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600000011

第11章 小说的粥样画

李国文/文

在中国小说史上,冯梦龙(1574—1646)是个很重要的人物。

虽然,长期以来,他被定性为通俗文学家,但这并不是十分准确的评价。实际上,他是一位扭转了宋元明以来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小说改革家。算得上是中国小说史上的拓荒者。在中国,写小说者很多,但对大家读惯了的小说,无论内容无论形式,能实行一次根本变革者很少。

凡能行非常事者,必非常人,他决不是文学史上可以马马虎虎对待的人物。

中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宋代的话本。但从话本出现那天起,内容无非两端,主要是说史,其次为神魔、灵怪、烟粉、传奇之类。应该说,是这位冯梦龙,将旧的小说格局,引出神天鬼地,回到大千世界,疏离帝王将相,关注芸芸众生。

这是极具勇气的创举。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十四十五世纪的中国,由于作坊手丁业的发达,由于商贸交易活动的活跃,初具规模的资本经济开始萌芽,拥有财富的新兴阶层,便在城市中出现。与小农经济不同的,这些城市中的有产者和平民,是一个涌动着消费欲望的群体。他们的文化需求,和躺在地头上由着太阳晒屁股讲两个荤笑话就心满意足的农民不同,他们渴望着美学价值高一些,文化品味强一些,以市井人物为主体,以城市生活为背景的文学出现。于是,冯梦龙的《三言》应运而生,扬弃话本小说中旧的讲史模式,遂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冯梦龙,江苏长洲人,在明代,江浙是经济最发达地区,因此,他能得风气之先,创新行事,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过,对这位具有前瞻性的小说改革家,文学史缺乏足够的估价。一个“俗”字,给他盖棺定论,是不甚公正的。

中国文人有一个通病,一旦衣冠楚楚,人五人六,马上就把裤腿放下,遮住未洗干净的泥巴,叼起雪茄当精神贵族,一张嘴,全是洋人的名字,一说话,全是西方的名词。中国的东西,传统的东西,本土的东西,老百姓喜欢的东西,下里巴人能够接受的东西,是不放在他们眼里的。这些人的文学史,必然就是圈子的文学史。因此,别指望这本文学史里,会留张椅子给冯梦龙先生来坐,他哪有资格进到这大雅之堂?即使他捧上一大抱玫瑰,诚心给圈子里哪位老太爷献花,门口一定有人拦住,你有请柬吗?休看他买了九十九朵玫瑰,但不是人家要邀请的一百位客人中的一位,他也只有吃闭门羹的份。

有文学,就有圈子,好者好之,恶者恶之,但只要圈在一起,必然是一个宗旨排外的团契。犹如海明威所言,像养在一个玻璃瓶里的蚯蚓,钻来拱去,互相以彼此的排泄物,抚慰着自己,做瓶子里的文学大师之梦。好在冯梦龙识趣,不想干扰人家这种手淫似的自得其乐,何况他的事情多得很,日程排得很紧,一方面,他要下乡去采风,为已经出版了吴下民歌集《挂枝儿》。再编一本《山歌》续集。一方面,他要马不停蹄地,访遍江浙一带的书市,觅寻散佚的宋人话本。

因为,他要据其中“市人小说”的断篇残章,来撰写他的《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他的这些创新作品,定名为“拟宋市人小说”,算是有别于传统的新品种。“市人小说”,也就是“井市小说”,“市井小说”,也就是市民当主角的小说。对今天的作家来说,愿意写谁就写谁,愿意咋写就咋写,当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可五百年前,自宋、元、明三代沿袭下来的规矩,凡小说,必讲史,成为金科玉律,要破它,需要一份胆量。

我钦佩冯梦龙这种敢于否定的勇气。否定一个两个前人,也许并不难,但否定几朝几代的定论,否定几百年来的规矩,在习惯听命,比较软骨的中国文人行列里,像他这样的抗命者,是罕见的。所以,明亡以后,一说于忧愤中死,一说为清兵所杀,便足证他的风骨。站在嘉年华盛会门外的冯梦龙,探头朝里一看,瓶子里的哥儿们姐儿们正玩得开心,便不想打扰,伸手拦住一辆的士,上了高速,打道回府,奔长洲去也。

