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魔海”——威德尔海
一提起魔海,人们自然会想到大西洋上的百慕大“魔鬼三角”。这片凶恶的魔海,不知吞噬了多少舰船和飞机。它的“魔法”究竟是一种什么力量?科学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还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在南极,也有一个魔海。这个魔海虽然不像百慕大三角那样贪婪地吞噬舰船和飞机,但它的“魔力”足以令许多探险家视为畏途,这就是威德尔海。
威德尔海是南极的边缘海,南大西洋的一部分。它位于南极半岛同科茨地之间,最南端达南纬83°,北达南纬70°—77°,宽度超过了550千米。它因1823年英国探险家威德尔首先到达于此而得名。
魔海威德尔海的魔力首先在于它流冰的巨大威力。南极的夏天,在威德尔海北部,经常有大片大片的流冰群。这些流冰群像一座白色的城墙,首尾相接,连成一片,有时中间还漂浮着几座冰山。有的冰山高一两百米,方圆220平方千米,就像一个大冰原。这些流冰和冰山相互撞击、挤压,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响声,使人胆战心惊。船只在流冰群的缝隙中航行异常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流冰挤撞损坏或者驶入“死胡同”,使航船永远留在这南极的冰海之中。1914年,英国的探险船“英迪兰斯”号就被威德尔海的流冰所吞噬。
在威德尔的冰海中航行,风向对船只的安全至关重要。在刮南风时,流冰群向北散开,这时在流冰群之中就会出现一道道缝隙,船只就可以在缝隙中航行。如果一刮北风,流冰就会挤到一起把船只包围,这时船只即使不被流冰撞沉,也无法离开这茫茫的冰海,至少要在威德尔海的大冰原中呆上一年,直至第二年夏季到来时,才有可能冲出威德尔海而脱险。但是,这种可能性是极小的,由于一年中食物和燃料有限,特别是威德尔海冬季暴风雪的肆虐,使绝大部分陷入困境的船只难以离开威德尔海这个魔海,它们将永远“长眠”在南极的冰海之中。所以,在威德尔海及南极其他海域,一直留传着“南风行船乐悠悠,一变北风逃外洋”的说法。直到今天,各国探险家们还恪守着这一信条,足见威德尔海的神威魔力。
在威德尔海,不仅流冰和狂风对人施加淫威,而且鲸群对探险家们也是一大威胁。夏季,在威德尔海碧蓝的海水中,鲸成群结队,它们时常在流冰的缝隙中喷水嬉戏,别看它们悠然自得,其实凶猛异常。特别是逆戟鲸,是一种能吞食冰面任何动物的可怕鲸,是有名的海上“屠夫”。
当它发现冰面上有人或海豹等动物时,会突然从海中冲破冰面,伸出头来一口吞食掉。他那细长的尖嘴,贪婪地吞噬海豹和企鹅,其凶猛程度,令人毛骨悚然。正是逆戟鲸的存在,使得被困威德尔海的人难以生还。绚丽多姿的极光和变幻莫测的海市蜃楼,是威德尔海的又一魔力。船只在威德尔海中航行,就好像在梦幻的世界里飘游,它那瞬息万变的自然奇观,既使人感到神秘莫测,又令人魂惊胆丧。有时船只正在流冰缝隙中航行,突然流冰群周围出现陡峭的冰壁,好像船只被冰壁包围,挡住了去路,似乎进入了绝境,使人惊慌失措。霎时,这冰壁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船只转危为安。有时,船只明明在水中航行,突然间好像开到冰山顶上,顿时,把船员们吓得一个个魂飞九霄。还有当晚霞映红海面的时候,眼前出现了金色的冰山,倒映在海面上,好像向船只砸来,给人带来一场虚惊。在威德尔海航行,大自然不时向人们显示它的魔力,戏弄着人们,使人始终处在惊恐不安之中。
经查实,才知道这是大自然演出的一场闹剧。正是这一场场闹剧,不知将多少船只引入歧途,有的竟为避开虚幻的冰山而与真正的冰山相撞,有的受虚景迷惑而陷人流冰包围的绝境之中。威德尔海是一个冰冷的海,可怕的海,神秘莫测的海,也是世界上又一个神奇的魔海。
杀人风
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
风能杀人,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有那么严重吗?你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可是那些领教过暴风厉害的人,无不谈风色变。
南极沙侵世界的“风极”,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而寒冷的南极冰盖则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便大施淫威了。这时,雪冰夹带着沙子从滑溜溜的冰坡铺天盖地滚来,简直像一道无形的瀑布,像一股飞奔而来的洪流,人在暴风雪中不过像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或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日本的一位考察队员就在暴风雪中被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
那么南极的风究竟有多大呢?
