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3000000029

第29章 诗人自杀的心理动力(4)

(原名《河童》,1927)这部脍炙人口的寓言体小说,芥川的晚期代表作中,作者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描述自己在水虎国的见闻,抒发了他对社会人生的观察和看法,作品整个色调晦暗,反映了作者的精神世界。芥川借水虎国讽刺和抨击了现实社会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法律、文艺、哲学、宗教一致风俗习惯。可以说是芥川对社会的总批判,是他最后对人生进行的哲理的探讨。作者借水虎国哲学家马咯的口说:“我们的生活归根结蒂是不能脱离这样的循环论法的——也就是说,自始至终是不合理的。”芥川的厌世思想其实已经达到了顶点,他以水虎国自杀诗人托咯的一首诗表达了他的绝望:

在耶子花和竹丛里,佛陀老早就安息了。

路旁的无花果已枯萎,基督似乎也随着咽了气。

我们也必须休息,尽管置身于舞台布景前。

芥川越到后期,他和现实的矛盾就越加剧,他已经无法安于对未来那种模模糊糊的不安,他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

芥川的创作太痛苦了,虽然他一路艰难走来,奋力在人生的杂草丛中开辟园地,开出了几朵美丽的花儿,但最终他还是无法避免被人生的杂草覆盖、淹没。

对此他早就预感到,但他并不回避,甚至一直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人们说芥川的作品充满“鬼”气,其实就是充满死亡的气息,作者在作品中传达着自己对死亡的体验与感觉。早在1916年写下的《孤独地狱》中,芥川就通过主人公的口沉痛地说:“我在两三年前,就坠落到这个地狱里了。我对任何事情都不会有持久的兴趣,因此我总是从一个境界转到另一个境界,不安地生活着。当然喽,就是这样我也没能逃脱地狱的苦难。日复一日过着似乎在忘记痛苦的生活。

可是,到最终仍不免陷入痛苦,这就只有死路一条了。过去虽然痛苦,但却不愿意死,那么今天怎么样呢”在次年写下的《戏作三昧》里芥川在描述马琴老人苦于生活和几十年来不间断创作的艰辛而在一瞬间想到死亡时,这样写道:“这时‘死亡’在老人心里投下了阴影。但是这个‘死亡’却不像过去威胁过他的那样有恐怖的因素;犹如映现在桶里的天空,它是那么宁静亲切,有一种解脱了一切烦恼的寂灭之感。倘若他能够摆脱尘世间所有的劳苦,在‘死亡’中永眠,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似的连梦也不做,那他将会多么高兴啊。”芥川在作品中曾多次表现出对一种虚幻迷离的转瞬即逝的光辉的憧憬,认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就在于“刹那间的感动”,如《地狱图》、《奉教人之死》等作品便表现了他超越平常生的“刹那间的感动”的向往。在《傻子的一生》中芥川用警句式的语言说道:“人生还不如波特莱尔的一行诗。”这种转瞬即逝的人生观深藏在芥川的灵魂中,因此他才觉得“拥有美丽的瞬间的事物,也就具有无限的生命。”对于芥川而言,死恐怕就是“美丽的瞬间”,这样一种以死为美的倾向在《地狱图》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尽管《地狱图》描绘的死亡的惨景,地狱的苦难,读来让人毛骨悚然,惊心动魄,但主人公良秀在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女儿活活被烧死时,竟然没有呼喊,没有眼泪,随着火焰愈烧愈烈,他的脸上却“浮现出一种难以形容的光辉,仿佛是出神销魂般的禅悦一样的光辉。”艺术高于一切的痴迷,压倒了父爱之心,竟然沉浸于“地狱之火的喜悦之中”。这是只有将灵魂出卖给魔鬼的人才能观察和体验的死亡!

芥川的精神太紧张太痛苦了,他觉得自己的前途不是发疯就是自杀,他悲哀地叹道:“我想死的话,什么时候都可以死呀!”(《侏儒的话》)1926年3月,芥川的好友室贺文武送《圣经》给他,希望以此来缓解芥川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但芥川在熟读《圣经》后发现对自己无济于事,就访问了小穴隆一,将打算自杀的念头告诉了他。这种意念一旦形成,便在芥川的头脑里牢牢地生了根。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悄悄地为此做着准备。他曾趁着独自睡觉的机会把腰带挂在窗棂子上做过几次自缢的试验,发现痛苦的过程为一分20几秒。他在《水虎》里借和自杀诗人托咯魂灵的对话透露了他的自杀念头:“我们魂灵界马上就进入黄昏了。我将于诸位诀别。再见,诸位。再见,善良的诸位。”不久他便写好了给菊池宽和小穴隆一的遗书,并将自己所保存的一些东西偷偷地分给了密友们。此时他的好友宇野浩二发狂,这使得芥川倍感绝望和恐惧,他仿佛从浩二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芥川将写完的《某傻子的一生》托付给久米正雄,并在稿件的前面写了一个序文,“我目前生活在最不幸的幸福当中,但奇怪的是我并不懊悔”。

