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是微量元素,因此补充一定要适度。如果摄入过多也会造成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还会引起发烧、贫血、生长受阻、关节出血、骨骼分解、肾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人体内摄入的锌过多,会干扰其它营养素的吸收。同时,体内过多的锌还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与杀菌作用,使免疫功能低下。这也是专家不建议大家擅自给宝宝补锌的原因。
锌有“生命之花”“智力之源”的美誉,对促进孩子大脑及智力发育、增强免疫力、改善味觉和食欲至关重要。除了先天储备不良、生长发育迅速、未添加适宜辅食的非母乳喂养幼儿、断母乳不当、爱出汗、饮食偏素、经常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非疾病因素,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感染性疾病、感冒发热等也是缺锌的主要诱因呢。
另外,如果家长在为孩子烹制辅食的过程中经常添加味精,也可能增加食物中的锌流失。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易与锌结合,形成不可溶解的谷氨酸锌,影响锌在肠道的吸收。
含锌较高的常见食物
阳光育儿王老师:含锌较高的常见食物有牛肉、猪肉、猪肝、鱼类、禽类、蛋黄、黄豆、白萝卜、胡萝卜、茄子、玉米面、小米、小麦、芹菜、土豆、大白菜、苹果、香蕉、花生、核桃等。多给宝宝的辅食添加这些食物。
意面妈妈:食谱来了。热烈欢迎……
一、 青菜瘦肉羹
材料:大米50克,瘦牛肉50克,青菜2棵,花生油适量。
做法:大米洗净;瘦牛肉剁泥,青菜切碎。在锅内倒入油,油热后,下入瘦牛肉泥翻炒,把大米下入锅中翻炒,与瘦牛肉泥混匀。然后在锅内加水慢火熬煮,煮成烂粥后放入碎青菜,熬至黏稠即可。
二、肉末卷心菜
材料:卷心菜100克,洋葱1/2个,猪绞肉50克,葱、姜末、玉米淀粉各少许。
做法:卷心菜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后切碎。洋葱洗净,切碎。在锅内倒入油,油热后,下入绞肉煸炒,然后加入葱姜末翻炒几下,加入水和切碎的洋葱,待煮软后再放入卷心菜,稍煮后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三、五彩黄鱼羹
材料:小黄鱼、西芹、胡萝卜、炒松子仁、鲜香菇、玉米淀粉。
做法:小黄鱼洗净去骨切成丁状。西芹、胡萝卜、香菇切碎。在锅内倒入油,油热后,放入葱姜煸炒出香味后,倒入沸水,放入西芹、胡萝卜、香菇、炒松子仁和小黄鱼肉,至鱼熟。加少量盐,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许香油即可。
澄宝妈妈:要是所有的妈妈都像意面妈妈这样,估计孩子什么都不会缺了。其实只要营养均衡,宝宝就什么都不会缺。不缺锌的宝宝吃饭香,宝宝营养均衡就不会缺锌,良性循环啊。
十二、发烧的宝宝伤不起
糖豆妈妈:豆儿八个月第一次发烧了,真是心疼死了,手心脚心都很热啊。大半夜去医院,医院好多人。39度以上的才可以挂急诊。反正心里好难过。大夫给看了一下,用了一点儿退烧药。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了,反正宝宝第一次发烧,难受死了。
发烧是正常的免疫反应
爱婴陈老师: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发烧,是体内第一道“防护墙”。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妈妈只要了解了正确的护理,就可以从容以对,因为有时,发烧也不全是坏事。所以,宝宝如果低烧的话妈妈不用太过紧张,如果不去医院,在家里妈妈同样可以处理好。
发烧宝宝要做的事
第一,注意休息。宝宝发热需要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应安静,温度在18℃~25℃之间,通风良好,衣被不可过厚,如果出汗多,要及时为孩子更换干净衣服,并用温水擦洗。不少老人认为发热后要给宝宝“捂汗”,这样汗出来了病能好得快。实际上,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用“捂汗”的方法不但不能使体温下降,反而会使体温骤升,出现高温惊厥。正确的做法是要给宝宝少穿、少盖,帮助散热。
还有就是要给宝宝多喝水。发热时宝宝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发汗。
另外要注意饮食,孩子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在发热的时候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小儿发热的饮食应以供给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维生素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的热量和蛋白质为原则。饮食应以流质和半流质为主。