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到32.6米/秒,够大的了吧?可南极的狂风常常超过12级台风。在南极半岛、罗斯岛和南极大陆内部,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3.3米/秒!
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遇到暴风袭击的情景。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讯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一座科学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也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考察人员的安全,南极各国科学站都有严格规定,大风时绝对禁止外出,一切室外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平时外出一定要两人结伴同行,并给每人一个登山包,里面装有高频电话、食品、鸭绒睡袋、海绵垫、铁铲等物品,以维持个人的生存。在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饮料、燃料、通讯设备、小型发电机、取暖炉、睡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外考察的科学家一旦碰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时又赶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进避难所。避难所的门是不上锁的,也不分国籍,“南极人”可以进任何国家的避难所食宿,离去时只需留字致谢。
为了保证考察人员不致迷失方向,科学站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必须埋设标桩,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队员们可以扶着绳索行走,以防被暴风雪刮走。所以南极考察队员把这些绳索叫做“南极救命绳”。
南极的由来
从地球仪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南极和北极地区,海陆分布似乎恰恰相反。在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南极洲大陆,大陆周围是洋面;相反,在北极区域,以极点为中心向外扩展的是北冰洋洋面,洋面四周几乎全被陆地或岛屿所包围。如果比较南极洲和北冰洋的面积,两者竟然非常接近,前者为1425万平方千米,后者为1321万平方千米。若把南极洲大陆自东向西转动100经度,然后再将两极区重合在一起,不难发现,南极的陆区几乎正好填充了北极区的海域。据此,有人推测,在地球发展史上的某个阶段,似乎有某种宇宙压力施向北极一端,造成一块巨大的凹陷区域,使北冰洋的平均深度达1097米,这种宇宙压力再通过地球内部传到南极一端,形成一个巨大的隆起区域,使南极大陆平均隆起高达2350米。
上述现象也许仅仅是个偶合,但南极洲大陆的由来却是有其渊源的。
科学家们公认,南极洲大陆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漂移而成为现在的状况。
简单说来,在1.95亿年以前,整个地球为一块巨大的“联合古陆”。此后,这块超级大陆逐渐分裂为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大约在1.7亿年前,冈瓦纳大陆又分裂为东、西冈瓦纳大陆。东冈瓦纳大陆由南极洲、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组成。大约在53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开始分离;之后,约在3900万年前,澳大利亚与南极洲最后分离,并经过逐渐漂移,南极洲大陆移到了现今的位置。
北极到底在哪里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小学地理课老师的这句话已经让数不清的人牢牢地记住了。那么,北极在哪里呢?就是一直向北,很远很远,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
可是,地球是球状的,如果你要一直走下去,可以循环往复永远没有可以停下来的尽头。哪里又算是尽头呢?其实,仔细想一想,事情也并非如此复杂,北极不就是无论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是朝南的地方吗。当然,这里所说的是北极点,也就是地球自转轴与固体地球表面的北交点。当你站在北极点上,只需原地转一圈,便可自豪地宣称“已经环绕地球一周”了,根本不需要花上365天。
虽然得到如此便宜,但到达极点的人们也有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时间。大家知道,地球按照经度线分成了不同的时区,每15°一个时区,共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根据规定,从位于180°经线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零时起,世界第一个时区就算开始了新的一天。世界各国一般按照各自首都所在时区规定本国的地方时间。例如,北京9月1日早晨8点开始上班或上课时,巴黎却刚进入9月1日,恰好是凌晨1点,夜色正浓;而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人们则刚结束8月31日的工作,回到家里用晚餐,并在餐桌旁议论着孩子们是否做好了明天开学的一切准备。这就是所谓的“时差”。
但是,对于极点来说,地球所有的经线都收拢到了一点,无所谓时区的划分,也就失去了时间的标准,这的确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由于缺乏共同标准,在极地工作的各国考察队员只好保留各自国家的地方时间。因此,不同国家的考察队员相遇时,一般不问“现在几点啦”,因为对方的回答往往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一位美国考察队员曾这样描述他们在南极点举行垒球比赛的情形:“那只小小的垒球一会儿从今天飞到了昨天,一会儿又从昨天飞回今天。”最神奇的魔术师手中的魔球大概也做不到这一点吧。
