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600000016

第16章 春雨(4)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教自汉末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逐渐适应了中国的水土气候。同时由于魏晋玄学的风行给它注入了新的血液,禅宗在晚唐肃、代、德三朝迅速发展,并风靡千年,席卷全国。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自然界有它的气候,气候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植物的出现,精神方面也有它的气候,它的变化决定这种那种艺术的出现。”怀素以后的晚唐“不立文字”随心所出的禅意书风的出现,可谓水到而渠成。

到了宋代,禅僧与士大夫的悦惮之风,进一步推动着禅意书风的弥散与扩大。或放逸、或淡泊、或清约、或诡谲,百样风流;用败笔,用枯笔,用淡墨,用儿童的拙笔,不拘一格。与苏东坡交游的佛印,我是在上初中的《核舟记》里认识他的,一个极像弥勒佛似的和尚,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左臂挂着一串念珠,右臂弯曲着支在船边,那时他正与苏东坡、黄庭坚等一起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说到他的字,尤其是隶书真可以用“妙趣无穷,独特不群”八个字来形容。还有我不认得人却识得他们的字的,比如师范的潇洒、咸杰的朴茂、智愚的厚抽,都与尚意书家的风格拉开了距离。到了元明两代,禅僧以笔墨为供养,禅意之书继续发展。元代禅僧一山一宁善用墨,浓枯相映,点线飞舞,如消泉在山林中曲折而下,时隐时现;另一个僧人中峰明本擅布局,章法参差错落,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真正信手拈来,头头是道,显出一派精神放松,毫不费力而禅意十足的,我以为,当推清初的八大山人与近代的弘一法师为代表。

八大山人能放纵能收敛能庄严亦能狂肆。尤其是其狂草,用秃笔挥写,线条简洁、单纯、网浑而又富于变化;其布局的大片空白,形成的意境美和形式美是前人没有的一个创新。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宗室。明亡,他遁入空门,隐姓埋名,然后又装聋作哑,大书一“哑”字署其门,从此不与人言,也不再与任何权贵往来。数年后,有一个邵长蘅的文人,曳杖冒雨走进山中,寻访山人。空山古寺里,松涛挟着风声,虎啸伴随豹吼,两人对坐,不交一言,只在书桌上以纸笔相问相答,直至夜深。这样一个对话场景与方式,是非常特别的。正是这样一次十分独特的对话,让我们走进了八大的内心世界。他闭上嘴巴不向人间发言,是为了寻找另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他向喧嚣浑浊的世界闭上眼睛,以便用心与尘世以外的无限事物交流。八大画鸟,多独立、多白眼,他写字苍茫高古,脱尽尘俗之气,而署名则把八大山人四字写成哭之笑之。在那个时代,他的生命存在本身是个谜,他的艺术也像断线的风筝,是精神漂泊和生命苦旅的最后结晶。如果用正统的书法审美观去衡量,也许会得出离奇古怪的结论。然而,禅意也正在这离奇古怪四字里。

弘一法师也是艺术上的奇才。他擅书法、善诗词、精绘画、工金石、通音乐,甚至还会饰演话剧《茶花女》。我们还记得他气壮山河的两句诗:

男儿若论收场好,

不是将军也断头。

一个铁骨铮铮际会风云的热血男儿,却在一九一八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义无反顾地跑到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做了和尚。

从此,人间消失了李叔同,人们记得他的法号:弘一法师。

在深山古诗中,他割断人世的一切情缘与艺事,只保留了一个项目:写字。而且,至死都没有放弃。临终弥留之际,还挥毫写下“悲欣交集”四字,成为千古绝笔。他的字结体修长秀美,不蔓不枝,如亭亭净植之莲;其用笔粗细均匀,纯用篆书笔意,却有绵里藏针之刚强。从审美效果来看,透露的是静穆、圆净、庄严、大度,如果说还有点什么,依我看,便是八大山人的一份冷峭。这么一种极致的艺术是很难让人全部理解的,有时你觉得你理解了,但是又觉得无法表达。他已经把澎湃的激情、卓越的才气、生命的绚烂、人世的悲欢都遮掩了,遮掩于静态的外表之下,让人只感受他内心的崇高,并为之深深地震颤。就像我在峨眉山金顶见到的冷杉,立于冰天雪地之中,天风浩荡,高山云表,枝叶脱尽而倔强地站立在那里,站成人间难得的一种风景。在这种风景里,无须增添什么,人还是彻底地被征服了。

