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400000064

第64章 验证真伪(2)

李隆基点着头道:“他讲的是属实,如果不是张说,怎么知道这些?”李林甫并不甘心,看着杨闼道:“中宗复位后又怎样?”杨闼道:“中宗复位后,我入为兵部员外郎,后又转为工部侍郎。景龙年间,因遇母丧,不得已离职,服丧未满,中宗欲起复授黄门侍郎,而我却推辞不受。服丧期满,复授工部侍郎。不久,我被改为兵部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李林甫慌了神想:“看来我是被那李静忠蒙了,真恼人!”但又不甘心,继续看着杨闼道:“那在景云年间,又当如何?”杨闼道:“景云元年,睿宗即位,我迁任为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秋天,谯王李重福潜入东都欲谋皇位。兵败后,东都留守捕获了其党羽数百人,多人审讯不能定案,睿宗命我前去审理。我到洛阳查清此案,一宿捕获了谯王的主谋张灵均、郑愔等人,弄清了其全部罪状,其余误捕下狱的宣布无罪。此事深受睿宗的嘉奖,赞我不枉良善,又不漏罪人。翌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

李隆基一听全对,忍不住问:“后来又怎样?”杨闼想:“生死在此一辨。”于是将掌握的东西讲道:“此时的陛下尚居东宫为太子,微臣为侍读,备受亲近礼敬。太平公主交结朝臣,要朋比为奸,干预朝政,图谋废您。二月,睿宗对侍臣说有术者上言五日内有急兵入宫,卿等为朕备之。侍臣明白,此事是在离间挑拨父子关系,以动摇您的地位,都面面相觑。我则说是谗人设计,拟摇动东宫。陛下若放权使太子监国,则君臣分定,自然觊觎路绝,灾难不生。睿宗听后,即日下旨由您监国,第二年又禅让给您。”

李隆基感到他是对自己有功的,脱口而出道:“对呀,还有什么?”杨闼道:“睿宗虽然退居为太上皇,但其实仍控制着朝政大权。太平公主仍依恃皇兄权势继续干预政事,变本加厉地谋害您。她恨微臣不趋附自己,便奏请睿宗将我贬为尚书左丞,并出为东都留守。微臣洞知太平公主之党暗中怀有异谋,遂遣使者献给您一把佩剑,交与王皇后暗示您要果断行事。在平定了太平公主的谋乱后,您即召微臣拜中书令,封燕国公。”

李隆基点着头道:“看来你就是张说!”李林甫不由大惊道:“陛下,认定假象,就抹杀了真相。不能单凭他说出张说的事,就认为他是张说。”李隆基冷冷地道:“依你说,怎样才能验证真假?”李林甫慌乱地想:“朝廷的官职很杂,他肯定说不上。”因此道:“张说曾是当朝宰相,知道他的事并不稀奇,但他未必能知道我朝官职的设置。”李隆基当下有些疑惑,心想:“他的口音还真有鸣沙味。”便道:“既然你是张说,一定知道我朝的机构设置?”

杨闼道:“我朝承袭隋代,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在此基础上依据惯例衍生出具有执行、监察、侍从或其他功能的机构,共同组成朝官系统。”李林甫冷笑道:“能具体说出来吗?”杨闼道:“朝政决策与执行机构,是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李林甫继续追问道:“那么具体功能呢?”杨闼道:“这个也要说吗?”李林甫以为他就要露出破绽,冷笑道:“当然要说。”杨闼看着皇上道:“陛下,说起这个确实很多,能不能不说?”李隆基也起了疑心,厉声道:“必须说!”

杨闼道:“好,我就细说。中书省负责发布诏令。中书省一度称为内书省、西台、凤阁和紫微省,长官中书令通常担任相职,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其下属是中书侍郎,在初期作为中书省长官的副手。在高宗和武后时期,开始被任命为宰相。它最重要的诏令起草工作,主要由中书舍人负责。中书舍人有六员,还兼负宰相会议的秘书事务。因起草诏令事关重大,实际上参与了军国政事,不仅需要较高的文学才能,也要有较好的政治才干。因此,我朝特别重视中书舍人一职,其被视为文学之士担任的最高职务。此外,中书省还设起居舍人二人,以记录皇帝言行与诏令;通事舍人十六人以负责朝见礼仪和传达诏命;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和右拾遗各二至六人的谏官,以对国家政事提出建议……”

