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关于辣椒的种植雨沫知道得也不多,虽然小时候长在农村,但自己其实没下过地干活的,只知道辣椒比较耐旱,对土质应该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吧,小时候看妈妈随便什么地方都会种几颗,所以把自己知道的告诉了赵大牛,让他平时看着办。
第二批辣椒苗七天后就长得差不多了,那天把村里的三辆牛车,还有自家的马车一起往河头村运了五趟,第二天也运了一天,将当天没栽完的小苗放在房间,喷上水,一共栽了七天一百多亩地才栽完,这几天工人都表现得不错,所以雨沫决定给每个短工多五十文钱的工钱,想着三十个人管理这么多地还是有点少,所以又招了十个人,这下平均每个人管理三亩地,村子里面没有地种的的人家几乎每家都有一个人在她家做长工,这次发了赏钱,更让这些人觉得主家大方,做事也更认真了。
赵大牛知道雨沫的打算全在这片辣椒上,所以整天守在河头村的地里,一个月才回一两次家,他本来就是做惯了农活的人,长期摸索,还真的掌握了辣椒的生长方法。心里暗暗感激,想着自己以后赚了钱一定好好孝顺他。虽然自己很不喜欢看到大壮那张脸,不过他现在对自己一直很不错,加上看在赵大牛和黄氏的份上,也应该拉他一把,毕竟男子是一个家的支柱和未来,所以最近安排这些事都把大壮带在身边,准备到时也交代他一些事情做。现在辣椒苗都种上了,这边就是筹建厂房的事了,想想还有点复杂,不过事情急不来。
安排陈青河和大壮一道去原阳镇,那里有一家路州最大的陶器作坊。腌制豆瓣和以后售卖都很需要许多陶罐,她画了几张图,标明了尺寸,写好了数量,这一次让他们跟着去就是下定单,还有监督质量的,等有成品就送回来,这样安排是因为陈青河是几个人中最聪明的,也是想着大壮跟着学些东西。
这边找到镇上最好的铁匠铺,她想做个人力的搅拌器,主要是用来剁辣椒的,因为这是大批量的,所以光靠人剁的话,有点恼火,她小时候最怕剁这个东西了,辣手得很。其实原理不复杂,跟老板讲解了一会他也就懂得差不多,说是先试着做看,到时做成了再通知她来验收,因为雨沫是要订十几台的,所以算是大客户了,老板也很尽心,没想到第一次做出来的就像模像样的,所以就以每台十两的银子订了十五台,工作时需要每台两个人,一个人添料一个人搅,不会太费力,最主要的不会辣手。不过也跟老板商量好,以后有人来订这个相同的东西,她得从中抽一成利,这毕竟是她想出来的好主意不是,老板早就对她佩服得不行了,想着这东西用处很多,发后都用开了,他还不得赚发了。雨沫又给他出主意可以先做小的出来,放到集市或者卖给行脚商人试试看,没想到她随口出的一个主意,竟让这家不起眼的铁匠铺发展成了整个大历最牛最大的铁器工坊,以后每年光那一成红利都不少,一直到老东西家去世,才停止给她。
回家太麻烦,因为她事情还没办完,这次出来身边带着的是赶车的秦小川,买了几样礼品去了花婆子家,原来李劲松去了府城,花婆子天天烧香拜佛,也没心思做生意,看到雨沫来还有些吃惊,热情留她在家里歇息,雨沫没有留下,坐了一会儿就去了客栈要了两间房歇下。
第二天一早又跟秦小川来到镇府老爷家拜访,因为她想印制一批宣传画册和贴在自家豆瓣罐子上的外包装纸。因为这个时代印刷是掌握在官府手里的,而且现在已经有了活字印刷,只不过还没有人印商标罢了。买了几样贵重礼品,花了将近五十两,没办法,这礼得送,虽然自己也能捣鼓出来,但是犯法啊。
听了她的陈述,这位刘老爷刘大人也表现得很有兴趣,因为现在印刷的多是黑白的书本和告示,还没有听说过彩色带图案的呢。这老爷感兴趣是好事,没想到看着四五十岁了,还有点童心未泯,当即就带着她们去了朝庭的工坊,叫了几位师傅来。看到教老爷亲自陪同,还一个劲的催促,以为是什么大人物来了,这些人也不敢怠慢,认真的听雨沫说了想法,都拍手叫好,其实很简单,用了绘画的颜料,再用模版雕刻出不同的花纹和文字,按顺序依次印上就可以了,当然雕版是需要时间的,自己设计的标签标志是在家就画好了的,其实这也就用了红黑绿三色色,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名,就叫秦记豆瓣,中间画了几个逼真的大红辣椒,下面再写上产地和说明,还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