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雨沫拿出的这张纸,刘老爷眼都直了,从来没见过有人在这么一张小小的纸上做这么多文章,这样一眼就明白是卖的什么,很吸引人眼球。问了雨沫是一种做饭的调料,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刘老爷还是从中看到了大大的商机,要是所有的产品出来都印上这种图案,那么官府的印刷作坊不就是生意好得很了吗,不过雨沫早就想到了这些,跟刘老爷说好这种方法暂时不能泄露出去,她还想着一鸣惊人呢。看在她是大客户,这种方法也是她想出来的,刘老爷自已是读书人,所以很佩服有想法的人,当即答应了她的请求。并下令全作坊都不得泄露出去,这里工作的人都是匠藉的,也是是朝庭专门的工匠,所以不敢得罪老爷的,都答应守口如瓶。
在现代这样的手艺人还是受人尊敬的,没想到在古代竟连农户都比不了,万恶的阶级啊。这些人的待遇也不是很好,雨沫这次要在镇上住几天,作坊里雕版要两天时间,到时候排版,校对都得自己出面,等到以后手下的人带出来了就好了。所以这次她一直在镇子上住了七天时间,主要是她想把辣椒图案印得逼真些,想了好多办法才搞定,当然跟现在的没法比,可是作坊里所有的工匠都说好,那就这样吧,这个时代只有这个水平,也没办法。
弄好了这些,秦小川送她回了家,就又赶去了印刷作坊。他现在浑身都是劲,直觉得这次的主家年纪虽小,可干的全是大事啊,就凭她这些独特的点子,那以后也是响当当的大人物啊。而且脾气又好,对下人也大方,跟着这样的主子,何愁没有出头之日啊。所以让她呆在印刷作坊别说是一个月,就是一年他也愿意。
现在雨沫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作坊这边了,晒场平了现来,铺上了青石板,四周都盖了厂房,回去看了地里的蚕豆已长了十公分高了,由于肥下得足,长势很不错,听传来的消息那边辣椒苗也都长得不错,有坏了的苗都及时清除,再植入新苗,现在赵大牛带着那伙长工,除草施肥,村长也没浪费那每月给他的一两银子,天天也会往地里跑一趟,叮嘱那些人好好干。
好像该准备的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最主要的是等蚕豆和辣椒成熟,已经运了两批大缸回来,这都是用来腌豆瓣的,由于太大了,所以一辆牛车上只能捆下四只大缸,每只大缸能有一百五十升,她定了五十个大缸,五千只小的,到时不够再说,因为拿不准辣椒的产量,蚕豆倒好说,毕竟可以从外面买到。
这家作坊这两个月一直在赶制她的货,因为平时还真没有谁有那么大的需求,老板也开心,这么大的订单,才有赚头啊。陈青云每次都跟着回来的,他害怕在路上出什么问题,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这些用来做什么,但看雨沫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也跟着定心。
大缸二两银子一个,小的因为加了盖子,所以一百文一个,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雨沫现在每天都习惯算下自己还有多少钱,到底够不够用,粗算了一下,还是够的,要是实在不行就再卖两个吃食方子好了。
最近作坊暂时没什么事,订了几匹红绸,招了几个会女红的妇人姑娘,和家里的几个女人一起,做红条,要裁剪成小条,再收边,用黄线绣上秦字,主要还是打响自己的品牌。这村里有的人家连红头绳都买不起,看到雨沫把这好好的绸子这样弄,都心疼死了,不过她们不敢当面跟雨沫说,现在全村的人都知道这个女娃不简单。对着黄氏就说开了,不过黄氏几句话就把她们打发了,雨沫这样做肯定有她的用意,请你做事是开了工钱的,只管安心做就是,不会少了大家的工钱,不愿做的也可以马上离去。开玩笑,能进这里来做工,每天有二十文钱拿,还管饭,吃得饱,这个季节是真正的青黄不接的时候,谁都不愿意回去,也知道黄氏不喜欢大家背后议论雨沫,都闭上了嘴巴,生怕丢了这份工。
雨沫可不知道发生的这些事,就是知道了,她也只是笑笑罢了,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无知都不怪。她现在想着做豆瓣除了辣椒和蚕豆,还需要花椒,村里有几家人有花椒树,不过这也不够,还得去外面买才行,跟村里那几家打过招呼,到时收了花椒就直接送到家里来,还是把这个写到自己的清单上面,等花椒上市再派人去订好了。还有芝麻,和豆油,豆油还好说,买得到,可是芝麻在这个时代可是奢侈品啊,肚子都吃不饱,谁愿种那玩意,只有那些有钱人家会在自家的园子里辟出一块地来种,因为这东西产量不高,还麻烦得很。想了想还是得自己种些芝麻才行,这个在外面买品相不好,还死贵。把这个也写上了,明天就叫人去问问哪家有卖芝麻苗的,因为现在已经过了育苗的季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