1927年7月24日凌晨,芥川终于永远结束了自己心头的不安,值得注意的是,他离去的时,枕边放着《圣经》。这是怎样一个隐喻呢?在芥川的遗稿《西方的人》和《续西方的人》里,芥川详尽的描述了基督的一生,他企图通过基督教来得以解脱的想法却被世俗生活击得粉碎。因此他对一切都已绝望。这时芥川笔下的歌德、斯特林堡等这些“圣灵之子”的“基督们”却更具有了人性色彩,他们“‘纤细的神经’和‘软弱的心脏’以及孤独的天才的性格”,这不正是芥川自身的生动写照吗?芥川在这里以基督来反观自己那富有悲剧性的一生,以期和他一样从容的走向“十字架”。但现实人生却迫使他将其放弃。他已精疲力竭,“他想对他的迷信和感伤主义作斗争。可是从肉体上来说,他已经不可能进行任何斗争了。‘世纪末的恶魔’无疑正在摧残他。他对虔信神的中世纪的人们感到羡慕。

可是他终究不可能信神——信仰神的爱。”芥川在《某傻子的一生》中这样剖析自己。可见他自杀时枕边所放的那本《圣经》不过是表现了他在带着绝望离开人世之前的最后一丝哀伤而已。但向往“刹那间的感动”的芥川终于以“美丽的瞬间”走向了永恒,因为这颗柔弱的灵魂是痛苦的,也是真诚的,他说过,“我最同情的是神不能自杀。”(《侏儒的话》)

5.“迷幻的女巫”

自19世纪末以来,美国涌现出的大批诗人创作出许多震世之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精神开始走向崩溃。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正是顺应了这一独特群体的需求应运而生。它位于美国波士顿郊外,既不是美国最老的医院,也不是全国最好的精神病医院,而是美国最具贵族气派的诗人精神病疗养机构同时,也是美国最具文学特色的机构之一。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座精神病院不仅成为专治诗人精神病的地方,也成为培养和造就着名诗人的圣地。许多精神病诗人在这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另一些人则从此重获新生。美国的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曾在那儿疗养,他对这里的疯子诗人创造的杰作佩服得五体投地。

今天的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已然成为美国的文学圣地。

美国现代最着名的自白派诗人罗伯特·洛威尔、西尔维亚·普拉斯、安妮·塞克斯顿都曾与麦克林结下不解之缘。他们都曾在紊乱的心理状态下写出了壮丽诗篇,都曾把自己当作未来的杀戮对象。三位诗人进住麦克林以后,不仅延缓了其自杀行为,而且也创作出了惊世绝作。西尔维亚·普拉斯住进麦克林诗人精神病院,一住就是7年,病情虽未见好转,却写出不少惊世之作,普拉斯的《钟罩》

推出后,一大批读者千里迢迢赶往麦克林后才发现作者原来是个“疯婆子”,其博学多才和脆弱的情感,让所有读者叹为观止。罗伯特·洛威尔8年中先后4次到过麦克林,曾在这里用诗篇阐释了“蓝色中的惊醒”,他的诗篇成为80年代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作。塞克斯顿与麦克林结缘稍晚于普拉斯和洛威尔,1968年塞克斯顿接受麦克林图书馆馆长的邀请,前往麦克林为疯子诗人举办诗作研习班。塞克斯顿曾是哈佛大学博学多才的诗学家,对诗歌有着虔诚的热望。在这里,她发现患者全是美国诗界的精华,他们的创作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程度。不久,塞克斯顿在激励鼓舞患者写诗创作的同时,发她自己的精神居然也不知不觉已面临崩溃!由此她成为麦克林的一员,开始不停地创作诗篇。在极度混乱的状况下,她将自己的精神狂热感受全部表现在自己的诗歌里。她在疗养院里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她最后的日子里,塞克斯顿用惊人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紊乱,但最终她还是无法承受精神病痛苦的折磨。1974年10月4日,塞克斯顿把自己锁在汽车房里,毅然打开了汽车的发火装置,自杀而亡。美国诗坛上一颗放射异彩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而塞克斯顿自己却这样说道:“我走了,一个迷幻的女巫/黑夜的勇士,出没在漆黑的天空。”1塞克斯顿这个从麦克林走出的“迷幻的女巫”在她最辉煌的时刻沉没在黑夜里,虽然让人为之惋惜,但对于她来说却是必然的也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她属于那种因疯而诗,而又因诗而疯的诗人。

