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拿着相机,一个商业圈一个商业圈地看,我的目标是:用3个月的时间,在世界500强的企业里,考察30家,了解它们的发展机理,看懂它们的规划战略,了解它们的商业模式。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思考:一个公司,拥有几十家子公司,近2000人,且在行业中有一定的业绩了,以后应该如何走?于是我请教了很多人,包括很多在行业中做到第一集团的人。我发现,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学习。第一名与第十名,打法基本一致,人才素质基本相等,主要是看谁的速度更快,谁的资本更强。
于是,很多时候,我们选择了物理相加的扩张,急于做到第一,结果由于系统不健全,制度不合理,人才素质不达标,出现了问题,拉大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过分地给员工宣传梦想,员工的收入已高于自己的能力,但其野心持续增大,学习力又不强……于是,结局就是分裂。
中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已经找不到答案,因为太多的第一名,本质上仍然没有竞争力。它们发展到最后,很多都会被国企或外企收购。这说明,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中国第一”的思维层面,再也不能把做成中国最挣钱的行业老大当成使命,而应把眼光放长远点,以谋求更大的发展。
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企业特质。
1.违法成本很高,能多走几十年,所以不去投机追求量。
2.不但会在高潮期生活,也会在低潮期发展。
3.专注,并因专注而享受快乐。
4.挣钱不是企业的核心动机,价值传播才是。
5.靠的就是竞争力,而不是成本控制。
6.经理人的地位、职业化、发言权很重要。
7.动机不是源自仇恨与贫穷,而是源自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8.客户导向,了解客户的需求,专业化。
9.创新,基于未来。
10.把科研看得很重要。
所以,要想做好企业,必须做一个国际人。优秀企业操盘手都是具有国际思维的。
成长本身就有两种:一种是复制榜样,一种是自我超越。
世界500强企业的经理人也有一些特质。
1.很少有时间研究奢侈品。
2.梦想不大,读书不少。
3.不谈使命谈价值。
4.不愿做大而全的人才。
5.规划在卓越团队的角色,做到分工的高度。
6.守法,守信。
7.把家庭当成成功的核心。
8.有节奏。
9.空间思维能力强。
10.综合素质高。
中国的企业与企业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分心,就是关心的话题太多。硅谷的很多企业根本不关心房产,它们的办公室是租的;不关心跨行业的事,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产业上。这样的公司,就是国际化的公司,这些企业家享受着创业的快乐,专注于自己的产业,把产业做到极致,做到完美,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这种竞争力是我们无法比的,不是我们没有制度,也不是我们没有分钱的格局,而是我们的心不静,员工做工作时想着创业,企业家做事业时想着产业,一个连财务都不规范的企业想着上市捞钱……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高度在哪里?
企业的自我超越叫产业高度。迪士尼胜过很多娱乐企业,是因为有产业高度;波音公司领导全球航空航天业公司,更是靠的产业高度。专注的成长与学习才有价值,什么都涉猎,反而降低了竞争力。
作为从事企业管理的工作者,最不能做的就是走旁门左道,行不归之路,挣不义之财。我们身边的诱惑太多,不规则方法太多,我们会自我欺骗,比如偷工减料,比如降低工资;我们更会把这些自己的不规范,推给市场、行业、国家,说大家都这样做,然后让自己没有内疚感。这样挣到钱后,自己的心性与肉体都受到了污染,长此以往,不再对任何事情有敬畏,这样,就算学习了再多的管理知识,起心动念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此,我们要能够自我管控,不断学习,在起心动念上不断成长。
一个朋友说:当一个人不再关注体重、健康,不再关注自己的学习、成长,不再关注自己的形象,不再关注自己的时间,不再关注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是“得癌症”的前兆!
