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上了眼,合上了心,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醒来发现,这一生不过一瞬。
天地昏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天地间,黎民众生仰头嘶喊,从喉咙破涌而出的一声声怨,被空气中凝固的血与泪封锁了。这一股无处可逃的怨气,沉重地压迫着大地生机,并一点一滴地将其侵蚀、吞噬。这苍茫大地,仅剩下一片涂炭。
不过数年,神魔两界的激战,令天地间的悲离苦恨八荒四起,人间成为了一片血色荒漠。
魔界稍占上风,玉皇大帝为首的神仙则撤兵退回九天凌霄大殿,共商战事。众仙家皆赞同求助于中央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
众仙家正要作法飞身,释迦牟尼佛领众弟子忽现身于凌霄大殿四周。如清风一般柔和却凝聚着慈悲之能量的金光洒落在大殿每个角落,众仙家心头所有烦扰忽如烟如雾缓缓散去、消逝。佛光普照,“阿弥陀佛”四字于大殿内回荡,久久未消,众仙家亦口复其言“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庄严圆满的模样在佛光中忽隐忽现,众仙家见之,即合十作礼。
“世尊法力无边,竟解得朕之意,朕实为感动。”玉帝于众仙家前,双手合十,作揖行礼道。
“佛非知帝意,乃是帝心中有佛。”话罢,释迦牟尼佛方圆且隐隐闪金光的头转向身旁的文殊菩萨,大方大度又大气一笑。文殊菩萨面露慈笑却不减雄性阳刚的豪迈气质,他手持慧剑,乘着狮子状祥云,会意一笑,而后端正身子,移身及玉帝面前,“灭苍生如是,救苍生如是,地藏王世尊曾言‘若吾不入地狱,孰入地狱’。”
玉帝与王母惑而相视,众仙家亦迷惑,皆面露急色,静待其音。
菩萨顿了顿,将手中净水瓶递予玉帝,“杨柳生,万物生。”话音刚落,泛黑的柳枝就垂现于瓶口,散发着死亡的气息。
玉帝接过,见瓶中的水稠而发黑,且散发血腥肉腐的恶臭,他不由蹙眉而疑问道:“朕愚笨,不知大士之意。”
“帝尚有法力可让杨柳再生,”话此,菩萨袖中飞出两本银白经书,经书自然而轻落在玉帝掌上,他又道,“此乃无字经书,只有心愿普救天下者可观读。帝若答应罢,吾等即刻下界助仙界除魔。陛下,救苍生,如是。”
雍容华贵而眉目泛滥了慈善的王母娘娘急问,“大士,道是如是,可。。。”玉帝忽截话道,“王母,朕,明了。”话罢,他面目似有不服之色,却是一笑而过之,“朕知过,此番甘愿舍身,救济苍生。”
菩萨乘狮子祥云回到释迦牟尼佛身旁,两两点头示意,而后随佛光淡去,众佛消失。
“王母,朕还是赢了。”玉帝自负地一笑,双眼划过一缕白光,清高无上之王者面容露出奸诈之色,他轻声与王母讲,“请仙友为寡人照看那囚于罗海山的帝后。”
“天帝,同为九天仙家,本尊愿助帝一臂之力,只是,群仙不可无首。”
玉帝微点其首,目光投向众仙家,“笔仙,墨仙,纸仙,砚仙,仙界数你等四位仙家法力较高,亦熟知三界世事,朕作法净水瓶其间,必是无法抽身,亦元气大伤,身心虚弱,将与王母就昆仑之巅休养。仙界之事,暂且由你等代理,其余仙家辅之。”
笔仙身着蓝色深浅分明的纱衣,衣裳坠有零零星星的浅色蓝光水晶粒,她紫唇贝齿,凤眼明眸,额上一朵蓝紫色花印如火燃烧,耀人眼目。
墨仙半束其发,不着装饰,银边白底衣裳,温雅其容却无情其色,他只手负于身后,似那高居天际而胸怀苍生之姿态。
纸仙书生打扮,身着翠色流云印衣,剑眉横,眼若花火,嘴上一抹淡淡解颐之笑,恰如童心不泯之神色。
砚仙一身油光水滑的绸缎,但仍是粗汉模样,粗眉入鬓,厚唇发紫,严而厉害的眼神坚定向前。
墨仙移身而出,如冰雪里吹过的冷风,他微微躬身作揖,声如鸿毛浮空,飘渺轻柔,又如滴水轻弹,声声灵动,可惜毫无感情,“墨仙愿为吾帝代劳,望帝放心,墨仙与各仙友必歇尽全力,保护三界众生,静候吾帝佳音。”
众仙家随声道,“臣等必歇尽全力,保护三界众生,静候吾帝佳音。”
玉帝低声“嗯”罢,满意地领着数位仙姑仙童,同王母驾云离去。
人间大地佛音回荡,声声入耳侵心,使黑暗之气释放、消逝。
仙者施法辅之,杀之。
天地间在佛光的普照下顿现光明,生机乍现。
大部分魔兵魔将皆在众仙法器散发的五彩光芒之下化为缕缕黑气,消逝在佛光与仙气的笼罩之中:逃者逃,伤者伤,亡者亡。
