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900000008

第8章 生活中自有菩提,能静心才是智慧(3)

禅的艺术是表达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事理平等。善人要度,恶人也要度,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越是恶人,更要拿出慈爱来感化他们醒悟,让他们弃恶从善,得到解脱。

当然,如恶人恶事一时难度,随他而去,有一天他将行至边缘,那个时候,你的度化将从他心中闪现。佛度人,是度人心,心念转则行为转,只有跟随内心的感觉,人们才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之所。

心被外物所牵你才会煎熬

很多人看似平静的的外表下都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想要远离内心的煎熬,就要放下愤怒,远离贪婪,沉下来体验生活、在生活中获得智慧、悟得菩提。

弘一法师在回答某善友的问题时曾说:“心自在,不为外物所牵。”妙什禅师也曾教化众僧:“于此声色诸境,作地狱想、苦海想、火宅想;诸宝物作苦具想;饮食衣服,如脓血铁皮想。”

人若为外物所牵绊就会动心起念,备受煎熬。有个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大发雷霆,虽然她知道这样很不好,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天长日久,她终于再也忍受不了了,于是去向高僧求助,希望禅道可以帮助自己摆脱痛苦。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之后,沉默了片刻,随后把她带到了一座禅房中,然后将门反锁之后离开了。

开始时,妇女气得破口大骂,见高僧不理会,又开始哀求,但高僧依然没有理她。后来,妇人见于事无补,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现在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现在真是恨死我自己了,我怎么会到这里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说完后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现在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不生气了。”

高僧又问她:“那是为什么?”

妇人回答说:“气也没有办法啊!”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说完后又离开了。

等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说:“我已经不生气了,因为我终于明白了不值得气。”

高僧笑着说:“你现在还知道值不值,可见你的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

当高僧第四次站在门外的时候,妇人问高僧:“大师,到底什么是气呢?”

高僧缓缓地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思悟了许久后,似有所悟,随即叩谢而去。

我们常常将悲欢掌控在他人的一颦一笑间,为了一句话耿耿于怀,为了一件小事困坐愁城。佛法有云:增加一份定力,就减去一份痛苦,能放下是非比较,即能远离人与事的煎熬。所以,做人不要太计较,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动不动就发火,这样,你就会少一分伤害,多一分快乐。

贪爱容易迷惑心智

贪爱会让人见利忘义,其实这利只是蝇头小利,根本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只是沿途诱惑我们的风景,所以,即便是再诱人的风景我们还是要清醒地赶路。拒绝贪爱内心宁静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弘一法师在讲解七趣经文的时候曾经这样对信徒解释贪爱:“贪爱是饿鬼道之业因,愚痴是畜生道之业因。”佛法是什么?佛是觉的意思。法是一切万法,对一切万法觉而不迷就是佛法。嗔心一起来就迷了,觉性就丧失了,故称失佛法之根本。我这次在圣荷西讲经,有人提出学佛总是进进退退的问题,这是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功夫不够,没有得到法喜,古人学佛,最初五年学戒,遵照老师的教诲,依照老师指定的课程用功,第一个阶段成就,即能得到法喜。精神饱满,不易疲倦。

俗语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看古今大德,修学不疲不厌。

吃的是粗茶淡饭,睡眠时间很少,修持不懈,勇猛精进,其精神是由法喜中来的。心里很想修善行,行善事,但被三毒障碍,不能自主。

种种恶口之府藏乃是口业的来源,修行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处世待人接物,时时刻刻要警惕,回光返照,此之谓觉察,也是禅宗的观照工夫。这种觉察能让人保持清醒,不是本心。人一旦陷入贪爱,其心智将去,其内心也将变得浑浊不清。

贪爱的确容易迷失本心,朱慈目居士是一个对净土法门非常有修持的信徒,有一天,他去拜访佛光禅师,见面后,他问道:“大师,我虔诚的拜佛已经有二十年了,但是我感觉最近在持佛号的时候,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

佛光禅师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朱慈目居士回答道:“过去我在持佛号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直有佛性,就算嘴里不念,心中仍然能感觉到佛声绵绵不断,就是不持佛号,那种声音仍像源泉一样,会自动在心里流淌。”

佛光禅师说:“这非常好呀!说明你念佛已念到净念相继,与佛相应,找到自我的真心了。”

朱慈目道:“但现在不行了,感觉不到那种声音了,所以我现在很苦恼,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见了。”

佛光禅师疑惑地问道:“真心怎么会不见了呢?”

