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1100000021

第21章 附录(4)

现存残简十九枚,简长28.2厘米,原无篇题,“唐虞之道”是整理者根据内容所定的。其内容是讲尧舜禅让之道,着重叙述了舜知命修身及具有的仁、义、孝、悌的品德。简文中有关舜的史实亦见于《史记·五帝本纪》等书,但简文全篇未见传本。《忠信之道》现存残简九枚,简长28.2厘米。原无篇题,“忠信之道”是整理者根据内容所定。其内容主要是列举了忠、信的各种表现,作者认为:“忠,仁之实也。信,义之期也。”关于这两篇的性质,有的学者认为当归史书一类,而李学勤先生则认为:“《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两篇,虽有近于儒学的语句,但过分强调禅让,疑与苏代、厝毛寿之流游说燕王哙禅位其相子之一事有关,或许应划归纵横家,容当别论。”

《陆贾》二十三篇和《新语》十二篇。陆贾(公元约前240—前170年),楚国人,西汉初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口才非常好,有辩士之称,曾经跟着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后来在汉文帝的时候,曾两次受命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所赐予的南越王印,去帝制、黄屋左纛,归附汉朝。吕后称制时,大封诸吕为王。陆贾称病免归,置田产于好畴(今陕西乾县东)。他劝说丞相陈平结交太尉周勃,联络大臣和刘氏宗室王侯,及时平定诸吕之乱,并迎立文帝。

陆贾主张用“逆取顺守,文武并用”的纵横思想来安邦治国,非常注意总结秦朝灭亡和许多国家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作《楚汉春秋》(早失佚,有辑本),另外赋三篇早失佚。今天保存下来的是《新语》十二篇,但是有残缺,关于本书的创作的背景、意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和《汉书·郦陆硃刘叔孙传》都记述为: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陆贾任太中大夫后,时常向高帝称说《诗》、,高祖非常生气,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据理反驳,高祖虽然不高兴却有几分惭色,便令陆贾“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贾因此粗述存亡的征象和原因,劝高祖实施重文治、行术事、法先圣的“长久之术”。“每奏一篇,高帝皆称好,左右呼万岁以庆贺,号其书为《新语》。”陆贾的这些思想基本属于纵横家,而且,从文风考察,《新语》从容、整齐而气盛有力,多俪词韵语,多铺陈、夸饰、比喻笔法,也是纵横家本色。

有人把它作为儒家著作,显然不妥。《陆贾》二十三篇已经失佚,《汉书·艺文志》列入儒家,因对它没有说明,具体情况难以考辨,不过从陆贾上述事迹及《新语》看,也应该是纵横家性质的典籍。了解陆贾,可以阅读王利器先生《陆贾新语注释》。

《庄助》四篇。庄助(?—公元前122年),字详,汉时为避明帝刘庄讳,一作严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庄忌之子,或云庄忌侄子。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他与主父偃、徐乐等同时中贤良,同科都被任命为郎中,后唯独庄助提拔为中大夫。汉武帝曾经令庄助与大臣辩论,庄助以义理相悖相生之道应对,屡次使大臣们受挫。一次庄助侍奉汉武帝宴饮休息时,武帝问他原来在家乡生活的状况,他回答,因为家里穷,常被富人欺辱,武帝便任命他为会稽太守。数年间,不与武帝通信息。武帝便给他写了封信,信中说:

“您讨厌过宫廷侍奉的生活,怀念故土,我让您如意出为郡吏。会稽东面与海相接,南面又与诸越临近,北枕大江。在这段时间,阔别很久而不通音讯,可要谨守《春秋》大义,不要学苏秦从横。”庄助读毕,吓得要死,立即谢罪,离任回朝,每有奇异,常命他为文。淮南王刘安来朝,与庄助私下议论,并给他很丰厚的馈赠。到刘安谋反,牵连到庄助,不久被杀。《汉书·艺文志》把《庄助》录入儒家,应为失误,庄助一生以辩士和纵横术著称,所以汉武帝才有“毋以苏秦从横”的警告,《庄助》属于纵横典籍。庄助另外有辞赋三十五篇,今皆不传。他的言论主要保存在《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全汉文》仅录两篇。

《终军》八篇。终军(约公元前139—前112年),字子云,章丘平陵城(今章丘市龙山镇)人,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18岁那年,被选为博士弟子。不久便与主父偃、徐乐等同时中贤良,被任命为郎中,又擢升为谏议大夫。

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南越与汉朝和亲,武帝派遣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入朝,同内地诸侯一样听令受封。出使南越前,曾请求汉武帝赐给他“长缨”,如果南越王不肯归顺汉朝,就用长缨活捉南越王,从此,终军弱冠请缨的故事便成为历史佳话,“请缨”也成为投军报国的代称。

