的,童年就像他身体中的身体,是在陈腐血液中的新鲜血液:童年一旦离开他,他就会死去。”2正因为如此,诗人才不可能长大,诗人才能以他孩子般的纯洁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也正因为如此,诗人在这沉醉的芳香里才是快乐和幸福的;而诗人只有感到快乐和幸福,他的理想才得以尽情的驰骋,诗人才成为诗人。

4.永远的“安尼玛”

诗人的神话思维与“安尼玛”紧紧相连,“安尼玛”是诗人创造神话世界的内在起源。

柏拉图和弗洛伊德都曾提出过人生来有“潜意识双性化”的倾向。现代精神分析大师容格则以深沉的阳性和阴性及两个拉丁名词“安尼姆斯”与“安尼玛”

作为双重标志,进一步提出了人类心理在其原始状态中是阴阳同体的理论。他认为,无意识并非一种被抑制的意识,并非由被遗忘的回忆形成,而是一种最原始的天性。因此,无意识在人类的身心中保留有阴阳同体性的功能,一个被强有力的“安尼姆斯”(阳性)形容的男子也具有似是而非表现的“安尼玛”(阴性);同样,一个最具女性的女子也有某些心理特征证明她身心中的“安尼姆斯”的存在。因此,“无论是在男人身上抑或在女人身上,和谐的阴阳同体性都保留其功能,即将梦想保持在使人平静的作用中。”3每个人的身上,阳性的时钟具有跳动性和充满激情的活力,而阴性的时钟则不间断地行进在一种持续的平静的流逝中,当梦想确实臻于深沉时,降临于我们身心中作梦想者是我们的“安尼玛”。

而诗人在他的孤独安静的梦想中,总是能找到他在深层的“安尼玛”的安宁。这是诗的核心和归宿,也是我们身心中自足的天性。容格给“安尼玛”下了一个极简单的定义,即“生命的原型。”这是静止、稳定、统一的生命原型,是潜藏于每一个男性和每一个女性深处的核心本质。在一对相爱的情人情意交融的心理中,“热恋的男人将他在自己的‘安尼玛’中所崇拜的所有价值准则都‘投射’

到钟爱的女人身上。同样,女人将‘安尼姆斯’所要征服的全部价值准则都‘投射’到她热爱的男人身上。”1这种投射实际上是将自己的本质理想化、对象化了,它成为诗人自我理想化的一种人性的价值准则。里尔克说,其实“大半两性间的关系比人们平素所想的更密切,也许这世界伟大的革新就在于这一点:男人同女人从一切错误的感觉与嫌忌里解放出来,不作为对立面互相寻找,而彼此是兄妹或邻居一般,共同以‘人’的立场去工作,以便简捷地、严肃而忍耐地负担那放在他们肩上的艰难的‘性’。”2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总是情不自禁地生活在他或她的作品中某个人物的“安尼姆斯”或“安尼玛”的世界中,演绎了让世人迷恋的一个又一个爱情的神话!