我们需要一种抵达,从此岸到彼岸,而心是一条摆渡的船。

康有为的苦心

十七世纪始至十八世纪末,中国形成了封建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从康熙到乾隆这一百三十多年中,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达到极致。乾隆末年(1796),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对外贸易长期超出,以致英国迟迟不能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中国的城市,除北京都城以外,迅速得以发展。杭州,“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不用说;南京,在吴敬梓的笔下已是“人烟凑集、金粉楼台”的欣欣向荣气象;还有扬州、苏州、广州,人口聚集均达到五十万以上;山东的济宁则为“百货聚集之地,客商货物,必投行家”。法国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

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离“康乾盛世”正好一百年。

其时,中日甲午战争经黄海之役败北、威海卫失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结局,迫使垂头丧气的清政府无可奈何地坐到了谈判桌上。弱国无外交,谈判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约的消息一阵风似地刮遍了北京城,北京震惊!举国震惊!

在这样一个情势下,南海举人康有为奋然而起,登高一呼而四方云从,导演一出“中国数千年未闻有此大举”的“公车上书”事件。公车上书“虽不行而全国震动”(梁启超《南海先生传》),它的直接效果,却使康有为作为一股新生的政治力量的当然领袖,第一次获得了与朝廷对话的资格,从此跻身于中国的政治舞台,这是中国自有封建制以来从未有过之大事。

事实上,在“公车上书”之前,康氏曾于1888年始先后三次上书清帝,然皆石沉大海。当年,胸怀回天之志而不能实现的惆怅,大梦先觉而未为众人理解的痛苦,以及凄凉去国前途未卜的迷茫,曾使悲观南归的康氏感到无路可走,用他自己的话说:“遂与世绝”。

从此,他不再风闻国事而隐身于文字了。

他一头扎进故纸堆中,扎得很深、很深。无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记不起耻笑、唾骂、轻蔑、冷落,忘记了轿子、票子、房子、孩子,顾不上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四千余纸的古代碑刻,四百余日的考玩爬梳,从文字起源、沿革到演变,于备魏、取隋到卑唐,摧陷廓清,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终于得出一个结论:物极必反,天理固然。于是,他挥舞如椽大笔,一任汹涌而至的文思、精辟独到的妙语在《广艺舟双楫》中“井喷”而出:

变者,天也。(原书第一)

人限于其俗,俗各趋于变。天地江河,无日不变,书其至小者。(体变第四)

故有宋之世,苏(苏轼)、米(米芾)大变唐风,专主意态,此开新党也:端明(蔡襄)笃守唐法,此守旧党也。而苏米盛而蔡亡,此亦开新胜守旧之证也。(卑唐第十二)

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志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十六宗第十六)

盖天下世变既成,人心趋变。以变为主,则变者必胜,不变者必败,而书亦其一端也。(卑唐第十二)

理论的是书法,关注的是现实,检索的是历史,寄托的是“复古为解放”的思想,影射的是政治,着眼的却是救国。

试问,从古至今,上下几千年,有康有为这样论书的吗?没有。

《广艺舟双楫》一问世,无异于在当时的全国学术界、文化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它的震波所及,招致各种指责和异议是完全可能的。的确,光读这样的文字,不要说在“以古为训”的当年,即使在我们能够淡然回首往昔的今日,康有为的理论与见解也有偏激之嫌,甚至不够科学。这是很容易下,也可以下得很轻巧的一个结论。但是,后来的人最容易忽略和最不容易感触的,却是一个倡风气之先者深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自鸦片战争始,中国割地、赔款、租界、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丢失领土权、领海权、铁路开发权、内河运输权,国际形象一落千丈的亡国之恨、切肤之痛、枕戈之耻,我们这些后人怕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正因为这样一个联系,提升和扩大了康有为的见解和视野,借题发挥,放言高论,将其“托古改制”的变法思想融入其中,赋以这部书论以鲜明的政治色彩。记得鲁迅说过,凡做领导的人,必须勇猛,不然,不易勇往直前。康有为领导时代潮流,以勇猛之锐气,作火山大喷发,可谓横绝一世。勇猛中有点偏激,就该抹杀吗?我持异议。从书法之小道说开去、再想开去,“可著圣道,可发王制,可洞人理,可穷物变”;“无所往而不进于道也”——康有为说得明明白白。