最终劝说越王成功,越王请求将全国隶属朝廷。武帝非常高兴,赐给南越王大臣印绶,改用汉法。因为需要新改其俗,所以命令终军留下镇抚其地。翌年,由于南越相国吕嘉谋反叛汉,终军被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因此世称“终童”。《汉书·艺文志》也把《终军》列入儒家,也应该失误,终军的业绩在于“辩博能属文”和“请缨”,都属于纵横家事业,他的言论在《汉书·严硃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中有所保存,如“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颛己之宜”“罚不阿近,举不遗远,设官俟贤,县赏待功,能者进以保禄,罢者退而劳力,刑于宇内”、“怀圣明而不专,建三宫之文质,章厥职之所宜”等,都具有纵横家风范。

《吾丘寿王》六篇。吾丘寿王,字子赣,赵(今河北邯郸)人。年轻时,因善于下棋而被推举为待诏,并令跟董仲舒学习《春秋》。因聪明好学,升任侍中中郎。后犯法被免职。东郡盗贼起,召回任命为东郡都尉。后来,又回朝廷担任光禄大夫侍中,反对丞相公孙弘禁止百姓持有弓、刀。后犯法被杀。他在汉时有善作赋之名,地位与庄助、朱买臣等相等,但爵位不及他们。著作有《吾丘寿王》六篇、《虞丘说》一篇、《吾丘寿王赋》十五篇。今仅存文两篇。他的生平没有明显的纵横家事业,但是屡次犯法可能是因为不守礼法而带此类倾向,从他的《议禁民不得挟弓弩对》中的“圣王务教化而省禁防,知其不足恃也”、《骠骑论功论》中的“谋如涌泉,动如骇机”的观点看,与纵横家的教化与刑罚并重、崇智尚谋、讲究权谋等是一致的。所以,《吾丘寿王》六篇属于纵横典籍。

《补阙子》十卷。梁元帝萧绎(公元508—554年)著。萧绎,字世诚,小字七符,武帝萧衍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封湘东郡王,后任侍中、丹阳尹。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出任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郢、益、宁、南梁六州诸军事,控制长江中上游。大宝三年(公元552年)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辩、陈霸先平定动乱,即位称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秋,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十一月江陵城陷,萧绎被俘遭害,在位三年。萧绎盲一目,少聪颖,好读书,善五言诗,但性矫饰,多猜忌。藏书十四万卷,于江陵城破时自己烧毁。生平著述甚富,凡二十种,四百余卷,今仅存《金楼子》。《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一直将其归于纵横家。由于原书早已无存,又没有相关的记述,目前无法考辨。

《帝范》十二篇。李世民著。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649年),唐高祖李渊次子,出生于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自幼习武,善骑射,尚武略,临机果断。《帝范》是唐太宗对太子李治最后的遗言和嘱托。在《帝范》里,唐太宗几乎讲到了做皇帝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它包括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是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或一言中的,或一语道破天机。这是李家王朝治国的秘笈,也是历代帝王的宝鉴。书的总体思想应该属于纵横家,从无神圣化帝王的本质、“崇文”“阅武”的统治原则、“求贤”“审官”的权谋等,都具有浓厚的纵横意识。了解详细内容,请阅读宋钢、修远整理本。

《贞观政要》十卷四十篇。中唐吴兢著。

吴兢(公元670—749年),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吴兢于武则天(公元684—705年在位)时,经友人推荐,开始担任史官,到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以后他调离史官一职,三十余年编纂唐国史六十五卷。七十岁以后,他有感于南北朝史繁杂,撰写梁、齐、周史各十卷,陈史五卷,隋史二十卷。他为史学事业勤奋劳作了一生,他的高尚品格和智者风范成为后世史家学习的榜样。在中间离开史职的十余年里,吴兢先后任荆州司马,台、洪、饶、蕲四州刺史,还担任过相州长史、邺郡太守、恒王师傅等职,所任都有政绩。《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史识卓越、政治敏感的吴兢,感受到盛衰逆转的趋势已经开始,于是他“缀集所闻,参详旧史,撮其指要,举其宏纲,词兼质文,义在惩劝,人伦之纪备矣,军国之政存焉”。

(《自序》)这部书以对话为主的叙述,史书的体裁,政论的方式来表现这一意图。全书虽然各卷篇数不等,但都围绕一个中心,而每篇则有标目概括本篇的内容或主旨。各卷的主旨及其篇目是:卷一记为君之道,含《君道》、《政体》;卷二记任贤纳谏,含《任贤》、《求谏》、《纳谏》;卷三记历史鉴戒,含《君臣鉴戒》、《择官》、《封建》;卷四记教戒太子,含《太子诸王定分》、《尊敬师傅》、《教戒太子诸王》、《规谏太子》;卷五记道德准则,含《仁义》、《忠义》、《孝友》、《公平》、《诚信》;卷六记政教之道,含《俭约》、《谦让》、《仁恻》、《慎所好》、《慎言语》、《杜谗邪》、《悔过》、《奢纵》、《贪鄙》;卷七记教化之本,含《崇儒学》、《文史》、《礼乐》;第八卷记重农贡赋,含《务农》、《刑法》、《赦令》、《贡赋》、《辩兴亡》;卷九记征伐安边,含《征伐》、《安边》;卷十记慎始敬终,含《行幸》、《畋猎》、《灾祥》、《慎终》。因此,《贞观政要》不仅是一部治国安民的宝典,也充满了社会、人生的智慧,而其核心“人伦之纪”与“军国之政”有机融合的思想,属于纵横家“为君之道”,文史与刑法、兴亡机变也包含了纵横家的捭阖之道。《贞观政要》,后来成了历朝皇帝必修的功课。这部书九世纪传入日本,德川幕府在公元1615年颁布《禁中并公家法度》中规定天子必读此书。因此,《贞观政要》对日本政局也产生过一定影响。此书也是韩国前总统金泳三的取胜秘笈。