物理降温法
另外我说几种物理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虽然降温速度较慢,但对孩子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因此可以说是一种较安全的降温方法。
用温水,38℃~41℃,如果没有温度计,可以用手放在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就差不多。取一条干净的毛巾,泡到水里,将毛巾蘸湿,拧得稍干后,擦脖子、胳膊、前胸、后背、大腿等部位,位于肘窝、腋窝、颈部的大血管部位多擦几下,以微红为适度。这样,水的蒸发可带走大量的热,起到降温的作用。
另外,就是临床上用于退热的药物很多,但是一般是宝宝体温超过38.5度才服用退热药。退热药都有较大的副作用,比如刺激胃黏膜、破坏食欲、引发贫血、损害肝脏和肾脏,有的还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宝宝起皮疹。所以家长使用退热药物要慎重,如果连续用了一天体温仍上升,要迅速就医。而且一次性也不可用量过大,应严格按孩子的体重或年龄服用。
莲宝妈妈:上次听一个当医生的朋友说有的家长在宝宝发烧的时候给宝宝擦酒精或者用冰袋敷,这样也是不对的。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成熟。酒清对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反应较强烈,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者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容易发生病情变化。
糖豆妈妈:谢谢大家啊。现在我心里舒服多了。要想想给宝宝做点儿好吃的了,宝宝胃口不太好啊。
发烧期间吃什么
阳光育儿王老师:发烧期间,宝宝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的蠕动因而减慢,宝宝通常食欲下降,若强迫宝宝进食,反而引致呕吐及腹泻等。这个时候适宜给宝宝做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蛋花汤、稀粥、藕粉、肉末面条等。汤、粥之类的比较好消化,而且还可以多补充水分。还有就是饭要清淡,不要吃油腻,不要吃鸡蛋,不要吃海鲜。但是发热对宝宝的身体消耗很大的,所以同时也要给宝宝补充高蛋白食物,如鱼、肉之类的。饮水、饮食要少量多次,不要暴饮暴食。为了弥补宝宝发热期间的营养损失,应每日加餐1~2次,但这样的加餐到疾病恢复后1~2周后停止。
五汁饮与绿豆粥
莫奇妈妈: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和匀,称五汁饮。可以凉服,也可炖温服。
这个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治疗热病伤津口渴的名方。这五种汁都是甘寒清凉养阴之品,很适合刚开始发烧以及高烧刚退的患者饮用,但高烧期间者不宜饮用。
还有就是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白萝卜2~3片,生姜1~2片,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温服。
莲宝妈妈:给宝宝做点儿绿豆粥也不错。就是绿豆加米,煮粥。还有西瓜汁。姜汁红糖粥也可以,姜片和米混合煮粥,然后取出姜片,最后加上红糖。
萝卜丝鲫鱼汤
意面妈妈:萝卜丝鲫鱼汤很不错哦。原料就是鲫鱼一条,白萝卜半根,生姜八片,盐适量。先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丝备用,丝不宜切得太细,切太细很容易煮烂。将鲫鱼洗净,去掉雨肚子里的黑膜,不然做出来的鱼会很腥。洗净后,把鱼身和鱼肚子里的水擦干净,防止煎制的时候迸溅。小火将锅烧热,放油。姜片放进去,炝香。放入鲫鱼,下面垫姜片,既可以增香,还可防止鲫鱼粘锅。一面定型后,翻过来煎制另一面。煎制两面金黄,加入少许料酒,起到去腥提鲜的作用。加开水没过鱼3公分左右,多加一些水也可以,一次性把水加足,这样炖出来的汤汁才更鲜美。不宜加冷水,冷水一激,肉质容易变紧,吃着肉就没那么鲜嫩了。把大火烧开,改为中火煮5分钟,汤会迅速变白。将萝卜丝放入锅内。大火烧开后,撇去浮沫。改为中火煮10分钟左右为宜,以免煮的时间太长,鱼肉过老,吃起来不鲜嫩。加入适量盐进行调味。出锅前,撒少许香菜末,即可上桌食用。但是鱼里面有很多刺,给宝宝吃要多注意。可以用鱼汤给宝宝泡软米饭吃,萝卜已经煮得很烂了,可以给宝宝吃一点儿。
莫奇妈妈:鲫鱼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肠经。具有健脾、开胃、益气、利水、除湿之功效。鲫鱼含有全面而优质的蛋白质,可以补充宝宝发烧消耗掉的营养。白萝卜味甘、辛,性凉,入肺、胃、肺、大肠经。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下气宽中、消食化滞、开胃健脾、顺气化痰的功效。生姜性热,味辛。归脾、胃、心、肺经。具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的功效。
七类宝宝容易发烧