李隆基听至此,忽然打断话道:“不用试了!如他不是张说,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么多。”李林甫怕皇帝就要下旨,索性豁了出来道:“陛下,单知道这些怎么就可验证?张说既是我朝宰相,他知道的就非常详细,可以让他继续说,要是没有丝毫漏洞,才可以证实……”李隆基看着杨闼道:“好吧,索性都说出来,张说是做过宰相的,这些难不倒他。”

杨闼道:“门下省,一度被称为东台、鸾台和黄门省。负责对诏令的审议与封驳,即拥有封还皇帝诏书和驳回臣下章奏的权力。这一职权,主要由门下省官员给事中行使,给事中一般的设置为四人。门下省长官侍中和副长官门下侍郎,通常都兼任宰相之职。虽然对诏令照例进行审议并署名,但较少行使封驳职权……”李隆基立刻打断话道:“先等等,朕登基后谁是黄门侍郎?”杨闼道:“李乂任黄门侍郎,也即门下侍郎。”

李隆基追问道:“此人上任有何作为?”杨闼道:“乂在门下,多所驳正。在开元初年,姚崇担任紫微令,荐李乂担任紫微侍郎,外托荐贤,其实引在己下,去其纠驳之权也。”李隆基道:“这么说,门下侍郎是纠驳?”杨闼点着头道:“正是,该职行使的是纠驳权,由于职高望重,对中书省诏令的颁布有牵制作用,以致中书省长官亦有顾忌。”李隆基点着头道:“那么门下和中书两省,都设置什么?”

杨闼道:“门下和中书设置谏官,主要包括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和左拾遗各二至六人,以负责对朝廷决策的得失进行评论和各种建议。”李林甫觉得他没讲完整,冷笑道:“就这些吗?”杨闼道:“此外与中书省相对应,门下省还设起居郎二人,负责朝廷政事的记录和皇帝言行与诏令的记录整理。为了便于决策的进行,中书、门下两省还分别设置下属机构与官职。”李林甫冷冷地道:“都是些什么?”

杨闼道:“较重要的有中书省下属的集贤殿书院和门下省下属的弘文馆。这两个机构收藏有大量图书,具有皇家图书馆的性质,可供皇帝、宰相和其他官员参考。史馆,初属门下省,后属中书省,负责国史的修撰。符宝郎属门下省,负责各种印鉴符节的掌管……”李隆基又再次打断话道:“不错!可你还没说尚书省?”

杨闼道:“尚书省,是我朝最高的行政机构。在唐初,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为正宰相,因此尚书省既是朝政决策机构也是最高行政机构。但在您登基后,内部权力进行了再分配,尚书仆射被排斥于宰相外,因此尚书省成为单纯的行政机构。”李林甫冷笑道:“就这些?”杨闼愤怒道:“莫非我说得不对?”李林甫道:“不是不对,而是你说得很不全面。”

杨闼看着李林甫道:“什么不全面?那你听着:尚书省的总办公机构,掌举诸司之纲纪,与其官僚之程式。主要负责尚书省各类文书的审核、签发与存档,指导六部诸司工作。都省事务,由尚书左右丞和左右司郎中、员外郎主管。而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多成为授予大臣的荣誉,并不具体负责尚书省日常事务……”李隆基当即打断话道:“那尚书省下又设置什么?”

杨闼道:“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又主要下辖着四司,共二十四司。吏部负责官吏的铨选、考课、封爵和勋赏;户部负责户籍、土地、赋役、仓储和市易;礼部负责科举考试和礼仪、祭祀;兵部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刑部负责刑狱和财政审计;工部负责国家土木工程和屯田、水利。六部的长官为各部尚书,副长官为各部侍郎,而诸司的长官则为各司郎中,副手为各司员外郎。”

李林甫见皇帝频频点头,心中发慌,见杨闼打住不再说,立刻抢先道:“为何你总是问一句答一句,不说六部二十四司的任务?莫非怕言多有失,露出狐狸尾巴?”杨闼冷笑道:“这有何难?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的任务,是上承皇帝和宰相所颁布的诏令,把它们拟定为具体实施的政令,再颁发给朝廷的九寺五监及地方各府、州、县具体执行……”

李林甫冷笑道:“如果你是张说,为何总是说不完整?定然是怕言多有失!”杨闼冷笑道:“随便怎么想,但要我多说,这不是难事。六部诸司还负责检查处理朝廷各部门及地方府州向尚书省申报的一般行政事务。因此朝廷的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九寺,以及国子、少府、军器、将作、都水五监,实际上是接受尚书省指令的下级事务机构。”