同类推荐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

    这本中国两岸三地新老留学生的纪实文集,故事生动、场景广阔、经验丰富、分析客观宛如一册留学小百科,不但为留学美国提供很好的参考,并且为研究中国留学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留学故事多为留美学生含泪的微笑,却为年轻人指出一条通向成功之路。留学学子大多坚韧不拔,勇于拥抱理想、实现理想,奋斗不息,经历不断增加自身实力、成为强者的磨练。读来令人感佩。《留学美国:我们的故事》收入来自两岸三地新老赴美留学生及其家属写出留学生涯中种种感人的故事,原生态展现留学北美的苦乐悲欢,是留学经历和经验之作。编入的39篇作品为中国当代留学史留下第一手资料。
热门推荐
  • 深度蜜爱

    深度蜜爱

    “你走开,不要啊!”“不要什么,不要让我走开?”邪恶的声音传入她的耳中。她伸手推着面前一丝都不挂的人,谁料想,那个男人把她一拉。她立刻落入了一个宽大的胸膛,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上一秒让我走开,下一秒就投怀送抱了?嗯?”她无语了……自从嫁个这个男人,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 爱的提拉米苏

    爱的提拉米苏

    一个是清纯美丽的才女,一个是帅气逼人的才子,当美女遇上帅哥,当天才遇上天才……好戏就要上演啦!甜甜的,美美的,提拉米苏真正的味道是爱的味道!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贵气的华歆学园去开始这一场爱之旅吧!
  • 锦年素月

    锦年素月

    并蒂莲姐妹无意中获得预言,随即陷入阴谋被谪凡尘,江湖飘零……辗转红尘千载,尝尽人生八苦,任年华似锦,终素月清淡。一语成谶,蓦然回首,谁忍忆当年?集仙侠、玄幻、历史、宫斗、江湖、转世、魂穿于一体,点击阅读找到你喜欢的内容
  • 全职真仙

    全职真仙

    他来自地球,带着地球上古修真文明的残缺传承、丹、器、符、录等全职宗师身份,以及一只神秘的上古异鼎,踏入了这方仙魔并存的大世。一段轻松幽默的修真界传奇,缓缓在南安镇这小小的地方拉开了帷幕……
  • 唐獠

    唐獠

    曾今的大唐,国鼎盛,民锐意,四夷宾服,泱泱之气浑然!如今的大唐呢?在外,南邵弹丸之国敢破成都,西域汉遗民受尽屈辱,在内,皇权无为,民反如潮,烽烟四起,国碎梦泯!举国暮气沉沉,仿佛枯木将朽!幽幽叹息:还有几年,那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私盐贩子就该起兵了,任由他‘冲天香阵透长安’?任由他‘我花开后百花杀’面露狰狞:不,绝不!敢犯汉家,不待秋来九月八,吾带唐獠尽诛杀!注:獠民,泛指西南诸夷!唐獠,起于西南!
  • 大战神之英雄有梦

    大战神之英雄有梦

    离开那个世界的时候,邢阳带着无限的愤怒和实现不了的愿望,当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时,他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他发誓他一定要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
  • 兰羽大陆

    兰羽大陆

    不一样的大陆,精彩的世界。魔法不是重点,情节才是王道!等级算什么,我的天赋就是逆天!有魔王助我,谁怕谁?!当爱恨情仇交织之时,命运的天平该倒向哪边?在路上,那一切的一切……才发现,世界并不是那么渺小。
  • 神机妙算大比拼(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神机妙算大比拼(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醉倾城

    醉倾城

    她是万人痴迷的绝色美人,还是邪魅的暗夜吸血狂魔?他是倾心于她的绝世好男人,还是暗藏心计的云国太子?她爱上他,就是羊爱上了狼,天使爱上了魔鬼。还有另外一个他,爱的无奈与多情。倾城一笑,多少人曾为她痴迷不已,她要的只有他。天下、美人、江湖……
  • 我的血煞天魂眼

    我的血煞天魂眼

    我爸爸是盗墓贼,所以我一出生就遭了天谴,我的左眼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血红色!然后我六岁跟着一个古怪的老头拜师学艺,直到我上了一所奇怪的高中,认识这样几个人……我们都是被命运操纵着的孩子,我们一起弑鬼,捉妖,降魔,灭魂……无数的婴煞、凶楼、罗刹、恶魂、阴极鬼煞,鬼仙、僵尸、魑魅魍魉山精海怪……等等等等,无穷无尽的鬼怪,直到,一个千年僵尸“犼魔”带着狰狞的笑,直立在了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