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奕歆亥率军回到临水关,命大军休整。此战大败,众兄弟无不心中恼怒。奕歆亥召集众人至中军大帐,又命准备酒食与众兄弟吃喝。
经此一败,众兄弟哪里还有心思吃喝,一心只想再去与越军交战以报此仇。奕歆亥道:“众兄弟何必如此?我认为此战之败与我们是好事一桩。”
众人齐惊,忙问何故,奕歆亥道:“其一,我等自征战以来,连败西羌、南蛮,这越国也是被我们连败两阵,攻下他许多关隘营寨,众兄弟从未有败绩,难免生出娇纵之心,我也轻视了越军,尤其是轻视了王瑜,才致此大败,然我等虽败,却未有兄弟死伤,兵士虽折损三千余,但并未伤我筋骨,之前我们所俘三万余越军,有五千余众愿留下,如今已各自编入行伍,故而我等虽败,却万幸不曾受太大损伤,更幸者,此战王瑜打醒了我们,日后我等应时时警惕,切莫娇纵轻敌!”众人闻此纷纷点头称是。
奕歆亥笑了笑,道:“其二,我观王瑜此人,深谙谋略,兵法娴熟,甚会用兵,武艺不在我等兄弟之下,且是个直爽磊落的英雄,能与此等人相交,即便是敌对,也是一件快事。”
张佑道:“歆亥,我等刚刚败于王瑜这厮,何必要在此番涨他威风,灭我等士气?”
杨承道:“兄弟莫如此说,这王瑜的确是个人才,我先前只道歆亥是世间无双之才,难有人出其左右,此番见了王瑜却知,此人当真可与歆亥比肩。”
岳霆道:“杨承哥哥所言极是,但我认为王瑜还是较哥哥差了分毫。”
众人闻此,齐问缘由,岳霆道:“其一,那王瑜再会用兵,再有本事,却终逃不过越王及越国那三贼的摆布,而哥哥守会稽之地,所占虽小,却可粮草自足,兵源不断,一应军民事务皆由哥哥调度,这些岂是王瑜可比?其二,我等兄弟二十五人,同心同德,管他刀山火海,只要哥哥愿意,我等均要闯上一闯,且我等兄弟个个本事高强,那王瑜岂有如此多的臂膀?”众人闻言皆称善。
岳霆又问道:“哥哥,方才听你之言,不知哥哥是否有招降王瑜之心?”
奕歆亥笑道:“兄弟果然明了我的心事,不知兄弟是否有何计谋?”
岳霆道:“我在越军降将处打听了王瑜的身世,他是个苦人儿,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其父曾为越王贾道立下过许多功劳,无奈那贾道素来听信三贼的谗言,不让王瑜承继其父的官爵。王瑜自幼好学,练就了一身好本事,熟读兵法,极富韬略,孰料并不被贾道起用,还被软禁家中。这些全是那三贼的手段,因为这王瑜是个直爽磊落之人,又有一身本领,若让其出仕,或将受贾道器重,掌了大权,那时三贼便诬告王瑜不满不被起用,便怀有二心,那贾道竟然信了!如今越国起用王瑜带兵,必是朝中已无人可用,否则那三贼怎会轻易让王瑜出头?”
奕歆亥沉吟一番,道:“这王瑜倒是一心保家卫国,却没有办法参透这其间的利害。他若不胜,倒还有些余地,此番大胜,那也快要遭那三贼所害了。岳兄弟有何计策快快讲来,若是晚些,那王瑜被奸佞害了,实在可惜啊!”
岳霆道:“我确有一策,可赚来王瑜,也可取了那东岭关。”当下便将计策说来,只道是由原来凤凰岭一众兄弟诈降王瑜,到时内外一齐举事,定保无虞。
奕歆亥大喜,乃对李威道:“兄弟认为此举可行否?”
