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4300000005

第5章 淡泊名利,宠辱不惊(2)

挣大把钱、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也是原中信实业银行深圳分行行长高森祥早年的奋斗目标。1941年秋,高森祥出生在广东梅县山区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目不识丁。由于家庭的窘迫,他过多过早地尝到了贫困的滋味和世态的炎凉。开始上小学,母亲给他缝了一条蓝布裤,放学回家,母亲怕裤子弄脏弄破,硬要他脱下来,光着屁股去放牛。读中学时,因家里穷,连每月3元钱的膳食费也交不起。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脑海里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要好好读书,挣大把钱,改变穷苦的命运,光宗耀祖。当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之后,在思想深处仍没有放弃他早年的这些“抱负”。清明时节,他回乡扫墓,前面是银行的押钞警车开道,中间是由5部轿车组成的车队,后面是专门的行李车,一副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派头。同时,他开始大把地捞钱。有一次,他曾经十分露骨地对向他行贿的陈某说:“在北京穷怕了,现在不管它什么,就是要钱。”作为银行行长,只要他想要钱,那就绝不会缺乏送钱的。因为,他们明白,只要高森祥大笔一挥,他们“孝敬”他个人那些钱,就会打滚翻番成几十倍地从银行里流回来。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他就在这样加速度“挣大把钱”的过程中,走完了自己最后的路程。

胡建学、刘生武、高森祥等人的不幸,就在于从始至终都是一个人格被扭曲的人。开始是被贫困和低下的地位所扭曲,后来是被金钱和滥用的权力所扭曲。在他们短促的一生中,人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被欲火焚烧的人。没有权、没有钱时,充满了对金钱和权力的渴求;有了权,有了钱,仍然充满没有止境的贪欲和拼命地享用权力和金钱的纵欲。结果,他们始终被欲望牵着鼻走,直至“如蛾扑火,焚身乃止”。

敢于对权力地位说“不”

在中国,权力与地位几乎等同。所谓权力地位,其实就是官衔职务。而有了官衔职务,也就有了名利。正是由于权力地位与名利联在一起,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争夺权力地位的斗争。这种斗争往往环环相扣,一旦投入其中,便会越滑越快,越陷越深,乃至不能自拔。从古至今,在争权夺利的残酷斗争中,最终导致毁灭自己和家庭的事例,真是触目惊心啊!

因此,我们想要活得潇洒自在,要想过得幸福快乐,就必须做到:淡泊权力地位,视其轻如鸿毛。未做官,不去用金钱买官,不去溜须拍马仰人鼻息要官,不去昧着良心陷害他人换官;当上官,不去盘算着如何使权弄权,不去千方百计夺取更高的官位,不去挖空心思谋求更大的权力。否则,太看重权力地位,太沉湎于权力地位,让一番争夺毁掉宝贵的一生,太不值得,也是愚蠢的人生。学会以淡泊之心看待权力地位,乃是免遭厄运和痛苦的良方,也是得到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智慧所在。

实话实说,一个人勇于、敢于对权力地位说“不”,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里,最关紧要的是要淡泊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惟其如此,才能做到不买官,不争官,不要官。为什么要这样下结论呢?因为千百年来,官和权,权和利是环环相扣的。官就是显赫的权,有权就有利,就是人上人,就是福中福,能享受,能高人一等,能充满优越感。诚如梁衡先生撰文所说:多少年来,在人们的脑子里,做官是福,更是显耀。在封建社会,官帽不是乌纱帽便是红顶,官员的出行,或鸣锣开道,或静街回避,就是要显赫一番。这种显耀或为显示权力,或为显示财富,总之要显出高人一等。现在这种显弄之举更有新招,“比坐位,比上镜头,比好房,比好车,比架子”。正因为做官能如此有权、有利、有福、有享受,所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想方设法去做官的人,多如牛毛。当上官者很得意很快乐,当不上官者饱尝无奈、愁闷、痛楚的苦味,给自己和家庭罩上了无限的阴影。基于此,学会淡薄名利享受、割断权与利的联系,切切实实做到权之“忍”,无官不去争,有官不去斗,位高不自傲,位低不自卑,欣然享受清心自在、坐卧随心的时光,欣然享受生活的快乐和惬意,实在是理智生活,智慧人生。