古人云:小隐隐于山林,大隐隐于市。隐于市的康有为,怎么也隐藏不了他那一颗怦怦跳动着的爱国救国的心。

晚年的康氏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一事无成人老矣,惟将谈艺擅千秋。”一个风云一时的人物,到了晚年,自觉只有他的书论可以流传后世了,这种清醒,分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心曲的一种自然流露。然而,康氏提倡碑学的见解,为他身后的中国书法的发展开拓了一种新的视界和空间,其意义与影响力却是不言而喻的。

思开风气的康有为,以大海潮音,作狮子吼,揭开中国近代史“百日维新”的悲壮一幕与书法锐意变革的主张一样,将是我们永远的话题。

书非其人和书如其人

且说说赵佶。

赵佶是艺术上的一个天才。他通三教之书,晓九流之典,不仅善写墨竹君能挥薛稷书,而且独创“瘦金体”,运用行书笔法作楷书,成为中国书法史上唯美主义的杰作。

赵佶把我们带进另一个天地:惊人的纤细,异常的优美与充满弹性的艺术形态。也许在他眼里,写字就是少女的一种群舞,轻松自如地舒展一下腰肢。于是,一张蜀素或是宣纸,就成为一个舞台;一行行汉字呈现纸上,就是一个个舞姿造型。不过,这些舞女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训练的:修长、匀称、轻盈、灵秀、风情万种。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娴静、优美,连跳跃、旋转都远离了“胡旋舞”的急促与狂放,而是抒情的、妙曼的、不激不厉的。看赵佶的字,它使我想起一群天仙似的舞女,踩着宫廷乐曲的节拍,顾盼传情,联翩起舞的情景。这种效果,一是对硬毫弹性的充分利用,二是由于匠心独运的结体布局。把赵佶的“瘦金体”放置到中国书法史的大背景上加以考察,可能谁也无法否认他的创造性。

可是,历史又阴差阳错让他当了大宋的皇帝。寻欢作乐的人生,忠奸不辨的行事,结果是糊里糊涂地丢了江山。“靖康耻,犹未雪。”——那一段历史早已成为过去,“昏德公”这个名号更把赵佶钉上了耻辱柱。一个亡国之君与一个艺术天才矛盾而又统一于一个赵佶。如果说字如其人吧,我是很难把他政治上的昏庸与书法的天才等同起来的。

同样的事例还可以找到一些。比如蔡京,历史上落下一个骂名,却写得一手绝妙好字,“评者谓正书如冠剑大夫议于庙堂之上”,怎么也看不出其心狠手毒、迫害忠良的奸相作为。还有明代的张瑞图,清代的王铎,虽然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仅此,似也可以说明书非其人了。

然而,几千年来我们有个思维定势:书如其人。人品不好的,道德败坏的一定会在他的笔端表现出来:相反,人品高尚的,精神健康的也一定会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因为:“书,心画也;心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书法作为一种线条艺术,是时空和黑白交响的乐章。一纸之上,计黑当白也计白当黑,有墨处为字,无墨处亦为字,白为黑之凭,黑为白之藉;随后,书写者的音容、笑貌、气质、性情、意志、趣味,乃至杨雄所谓的君子、小人的特点都泄露无遗。这是钢笔无论如何无法表达的一种神韵,更不用说电脑键盘敲打出来的方块字了。没有笔画的粗细、长短的万千变化,没有结体布局的宽绰、紧密的无穷差别,没有用墨的浓淡、轻重的各自取舍,千字一面,千篇一律,再也无法让人揣摩其人的灵性和线条运行的心理曲线了。过去有人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就是指的是毛笔能够表现书者的个性与精神。

我们早已习惯而且认同了书如其人的说法的。“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品简直就是人品的一种外化与表征。

作为宋宗室后裔的赵孟,写得一手好字,世称“赵体”。宋亡时,他已经25岁,一个落难的王孙。当年,出身名门的才女管道异之所以愿意嫁给赵孟頫,除了看重他的才情以外,我想,没有其他理由。一个人失去了他过去依凭的一切地位、待遇、社会关系乃至荣华富贵,过着“蔬食常不饱”的清贫生活,他还企求什么呢?布衣荆钗的生活,清茶淡饭的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打发过去。可是,这样的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唤起埋藏在心底的关于过去的记忆。婚后第六年,金枝玉叶出身的赵孟頫再也耐不住清苦,也抵挡不了当官的诱惑,正式仕元了。因为赵孟頫的仕元,他的侄子心恶痛绝地与之绝交。夫人管道异劝不住,也管不了。在那个夫为妻纲男权至上的社会,她还能做什么?“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名浮利不自由。争得以,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一首《渔父词》留下她无奈的长长的一声叹息。