在但丁和歌德沉醉的“安尼玛”的世界里,那永恒的神圣的女性其完美的人性和谐是那样的美妙,纯洁无暇的母性,天使般的温情;在波德莱尔写给美丽的女郎萨巴蒂埃的爱情书信里,他的“安尼玛”的温柔像潺潺流过的清泉源源不断,萨巴蒂埃的迷人形象让诗人迷狂,永远难忘,他要丽人记住他的心,因为“在这颗心里永远长存着你的形象”。他献给她的诗中写道:“一次,只有一次,温柔可爱的女郎/你雪白的手臂依偎在我的臂弯/在我灵魂暗淡阴郁的背景上/这段回忆在闪闪发光/夜已沉,像一枚闪烁的勋章/一轮满月正在显露她的面庞/光辉的夜色流过巴黎全城/渗透每一个寂静的地方”。“我常常回忆起那迷人的夜晚/那君临一切的寂静和倦怠/那在内心忏悔室里/无情吐露的狂乱的自白。”;3在里尔克爱恋崇拜的欲望里,他最“顶礼膜拜的”是尼采曾痴迷追求过的并和弗洛伊德相交甚厚的女作家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21岁时,里尔克相遇36岁的萨洛美,他和她心有灵犀一点通,如双星交辉的二人持续了几十年的情谊,直到诗人辞别尘世。里尔克在表面献与“上帝”,实际为萨洛美而写的一首诗中写道:“遮起我的双眸,我也能看到你/捂住我的两耳,我也能听见你/没腿我也能到你那里/没有嘴我也能呼唤你/折断我的臂我也能用我的心/代替双手拥抱你的身子/按住我的心脏,我的头脑也会折腾/要是你使烈焰蔓延我的头脑/我就会用自己的鲜血托起你奔流翻滚”;4在川端康成那儿,伊豆舞女是日本和世界文坛的一个永恒的甜美的形象,这与他年轻时的一次伊豆温泉之行,被一位女神般的伊豆歌女激活了“安尼玛”的情结有关。他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盗去了被众神独占的美的同时,自己却受尽了折磨,他独对美丑混杂的人生,勇敢地剔去丑,宁可自己被丑永久地追随也在所不惜,他的“安尼玛”只收留少女“纯粹的声音”,少女“纯粹的肉体”以及由“纯粹的声音”和“纯粹的肉体”生发出的“纯粹的精神”和纯真的爱,只把她们纯净的月光一样的美呈现给世人;在三毛的“安尼姆斯”世界中,大胡子的荷西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王子”,而她对他的感情也是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所难以包容的;海子心目中的偶像则是好莱坞着名女影星嘉宝,他喜欢像嘉宝这样的女性。《伟大的嘉宝》一书中这样描述嘉宝:“她匀称调和的面庞会引起众神的嫉妒;细腻得如精心雕琢的细瓷经过熊熊烈火的烧炼,滑润得如山涧小溪中的鹅卵石。这是柏拉图所描述的天仙的美,是诗人们梦幻中的美,她是美的抽象、柏拉图的理想,既迷茫超脱而又实实在在。谁看见她都会为之陶醉。”作为一个纯粹诗人,海子相信嘉宝是完整无缺的美的化身,他要寻找像嘉宝那样的恋人。他和她是师生恋,她是他的学生,嘉宝式的红颜知己,一个诗一样的名字——蓝波湾。她说,没有你,地球还会转动吗?他说,你是我的月亮,我要围绕着你来转1;顾城与谢烨在火车上一见钟情,之后他俩写了200多封信,一封封信就是一首首美丽的诗篇,那些凄美的诗句饱满地记载着神话般的爱情:

“太阳落山的时候,你的眼睛充满了光明,像你的名字,像辉煌的天穹,我将默默注视着你,让一生都沐浴着光辉”(顾城,1979年8月)“也许我真从你那带走了灵魂,它不时聚成你的样子,把你的诗送到我的身边,我好像一个住在海边的姑娘,听小石子在海水中唱歌。你的信让我看见了未来,多好,为什么我不能和你一起看看将来呢”(谢烨,1979年8月)这一切真的让尘世间的人们羡慕不已,美神+爱神+诗魂,怎不让人神魂颠倒!

茨维塔耶娃与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之间的精神恋爱没有顾城与谢烨和英儿那样轰轰烈烈,似乎更传统些,更含蓄些,但其间之美妙,却让人神往,那是诗魂的交流和碰撞!

茨维塔耶娃是科学和艺术结合的产儿,她的父亲是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创建人;母亲是颇有才华的钢琴家,但体弱多病。为了给母亲治病,全家长期漂泊海外,使她自幼养成了清高孤傲的性格。她18岁便出版了第一本诗集《黄昏集》,1912年与谢尔盖·埃夫伦结为伉俪,同年第二部诗集《神灯》问世。十月革命爆发,作为白俄军官的埃夫伦逃亡国外,茨维塔耶娃带着女儿留在莫斯科,生活艰难,但勤奋创作,确立了诗人的地位。1922年获准出国与丈夫团聚,从此与祖国离别17年之久。1925年与丈夫一起移居巴黎,1928年出版诗集《离别俄国之后》,充满沦落天涯和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这期间,她与帕斯捷尔纳克保持亲密联系,频繁通信十余年。1926年4月,帕斯捷尔纳克又把里尔克介绍给茨维塔耶娃,开始了三诗人间一段非同寻常的通信史,直至1926年底里尔克溘然长逝。