李威道:“哥哥,那王瑜的确是个人才,能招来做咱们自家兄弟当然再好不过,岳霆兄弟这一计若是又能赚来王瑜,又能取了东岭关,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我等兄弟也愿走上一遭!”言毕,李猛、赵庆、韩广、高信、唐振、黄程俱离座起身,道:“愿从哥哥差遣。”
奕歆亥大喜,当下即与岳霆一同商议。商议毕,众人均领会其意,奕歆亥道:“今日我等便依计行事,众兄弟万分小心,切莫有丝毫闪失!”众人领命。
是夜,李威、李猛、岳霆、、赵庆、韩广、高信穿戴停当,唐振、黄程扮作兵士混在三五十个骑兵中。二更十分,临水关关门打开,众人打马而出,行了十余里,奕歆亥又率数百骑兵于后追击。这一个跑,一个追,便一路到了东岭关下。
李威高声道:“关上守军,劳烦通报王元帅,李威带着一众兄弟前来投效!后方有追兵将至,万分紧急,还望打开关门,让我等进去!”
关上守军见状,急忙报于王瑜。王瑜闻报即赶到关上,只见关下几个将官带着三五十个骑兵正在关前叫门。王瑜高声问道:“关下何人?”
李威应道:“关上可是王瑜王元帅?”
王瑜道:“正是!”
李威道:“王元帅,我本是那奕歆亥帐下将官,今日带了本部一众兄弟来投,还望速速让我们进关,后面追兵将至!”
王瑜远望一番,确见远处尘烟四起,似有兵马之状,乃道:“莫不是尔等想出的破关之计?”
李威道:“王元帅何以如此说来?谅我等三五十人怎能破了这关防?”
王瑜也觉李威之言有理,乃命军士打开关门放他们进来。李威见关门打开,即带众人进关,关内早有数百越军将众人围住,缴了兵械拉下马来。
王瑜赶到,问李威道:“你说你是来降,我如何信你?”
李威道:“王元帅,我与众兄弟本是在那凉州凤凰岭上落草的豪杰,专好锄强扶弱,从不欺凌柔弱,兄弟相聚,只求得过个自由痛快。不想奕歆亥那厮偏偏要打我山寨,我等兄弟一时大意,俱被其所俘,为了不做枉死之人,我等不得已便投在他帐下。如今真心前来投效,为何如此对待?”
王瑜将信将疑,此时关上又报,关下有一彪吕军杀至。王瑜复上关去,看得分明,关前的便是奕歆亥,只见他怒喝道:“王瑜,今日我来不是与你交战,你只管刚刚跑进关的那些人给我送出来,否则我势必打进你这关里去!”
王瑜笑道:“奕将军何必如此大的怒气?我这有客前来,岂有拒之门外之礼,要不奕将军也入关来?”
奕歆亥怒道:“休得废话!速速将那些人送出来!”
此时李威也登上关来,对奕歆亥道:“奕歆亥,你可知良禽择木而栖?我等兄弟识得王元帅才是真英雄,甘愿投效,你就回去吧!”
奕歆亥怒道:“你这背信弃义的小人!”
李威闻此,对王瑜道:“王元帅既然心中还有疑虑,且待我出关去与奕歆亥厮杀一阵!”王瑜应允,李威乃下关来,去过兵械马匹,直出关去。
奕歆亥见李威出来,怒骂道:“好你个李威,我素来待你不薄,为何此番做这不义之举!”说罢也不等李威搭话只将手中八宝定龙枪搠向李威,李威挺起流金铛架住,二人便你来我往在东岭关前厮杀开来。二人武艺本来在伯仲之间,只是相差分毫,数百合内也难分上下,因此只管全力厮杀便是。王瑜在关上看得分明,二人均尽力厮杀,不像做戏,又见李威武艺了得,心中大喜,当下乃高声道:“李将军莫要恋战,且先回来,本帅此番信得过你了!”
奕歆亥与李威闻言,心中暗喜,李威暗暗道:“哥哥且先回去,我们依计行事!”
奕歆亥叮嘱道:“务必事事小心,切莫急躁!”言罢又一枪搠向李威,李威将流金铛收来架开,乘着这个空档,打马向关内急走,奕歆亥正待要追,关上箭矢射住阵脚,奕歆亥无法再向前,眼见李威走进关内,奕歆亥怒喝道:“终有一日,我必取尔等性命!”当下带领兵马离开。
且说李威进关来,王瑜下关相迎,做了一揖道:“两军交战,不得不多加警惕,方才错怪了将军,还望将军见谅!”
李威道:“元帅言重了!能得元帅接纳,我才要感恩!”