曾受教于高人黄石公的张良,全心全意辅佐刘邦打天下。公元前206年,刘邦和项羽各领一支起义军分头向秦国都城咸阳进发。临行前,楚怀王有言在先:“刘邦、项羽谁先攻进咸阳城,谁就在关中称王!”刘邦领兵向西首先攻入咸阳,把军队驻扎在灞上,自己进了皇宫。刘邦一进秦王朝的宫室,看到富丽堂皇的建筑,取不尽用不完的金银玉器,数以千计的漂亮宫女,便想留下来在皇宫居住。樊哙劝他不可久居皇宫,他不听。张良劝他说:“正因为秦朝皇帝的无道暴虐,才落了个惨败的下场,沛公你才能够来到这里,而为天下人铲除残民之贼,应以崇尚俭朴为本,现在刚进秦国,就要安享逸乐,这就是俗语所说的‘助纣为虐’了。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望您能听取樊哙的劝告!”张良苦口婆心一番话,使刘邦幡然大悟,于是刘邦立即出了皇宫,住到灞上的军营中,并下令与父老们约法三章:杀人者处死,伤人者治罪,偷窃者处罚。除此以外,还将秦朝的苛法统统废除。关中的百姓们于是都欢喜异常,争相拿着牛、羊、酒食来慰问款待刘邦及其官兵。得到关中老百姓广泛拥护,此谓张良的头功一件。以后,在项羽设的鸿门宴上,张良救了刘邦,使刘邦免遭项羽杀害。此谓张良的第二大功。

鸿门宴之后,楚汉战争打了很长时间,双方相持不下,不能决定胜负,而此时双方又各有难题,于是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立妥了和约,项羽仍解阵引兵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张良和陈平劝说刘邦:“今汉有天下之地的大半,诸侯也都归附于汉,而楚却正是兵疲粮绝之际,这正是灭亡楚的时候!不如乘楚兵的疲乏无力,趁机加以攻取。如果现在有此机会而放走了楚兵,不加攻击,这就是所谓养虎而自留祸患。”

刘邦听信了张良、陈平的劝说,改变主意,引兵追击项羽,又接张良和陈平的建议,将大将军韩信封为齐王,又给彭越加封,命令他们立即发兵共同进击楚军。这样,韩信、彭越和刘邦领淮南王英布的二路大军,各自为战,向楚进攻。终于迫使项羽退到乌江西岸,挥剑自刎而死!至此,西楚霸王项羽的军队土崩瓦解,楚地都归了汉王刘邦,此是张良的第三大功。

三件大功足以证明,张良谋略过人,功盖天下。他辅佐刘邦打天下。建立汉朝,成为开国元勋之一,实在是功不可没。刘邦本人及其父亲、妻子,儿女,都非常感激、非常器重张良,对他委以重任,赐以重金,以表谢忱。作为刘邦在楚汉之战的一位出类拔萃的军师和功高盖世的谋臣张良,倘若有论功行赏、封妻荫子的念头,乐于接受刘邦的封赏,自然也是人之情理中事,丝毫不为过。然而,张良却淡薄权势,把权力地位看得轻如鸿毛,不愿接受重任,不肯多掌权力。

像张良如此豁达淡泊,可渭明哲智慧,善保其身之举。看似胡涂,其实比刘邦在楚汉之战中的另一位功臣韩信要聪明得多。韩信以其功高,自请封为齐王,终于得罪于刘邦,被吕后所诛。张良赢得了刘邦的恩宠,也赢得了刘邦夫人、父子的青睐,固然与其赫赫功劳分不开,然而,如果他不那么淡泊权力地位,他的命运很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安于贫贱,望富贵如浮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今天的商品社会证实了老祖宗这些话。

《郁离子》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次随阳公子和郁离子谈论富贵说:“住在9层的楼堂,有10亩大的庭院,位于中央就能够俯视市容。高门大户,亭台楼阁,飞梁画栋,窗格秀美。左右高层密集,光彩闪动,一派繁盛之景。车马直通到殿堂,有鸣驺引导登上台阶,高高坐在华丽的垫子上,犹如神一般的尊贵无比。士卒列队,官吏成行,一个个都对你恭恭敬敬,连走步都有节奏顺序。你只要有一声咳嗽,都如同神在发号施令。审理案件,决断诉讼,一言九鼎。说一句话就能把侍者惊退,手指目及就能使被看的人畏缩不前,站立不安。千人并立,踮脚仰望你的神色。你喜悦时,大家都感到犹如春天温暖的阳光;你发怒的时候,凛然如秋天的冰霜。可以说你掌握着对别人的生杀大权;这是怎样的尊贵,我想和先生一起去谋求这样的富贵。”

郁离子听罢,微微一笑说:“我知道孔子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富贵是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但是如果不是用道义去追求富贵,就不能处在这种富贵中,这种富贵又有什么意义?我不愿意那样去做。”

富贵确实诱人,谁不想一生之中能够富甲天下,位尊人上呢?