1926年4月12日帕斯捷尔纳克致里尔克的信中介绍了茨维塔耶娃,称她是“一个天生的大天才诗人”,为她恳求里尔克赐一本亲笔题签的书,并请里尔克给他的信由茨维塔耶娃转寄。里尔克很快就给茨维塔耶娃写了一封信,并寄了他的两本近作《哀歌》和《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他甚至相信“一次相见也许会给我们两人带来最深刻的内在欢欣。”2茨维塔耶娃像温暖的生命之泉水给里尔克注入了青春的活力,在夏天给茨维塔耶娃的信中,他这样写道:“如果我不那么相信,我们注定要彼此结合,仿佛两个层面,两个温情毗连的岩层,同一巢穴的两半”他深情地向茨维塔耶娃呼唤:“亲爱的,彻底忘掉吧,谁问过什么,谁回答了什么,将此(无论它变为什么)置于由你带来、为我所需的欣喜的庇护和统治之下吧,也许,我也会带来这种欣喜,当你首先向前迈出这一步时(这一步业已迈出)。”3茨维塔耶娃却明确地告诉里尔克:“您不是我最喜爱的诗人(‘最喜爱的’是又一个级),您是大自然的一个现象,这一现象不可能是我的,它也无法去爱,而只能用全部身心去感觉,您或是(还不是全部!)第五元素的化身:

即诗本身,您或是(还不是全部)诗中诞生的物,是大于您自身的物”。“您将一直把我当作一位俄罗斯女性来接纳,我却将您当作一个纯人的(神的)现象来接纳。”1茨维塔耶娃曾把大海比做爱情,把大山比作友谊,她说她不爱大海,而爱大山。因此她对里尔克说:“莱纳,我想从你那儿得到什么?什么都不要。

什么都要。好让你允许我在我生命的每一瞬间都举目向你——像仰望一座护卫着我的大山(如同一尊石质的天使卫士!)。”2茨维塔耶娃深知里尔克非常爱她,但她却认为她“与人的每一次相处,都是一个岛,一个永远沉没的岛,完全沉没,无踪无影。”3直至里尔克突然离去,茨维塔耶娃才深深感到里尔克和她的情谊是多么的宝贵!她在给里尔克的悼亡信里写道:“我是多么的不幸。亲爱的,你让我常梦见你吧——不,不对:请你活在我的梦中吧,如今你有权希望,有权去做。你先我而去(结果更好),为着更好地接待我,你预定了——不是一个房间,不是一幢楼,而是整个风景。我吻你的唇?鬓角?额头?亲爱的,当然是吻你的双唇,实在地,像吻一个活人。”茨维塔耶娃尽吐心曲,“亲爱的,爱我吧,比所有人更强烈地、与所有人更不同地爱我吧。你的额头就在我的肩上。

你永远不会走远:永远不会高不可及。”4之后,茨维塔耶娃在写给帕斯捷尔纳克的信中仍然非常诚恳地说:“他是天使,我在右肩上(非我一方)始终能感觉到他。”5与帕斯捷尔纳克通信,茨维塔耶娃似乎没有什么顾虑,那完全是灵魂深处的自由撞击和交流,她认为真正的信是不用纸的,是心灵的交流。她非常坦率地告诉帕斯捷尔纳克,“我不停地与你说话,进入你的心中与你说话——我高兴——我喘息。有时,当你沉思得太久时,我就用双手把你的头转过来说:瞧!别以为有何美景”6女诗人虽然直言不讳地对帕斯捷尔纳克说,“我爱你”,“我那样想念你,仿佛就在昨日还见过你。”但她所希望见到的帕斯捷尔纳的大海却是一个“非谋面的、超谋面的、谋面之外的大海。”帕斯捷尔纳克却一直想超越茨维塔耶娃所说的大海,他告诉茨维塔耶娃要跟她一同长久地生活,因为他总是渴望和她交谈,忍不住要给她写信,他抱怨与茨维塔耶娃相伴的为何不是他,而是夏夜和别人。因此他在梦中和茨维塔耶娃相见,“我在一个幸福、透明、无边的梦中见到了你。”他描述那美丽的梦境:

在仿佛是条小路的地方,在那并非突然来临、而是带着羽翼、坚定地弥漫开来的薄雾之中,你正实实在在站立着,犹如我之奔向你。

同类推荐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 心灵收藏

    心灵收藏

    本书分为春天的景、曾经的辉煌、碎石聚集、感悟人生、辉煌迭起、情感抒发共六部分。收录了作者退居二线后的作品。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热门推荐
  • 神魔劫:邪魅俏郡主

    神魔劫:邪魅俏郡主

    本为孤儿的她,在唯一的亲人辞世后,生无可恋,葬身火海。一朝醒来,身处异世,却得故人安好,时光依旧。为寻双亲,陷入三界惊天秘密之中,开启命运之轮。前世,他本是净世灵石,因她成神魔,导致三界乱;今世,神魔入世为她而来,三界归位!神魔劫,命运天定,结果内定!“微生凤菲,你注定是我濮阳泗轩的女人,躲不掉的。”某人邪魅一笑,“那可不一定,要知道,世事无绝对。”“是吗?敢和本君赌吗?若你赢了,本君夜夜为你暖床;若是输了,你就替本君生个女儿,如何?”“......你够了......”面对如此厚脸皮的妖孽,某人直接抡起拳头朝着男子的面颊袭去。
  • 我们何必要相识一场

    我们何必要相识一场

    这部小说是独创的里面有很多关于明星的名字但不是现实请大家阅读时不要误会因为作者君是个追星族只是想写部小说来满足一下自己嘻嘻~
  • 贞观间编年纪事

    贞观间编年纪事

    内容简介:一位爱好国学武术的现代医生,因空难穿越到了大唐贞观年间的扬州一世家子弟身上.他仁心妙手医百姓,救贤后,锦绣文章会群儒,号文魁。战吐蕃,征高丽,引领江东士族雄踞朝堂,提前叩响了大唐盛世之钟。其间儿女情怀,英雄豪气,荡人心魄,万世流芳。
  • 草包逆袭:宠后万万岁

    草包逆袭:宠后万万岁

    蛰伏八年,王者归来。一步朝堂,一步江湖。自家姐妹谣传的废柴之名竟骗了整个天下!天下四公子?我的人!千古第一帝?我夫君!既然认定他,便不惜风云叱咤!“要我摘去假面,先露出你的真颜。”“你自然可以看我面具下的脸,可是看了本姑娘,就得负责到底!”“我不给承诺,可我发誓,我为皇,你必为绝宠皇后。”-------宠后威武璟璃书友群210801086-------“嗯,昕儿,喂饱我~”某男眸光邪肆。某昕叫苦,一世威武之名尽毁此时,本姑娘不服,来战!
  • 不灭百族

    不灭百族

    万年前,黩武大陆百族林立,妖族桀骜,嗜血好战,百族忌惮......万年后,人族一家独大,百族龟缩于大陆苟存于世间,人族为财富肆意捕杀百族,妖族从万年前的强者沦为如今的猎物......百族能否复兴,人族能否保住自己的辉煌.......
  • 檀香秋阁

    檀香秋阁

    唐朝末年,武将割据,天下散分。檀香秋阁,江湖共勉,檀香阁主,天下公认,左相才子。国恨家仇,在他的心中展开,大炙官途,成为他的一生所求。他不追逐名利,只愿如此安好。但是他的内心,注定他无法如此。辅佐君王,破除敌患,成为他的重任,只求心安。来时往返国家与江湖之间,愿意一人之行,利国家与江湖,求一个心安理得!希望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我的作品,我也希望大家给我提出一些相关的意见。我们的一个小说群:檀香秋阁,群号码:637095009。已经上线了,还是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们,进来看一看。对我的作品提一个宝贵的意见。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花开何处

    花开何处

    本书描写了某小城四个女人各自婚姻状况和面对自己的婚姻在一个浮躁虚荣年代遭遇各种诱惑时所出现的心理姿态和行为姿态。
  •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师友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不完整的天空:来自中国单亲家庭的成长报告

    本书向你分析了单亲孩子的成长个案,直视了单亲家庭生存状况,传授了单亲家庭和谐教子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