朱慈目苦恼地说道:“我与佛相应的心没有了,心中佛声绵绵不断的净念消失的无影无踪,想要找也找不回来了。禅师,我非常痛苦,请您告诉我,我该到哪里去找我的真心呢?”

佛光禅师笑着说道:“你应该知道,真心就在你的身上。”

朱慈目说道:“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了呢?”

佛光禅师说道:“因为你欲念不绝,和贪爱之心打交道,所以真心就离开你了。”

信徒朱慈目听后,似有所悟。

佛光禅师继续说:“正如永嘉大师所说‘君子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人为什么会迷惑呢?是因为虚妄贪爱覆盖了真心,迷失了自我。迷惘痛苦并不可怕,只要丢掉心中的欲念和虚妄,就可以重新找回自我。

可怕的是丢失了自我,却不知道悔过,这样就会一直在错误里打转,永远迷失真我。

越炫耀离你想要的越远

有些事情,不用解释,也不用炫耀,成功是属于你的,美好是属于你的。如果你拥有着近乎完美的一切,很少有人能不生嫉妒之心。你只需要简简单单做好该做的事情就是大智慧。

弘一法师曾提到翠严禅师韬光养晦的过人智慧:处众处独,宜韬宜晦;若哑若聋,如痴如醉;埋光埋名,养智养慧;随动随静,忘内忘外。

弘一法师将该观点为大众解释说:“与大众相处或独处绝不能炫耀自己,显露自己的才华。要做到韬光养晦,必须如痴如聋。修行人不要知名度,人一出名,嫉妒、障碍、陷害、诽谤全来了。培养自己的真实智慧,智慧靠养,不是学来的。”

逞口舌之快,显示和炫耀自己,是最愚蠢的做法。有一次,丹霞禅师去拜访慧忠禅师,不巧的是,慧忠禅师刚好正在小憩,于是丹霞禅师便问慧忠禅师的弟子:“请问,你的师父慧忠禅师在家吗?”

弟子刚刚领会了一些禅理,想在丹霞禅师前卖弄,于是回答道:

“在是在,只是不会客。”

丹霞禅师故作惊讶地说:“啊!你回答得真是太深奥了,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白。”

弟子听到丹霞禅师在夸奖自己,于是更加骄傲地说:“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禅师笑着说:“年轻有为啊,不愧是龙生龙、凤生凤。”

慧忠禅师醒来后,弟子便把丹霞禅师来访的经过告诉他,并把自己与禅师之间的对话大肆吹嘘了一番。他本以为师父会夸奖他,谁知道,慧忠禅师听了之后,狠狠地批评了他,并打了他20棒,最后将他逐出了山门。

丹霞禅师听说此事后,由衷地佩服慧忠禅师:“真不愧为南阳第一禅师啊!”

修行的人,是绝对不能逞口舌之争的。禅没有成见,当赞美的时候赞美,当批评的时候批评。

到处卖弄自己,对事物却一知半解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正所谓满瓶子的水是没有响声的,只有半瓶子的水才会发出响动,所以,要学会谦虚,学会躬行。

读书学到的多是知识,儒家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因为不是你自己领悟的。智慧是由定来的,不是外来的,要养。心清净到一定的程度才产生智慧,因定生慧。内不动心,外不着相,内外是二,二都没有就是一,才能达到一真法界。如仍有内外,仍在十法界中。众生要懂得养智养慧,炫耀是愚钝,只有真正得到大智慧才能成为一届英才。

沉静才能认清事情的根本

聪明人遇到问题会先沉静下来,总结和反思。愚钝的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浮躁,然后发泄情绪。有些时候,问题恰恰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人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先反思自己,这样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弘一法师在说法时曾举过一个例子:“照镜子看见鼻子上有一墨点,很讨厌,擦镜子一定没有用。外面的如同镜子,境界是缘,引起了心中的好恶是非。如回光返照,观察自心,即能觉悟。”