古人的贵贱观是很分明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人的地位高低,贵贱有不同的层次;在没有开设科举制度以前,门阀、士族和平民则分得更清楚。这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观念。对于贵贱,古人认为:

第一,人有贵贱等级之分,那就是说人有爵位俸禄叫作贵。而爵位又分为五等。《孟子》里面说“天下一等,公一等,侯一等,伯一等,子男也是一等,一共五等。”这里宣扬的是封建等级观念。认为那些能称王的人,天下都归顺他,所以称谓虽然不同,名义其实一样。在五等爵位之中,王这一爵位最高。有王爵的人,应该衡量评判天下万物的轻重,所以古人说:“权出于天,这是很高贵的。”这反映了历史发展过程在人头脑中的积淀。

第二,贵贱有别,应该是由贵人做的事,由贵人占的位置,被下等人占有了,就是凶灾之象。例如《易》中孚卦九爻说:“鸡登上了天,怎么能长久?”《本文》中解释说:“鸡本来不是登天的动物,却想登天,这违背了事物的本性。”相信的是不该信的东西,却不知道改变它,当然要走向没落。地位极高却不知道事物是会变化的,即使一时好,也是凶兆。所以孔子又根据卦象判断说:“这种不知道变化的事,怎么能长久不变!”

《汉书》说:“地位超过能力,很少能够善终。”

这方面反映了古人对人的地位的看法,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他们还是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认识问题的,虽然有其片面的一面,但其中也确实存在着哲理。对此史书还记载了有一次西汉的董仲舒回答汉武帝的策问时的话:“干体力活,应该背东西的人却坐车,这将会招致外敌。坐车是君子的权利,背东西是小人的事情,是说下人占了君子的位置却做的是小人的事情,祸患一定要降临了。”不少古人都对地位、等级看得很重要。

第三,古人也从贵贱的变化中,看出了事物的对立统一。扬雄《解嘲》中说:“人有的时候,早上还大权在握,当着卿相,傍晚就失去权利,成了匹夫。”身居公卿高位的人,腰缠万贯,身穿紫衣,志得意满,气势很盛,等到祸来福去后,却坐牢流放,灾难跟着来临。

例如秦国的李斯,当他大权在握时,能假造诏书另立太子;到了坐牢将被处死,却连牵着狗去追野兔都不能了。又例如汉朝的周亚夫,富贵时皇帝坐车亲自慰问,犯罪时却坐牢死去。到了宋朝蔡京,也是“得势时权力比皇帝还大,失势时被流放死在僻远的地方”。想想这些人,确实曾经拥有很高的权力,位贵于人,但是一旦危险降临,连平民百姓也不如。

贵与贱常两相对,也就是贵和贱经常是对立相随的,互相转化,没有定规。比如傅说由筑墙的人变为宰相,商鞅由宰相变为逃犯。所以《易》谦卦说:鬼神危害盈满的而保佑不足的,人也是厌恶盈满的而喜欢谦逊的。故此《诗经》中说:战战兢兢,就像接近深渊,像踩在薄冰上。刚来劝戒掌握大权的皇公贵族,应该多警戒慎重,不要忘了这种警戒。

《劝忍百箴》中说:“人生贵贱,各有赋分;君子处之,遁世无闷。龙陷泥沙、花落粪溷;得时则达,失时则困。步骘甘受征羌席地之遇,宗悫岂较乡豪粗食之羞。买臣负薪而不耻,王猛鬻畚而无求。苟充诎出陨获,数子奚望于公侯。噫,不可忍欤!”

这段话意思是说:人生的富贵与贫贱,各有自己的本性;君子在这种境遇上,避世却不烦闷。龙会陷在泥沙,花可能落在粪坑,获得时机则能腾达,失去时机即陷困顿这是常理。步骘自顾接受征羌给他站在地上席位这样的待遇,宗悫哪会计较乡间豪绅给他粗粝食物吃的羞辱。朱买臣背着柴读书却不感到羞愧,王猛卖畚箕为职业,却不追求名位。如要人在富贵时不骄横,在贫贱时不颓丧,步骘、宗悫等人何当有仰慕公侯的心思呢?怎么能不忍呢!

三国时的步骘,字子山,淮阴人。汉代末年逃难到江东,单身一人,十分贫困。他和广陵的卫旌年岁相同,两人很友好,都靠种瓜为生。当时会稽有个焦征羌,是县里的大族。步骘和卫旌在他的地盘上求食,怕被欺负,就一起抱着瓜去献给焦征羌,等了很久才被接见。焦征羌自己大吃美味佳肴,却在地上放了一张席子,让步骘、卫旌坐在窗口外,用小盘子吃饭,吃的也只是一些蔬菜而已。卫旌吃不下,步骘却饱饱地吃了一顿。卫旌对步陡说:“你怎么能忍受这样的待遇?”步骘说:“我贫困卑下,主人用贫贱来对待我们,是应该的,有什么值得羞耻的呢?”后来步骘在吴国当官,当过中郎将,又被拜为丞相。当自己处于很低微地位的时候,步骘能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轻视,不去过问、计较这种事情,是因为他胸有大志,有所作为。忍得一时气,才能锻炼培养自己的品行。