爱婴陈老师:不过有七类宝宝是容易发烧的,在这里和妈妈们分享。妈妈们知道了以后,是可以做一些措施的,以免让宝宝成为这七类哦。
第一类,“被多吃”的宝宝。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壮实,所以总想让宝宝多吃,本来孩子已经吃饱了,可是家长还是不停地给宝宝喂东西,这样的宝宝就是“被多吃”的宝宝。明代医书《万密斋》中指出:“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吃饭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宝宝虽然小,但是也一样有这样的感知能力,家长不要强迫宝宝多吃,更不能顿顿吃撑。因为宝宝的脾胃功能不足,虽然需要营养,但吃多后容易消化不良,蓄积过多内热诱发感冒。宝宝的饮食要品种合理、荤素搭配,以达到孩子需要为度。
第二类,不爱喝水的宝宝。水参与了人体的所有代谢,少喝水自然爱生病,因此水也是预防和治疗宝宝感冒发烧最重要的“药”。家长要让孩子从小养成爱喝白开水、主动喝水的习惯,切不要用饮料、果汁替代白开水,这些东西会伤害宝宝的牙齿,也会影响他们的消化功能。冬季室内空气干燥,应适当增加饮水量。而夏天容易出汗,宝宝也应该多喝水。感冒、发烧及呕吐或腹泻脱水时更应频繁饮水。反正就是让宝宝多喝水就对了。
第三类,穿得太多的宝宝。宝宝们经常处于活动状态,穿得过多,容易出汗,并引起内热蓄积,稍有不甚就会引发感冒发烧。宝宝穿衣要根据气候、室内温度随时增减,以宝宝面色正常、四肢温暖和不明显出汗为宜。新生宝宝(出生28天内)在室内要比大人多穿一件。2至3个月大时,在室内可以和大人穿一样多的衣服,室外多穿一件。更大一些的孩子,在室内可以比大人少穿一件,室外穿得和大人一样即可。但家长要注意孩子脚的保暖,因为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的神经联系,一旦脚部受凉就易引发感冒。
第四类,运动少的宝宝。与活动量大的宝宝相比,不爱运动的宝宝,食量小,消化和吸收能力弱,免疫力较低,容易感冒发烧。同时由于不运动,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和耐力都得不到锻炼,整体素质也会下降。因此建议家长要保证宝宝每天有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大一些的儿童应每周进行3次体育锻炼。不要怕孩子跌倒,每个人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起来的。
第五类,睡眠太少的宝宝。年轻家长都爱熬夜,所以可能就忽视了宝宝的睡眠。如果宝宝长期睡眠不足,就会影响宝宝长个儿,也影响免疫力。睡眠充足是宝宝发育的先决条件,经常睡眠不足免疫力必然下降,就容易感冒发烧。家长应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习惯,睡前要让宝宝安静,以免影响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特别是看到宝宝有生病迹象时,一定要确保他们有良好充足的睡眠。
第六类,不爱洗手的宝宝。很多家长以为宝宝还小,手不脏,其实是不对的。婴幼儿处于探索期,双手到处摸,将东西送进嘴里是司空见惯的事。大一些的儿童趁人不备,不洗手吃东西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凡是传染性的疾病,大都是通过接触口鼻入侵,在感冒发烧的高发季节,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的第一关。所以要认真地给宝宝洗手。
第七类,胆子小的宝宝。研究表明,性格内向的宝宝相对性格外向的宝宝更容易受到病毒侵犯。这个说的是大一些的孩子,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平常要多关注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太迁就,也不能太严厉。同时要注意他们的睡眠和饮食,这样的孩子睡眠和饮食一旦发生变化就可能感冒发烧。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让孩子与外界接触,帮助他们找到排解压力的好方式,尽量让他们变得开朗大胆一些。提醒一下家长们,八个多月的宝宝虽然不算大,但是很多事情他们心里也是明白的呢。
十三、给宝宝催眠
天奇妈妈:刚刚老师有说不爱睡觉的宝宝爱发烧啊,我家宝宝就特别不爱睡觉,怎么办呢?宝宝十一个多月大了。
宝宝睡觉的内幕
爱婴陈老师:0~1岁的宝宝生活的主旋律就是睡觉,所以睡眠质量是影响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是没有白天和晚上的概念的,白天和晚上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一天24个小时中他除了睡觉就是吃奶,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正常发育和成长。小宝宝每24小时大约会睡16~18小时。一般情况下他会一口气睡上2~4小时,然后饿醒,起来吃奶。刚开始的时候,他会不分昼夜地吃奶,但是慢慢的他也会在晚上睡得稍微比白天时间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