李林甫道:“那你说,九寺的长官称什么?”杨闼笑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还能问?九寺的长官称卿,总称九卿,其副手为少卿和丞。国子监的长官称祭酒:都水监的长官称使者;少府、将作、军器监的长官都称监。九寺五监的职权范围,上承尚书省六部诸司,且与六部有大体固定的对应关系……”

李林甫疑惑地想:“这究竟是杨闼,还是张说?李静忠若是倒了霉,必然要牵连到我。”因此冷笑道:“看来你为冒充张说,可是做了充分准备。”到了这种地步杨闼已置生死于不顾:“难道你是要让我把从上到下,包括九品官员的设置,全部说上一遍你才相信?”李隆基道:“这倒大可不必!”又冲着李林甫愤愤地道:“大胆李林甫,你以为朕是一个昏君吗?你以为……”

李林甫立刻跪倒道:“陛下!请不要被他的表象所蒙蔽。想要冒充人,肯定是早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别说他能说准张说的事,就是让他把官场上的规矩都说出来,他也能倒背如流。微臣有个办法,定让他露出马脚。”李隆基看着李林甫长出一口气,冷冷地道:“要是诬陷别人,少不了对你二罪归一!”

李林甫已胆战心惊,但却道:“陛下!芸芸众生,面貌相似虽让人惊奇,但并非没有。如单用形貌辨别真伪,肯定不行。就是把张说的老婆、子女请了来,也未必能辨出真假。因张说自入朝以来,一直没有回家,老婆对他陌生,子女又没见他,说不准会以假当真。但请陛下留意,他说话的声音是憋出的,可无论他掩盖得多巧妙,还是有一些痕迹。”

李隆基也发现了这一点,当下和缓了语气道:“朕也纳闷,怎么才离开,声音就变了?”李林甫忙道:“这就是破绽啊!他是张说的妹夫杨闼。张说被贬后去鸣沙看望妹妹,这一去难免会说到很多。当着他知道真相,于是就了解到更多的东西,然后杀了张说冒充。”李隆基打断话道:“你是说,杨闼杀了张说?”李林甫道:“也许这事连杨闼的老婆也不知道。他们本来长得相像,他杀张说,杨氏或许还把他当作哥哥。这样,他可以瞒天过海。”

杨闼冷笑道:“这是你的想象。那天我是在妹妹家吃饭,妹夫忽然死了,怎么能颠倒黑白胡说?”李林甫冷笑道:“无论你多狡猾,你一定忽略了最简单的东西。要是我说出来,你能回答上,我就认你是张说。”杨闼道:“你说!”李林甫看着杨闼道:“张说很少回家,但常写家书,如果把张说的老婆请来,让她问家书的秘密,你定露马脚。问题是陛下需要马上知道真伪,那就有个更简单的办法!”

杨闼装作镇定道:“问吧,何必废话?”李林甫道:“杨闼就是再聪明,也不会问及张说家的平常事。我问你,张说有几个子女?”杨闼冷笑道:“一派胡言!我只有两个儿子,根本没有女儿。”李林甫道:“叫什么名字?”杨闼道:“长子张均,次子张垍。尤其是张垍,陛下曾许诺将杨贵嫔生的宁亲公主许嫁。”李隆基立刻道:“对!那你说朕为何会将宁亲公主许嫁张垍?”杨闼道:“那是因臣有解梦的功劳,所以有此恩宠。”

李隆基怒道:“李林甫!你还有什么说的?还有李静忠,简直目无王法!你以为,他做的那些事朕不知道?如今,朕已知道了内幕!”杨闼庆幸皇上知道了李静忠的事,不然定会维护李林甫,便道:“陛下英明!那家伙本来就是个大贪官。我怀疑,他是假剿匪真通匪!幸亏我不是杨闼,要不然,我就真成了由他发现和培养。实际上,臣在鸣沙数日,听到的全是他压制我妹夫的事。”

李隆基忽然道:“你妹夫真死了?”杨闼道:“我怀疑,妹夫是被别有用心的人谋害。”李隆基道:“何以见得?”杨闼道:“因为他死后是七窍流血,连郎中也吓得不敢多说,慌慌张张走了。”李隆基道:“是谁如此大胆,竟然毒死你妹夫?”杨闼道:“臣有两个假设。一是因臣在朝性格耿直,难免得罪人,也许有人就借臣被贬之机想杀臣,结果谋杀了妹夫二是臣的妹妹长得漂亮,可能有人想得到他,所以就想害死妹夫。”