古人认识到有贵就有贱,这是相对相生的。人处于不发的境地,自然就会被别人看轻,无论是谈话还是办事,都不会重视你。不仅如此,也许还会让你受尽侮辱。这里举了几个很好的例子,告诉我们身处微贱之时,应该怎样做才是忍贱,别人轻视你,看不起你,你自己更自轻自贱。有时对于一时不公的时候,忍气吞声不去计较,不是自戕自贱,正是能够忍贱求生存,求发展的最佳方式。

所以人处于贫贱的地位时,眼中不看重权势、富贵,而是安于贫贱,自我修养到家,培养高尚的质量,以后一旦时机成熟的时候,必然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他会牢记贫贱时的感受,能忍贫寒,则能够珍视权位,知道怎么去运用权位。同样一个人处于富贵高位的时候,不忘记曾经受过的贫困,不忘记贫困时所交的朋友,一旦有变,失去权势、地位,他也不会怨天尤人,这是能忍富贵。只有这样穷困不易其节,低鄙不附权贵,富贵不失其廉洁,才能由卑及尊,由贫及富,处之泰然。

同类推荐
  •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非常道:突破困境的另类法门

    本书以大量的实例和故事,向人们提示应走出思维定式,摆脱惯常思维,以不同的思维去处理事情,才能走出困境,解决矛盾乃至取得成功。
  •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从古到今,正是这些伟大的人物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带来了人类的进步。阅读他们的成长故事,有益于我们熟悉历史,认识社会,懂得道理,明白人生。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汲取激励人心,催人上进的力量。他们成功的人生之路,能够激发我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吸取他们前进道路上的教训,能够使我们事半功倍。
  •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为什么你在职场上的专业表现突出。却不招领导待见?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语速,可以让你更容易被接受?其实很多时候,身体语言透露出的弦外之音和蕴藏的巨大魔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或是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杰勒德·尼尔伦伯格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联手国际著名读心术大师亨利·卡莱罗、美国著名身体语言专家加布里埃尔·格雷森,倾力撰写此书。
  • 阿德勒的智慧

    阿德勒的智慧

    阿尔费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现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者,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和弗洛伊德、荣格一起被人们称作深蕴心理学的三大奠基人。
  • 36计交际

    36计交际

    本书从三十六个方面告诉读者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些交际技巧,以及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成为精明的社交高手。
热门推荐
  • 乡塾正误幼学篇

    乡塾正误幼学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灵天问

    玄灵天问

    玄灵大陆,以灵修身,由灵悟道,悟道成神,神破生死,寻得长生。他,转生为婴,丹田被毁,幸得不世灵诀,从此踏上修炼路。他,道路艰险,九死一生,却有红颜相伴,又有何惧。他,圣体绝世,破千劫而立,傲视古今荡天穹!他,逆天行道,破万载之宿命,斩天命之帝皇。灵极境,灵衍境,通灵境,玄灵境,天人境。地圣境,天圣境,破虚境,帝皇……
  • 前世今生——幽

    前世今生——幽

    你与我冥冥中相遇,却于半途分离。旷世情缘,终究意难平。
  • 须弥武神

    须弥武神

    〔2016最值得一看的玄幻小说〕平凡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一颗甘愿平凡的心!不想做平凡人就看《须弥武神》,看了你会懂得很多!热血,霸道,幽默,催泪……
  • 繁星之旧时少年

    繁星之旧时少年

    此文乃贴吧转载,已经过原作者同意。吴亦凡...我爱过你啊,深深的爱过啊,可是你呢,你把我的爱当做什么了?你真的...没有认认真真的爱过我吗?”“张艺兴,你别傻了好吗?两个男人根本没有办法在一起的,你清醒点吧!”
  • 唯一我爱的你

    唯一我爱的你

    闯入你的世界是我最勇敢的一次冒险,却以惨败告终。
  • 一场抹不去的初恋

    一场抹不去的初恋

    本书讲述的是一名叫陌夜的大三活泼少女,因上天安排转学到了A大。她身边的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同学,新的好朋友,还有一场抹不去的初恋。。。。
  • 星之魔法

    星之魔法

    神秘的魔法星球发生变故,女皇的小女儿意外来到地球,会发生什么事呢?第一次写小说,写的不好,请多多包涵!谢谢
  • 向释尊问佛

    向释尊问佛

    本书通过释加牟尼和底子阿难的对话,以问答的形式阐释佛法世界中的生命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