每个人都有他的快乐,只有最没出息的作家,最没起子的评论家,才能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我认为,冯梦龙的快乐,是他将大家已经习惯了的,文即史,史即文的神圣法则推翻,以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人和事,也就是活生生的,你熟悉,我熟悉,大家都熟悉的人和事,为描摹对象,这种另辟蹊径的快乐,这种颠覆传统的快乐,是作家的至高境界。他在这三部书中,改编,译,移植,更主要是自创了大量的“拟宋市人小说”,诚如一首赞他的诗中所说。“千古风流引后生”,《红楼梦》也好,《儒林外史》也好,五四白话文运动也好,甚至我们大家写的当代小说也好,溯本追源,最早是从他这条涓滴小溪开始,然后才成为滚滚巨流的。

我想他这种快乐,与跟屁虫得以列席某次权贵盛宴的快乐,与写不出东西却穷折腾的快乐,有着根本的不同。对作家来说,创造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现在回过头去看收录在《三言》中的,每部40卷,三部共120卷的小说,无一不是呕心沥血,倾肠吐肝之作,这里面既有宋元旧制,也有明人新篇,更有冯梦龙他自己操刀的拟作。由于经过他程度不同的润饰增删,最后,神仙也分不清每一篇之由来,之所本,这就是大师化腐朽为神奇的创造力。

台湾作家苏雪林说过:“真正有价值的文艺作品,要老幼咸宜,雅俗共赏。像《今古奇观》那部短篇小说,除二三篇艺术水准略差外,其余各篇,俗人读同觉有味,雅士读也觉有味,少时读是一种境界,中年读境界便进一层,老时读,境界更深一层。这便是耐读,耐读的作品,当然是好。《今古奇观》之所以好,是南于文人作家冯梦龙曾将其大加改作的缘故。”

其实,仅仅从阅读角度来肯定冯梦龙的作品,是不够的。应该看到,《三言》的出现,是中国白话小说由口头传述到文字表现,从集体创作到个人创作的分水岭,而小说,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从《三言》起,在审美追求上才有了实质的进步。人物描写从粗略化到细腻化,故事情节从传奇化到现实化,语言表达从粗鄙化到文采化,章回结构从随意化到严整化……这一切,将冯梦龙看成一位通俗文学家,而忽略其在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显然是不准确的。

由于冯梦龙的小说从天上回到人间,从历史回到现实,从子虚乌有的神话世界回到身边和周遭的生活中来,因此市民阶层中的极其普通的人物形象,卖油郎,杜十娘,蒋兴哥,灌园叟,才能在小说中登堂入室。因此,他的作品,不但奠定了中国白话小说的写实主义传统,更奠定了文学创作中最宝贵的平民精神。因此,他为中国白话文学,平民文学所做出的贡献,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宋人说话之影响于后来者,最大莫如讲史,著作迭出,叫之说话人亦大率以讲史事得名,问亦说经诨经,而讲小说者殊希有。”这种讲史传统,是和我们这个民族容易沉湎于往书的国民性相关连的。

我们大家都读过的,南宋陆游的那首小诗:“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我们看到了露天晚会那熙熙攘攘的盛况,也看到了说书人将抛弃发妻的蔡中郎串演得如何有声有色。这个蔡中郎,据说为后汉末年的蔡邕,其实倒是冤枉了这位大学问家,他与那个第三者插足的家伙毫无狗屁关系。但赵家庄村民,曲终人散,月牙高挂,还在谈论一千年前的这个故事,意犹未尽。可见这种偏爱往回看的受众意向,是中国读者的痼疾。

英雄气短,美人迟暮,可从前代的衰颓中找到慰藉;春风得意,衣锦还乡,马上生出名垂青史的自负;老百姓看帝王之大卸八块,贵族之扫地出门,淋漓痛快而不亦乐乎;权贵们视江山之朝秦暮楚,朝廷之瞬息万变,殷鉴不远而赶紧捞取。黄钟大吕般的盛世华章,向隅而泣的末代哀音。振奋也罢,伤感也罢,对这个读《三国》,替古人掉泪的民族来讲,是永远的热门。

