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宇从小便随师父在山中长大,早已磨平了棱角,他不同于同龄者爱玩好动,在山中长大的他从小就在百无聊赖的环境中长大,其耐心不同寻常。
李渊宇的这份耐心相当可贵,练武一途最是忌讳心焦气燥,越是急躁就越是难以达到预期。
李渊宇记下功法后先是仔仔细细地阅读了一番说明书,对这套修炼体系有一个粗略的了解。此后,他并没有直接开始修炼,而是一个道纹一个道纹地细细研读,生怕有半丝领悟不当。这修炼若是有一丝一毫的偏差,轻则偏离修炼轨道,重则气血逆行爆体而亡。
正是清楚武道凶险,李渊宇才格外谨慎,反反复复几遍之后,确定彻底了解了这门初级功法他这才开始修炼。
这本初级功法原本也是有名称的,可后来作为碧游宫黄级弟子的初学功法,人们慢慢忘记了它原本的名字,也不知道是哪个家伙随便起了《十方初学》这个名字,大家也就跟着叫了。
李渊宇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这本《十方初学》确实只是一门初学法门,最多也就供弟子修习到第五方,若要是继续靠这门功法修炼,恐怕等突破了第十方,人早已是满头华发了。
李渊宇细细感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修武一途除了至高无上的无极阶,其余阶级都是要求要融入天地,吸取天地灵气,这十方一阶作为往后的基础,更是如此。
他盘膝而坐,双掌合抱于胸前,默默运起功法。大概是李渊宇已十五岁身体初步成熟,总是无法感受到天地灵气,幸亏渊宇的耐性不错,倘若换是他人,整整三个时辰,一点天地灵气都感受不到,这不抓狂都是奇迹。
任李渊宇的耐性再好,这迟迟不能感应天地灵气也足够让他着急,若要是不能在十天内入门,这岂不是叫师父失望?
李渊宇思路百转,他渐渐明白了自己是为何感受不到这天地灵气。练武的最佳年纪当属幼年,从小习武,不光身体还未长成,就连心智也是一片洁白,正是最和自然,最和天地的时候。然而李渊宇已经十五岁了,这般年纪再来学武实在有些晚,他疑惑师父为何不早日教他功法,否则何至于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连天地灵气的影子都没找到。
李渊宇的额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而突然一股清凉之意从胸部传到全身,只觉灵台清明,刚刚的杂念一扫而空。李渊宇虽是闭目打坐,但这时他好像能够看见四周一样,点点星光在他四周环绕,那星光透出丝丝天地灵力,显然便是他迟迟没有感受到的天地灵气。
李渊宇大喜过望,连忙运功将之归入丹田,一边收集着灵气一边运转功法做周天运动。
《十方初学》这门功法开头直指眼窍,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如果先开眼窍那么接下来感受天地灵气将会快上很多,修炼的速度也会比其他窍门快许多。
李渊宇运转功法一连运行了数个大周天,这才渐渐把天地灵气转化为内力囤积在丹田,然后又调集灵力填入右眼,他决定要率先突破右眼一窍,只有快速开窍才能加快以后修炼的步伐。
从夕阳西陲到月上树梢再到烈日当空,整整六个时辰,李渊宇一动不动拼命地积攒内力,他这份定力,让公孙愁很是欣慰。
“不错,不错。”公孙愁抚须而来,“练功还是不能急功近利,练到现在就可以了,先休息一下吧。”
李渊宇闻言立即停止吐纳,收功站起。
公孙愁感受着弟子这一夜所修炼的成果甚是满意:“本是以为你十五岁入门将会非常艰难,到没想到你给了我一个惊喜。不错,不错。”
“师父,这还得感谢您送我的项链。”李渊宇抱拳行礼。
“哦?”公孙愁眉毛一挑,“怎么回事?”