李隆基道:“那你觉得,哪种可能性最大?”杨闼道:“因是大胆的假设,还不好确定。但此案要查,一定能查清楚。”李隆基点了点头道:“你说郎中也很明白,却不敢多说是何意?”杨闼道:“估计郎中知道是谁所为。”李隆基道:“无论你是张说还是杨闼,暂且认你是张说!你认为李林甫当有何罪?”张说(实为杨闼)看了战战兢兢的李林甫一眼,见他也正望着自己,便道:“李大人确有失察之过,但根源却在李静忠身上。”

李林甫猛地一怔,李隆基也感到意外,看着张说纳闷地道:“如此说来,李林甫无罪?”张说轻描淡写地道:“臣认为,李大人是受了李静忠的蒙蔽。陛下请想,连臣都被强行定为杨闼,还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这种人为了捞到政绩,揽功是家常便饭!”李隆基愤愤地道:“还有吗?”张说道:“李静忠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什么缺德事都做。”

李隆基道:“那你说李静忠真使百姓致富了?”张说道:“鸣沙大旱,赈灾粮却没到灾民手里。灾民保命都难,哪能养殖?那些养殖场,是把许多乡村的牛羊集中到一起的。”李隆基愤慨地道:“真是该死!这么说高建才的能力,也是假的?”张说道:“这人是名副其实的玉石雕琢师,臣怀疑他家遭遇横事,也是李静忠的计策。”李隆基再次一惊道:“什么?!”

张说道:“如果臣没猜错,一定是他授意手下通知土匪,抢走了玉器,然后再让差役将土匪杀死,夺回玉器。”李隆基愤怒至极:“这样的人满门抄斩!”张说道:“谢陛下!”李隆基冷冷地道:“别急着谢,朕还没治你的罪呢。”姚崇立刻出班道:“陛下!张说奉旨赴任,为何却抗旨?皇命如山,这是藐视皇上!要是不治,必然人人仿效!”李隆基道:“张说!朕令你将李静忠带进京城,同时剿灭土匪,若有失误,定当重处!”张说跪倒道:“遵旨!”

李隆基道:“不管死的是张说,还是杨闼,你必须搞清是何人所为。”张说犯难地道:“这……”李隆基感到他在朝堂上受旨不痛快,很是不悦:“你不愿意?!”张说忙道:“非是臣不愿意,而是在这件事上臣必须回避,要不无论是什么结论,都会有人说三道四。”李隆基对卢怀慎道:“卢爱卿,最近姚相不仅有大事要办,关键是他跟张说不和,为了避嫌,还是由你来查吧?”

行走在沙漠里的沙里豹看着丁奎道:“兄弟,你在香山已经待久了,觉得沙漠和香山,哪里更好些?”丁奎坦白地道:“要说在哪里待习惯了,哪里肯定最好。不过,香山毕竟是大山,沟壑山洞,到处都有易于隐蔽的地方,但所抢对象十分有限。沙漠虽然充满危险,但容易发财,尤其是生命有保障。”

沙里豹道:“何以见得?”丁奎道:“我的这些人马大多是百姓落草,这次合兵可增加势力。”沙里豹道:“兄弟这么想,可见是明理人!”丁奎道:“如不嫌弃,我们结拜如何?”沙里豹道:“好啊!”两人便在沙漠里搓沙为香,磕头结拜了。沙里豹抓住丁奎的手道:“以后我们就是生死弟兄!”丁奎感动地道:“大哥看得起我,必当生死与共!”

十一

同类推荐
  • 两晋通俗演义

    两晋通俗演义

    蔡东藩最先撰写的是《清史通俗演义》,1916年9月问世,最后完成的是《后汉通俗演义》,1926年秋季脱稿。在大约1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11部演义,而每写一部演义,都得搜辑、研读有关的大量史料。前面谈过,光“正史”就有4052卷,但光研读“正史”还远远不够。例如他写《元史通俗演义》,除了根据《元史》,还参考了《元秘史》、《蒙鞑备录》、《蒙古源流》、《元史译文补证》与国外有关蒙古史的译文。由此可见,蔡东藩为了完成这部普及祖国历史知识的通俗演义,付出了多么艰巨的、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精神劳动。
  •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二拍精编(4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边防军政委

    边防军政委

    小说中很多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原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塑造了钟国疆等一批德才兼备、公道正派的好领导。整部小说就是在正义和邪恶的一次次较量中铺展开去。作为读者,我为一位老军人的勇气和胆识所惊叹。我也读过一些反映军人生活的书籍,但是像《边防军政委》这样敢于深挖军人的内心,敢于直面部队中不良风气的作品似乎为数不多。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我心中,作者就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 戊戌追杀令

