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前线第三十二天、秦国齐国边境望关
跟随了他们一路的山脉终于要在前方和他们告别,北边的大山一直像一团阳光下的黑影,这些天笼罩在苏毅的心头。
“到了,我们到了,王上的军队!”兴奋的声音。苏毅顺着山塔指的的方向看去。
藤泽山脉山势尽头是一座气势恢弘的关隘,十丈高的砖石城墙占满了密密麻麻的卫兵,三层城楼上高挂着“秦”字旌旗和象征秦王室的黑色玄鸟旗帜,镀了金边在日光下随风舞动,好像要融化一般。
到处都是士兵,辎重和马匹,还有数不清的帐篷,军营。在铁杨镇之后,加上白沫河和西丘谷的士兵,卫老爷的军队增加到三千人,算上后勤部队能有四五千人。这大大拖慢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全军止步!如果我没看错这旗帜,你们一定是未梁的士兵吧。卫大夫何在?”一名疾驰而来造型复杂的骑士拦住了部队的去路。
“是玄鸟卫!”人群中一个人惊呼。
玄鸟卫是秦王最精锐的护卫队伍,全身上下都身披着厚厚的精钢铠甲,头盔被做成玄鸟的样子,只有两个眼睛漏出来,铠甲黑红相见,若一团燃烧的炭火,黑色的护袖上,各刻着一只黑鸟图案。一把雕工复杂的钢剑斜跨在腰间,全身的行头与周围的青铜世界格格不入,更像是从神话中骑来。
“哇,好漂亮的装备,我以后也要加入玄鸟卫。我也要穿那样的盔甲!”秦普的羡慕之情流于言表。
“别做梦了,玄鸟卫只有秦国的各个王公贵族才能参加。我们只能给他们牵马。不对,牵马都不够格。”裁缝之子言从打断。
“他们剑是的黑火剑吗?我听说黑火剑里面都注入了玄力,只要念动咒语剑身上就可燃起熊熊火焰,入水不灭,风吹不止。”山塔问道。
玄鸟卫的出现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大不小的骚动,因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离开过未梁,只听过老兵在酒馆吹嘘玄鸟卫在战场上如何如何勇猛,像一团团火焰冲入敌阵,然后又毫发无损的冲回来。
“我正是卫宣,未梁封邑的主人。”卫老爷缓缓从中军骑行到队伍前列,此时他已经穿上一身简便的铁鳞甲。
“卫大夫请跟我来,王上已经等了您很久了。”玄鸟卫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我的部队怎么办?”
“全秦国的军队都是秦王的,何来你我之说?王上的军队王上自有安排。”玄鸟卫的这个回答让卫宣无话可说,因为秦王确实是名义上全国的主人,封邑是秦王“受赠”于各个卿大夫,代为治理,缴纳贡赋,出兵勤王。
卫老年跟玄鸟卫走后,一名身穿黑扎甲的中年校尉接管了他们,这个人长了个八字胡,冷峻的脸庞,面容紧绷,眼睛一直上下打量他们,眼睛里流出一股不屑,好像在说:“这些人是准备去打仗的还是去准备锄地的?”
的确,未梁来的三千多名士兵,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有盔甲,五分之一有长剑,箭矢不足,弓弩质量参差不齐,还有两三百人拿着根木棍,不知道是武器还是拐杖,衣服五颜六色,破破烂烂,脸上写满了连日行军的劳累憔悴,只消看一眼,就会对这场战争的前景产生巨大的疑问。
黑校尉欣赏够了后终于说话了:“辎重部队去营地南边,所有的粮草入库,统一管理,兽人佣兵去北边藤泽山下专门修建的营地,剩下的作战部队跟我来,你们的营地在西边。”
苏毅跟着其他人穿过一起穿过硕大的营地,经过一个月的疗养,他两肩上的伤基本上已经好了,在这之前他的装备一直是山塔背着的,秦普当时笑着说:“大哥从小把你养这么肥,现在终于有用处了。”山塔到现在已经瘦了不少了,可以用肉眼明显看出来,原来他有两个秦普大,现在最多一个半了,毕竟肉干十几天前就被吃完了,卫老爷又下令赶时间,连续急行军,他们只能靠着队伍发的麦饼充饥。
望关附近的营地看上去庞大复杂,其实内部是井井有条的,南北两条大道被清理出来,中间穿插着密密麻麻的小道,中军,左军,友军分的清清楚楚,每个卿大夫的部队占一块地方,用旗帜分别,苏毅看到了“陈”“赵”“张”等等用篆书写的旌旗,更多的是“杨”字旌旗,秦王的嫡系部队,用动物来区别,有虎旗,狼旗,豹旗等等。还有不少旗帜因为距离太远看不清楚。
营地里面喧嚣热闹,笼罩在战前的狂热氛围中,苏毅走在营间小道上,看到有的人在帐篷里细心摩擦剑刃,有的聚在一起烤着肉,喝着麦酒,攀比谁将会在战场上杀多少齐国人,有的帐篷里则传来用秦西和秦南口音唱的秦军军歌。“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苏毅在行军路上已经停周围的人不知唱了多少遍,早已烂熟于心,他一度以为秦人只会这一首歌,直到后来听到另一首大风歌。
“看来王上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想要收复失地,振兴大秦。”一名正在修理弩机的士兵对同伴说。
“是啊,果真的是要倾全国之力,连农夫都招来了。”他的同伴回应。
虽然他们的声音很小,但苏毅还是听见了,他心里哭笑不得,自己穿越到不仅是六国中最弱的国家,还是最弱的国家里最穷的封邑,如果不是穷那就是太抠门,直到目前为止,苏毅看到其他封邑的士兵大部分都装备齐全,训练有素。
校尉口中所谓的营地只是大营西边的一片空地,面向平原,如果齐军偷袭,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方。他们的作用就是在这里充当炮灰,为身后的部队留出反应的时间。
“所有人在这里扎营,修建围栏,日落之前必须修好。”校尉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