因此,在这样一个总体氛围下,十五世纪的这场小说改革,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冯梦龙在他深入地头田间,桑林茶园,从农夫牧童,老妪乡姑那里搜集“民间性情之响”的歌谣曲调时,自然也在了解这些最基本的读者或听众,对于讲史类话本小说的倾情所在,说到底就是故事二字。陆游诗中那个赵家庄的村民,所以沉醉于盲人的鼓书中,是被蔡中郎的故事深深吸引。而历史小说,无一不是由密集的浓缩的色彩强烈的跌宕起伏的故事组合而成。

小说之本,为故事,小说的要害,也在故事。有了好的故事,也就有了好的小说。在英语中,小说又称Story。而Story,也就是故事。因此,冯梦龙以故事连着故事,大故事中套小故事,故事之外又有故事,旧故事引出新故事等等手法,来结构他的三部小说集中共120卷作品。他就凭他所讲的这些故事,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持西方小说观点的胡适,对这种故事加故事的中国传统小说写法,是不以为然的。在《宋人话本八种》的序言中,引用了鲁迅的一段话:“什九先以闲话或他事,后乃缀合,以入正文。大抵诗词以外,亦用故实,或取相类,或取不同,而多为时事。取不同者由反入正,取相类者较有浅深,忽而相牵,转入本事。故叙述方始,而主意已明。”胡适认为:“这个方法——用一个相同或相反的故事来引入一个要说的故事——后来差不多成了小说的公式。”

胡适是以西方小说观点,作出这个“公式”的结论,其实,真正掌握了中国读者阅读心理的,是冯梦龙而不是他。做过多种文本试验的胡适,也曾写过小说,我能记得起来的,也就一篇针砭国民性的非常概念化的《差不多先生传》,因为没有什么内容,没有什么故事,终于湮没。与他同在五四以后不久写出来的,鲁迅的《阿Q正传》,由于有内容,有故事,而且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从此家喻户晓,成为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不朽之作。

应该看到,中国现、当代小说,虽然是西方小说写法,与中国传统白话小说写法相嫁接的产物。但在植物学中,母本的基因,常常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这个世界上,文学也好,具体到小说也好,有其相通之处,也有其民族的、本土的、传统的、习俗的种种不尽相同之处,因此,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凡是能够把握住冯梦龙的故事魅力的作家,便能拥有中国读者。

拿什么拥有读者,故事。而故事是什么?说到底,故事就是想象力。

对一个缺乏想象力的作家来讲,你能指望他写出精彩故事的小说来吗?

就这么一碗米,你偏要让这位作家做出一锅饭来,他该怎么办呢?除了拼命往锅里添水外,还能有别的什么高招吗?

于是,小说的粥化,便是当代长篇小说的普遍风景。

原载《文学自由谈》2003年第17期

同类推荐
  •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白垩纪文学备忘录

    本书为作者对外国文学作家作品、外国理论书籍的评论文章。全书共分五辑,内容涉及近20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评价,其他世界著名作家及其作品评论,近年来流行的国外文学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书籍的评论;俄罗斯白银时代作家的评论;以及古典俄罗斯文学大师的评论。作者根据近20年来中国读者对外国文学的关注热点,选择评论对象,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具体的作家作品评论。
  • 记忆巡踪

    记忆巡踪

    漫漫人生路,回蓦成篇章。作者毕生的职业生涯,都是肩扛录像机,把镜头对准他人与社会,用胶卷、胶片、录像带、储存卡,留下了社会变迁、七彩人生、壮丽河山、国际友谊等精彩绝伦的艺术长卷,那时的他,几乎是忘我的。退休离岗后,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而后蓦然回首:终于把镜头聚焦自己,追溯昔日的人生足迹,把已逝去的春花秋月、功过得失、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定格在这本自传体的回忆录——《记忆巡踪》中。
  • 开着坦克去唐朝

    开着坦克去唐朝

    品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通向成功的第一阶梯。有一些品质尤其重要,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和事业成就的高低。长中的青少年要想在未来获得杰出成就,必先锤炼出优秀的品质! 希望本书能够为青少年塑造优秀品质、成就卓越人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君子如玉