    戊戌追杀令

    章京杨锐在军机处当值,太监阿昌突然匆匆赶来,在他耳边小声说道:“皇上宣你觐见!”杨锐听了,不禁打了个愣惊,皇上要见我?他从窗口看了看天色,估计已近申刻了。凭直觉,他觉得这个时候召见,肯定是皇上有重要的事!……本书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敬堂、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汉昌先生共同编著,讲述了清末戊戌变法时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龙凤神王

    龙凤神王

    龙-是神魔大陆上至高无上的象征。凤-是神魔大陆上和平安宁的代表。每每龙或者凤诞生都将引起神魔大陆上的一场风波、老天让他重生、他摇身一变成神、成王、你是强大的妖兽?可我却是黄金巨龙后代、任何妖兽都得匍匐在我的脚下、你有人族不灭魂魄?可我有不灭凤凰心、魂可灭、心无法灭。看我闯便九大域、大闹三大界、杀进死亡之城、名镇神渊。
  • 双华记

    双华记

    一坨狗屎踩下去,她和她的命运开始交错。高富帅和财主家的傻儿子。谁才是她们的狗屎运?白富美和包子,谁的人设更可爱?无宅斗,无商战,不欢乐,不成文。欢迎大家入坑——《双华记》,看两个女人灵魂互穿引起的爆笑故事!
  • 星战神座

    星战神座

    一个铁血帝国一台手工机甲一款根据撸啊撸改编的游戏一位没见过父母的孤儿到底能在星河时代掀起怎样的热血风暴?
  • 婚后三十六个月

    婚后三十六个月

    这是金灿灿,江一朵,杜娟儿三个八零后女孩步入了婚姻的第三十六个月,这过去的三年里,她们从一个不谙世事、懵懂的小女孩演变成妻子、儿媳妇、妈妈,在这过程里,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尝试,不断的适应,虽然每一个新身份都让她们不知所措,但她们始终相信爱情,她们在婚姻中共同成长,不管是和丈夫的相处,还是娇魔化的婆媳关系,还是养不起的孩子,她们都坚信,心中存有爱,就一定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 超级修正

    超级修正

    徐昊这下真的要日天了。玩Ps玩着玩着把Ps玩进脑袋了。“现在自拍要Ps后才能发出去,来我帮你把本人给Ps下,你是要范冰冰的相貌呢?还是施瓦辛格的身体呢?”徐昊如是说道。
  • 五行四象

    五行四象

    经历了家破人亡的悲痛,众叛亲离的痛苦,肩负着报仇的责任,拯救大陆的义务。见证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
  • 你很好,那就好

    你很好,那就好

    偷偷扭过头45°,刚好看到你的背影。偷偷抬起头45°,刚好仰望你的侧颜。45°的暗恋,憋了整个青春,因为你,一切都改变了。
  • 重生幻镜

    重生幻镜

    他说,待他重生之日,定要将这个世界重新毁灭一次。然而意外的提前重生,却让他失去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在这一片风起云涌,幻术为尊的异世大陆,他再一次的卷入阴谋纷争之中。然而,九州天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前世今生的爱恨纠缠,他又终情归何处?这一次,他能否守护自己的本心,守护住今生唯一的爱恋……
  • 忽如一夜病娇来

    忽如一夜病娇来

    两家人抱错孩子,一户商家,一户侯府,地位千差万别。虞襄很不幸穿成了被抱到侯府的商家女,一来就身世曝光,双腿残废,脑袋上还顶着个‘丧门星’的称号。无奈之下只得牢牢抱住侯爷哥哥的大腿,先把日子混下去,等正主儿回来就麻溜的让位。几年之后正主儿回归,虞襄包袱款款准备走人,却发现抱大腿的技术太专业,侯爷哥哥不让走了!侯爷把酒掩笑:千娇万宠养大的童养媳,岂能说走就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良帝

    不良帝

    善良那是强者对弱者的怜悯,邪恶那是弱者对强者的怨恨,什么正什么邪,都只是世人借口,只有足够强大便可以游离在一切法度之外,掌握一切。看少年如何一步步,一统人,神,佛,魔,妖,鬼,圣兽七界成为七界唯一的至高统治者。“这个世界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是多么的美好呀,但我看未必吧只是世上的哭声你们选择听不到,世上的贫穷你们选择看不到,世上的疾苦你们选择不知道吧,没关系,那就让我来重新制定这里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