王瑜大喜,乃命众军士各自散开,带李威众兄弟入军帐中,命取酒食来。不一刻,军士奉上饭食,却都是粗糙饭菜,难以下咽。李威道:“元帅,为何军中吃如此饭食?”
王瑜苦笑道:“将军勿怪,我大军驻守在此,粮草耗费甚多,然朝中迟迟不发赴粮草,前番我军劫了吕军的粮草,但也难以支持多日,故而便在精粮之中多多的参杂了粗粮。”
李威道:“元帅平日也吃这些?”
王瑜道:“当然,我身为主帅,怎能不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李威道:“元帅果然不同寻常,思虑甚远。我初来此处,无尺寸之功,今日便请元帅拨我些许人马,我去为元帅取些粮草回来。”
王瑜惊问:“李将军是要去劫吕军粮草?”
李威道:“我知道吕军粮草囤积之处,此次我等投效元帅,奕歆亥必会急急将粮草转运,但那里粮草甚多,一时应该也转运不完,且他必不会料到我等才来,便去劫他粮草。”
王瑜大喜,当下派刘靖、滕彦二人带五百军士随李威前往,李威只带了李猛与岳霆在身边,其他兄弟则在军营中休息。而唐振、黄程二人早趁守军不备悄悄摸出关去,换了百姓衣服,一路向越国都城豫章城而去。
且说李威带众人一路急行,次日入夜行至临水关旁,刘靖道:“再向前便是临水关,那里可是吕军重兵驻守之地,李将军莫不是要带我等到这关中劫粮?”
李威道:“刘将军稍安勿躁,我李威不是痴傻之人,怎会做出那般事情?吕军囤粮之地在这关旁山坳内,那里虽在关外确是极其隐秘的所在,我等需绕过临水关去,此时正值入夜,诸军轻声前行,不可聒噪!”
当下众军口衔枚、马摘铃,轻轻向前,绕过了临水关。又行了一炷香的时间,诸军行至一山坳处,刘靖定睛一看,此间果然堆有粮草,约莫有千余石。李威道:“我等终究晚了一步,许多粮草都已被运走。”
滕彦道:“此间尚有千余石粮草,若夺来也可稍解燃眉之急。”
李威称是,当下一骑当先,率众军杀将进去,山坳内仅有数十个军士把守,眼见越军杀来纷纷逃散,李威见守军逃散,高声道:“众军不要追杀那些逃散吕军,且齐将粮草夺走方为首要。”众军齐齐向前搬运粮草,将山坳中粮草全部夺走。
出了山坳,李威催促众军急速行军,以免吕军追来,众军急行一阵,后方吕军追兵果然杀到,只见刘重绰着金背刀,怒喝道:“叛贼李威休走!”
李威见刘重追来,乃对众人道:“尔等速速退去,我去抵挡追兵!”言罢绰起流金铛回马迎战刘重,李猛、岳霆带了数十军士转身助阵。
李威与刘重战作一处,各使出本事,战了数十合,眼见刘靖、滕彦带着粮草已经走远,刘重暗暗道:“李威兄弟,我且诈败离去,切莫追赶!”
李威道:“哥哥,兄弟自然知道,劳烦哥哥回去向歆亥哥哥报一声,那王瑜已信了我,唐振、黄程二位兄弟已依计行事去了,请哥哥莫要记挂。”
刘重应诺,当下故意将手中刀收得慢了些,被李威一铛打得差点脱手,刘重佯装败退,打马而走,口中仍高声道:“好你个李威,日后我必取你性命。”头也不回带着随从军士撤去。
李威见刘重诈败而走,才带了李猛、岳霆及随从军士向前赶上刘靖、滕彦,一并向东岭关而去。
王瑜见李威劫回了千余石粮草,自然心中大喜,道:“李将军劫来许多粮草,解了我军粮草之急,当记大功一件!如今先委屈李将军在军中任武卫将军,其他兄弟暂居校尉职,待日后杀退吕军大胜还朝,本帅必奏请大王,为各位请功!”
李威道:“尺寸之功,不必记挂!我能投效元帅帐下,便已心满意足。”
王瑜大喜,自此也深信李威及众兄弟,甚是亲近。众人日日相处,一齐操练兵马,一齐谈兵论武,好不快活。李威暗自惊叹道:“王瑜谈吐不凡,极富才德,若哥哥真得此人,当真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