李渊宇回想了一下昨夜的境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公孙愁。
“这......为师倒还真不知道这小小的项链竟有如此功效。”公孙愁也是欣喜,此等宝物虽只能助初学者入门,但是辅助法宝本就稀少,如今弟子得到一件,他这个当老师的倒是少费了不少的心,“这是宫主给你的,等过几日回宫,你再好好谢过宫主。”
“是,师父。”
一连九日,李渊宇足不出户,除了吃饭喝水就是打坐修炼。这几日公孙愁天天都得往山林里跑,他境界高,早已辟谷,然而李渊宇还得吃喝,这也真难为他一宫长老还得入山打猎。
“好了,今夜是月圆之夜,为师与宫主约定今天带你入宫,你记住进了宫中长辈们虽不会为难你什么,但是同辈弟子中肯定会有人为难你,不管什么时候,不要私自动手,若是非要动武力也要按着宫规走,否则,为师也难以护你周全。”笑呵呵的公孙愁在这时却格外的严肃,他细细地叮嘱李渊宇就是怕他一入宫便中人算计。
公孙愁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符交给李渊宇:“这是我碧游宫信物,你在其上滴下一滴鲜血,它便会自动认主,此后你只要在碧游宫百里之内,只要催宫运行它,十息之内便能传送回碧游神山。”
公孙愁帮助李渊宇收了这玉符后,又教给李渊宇催动玉符的法门,李渊宇根据法门调整运功方向,随即将内力聚于手掌,突然玉符光芒大放,一股强悍的力量像是要将李渊宇撕裂般拉扯着他。
“忍一下,第一次传送会有点疼。”公孙愁抚须而笑,同样也是右手光芒大放,不一会儿,二人同时消失在房间中。
一股眩晕感传来,李渊宇只觉眼前一花,突然间眼前的事物就变了一个样。正面前的是一座巍峨高大的山门,两旁种着一排排整齐的桃树,此时正值四月,桃花正盛,月影皎洁恍如银光泻地,白灿灿的月光洒在粉嫩的桃花上煞是美丽。
“现在就觉得美了?后面还有更美的。”公孙愁突然出现在李渊宇身前,笑着说道,眉目里颇有几分骄傲。
“来者何人,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贵干?”一个娇俏的女声传来,娇柔中竟带有一份兵马干戈之意。
“淑玉,连老头子我都不认识了?”公孙愁上前一步,手中握着大长老的令牌,语气甚是和蔼。
“公孙爷爷?”被唤作淑玉的女子语带诧异,从黑暗中现出身形。
“十五年没见,你都长这么大了。”公孙愁目中满是慈祥。
“师父在宫中也是这么和蔼,看来对弟子都是蛮好的。”李渊宇口中低声呢喃,但是公孙愁是何种的功力,他的嘟囔哪里逃得过公孙愁的耳朵。
“淑玉是我从小看大的,她幼时遭逢大变,村子被歹人盯上,村里人死亡殆尽,若不是我巡视弟子及时赶到,恐怕连她都会死于大火之中。”公孙愁似是在解释又像是在回忆。
“太可恶了,竟然会有人如此歹毒,那可是一村子的人啊,怎么下得去手?”李渊宇从山中长大,心思还是非常淳朴。
“公孙爷爷你终于回来了!这些年您不在大师兄一直欺负我,您回来了可得帮我好好修理他!”淑玉疾步走到公孙愁身边,挽住公孙愁的胳臂。
“嘿哟,你大师兄哪舍得欺负你,你们俩订婚了没有啊,哈哈哈。”公孙愁拍了拍淑玉的肩膀,“先带我去见宫主,老夫还有正事要办。”
“公孙长老这边请!”淑玉蹦跳着松开公孙愁的胳臂,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弯腰低头,脸上满是笑意。
“师父,淑玉是您一直看大的?”李渊宇凑到师父身边问道。
“是呀,淑玉和她大师兄是宫主继任后最早收入宫的两位弟子,他们两个从小便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情愫暗许呐,哈哈哈。”
“师父,没看出来呀,您这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样为老不尊。”
“你都说了,为师是为老不尊。”公孙愁满怀笑意,时隔十五年重返碧游宫,他也是心情激荡。
碧游宫内果然是仙境景象,不说云雾飘渺,繁花簇簇,光是这从山顶流下的神泉,竟带有浓郁的天地灵气,沿途竟有不少弟子盘膝打坐吐纳练功。
“这是咱们碧游宫的神泉。越往山顶的泉水灵气越浓,所以境界高的弟子往往会抢占好位置,武途就是如此,你弱就拿不到好的资源。”公孙愁既是解释又是教育地说。
李渊宇默然无语,一路走来他感受泉水边弟子体内的内力,一个比一个强大,虽不能看出准确的境界,但是也足够他推论出如此答案。难道说他入宫以后也需如此?李渊宇摇摇头,若是要他狠心地抢夺他人的修炼资源,恐怕他还真的很难做出。
碧游神山很高,不过还好有公孙愁用内力带着李渊宇往上走,恐怕就算李渊宇的体力能够支撑他走到碧游殿前,也得是几天之后了。
“公孙长老,”碧游宫内走出一个年轻男子,此人白衣白袍,手中扶着一柄纹有朱雀图案的羽扇。
“公孙愁,拜见宫主。”公孙愁抱拳行礼,眼前的白衣男子赫然便是镇守一方的碧游宫宫主诸葛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