同类推荐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三)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三主讲近世哲学。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热门推荐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 华少溺宠娇妻

    华少溺宠娇妻

    走过路过,别错过。一场相遇,一见钟情,邂逅念念不忘,再见倾心。两年后的重遇,华少的苦缠追妻,掐掉女主桃花朵朵,步步功心,终抱娇妻归。婚后,更是溺宠娇妻无度……简介不靠谱,内容详情,请点击收藏键,阅读本小说,期待你们的到来。
  • 此处天龙

    此处天龙

    《天龙八部》同人文。现代女青年魂穿到阿朱身体后,经历到的别样人生。主要依据为三联版小说原著,部分根据黄日华版电视剧。男主为萧峰,性格方面会尽量贴近原著,毕竟我喜欢的是那个萧峰,为国为民,千秋万代只有阿朱一人的萧峰。他如何爱上有阿朱记忆,但性情变了的女主,这可能是本故事重点。关于女主,穿越后拥有阿朱记忆,仍旧爱萧峰,但不敢袒露真实的自己,如何接受自己,勇敢地面对萧峰,这可能是重点。没有狗血的爱情,只有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痴迷。主角有时很脆弱,就像我们每个人。有时候很坚强,是我们希望中更好的自己。友情,抉择和牺牲是第二主题。开头节奏有点慢,第一次写文,有很多缺点,希望大家指正。
  • 至情魔尊

    至情魔尊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说情特别是爱情,爱情可斩断钢铁,可覆盖蓝天大海。当爱真正爆发出来时,正是它最为强大力量,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 剑心仙魔谕

    剑心仙魔谕

    出身上古门阀却天质极差,不谙世事,在父母的保护下,按照被安排好的道路修行,和青梅竹马的恋人无忧无虑的在一起,然而冥冥中命运的轨迹却已然偏离。恋人无奈的离去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弱小与平庸,虽有心追寻自己的命运,寻求强大的力量,却无力斩断所有的羁绊,母亲的陨落,青梅竹马的恋人却要嫁给他人。不堪受辱,一时冲动,铸成大错,被迫叛逃,为了追求力量,独自四处游历,逃亡,征战上古门阀子弟,夺取天地灵宝。一次意外的机会让他得以手刃仇人,却却也触怒了一个上古门阀,为躲避追杀,出逃至异族盘踞的偏远之地,却又无意撞破了异族欲重夺霸权的阴谋,虽侥幸脱身,却被两大巅峰强者的交战波及………………
  • 妙手芳华

    妙手芳华

    富甲一方,名满天下的白家嫁女,不想一年后死于非命……一朝重生,惊天逆转横行霸道的皇亲国戚勾心攀比的贵族宗亲她也可以翻脸不认人
  • 伪神养成

    伪神养成

    某一天,一片神奇的云带来了一件神奇的事,那就是——大家伙儿穿越了!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杨影:“阿阳阿阳阿阳阿阳……”夏阳:“叫鬼啊!”杨影:“可不是?你现在与鬼可无不同。”—夏阳:“什么人?寻仇的?”来人不答,走近。“刷——”夏阳拔刀,砍伤来人。杨影:“真不记得?”—杨影:“没有我,你就把自己整的这么狼狈。”夏阳:“你、用我身体、做过什么?”杨影:“让你被雷劈。”—杨影:“帝嬴天很危险,你不该与他合谋。”夏阳:“你更危险。”—夏阳:“为什么不躲?”杨影:“门,要关了。”夏阳:“算你狠!”——回家,还是留下?更新极慢,入坑请谨慎!
  •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大明皇后之权倾天下

    他在700年前的大明朝重生,偶然的机会,搭救了未来大明皇后的性命。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朝夕相处,怎能不情愫暗生?他们能否打破命运的禁锢,在一起?在一起?且看他如何从一个小铁匠,成长为叱咤风云权倾大明的权宦!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踏摇归来

    踏摇归来

    那一场秋凉后,再无踏摇。第一次戎装,我失去你;此后每一次戎装,我失去自己。千帐灯影,手起刀落。——她的性命,可是尔等庸人鄙士可得?血染伶衣,尸浮故境。——这世上再无易安还,只有我萧涉归!宫廷深深,暗流雄鹰。——得到这天下,也再寻不到你……金戈交错,故国浮沉。苍天欲哭,而我已无泪。最后一次戎装,我看见你飘飞的云袖。踏摇款款而来,尽情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