据此,后人说到赵孟頫的字,有人说他媚,也有人说他乏大节不夺之气。明末清初的傅山,更是贬斥赵书为“奴书”。

古人云:“人者,其天地之德,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我只觉得,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以气作文,文如其人,以气作字,字如其人,成为一种表征,一种现象,客观地存在着,谁也用不着否定。书如其人,一如“云是天空的云”;然而,书亦非其人,也如天要变脸,一会儿下雨,还要刮风、飘雪。因为人气与字气之间是可以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无法一律划等号。人与书的对应与对立,同时统一于一个具体的人——这也许就是真实——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与人的真实。

也许,书以人重和因人废书的两个极端,都应该摒弃,还原其艺术的真正的历史价值。因为,我们已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到了现代与科学的两个高度。

可以相信: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还将光耀千秋,学习书法并从这一特有的艺术形式中获得精神的滋养和审美的抚慰,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我们将永远不会舍弃。“书虽小技,其精者亦通于道焉。”纸上之字的背后是道,是哲学,是人的精神世界,是整个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样一块“通灵宝玉”我们是不会像红楼梦里的那位公子当作“劳什子”扔掉的。

原载《作家杂志》2004年第5期

难忘地带

刘长春

亚斯亚纳波利亚纳的森林

六月,我们浙江作家访问团访问了俄罗斯。

同类推荐
  •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背影(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送沛县司马丞之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把一切都看作简单

    把一切都看作简单

    《把一切看做简单》叙述的是既简单又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优美的文笔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把各种欲望放下,才知人生其实还有另一种活法,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轻松、活得更快乐,尽情地享受那份恬淡与潇洒。在平凡中发掘美的乐趣,在艰难中看到希望的曙光,过好每一天。
热门推荐
  • 文化融通: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

    文化融通: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

    本书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力求融通中美文化,为中国企业人的战略思维构建跨文化的框架基础。全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全球化飓风中的神州——冷观中国企业的生存现实,由外而内地进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本土分析、文化反思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篇“我们自己该琢磨些什么——反观中国企业人的生存状态”,由内而外地对中国企业的人为脉象进行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第三篇‘圆形文化’和‘方形文化’之间的讨价还价——走在中美(欧)管理文化之间的本土解释”,为中国企业人的思维提供了基于跨文化框架的战略基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穿越回高中,终于找到你

    穿越回高中,终于找到你

    她,出了车祸,他们,为了她,穿越回高中,甘愿演一场戏。她,一个拥有多重身份的人,一个神秘的人。他,一个为了她,愿意放弃自己生命的人。穿越回高中,她,能否记起他们美好的过去,这一切,还是个迷
  • 醉花鸯:三千笙歌

    醉花鸯:三千笙歌

    她是皇室的九公主,一场阴谋,皇室破灭,她漂泊他乡,流浪至此。欺骗,虚伪,这一切的缘由究竟是什么?为了复仇,她与灭国仇人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民间风情:三百六十行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69号日记

    69号日记

    十八岁以下务看,有心脏病者务看。胆小误入,极度烧脑。
  • 占心师

    占心师

    这不是读心,只是另外一种法术,这种法术除了读心还有其它。天道轮回,他,等了她几世;她,真的是他前世的那个女孩吗?
  • 杀道狂神

    杀道狂神

    点指划破苍穹,挥剑可斩日月,谈笑能碎山河,漫步百敌怯退,做人――应当如此霸道绝伦。天才离铮,生逢修行盛世,万道之花齐开,天骄妖孽层出不穷,本应战个痛快,杀至天道绝颠。奈何被人陷害,一夜之间真元尽是,筋脉堵塞,如此――也绝不放弃,杀出个未来。用我的狂,攀上神皇,世人俯首敬仰!
  • 驾驭星空

    驾驭星空

    本书讲述了一个涉世未深的青年王远,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穿越时空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星月大陆。在这里,他将开启另一次全新的人生历程。历经坎坷和磨难,最终成长为拯救大陆、救赎自己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