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野外去游玩的时候往往由于过度投入,而忘记潜在的危险所在。如果是在干燥的天气中到野外去游玩,那么一定要预防山火的发生。一旦陷入山火之中,就会十分危险。
在森林火灾中对人身造成的伤害主要来自高温、浓烟和一氧化碳,容易造成热烤中暑、烧伤、窒息或中毒,尤其是一氧化碳具有潜伏性,会降低人的精神敏锐性。中毒后不容易被察觉,因此掌握必要的逃生要领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干燥的天气中,茂密的丛林和草原火灾发生的概率较大,火势蔓延速度极快,我们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由于山火在白天比较难看见,应随时留意空气中的飞灰和火烟味。如发现山火,尽速远离火场,如果实在无法脱险,应当尽力保持镇静。就地取材,尽快做好自我防护,将山火浓烟的危害降到最低。
【场景小故事】
又是一个星期天,一年级的思凯和其他几个男同学一起去爬山,春天的山可真美!小草从沉睡一冬的大地里探出小脑袋,小树枝也发出了嫩芽,在嫩芽中间还夹杂着含苞欲放的花蕾,小鸟在树枝上蹦蹦跳跳地唱着欢乐的歌。远处的云朵不时隐藏在山后面,好像是在和小朋友们玩着捉迷藏的游戏。
同学们正沐浴在这美好的春光中,突然,思凯看见对面的山头上冒出一股股浓黑的烟。渐渐地被风拂过,飘散开去。他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山火,他对大家说:“你们看,对面山头的烟越来越多,我感觉是山火发生了,在这里是非常危险的,我们回去告诉大人去救火吧。”于是,在思凯的带领下,大伙开始焦急地往回走。
不一会儿,浓烟随着风力的加大迅速增大。小朋友们也加快了奔跑的脚步,最后终于安全地回到了家中。这时消防队已经在赶往火场的路上了,站在村外远望,烟已经变少了,却能够看见火光了。又过了一段时间,山上火光冲天,将半边天染得通红,此时的风也更大了,火势也更加猛烈,不一会儿,就看见大片的火焰窜上山顶。最后消防队员经过10多个小时的努力,才把山火扑灭。
【安全知识课堂】
在干燥的天气,山火于较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速度极快,远足者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不管是为己为人还是保护大自然的生物及美景,任何时间都应小心火种。切勿在非指定的烧烤地点或露营地点生营火煮食;吸烟人士应避免吸烟;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或带走。
切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如发现前路山下远处有山火,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以免为山火所困。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切勿随便试图扑灭山火,除非山火的范围很小;你确实处于安全的地方;你有可逃生的路径。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让家长培养孩子主动预防火灾的意识:
1.到野外游玩时要随时留意空气中的飞灰和火烟味。要小心火种,避免人为引起的火灾。
2.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孩子尽量不要在野外生火,如野炊煮食或燃篝火。如果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这样做,那一定要选择在适合的或指定的地点。做好防火措施,如用石块垒砌防火墙或建防火带。
3.因为大多数户外用品和露营装备都是易燃织物,所以不要在帐篷内放置火源及危险物品。
4.如果夜间露营生了营火,在要休息时,要把营火灭掉。可以用土掩埋或用水浇灭,火灭后不要马上离开,要仔细检查一下,确定火源真正熄灭后再离开一在离开野炊地点或露营地点时也要用同样的办法把火熄灭。
如果一旦遇到火灾。家长可告诉孩子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发现前路出现火情,要引起自己的重视,千万不要冒险继续前进,更不要试图扑灭山火。应改变路线远离火灾。
2.如遇到山火一定要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失措,要正确判断火患情况,判断哪条路线能够尽快逃离火场。
3.冷静观察野火的蔓延方向、火势大小、着火时的风向等,逃离方向切不可跟火蔓延的方向一致,即不要顺风跑。要选择已烧过火或者草长得比较稀疏、坡度比较小的地段,用衣服蒙住头,很快地逆风冲出去,进入已燃烧过的地方。
4.观察周围的环境,选择自己熟悉且障碍物较少、斜度小、易逃走的道路逃生。
5.选择植物较少的方向,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中,山火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蔓延得很快而且热力也较高。一般来说,山火都是顺坡从下向上蔓延,所以在逃生时,切勿往山上走。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奔跑快得多。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要争取快速向山下跑。