    君子如玉

    民国的星空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那个年代涌现出一批或迂或痴或狂的“民国先生”,他们以“士”为守,以“雅”为基,他们迥然于当今的风度、胸襟、学识和情趣,穿越历史,透过季羡林先生的文字扑面而来。本书主要收录季羡林先生回忆同时代恩师故交的文章,共分三辑:第一辑,君子隆师而亲友;第二辑,留得枯荷听雨声;第三辑,平生风义兼师友。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独一无二你的温柔

    独一无二你的温柔

    我们怀念过去,不是因为过去有多美好,而是那个时候我们还在一起。“姜童,外面有帅哥找”站在门口的柳敏一脸等着看好戏的朝着单妩挤眉弄眼。单妩想要抽回被压的已经没有知觉的左手臂,发现手被握的更紧,根本动弹不得。只能一脸无奈的看着还在趴着,但是明显已经醒了的某人,然后朝已经激动到乱吼乱叫的柳敏摆摆手。哎,怎么这么幼稚呢?然后也不管柳敏在对外面的男生说什么,干脆也也趴在座位上,睡一会,唔,手好麻。
  • 大圣皇

    大圣皇

    穿越异界成为一国之君,土地不过百里,城市只有两座,皇后早就落跑,后宫空无一人,忠臣良将不在,外戚太监当权,君权旁落,刁民四起,宗门林立,藐视王法,践踏皇威,我该何去何从?
  •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西游记(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由于许多世界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有限,我们便在参考和借鉴以前译本许多优点和长处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浓缩,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使之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还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灵犀1

    灵犀1

    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初尝的第一部笑嗦,行文有些不羁,不无突破传统而略显不成文,希望你们能从中找到多如牛毛车载斗量堆积如山的斤喜惊囍斤惊(*^__^*)嘻嘻嘻……。途中开枝散叶蔓延开来的嗦话比较多,愈是写到最后愈是觉得这种自由散漫随心飞扬一发不可收的行文方式就像树苗孕育生根开枝散叶直至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般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浑然天成……。或许这就是嗦如其人最最完满的体现吧!!!!!!路还是要继续走下去,平凡之路终将成长……
  • 穿越之异世皇后是泼妇

    穿越之异世皇后是泼妇

    她,钟璃陌在现代是人称混世小魔女!但在古代仍然煞气不减当年呐!却在茫茫人海之中与命中注定的他相遇,然而面对他们,她又应该如何选择,一个皇帝,一个王爷,一个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她都不想让任何一个受伤,她又该何去何从,又会与谁相守一生,看看她又会怎么创改历史集,敬请期待!
  • 盛世绝宠:邪王爆宠小狐妃

    盛世绝宠:邪王爆宠小狐妃

    她,是21世纪黑帮“泪痕”的副帮主,却不料在一次任务中被敌人偷袭,导致休克。第二天醒来,却是在一个不知名的朝代,而且还变成了一只小狐狸。他,是权势与财富遮天的战王爷,冷酷邪魅强势霸道,他称天下第二,没人敢称第一,就连皇上也惧怕他三分。但他却待她温柔,宠她入骨。她说:“有人欺负我”第二天,世界上再没有这个人。她说:“我觉得那个人好帅”第二天,那个人被活埋了。因为一件事,她离开了他,他发了疯的满世界寻找她,半年后,他终于找到她,发誓不会再让她溜走。.爆宠文,不含一点虐,男主女主身心干净。
  • 天罪神赎

    天罪神赎

    家族、宗门、帮会、帝国丛立大陆,万道相争,诸天相让,大千世界谁主沉浮,三界诸天谁为至尊!?白山红海,末道彼岸,破苍晓,罪诸天!吾道所往,所向披靡.孤驾欠欠,血土千里.君临天下,骨欺苍穹.
  • 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足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俗话说:“人老脚先病”。人体衰老往往从脚腿运行不灵开始。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出门坐车回家躺椅,工作时也是坐的时间多。因为脚部运动不多,加上饮食中高脂肪、高胆固醇偏多,以致于血管患者日益增多,危害健康,影响寿命。因此,养生之道不可忽视脚部保健。中医学认为脚是人体之根,是人体元精及元气凝聚之点。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脚上还有很多通往全身的重要穴位。因此,脚部保健关系到整体健康。由于人的脚掌上密布着许多血管,故又被医家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 驱鬼记

    驱鬼记

    这是个人灵共存的世界,,即使是现在也有鬼的存在,公元3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