修道的人知道是非好恶是内心起了分别,外面并没有是非好恶。

万法平等,万法如一,无高下之分。是我们起了错觉,才有善恶是非。

有些时候,我们无法开悟不是外界环境的原因,而是因为没有认清自身,释迦牟尼为了让弟子开悟、自省自身,也曾借马喻人开示弟子。

一天,释迦牟尼在精舍中静坐,出去化缘的弟子先后回到了精舍,他们一个个神态安详,精神抖擞。回来的弟子在水池边洗去身上的尘土后,到精舍等待佛陀开示。

佛陀结金刚座,等所有的弟子都回来之后,慈祥地说:“世界上有四种马:第一种马在主人为他配上马鞍、套上辔头后,能日行千里,而且能根据主人扬起的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思,自行变换速度和方位,这种能够明察秋毫的马被人们视为第一等良马;第二种马虽然不能根据马鞭影猜测出主人的意图,但是可以在马鞭抽到马尾时然后奔驰飞跃,反映虽然不及第一种马灵活,但是也很灵敏、矫健善走,也算得上是好马;第三种马不论主人怎么鞭打它,都不能会意主人的意思,反应迟钝,直到主人忍无可忍,开始使用暴力,它才明白主人的意思,然后顺着主人的命令奔驰,这种马是后知后觉的庸马;第四种马比前一种反映还要迟钝,甚至有点冥顽不化,直至主人盛怒之下,它才如梦方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的驽马。”

讲到这里,佛陀突然停了下来,然后温和地看着精舍里的弟子们,他发现弟子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于是微笑着继续说:“这四种马其实就是四种众生,第一种人听闻世间有无常变异的现象、生命有陨落生灭的情境,便能悚然警惕,奋起精进,努力创造崭新的生命。这好比第一等良马,看到鞭影就知道向前奔跑,不用等到死亡的鞭子抽打在身上后才追悔莫及。第二种人看到世间的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生命的起起落落、无常变化,能够及时醒悟,并及时鞭策自己,丝毫不敢懈怠。这好比第二等好马,鞭子才打到皮毛上,便知道放足驰骋。第三种人要比前两种人迟钝,当他们看到自己身边的人经历死亡的煎熬、肉身破灭,目睹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颠沛困顿的人生,才开始恐怖惊惧,善待生命。这好比第三等庸马,非要受到鞭杖的切肤之痛,才能翻然省悟。

第四种人最愚钝,只有当自己被病魔纠缠,四大离散,如风前残烛的时候,才悔恨当初没有及时努力,在世上空走了一回。这好比第四等驽马,受到彻骨彻髓的剧痛,才知道奔跑。然而,一切都为时过晚了。”

听了佛陀的开示,弟子们早已开悟,于是各个闭目冥想,自省自身。

认清事情的本因是人的一种开悟,心若开悟,其意便随行随动,其行也将随之而变,鸿鹄之志也需要配以翱翔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得以施展。

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生活中有很多人有才华又聪明,但总是一事无成。

看似有智慧为何都是苦恼呢,原来是心没静下来,行动没跟上去。所以凡事不能只是说,只有沉下心去做才是真智慧。

上上根人一听就领悟,立刻照做,无疑。中等根机还要等人劝,下等根机的人劝也不信,他说拿出证据来。

佛虽不在世,而作证人仍然不少,只要留意即能发现。弘一法师在为众僧讲佛时,提到开悟和智慧,还讲到一个佛家归西的故事:早年恢虚法师在香港讲开示,由弟子们记录,有一本叫《念佛论》,最后谈了几桩公案:第一,哈尔滨极乐寺传戒时,有一位修无师,出家人,不识字,在俗作泥水匠。他发心来戒坛帮忙。有一天他向老和尚侦虚法师告假,说要走了。老和尚有修养,不怪他。当家师定西法师沉不住气,责备他说:你既发心来护持道场,没几天就要走,说得过去吗?他说我是要到极乐世界去。大家一听很惊讶,问他何时去,他说不超过十天,并请求老和尚为他准备一个房间同两百斤柴。第二天他又来了,说今天就走。于是大家为他急于准备,并请同参道友来助念。有人请他说个临终诗偈,他说:“我是苦恼人,不识字,不会作诗作偈,但我有一句要紧的话,就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说完不到一刻钟就往生了。谛闲法师见到极为赞叹。

悟性在瞬息之间,有时候求而不得,只有拥有一颗澄澈之心,才能真正善悟。一天,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说:“大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觉得在您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可是为什么我却始终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后,转身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到时候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马上按照禅师的指点照办,可是过了不久,他再一次找到禅师:“大师,葫芦口太小了,我没法将盐块全部装进去,即便是装进去的也不化。我将筷子伸进去,却又搅不动,所以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摇了几下,盐块很快就溶化了。

禅师语重心长地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给自己留一点空闲,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也搅不得,怎么能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不服气地说:“大师,弟子不明白,既然用功不开悟,难道不用功就可以开悟吗?”