6.当烟尘袭来时,用湿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迅速躲避。躲避不及时,应选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倒避烟。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地带,因为低洼地和坑、洞地带容易沉积烟尘。如果烟雾很大的话,就在地上扒个土坑,紧紧地贴住湿土呼吸,这样可以避免烟雾的伤害。
7.要用水淋湿手绢或棉布织物,捂在口鼻上阻挡吸入有害的气体,避免由于呼吸引起的窒息发生。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就要匍匐前进。在贴近地面30厘米的空气层中,烟雾较为稀薄。因为烟火上行,所以人要下行。
8.如果已被火围困,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淋湿衣物包裹住裸露的肌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带,可减少身体受伤的概率。
9.如果衣物已经被点燃,应该迅速脱掉丢弃,避免烧伤皮肤和引燃头发。如果自己穿的是化纤衣物要提前脱掉。
10.顺利逃离火灾现场后,还要注意在灾害现场附近休息的时候,防止蚊虫或者蛇、野兽、毒蜂的侵袭。
都说大火无情,很多意外事件的发生都是我们难以预料到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一定要防患于未然,要告诉孩子一些逃生的本领。这样即便家长不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再说了,孩子多懂得一些安全常识,也不是什么坏事!如果能用这些安全知识,将危险拒之门外,那是不是很划算呢?
016.吃错了食物会中毒——预防孩子食物中毒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病从口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由于小朋友们还处在快速生长和发育中,一旦吃了不干净或者不健康的食物,极易出现食物中毒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因为吃了变质、有毒的动植物而中毒的事件时常发生。尤其是在夏季,气温较高、细菌生长快,稍有不慎,就会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对孩子的危害较大,轻者引起上吐下泻,重者危及生命,所以应当早期发现,及时抢救。
由于孩子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因此孩子的日常饮食并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饮食习惯进行,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这让孩子在日常饮食中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场景小故事】
妈妈被小萱的呕吐声和哭声惊醒了,她起床一看,小萱在厕所把午饭全吐了个干干净净,嘴边还流着许多“丝”一样的东西。这个场面可妈妈吓坏了,连忙问小萱怎么回事?小萱哭着说:“我喝了柠檬水就吐了,嗓子可疼了。”听她说完,妈妈连忙倒水让她漱口,并让她喝水稀释肠胃。她拿起小萱刚才喝剩下的柠檬水看了看,又着急又生气地对小萱说:“你为什么不仔细看一下,这是过了保质期的饮料。”小萱的胃还因此疼了好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得。看到小萱那么的不舒服,妈妈在心疼之余也责怪自己,当时应该及时把这些过期的饮料扔掉,避免孩子不看日期误食后中毒。
【安全知识课堂】
2岁到8岁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对于外界事物缺乏判断力而且很好奇,如果家长不看管好,很容易发生意外。类似孩子中毒的事件还有很多,急诊上经常遇到,有误吃成人用的精神用药、降压药、体温表、化妆品等,总之孩子是逮着什么吃什么。
食物中毒是指因吃了含有毒素或细菌的食物而引起的疾病。吃同一来源食物的人群可引起集体食物中毒,但由于各人体质不同,适应能力有强弱,发病也有先后。一般来说,孩子年龄较小,抵抗力弱,受到的伤害会更大。食物中毒的一般特征是:恶心、呕吐、腹泻、稀水样便,与急性肠炎基本相似。严重的伴有发热、脱水、心血管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在怀疑自己食物中毒的情况下采取以下方法自救:
1.如果孩子一人在家,发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要立即报告家长;若病势过猛,即敲邻居家门。请求帮助送往医院。必要时爬也要爬出门外,至有人过往处呼救,即便昏倒也要倒在户外,让路人发现。
2.一边寻求别人的帮助,一边用筷子或勺子刺激咽喉部引起呕吐,或用手揽抠喉咙,以便把吃下的食物吐出来。
3.如果吃了变质的鱼虾引起食物中毒,可以取食醋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另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便预防食物中毒:
1.饭菜要尽量现做现吃,避免吃剩饭剩菜。
新鲜的饭菜营养丰富,剩饭菜在营养价值上已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营养丰富的饭菜,细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热不够,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孩子吃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急性肠炎的症状。因此,要尽量避免给孩子吃剩饭菜,特别是剩的时间较长的饭菜。隔夜的饭菜在食用前要先检查有无异味,确认无任何异味后,应加热20分钟后方可食用。
2.有些食物本身含有一定毒素,需正确加工才能安全食用。
比如:扁豆中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必须炒熟焖透才能食用,否则易引起中毒;豆浆营养丰富,但是生豆浆中含有体难以消化吸收的有毒物质,必须加热到90度以上时才能被分解,因此豆浆必须煮透才能喝;发了芽的土豆会产生大量的龙葵素,使人中毒,不能给孩子食用。
3.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市售的加工熟食品。
加工熟食品如各种肉罐头食品、各种肉肠、袋装烧鸡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防腐剂和色素,容易变质,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而且有些此类食品的生产者未经许可,加工条件很差,需要格外小心。如果选用此类食品应选择在较正规的国营超市购买。食用前必须经高温加热消毒后方可。
4.避免让孩子误食过期食品。
已经买来的食品也应尽快给宝宝食用,不要长期放在冰箱里,时间长了也有可能会超过保质期。还要认清食品的贮藏条件,有的食品要求冷藏,有的要求冷冻,不能只看时间,食品在冷藏条件下存放10天与冷冻条件下存放10天完全是两个概念。
吃的东西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要想预防食物中毒,这就要求家长一定要细心,对孩子吃的食品一定要多加注意!更要让孩子养成注意食品安全的好习惯,如此一来便能把细菌扼杀在“襁褓”之中!
017.地震来了——孩子要知道的避震知识
地震这种意外灾害,虽然目前人类是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在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面对自然灾害强大的破坏力,人类似乎很渺小,尽管孩子避震防灾的方法还需要不断训练强化,但让孩子从小就学习在灾难中保护自己,显然十分必要。毕竟,地震是不会告诉你,它什么时候会来?
【场景小故事】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陈全红一下子哭了,抱着清清连说:“好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出来,就比什么都好。”
与邓清清一样,另一名被压在废墟里名叫罗瑶的女孩子在手脚受伤的情况下,一遍遍地哼着乐曲,靠着顽强的“钢琴梦想”激励自己不要入睡,结果她赢了死神。
【安全知识课堂】
汶川地震让我们开始关心地震避险,日本大地震再一次让“地震自救”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地震发生时怎样才能最大限度保证孩子的安全?哪些自救常识我们有必要教会孩子?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2.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3.在公共场所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地震是一个可怕的词,很多父母避讳和孩子谈论类似的灾难。可是你想过吗?当地震发生时,平日积累的正确的自救知识或许就是让孩子躲过一劫的救命稻草。当然一些流传于生活中的急救知识,也有可能是毫无依据的。所以家长要注意防止进入避震的误区!
1.楼房向外跑。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到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一般只有几十秒。如果家住平房,周围也没有高大建筑物和高墙,可以迅速跑到屋外空旷地避险。如果家住楼房,在家中找到合适的位置避险,比盲目向外跑,生存几率会更大。切忌不能使用电梯,更不能盲目跳楼。
2.躲进厨房。
很多人都知道,跨度小的房间适合地震避险。因此,有些人会认为小小的厨房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厨房中还很容易找到食物,被压埋后有食物来源能争取更多的等待救援的时间。但是,你忽略了地震避险的另一重要原则,那就是——远火近水。厨房里不但存在煤气灶、天然气灶等火源和有毒气体,而且微波炉、电饭煲、电磁灶等电器也很集中。电路、火源和有毒气体都是威胁生命安全的隐患。因此,卫生间或书房等跨度小的房间,比厨房更适合躲避。
3.发生地震找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