所以,自我超越不得苟且马虎。
不要用价值衡量你的朋友
朋友,不是基于价值,而是缘分,因为每个人都有弱小之时。价值是相对的,朋友是永远的,用价值看朋友,那朋友是暂时的,只是基于财富而租来的。
结交的朋友,要用心维护。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的朋友,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价值最大,但随着岁数变大,他们的价值慢慢降低,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养他们了。
有人说,同学这类朋友,大多不是因为相互的功利性,而是快乐性存在的。是的,有些同学能成为一生的密友,是因为缘分,这是人的第六感的选择。
有人说,商场里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商业合作。如果有人在商场里把你当成朋友,那他一定不是单单为了商业,还有他的信任或缘分的关系。这不但对商业是一种推进,也让商业变成了一种享受。如果用价值去评价与一个人的关系,那这种关系不可能牢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家庭分离、合作散伙的原因。
在你最强时,必须为你不强时经营。这种经营不但包括金钱的经营,还包括关系的经营,这种关系超出利润的追求。当然,有一群人,不管你是否有钱,不管你是否身居高位,都会爱着你、帮助着你。
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累,一种是100%利他,全然不顾自己的感受,全部为别人付出。这样,让他付出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这也会让别人养成获得他帮助的习惯,有一天他不再付出,那他就成了大坏蛋。另一种就是自私的人,把情感放到一边,功利地为自己考虑,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别人的投资成本,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评估,做任何工作都在算计自己的回报。这样的人,本质上是对生命有恐惧,怕未来的孤独,怕世界是不可靠的,觉得只有先得到,才有安全感。
无限得到,永不满足,最后只剩下无尽的抱怨。
不管是只照顾别人的人,还是只为自己的人,这些人的累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每天睡觉前想的问题全是别人,一个是如何帮助人,一个是如何从别人身上得到物质,全然不知自己的肉体已经疲惫,需要休息,想一想都让人觉得可怕。
我们一定要远离功利、势利的人,不是说这些人都会害我们,这些人会让我们的日子不舒服。他们都在表演,有的人演给别人看,有的人演给自己看。我真心喜欢人幸福,有些原则一直在指导着我。
1.看清别人的动机,会更容易了解别人说话背后的意义。
2.与人交往的原则是吃亏是福,但我不会与所有人交往。
3.对功利的人的态度是努力度化,然后远之。
4.不喜欢接受别人的施舍,因为很多施舍有功利性。
5.有一些人,必须帮助他重新拥有“帮助”的心态,而不是只有“索取”的心态。
6.不管别人是弱者还是强者,他如果是善者,就有接触的唯一标准。
7.直接讲出来,只要是出于指导。
8.60%对别人好,40%对自己好。
9.教育内在大于外部物质的施舍。
10.远离恶人,不如教练恶人。
不要认为所有人对你的好都是无偿的,要冷静地想明白,哪些人在你最惨时还会对你好。如果一个人不是因为功利对你好,那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把心留给你。这样的人,值得你去追求。
无序经营中坚持价值经营
越是无序经营之际,越要坚持价值经营。
越是恶性竞争之时,越要担当责任。
当客户的消费需求越来越理性时,谁能激发客户的斗志,谁就能赢得其芳心。
只有敢于否定自我,把过去的荣誉扔在一边,带着新的价值上路,在路上才能听到胜利的歌声。
能够生存的企业都有存在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在危机中反思,在危机中团结团队,放下眼前的利益而投入创新。
在十字路口,选择打碎自己,并且时刻不能忘记,无论位子在哪儿,不要忽略你对客户的服务。客户的需求其实很简单,就是投资—消费—增值服务这三个环节模式,企业既要关注客户,也要认清自我,才能持续发展。
无序经营就在当下,而满足客户需求也是当下。
所以,活在当下就要把利润放在第二位,把成熟的服务放在第一位。
开始吧!
实体机会,送你面前
有位企业家问我:“贾老师,现在投资什么最赚钱?”
我说:“投资共分为五类:机会投资、资源投资、价值投资、孵化投资、上市前投资,但是最赚钱的投资,还是自己去经营企业。”
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经营企业,而愿意投资别人呢?
经营企业的公式为:利润=投资+企业知识体系+管理系统+资源。而投资其他人,只需要投资。很多人不愿意自己经营企业,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因为知识体系的更新,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资源的整合,是需要自我努力成长的。
美国金融市场长时间的低潮说明,虚拟经济不是谁都可以玩的。没有专业的知识,只是靠放利息贷款的模式,必然使一些做了十几年的企业老板一心钻到投资里,在将现金提现前,亏损得血本无归。因为很多老板不愿意升级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愿意再像当年那样吃苦,而只想靠资本获利,这样危害非常大。
1.很容易把机会投资与投机投资搞混。
2.很容易把投资公司与放贷公司搞混。
3.失去了实体经营的能力。
4.无法树立实体经营的榜样,对后代的影响非常大,后代也会学习放贷模式。
5.由于股东合作,在钱上信任力不够,很容易造成收入不透明而相互攻击。
6.因为没有专业知识,造成投资失误,从而血本无归。
7.违法投资,比如因为一些高利润的项目,进行暗箱操作。
请一定要记住:一些客户无法通过银行融到资,那他的项目本身就是存在很大风险的。他宁愿借高利贷,说明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赌博性的,这种风险谁都不知道何时会失控,最后只有投资人承担责任。而投资人的钱,也都是当年流血流汗挣来的。
而开实体公司(包括服务业与实体金融业),是一个不断地自我挑战与学习的过程,也是实实在在为客户提供价值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认为你累了,那是因为你的理想太大,大得让你失去快乐。为什么不重新学习管理系统,相信看不见的变化,坚持实体经营?因为大部分人都跑去放贷了。机会,自然会送到你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