禅师缓缓地说:“修行如同弹琴,弦绷得太紧就会断,弦太松了又弹不出声音来,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顿悟。

能说不能做到,或者做事情的时候不知思考,都是愚钝,只有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做事,才是最大的生活智慧。

同类推荐
  • 机遇的把握

    机遇的把握

    本套书系故事精彩,内容纵横,伴随整个人生成功发展历程,思想蕴含丰富,表达深入浅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智慧力量开发的功能,具有很强的理念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智慧的源泉,生命的明灯,是当代青年树立现代观念、实现财智人生的精神奠基之作,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精品。
  •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

    求职者的圣经 求职篇(上册)内容简介:让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让不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为自己工作;让正工作中的人知道如何工作可以更好;让不满意现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创造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正是《求职者的圣经》的核心内容。
  • 哲理荟萃

    哲理荟萃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失去双眼,重组世界

    蒙达朗拜尔是法国才华横溢的年轻艺术家(电影制作、记者、画家),1943年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一个五代军宦的贵族家庭。后来英年失明,他在绝望中挣扎、苦思、追索。在爱情的激励下,通过再教育的训练,他的生命重新焕发出活力。他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开始写作生涯,至今,他已经出版四部小说以及一些文章。他热爱中国,曾几次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工作。于格以极为真挚的口吻,不屈不饶的精神,富有哲理的思想和他的幽默风格写下他失明前后的生活轶事,特别是对他重新获得的这个世界,对不可见的世界的思索与追求。
  • 优等生最爱做的228个科学游戏

    优等生最爱做的228个科学游戏

    本书为你精心挑选了228个妙趣横生的科学游戏,内容涉及大自然、身边游戏、光的世界、声音、简单力学、电和磁、动植物等多个领域。
热门推荐
  • 女佣兵穿越:绝色锦衣卫

    女佣兵穿越:绝色锦衣卫

    交生死与共的朋友,玩世界最顶级的武器,杀最危险的人,在这些痛快事前面,钱财名声又算什么?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个,就是顶级雇佣兵夜月。穿越后假冒男子成为皇家极品锦衣卫,遇上腹黑王爷,对招中,是敌是友?是爱是恨?好吧,都说了打是亲骂是爱,那杀了你呢?
  • 超能可乐

    超能可乐

    他是学校里独树一帜的大魔王他还是朋友们公认的酷爱刺激的怪人这一天,神奇的异能与他结缘这一天,世界濒临颠覆他究竟选择拯救还是,毁灭?
  • 别样花色

    别样花色

    花可以代表一些语言,也可以记录着一些故事。每个花有它独特的美,同样也有这许多独特的故事。
  • 被颠覆的命运

    被颠覆的命运

    当她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所认知的一切,顷刻颠覆,她将如何选择,是做她,还是他?莫蔚,一个善良柔弱、骨子里却又坚韧隐忍的现代小女子,当一夕之间,世界颠覆,究竟是真的救赎,还是新的轮回诅咒?骤然由女变男,她恐慌、她震惊、她质疑、她痛苦、她愤懑、她绝望,可她却无力改变!面对新的身份,她将如何适应?面对前身遗留的烂摊子,她将如何解决?面对她不可推卸的责任,她又将如何背负?面对命运的戏弄,到底是反抗到底,还是顺应时势,她犹豫了,踟蹰了,挣扎了……穿越千年时光,当她变成他,且看她如何在艰难中抉择,在煎熬中跋涉成长……
  • 最初时光默然

    最初时光默然

    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本文已弃
  • tfboys暗爱离

    tfboys暗爱离

    你猜,我一般写的都是虐文如果觉得不好可以和我说
  • 那年,青春正好!

    那年,青春正好!

    恋爱对于每个人来说,它总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可爱的!女主一个被恋爱所伤,继而不相信恋爱的人又会在高中擦出怎样的恋爱火花呢!!
  • 女娲传说之补天玉石

    女娲传说之补天玉石

    他注定担任寻找女娲后人的责任,她注定要在这三界里孤独终生,没有谁能抵挡命运的安排,反抗必然会遭受惩罚,而这一切皆是因她而起,也因她而息事宁人。
  • 三步轮回

    三步轮回

    乌云盖日,世道浑浊,拨云见日,洗清世道之后,是终结还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
  • 傲娇男神在隔壁

    傲娇男神在隔壁

    转眼火热的八月过去了,很快就又到了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