魔界大失其兵将,魔王幻无法慌忙逃回魔王大殿。
石壁前,幻无天满面的魔纹隐隐淡化、口角溢出浓浓黑血。他卷曲而及腰的深紫的发,失了光色。那魅人却深冷煞人的眉目,失了神。“天帝,本王若有再生之日,定是你命丧之时。夺妻之恨,灭族之仇,本王必要你数倍偿还。”
话语间,面前石壁被他五指一掌紫光劈开,其中像倒映的紫光乍泄,浮现一女婴,她静而含笑,无邪无忧。
魔王从腹中隔空取出一颗混黑发亮的珠子,将其按入女婴腹中。只见女婴双眼闪耀紫光,明亮而犀利,且身体渐渐散发紫气,宛如被耀眼星光折射的莹透紫水晶。
“幻无天,你要记住,世间无情,咱又何必有情!”话罢,他转身,那一瞬,石壁合上,紫光消逝。此刻,许多回忆涌上心头,他冷冷一笑,飞身至魔王大殿之巅。
他俯瞰大殿之下混沌的悬崖峭壁,已如废墟。深叹而后,绝望地合眼,仰首。
释迦牟尼佛与众弟子宛如满天繁星,金光耀眼,佛音如巨山倒下;字字佛语幻化成千刀万剑,逼得魔者无处可逃,灭之措手不及。
旁观仙家皆得意状,观望那一片废墟,宛如高高在上的赢家。
“释迦牟尼,你这是哪门子的普度众生?难道你佛眼蒙尘,或是已经瞎了?本王今日就是死,也死而不服!”魔王粗喘而叹息,浑身颤抖,他身子几欲倾斜倒地,仍怒气不减,道,“天帝老贼,本事的就出来单打独斗,何必作缩头乌龟?”话到此,他已彻底半跪于地,压着嗓音,双眸冒出紫色血丝,几欲无法言语,“本王。。。本王不服。。。不服。。。”
“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一声道出,魔王瞬间灰飞烟灭,最后一幕,是他不惊不惧的坚定的眼眸,仿佛是另一个人附身的神情。
“尘归尘,土归土。”释迦牟尼佛低头念咒,忽闻女婴哭啼,他问身旁普贤菩萨,“菩萨。”
“弟子在。”
“可听得?死之气,生之息。”
普贤菩萨合眼静思,道,“待弟子将她携来。”
“且慢,舍利,提达多,吾等亦前去——其余弟子回返婆娑世界。”
石壁前。
四佛佛眼一断,便知其中藏有女婴。
舍利佛的额头丰满而大于脸面,耳垂亦圆润。他一手数珠,一手施展无畏之状,呵呵一笑,更是慈祥和蔼,“弟子所思如是,幻无法若不是以一己魔力护此婴儿,定不会烟消云散,化为尘埃。”
提达多手捏钺斧,双耳垂肩,面慈目清,庄严而无有笑容,“世尊,此婴儿必定是魔王之后,既生于魔道,应救其出苦海,为了苍生与她,弟子觉得应将其了结,以绝后祸。”
释迦牟尼佛点头微笑,而后双手合十,启齿念咒,忽有金手从他指尖如烟散发,抱出啼哭的女婴。
“女娃灵气十足,尚不知世,又与佛有缘。提达多。。。”
提达多怔住片刻,才合十应道,“弟子在。”
“佛将她托付于你,你好生教养,待她长成,心识启示,便入我佛门,何不美哉!”
提达多深思片刻,又迟缓应道,“世尊,此女娃的魔力必会随身体的成长而增长。。。”
“她魔力与肉身尚未相合,且放心。”释迦牟尼佛厚实的手掌抚过女婴的天灵盖,抚过之处立现一朵无暇透白的莲花,圣洁而孤高,只见白光一闪,灵气逼人,女婴的双眸即变回浅浅的棕色,亦停止哭泣,展露出无邪的笑容。
“弟子明白,弟子定将她抚养长成。”提达多接过女婴,见其笑颜,亦笑,“甚是可人,世尊,其名?”
“魔王不曾悟到的便让她代之,愿她能虚灵宁静,摒弃外缘,神回观想,禅之。”
提达多会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禅亦是无禅,无禅亦是禅,可禅不可禅,了空之境适之,弟子愿随世尊之意,唤她作,无禅。”
“嗯。”其三佛意味深长应道。
释迦牟尼佛望着女婴,叹道:“佛子之不幸,皆因身处虚实之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绝照无禅之,妙明无心。寂中无知,何为是归程呵!”而后,四佛齐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佛光一散,四佛消失。
PS!
http://www.*****.com/?p/4689809923?pid=94591323705&cid=0#94591323705
(本文在百度小说贴吧试着发过几章节~“小说正文已由笔名‘我佛念无禅’发表在‘起点’~敬请期待~”2016-07-3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