其实,人们通常所说的北极并不仅仅限于北极点,而是指北纬66°33′(北极圈)以北的区域,也叫做北极地区。北极地区包括极区北冰洋、边缘陆地海岸带及岛屿、北极苔原和最外侧的泰加林带。如果以北极圈作为北极的边界,北极地区的总面积是21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占800万平方千米。也有一些科学家从物候学角度出发,以7月份平均10℃等温线(海洋以5℃等温线)作为北极地区的南界。这样,北极地区的总面积就扩大为2700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1200万平方千米。如果以植物种类的分布来划定北极,把全部泰加林带归入北极范围,北极地区的面积就将超过4000万平方千米。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不过一般人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
石油的由来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是由远古动植物的化石演变形成的,所以我们将其称之为“化石燃料”。但是,最近一个由美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小组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却得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些燃料是由矿物质形成的。
这个科研小组的研究人员来自美国的天然气资源公司和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国立大学,他们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石油是由矿物质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他们模拟了地球表面100千米以下的环境,在1500℃和5万倍大气压的条件下对含碳的矿物质进行加热。他们使用纯度为99.9%的固态氧化铁、大理石以及3倍的蒸馏水作为实验原料,生成了多种碳氢化合物,其中包括甲烷和辛烷,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辛烷是石油成分里的基本碳氢化合物分子。
虽然这个研究小组将实验成果视为可以震惊世界的科学发现,但是许多地理学家和化学家对此却不以为然。伦敦皇家科学技术医学院的地理学家LidiaLonergan说:“关于石油的来源问题,许多年以前就有过争论了。现在这些人只不过是想把冷馒头啃一遍而已。有些碳氢化合物可能是由无机物形成的,但是大量的证据表明,石油是由有机物演变而成的。”
“死亡水域”复活难的秘密
在北美洲的墨西哥湾中有一片面积为7728平方英里的神秘水域,其中除了茂盛的水藻之外没有任何生物,即使刚刚投入的鱼类也会立即逃离这片水域。那些总是空网而归失望之极的渔民们干脆称其为“死亡水域”。那么“死亡水域”形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多年来,人们作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水域中有水怪存在,也有人怀疑是有外星人在作祟。直到今年初美国政府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才真正解开了这个疑团。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造成“死亡水域”的真正罪魁是上游的密西西比河从沿岸的农田和养殖场带来的氮肥残渣。氮肥在水中加速了水藻的繁殖生长,使该水域中的水藻剧增。当大量的水藻死亡后,在腐化的过程中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这就严重破坏了水中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缺氧现象。鱼虾都因缺氧而逃离了该区域,而那些移动不灵活的生物如蜗牛、螃蟹则都窒息而死。
这份研究报告同时提出了复活“死亡水域”的两条建议:对密西西比河沿岸农田削减20%的氮肥用量;把沿岸的500万亩农田改造成湿地,以过滤从农田中流失的氮肥。这两条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美国南方渔民的欢迎,同时也遭到了北方农民的强烈反对。
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灌溉了从蒙大拿到北卡罗莱那的31个州。这31个州的农田面积占全美农田的一半以上,农业年产值达到980亿美元。其中许多州刚刚摆脱了80年代农业危机的阴影。报告中的两条建议,特别是削减20%氮肥用量的建议一旦被政府采纳,势必严重影响这31个州的农业生产。美国农业院外活动集团批评这些建议是“有偏见的专家草率得出的狭隘结论”,并将“死亡水域”的原因归咎于密西西比河道上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但并不是每个农民都反对这些环保措施的。明尼苏达州的一位农民汤普森有1850亩的土地种植玉米和大豆,他特别重视环保手段的运用。他在自己的地边都增加了隔离带,阻止化肥的流失,另外在施用锄草剂和氮肥的时候也有自己的一套。他说:“我们完全可以在产量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减少氮肥的用量。我们可以想办法鼓励农民这样做,但前提是政府要给予足够多的支持。”
看来要让“死亡水域”起死回生并非易事。美国治理受污染的伊利湖和切萨皮克湾都花费了大笔金钱,而且收效甚慢。科学家们预计要复活该水域更是要费一番苦功。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官员福克斯说:“这个问题是多年的污染造成的,因此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探索黑洞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