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上,楚歌亮相轻功已经惊呆了不少人,手持玉笛,环视了一圈,“应公子想与楚歌再比一场吗?”
“在下近来学得一套剑法,还请公子指教。”应承晋道。
“指教谈不上,切磋一下倒可以。苏掌门,那楚歌就越矩了。不过,不管输赢,我都不会去参加神兵出世的。”楚歌道。
苏琰点了点头,“好。既然你们有兴致,那就比一场吧。我们先下去。”
苏琰和其他五位优胜者先行下台。孝忠倒是一点也不担心楚歌,凭楚歌的武功,十个应承晋也伤不了她分毫的。
擂台上就剩下楚歌和应承晋两人,应承晋抽出了长剑,面色凝重,“请。”
楚歌依然拿着玉笛,指尖轻绕,五指恍若蝶舞,“请。”
应承晋持剑直刺,瞬息间变化万千,剑光四起,向楚歌周身八处大穴包围而去,一出招竟然就是如此狠戾。
楚歌游走于剑光之中,从容不迫,横笛于唇,指尖轻点,笛声清越,音律悠扬,在其他人听来,这笛曲动人,可是在应承晋耳中,那笛声却是魔咒。
声声刺耳,音音惊魂,铺天盖地包围而来的笛声就像是万箭齐射,避无可避,猛然一击,一口心血直涌上咽喉。
好可怕的内功。。应承晋几乎拿不住剑,这个人根本就不是人,他特意学了这套剑法,来克制楚歌那诡异的身法,没想到,原来他从不曾出过全力,得到的消息中关于他的武功路数根本是错的。
别人还以为怎么突然都不动了,几个看出了门道的,不由纷纷惊诧的看着楚歌。以音律伤人,凭的必然是深厚的内功,内功是日日修行,慢慢积累而来,楚歌年龄尚轻,但一身功力不容小觑,一曲间让应承晋毫无招架之力。
一曲终于结束了,应承晋一身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瞬间跪倒在地,这短短时间,他却好像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斗。
“你。。这是。什么妖法。。”应承晋一句话断断续续。
楚歌歉意一笑,“对不住,楚歌素来爱音律,前些时候刚好研究出这一套心法,今天倒也是第一次用。未免不知轻重了些。应公子可要紧吗?”
应承晋咬着唇,自己一身功力在刚才全部耗尽,没有数十日根本恢复不过来,可是这又该如何说。握着剑,应承晋硬是撑着站了起来,“楚公子果然是高手,应承晋甘拜下风。此次鉴宝会,我不会再参与。”应承晋挺着胸膛,一步步走下台,显得几分硬气。
楚歌低头,略挑眉头,应承晋要避开鉴宝会,这倒是好玩,先废他功力还是可以的。看来晚上神兵出世,别有用意啊。“承让了。苏掌门,倒是过意不去了。”优胜者少了一人,应该是没差的吧。
苏琰笑了笑,“既然如此,也不好强求。各位先休息,明日的比武,更为精彩。”明日才是真正的高手过招。
楚歌一点也不低调,抬脚一步,凌空而起,仿佛乘云驾雾般上了高台,凤清站了起来,微笑着对着楚歌问道,“可累着了?”
“无碍。”得玉清王如此青眼,就算是一门之主也要多看重楚歌几分的,而这也是凤清的用意,就算楚歌不要公主的身份,可是他也不能让任何人看低她一分。
“楚公子果然是人中翘楚,以茶代酒,敬你一杯。”韩秀端起了桌边的茶,起身敬楚歌。
楚歌半是含笑,也端起了茶杯,“多谢韩大人。”抿了一口,接着便有人络绎不绝的要来敬茶,楚歌一一应下,眼角一瞟,示意长欢先走,长欢不着声色的先行离去。
“楚公子,几位长老想见一见公子,不知可否随在下来一下?”苏焕看着人少了,赶紧上来问道。
“长老?”楚歌不解,炎阳长老见她干嘛。
“是,炼石长老对公子十分好奇,他也年迈,所以冒昧请公子过去一趟。”苏焕解释。
“哦,即使如此,理当拜会。苏少主请。”楚歌应下。
关于炎阳门,楚歌还是多少知道一些往事的。炎阳门建派掌门与千影楼的渊源多少有记录。当初天下大乱,沧越未统一,年年征战,千影楼应势而出,选择明主,当时的江湖更是混乱,当时的千影楼主在江湖中行走之际,有意无意间出手,才有了三门五派的雏形。
其实说来,当年的千影楼主才是真真的人中之龙吧。可惜关于千影楼主的事迹虽多,不过都是一些后人的记载,当时的情景,恐怕已经流逝在这悠长的岁月里了。
见楚歌的是炼石阁和名剑阁的大长老,苏煜黎和公孙烢。两人都是年近古稀,鹤发鸡皮,只是精神都不错,脸色红润。
“晚辈楚歌见过两位前辈。”楚歌行了一礼。
“楚公子不必多礼,请坐。”苏煜黎仔仔细细打量了楚歌一下,这一身气质确实是宛如仙人,一样如此超凡脱俗。“听闻公子师从竹公子,不知在何处修行?”
“家师向来行踪成迷,晚辈也难得一见,也不知如今在何处。”楚歌道。
苏煜黎点了点头,“刚才见公子施展轻功,可是凌云步?”
竟然还有人知道千影楼的武功,所谓凌云步不过是一种轻功,千影楼武功秘籍很多,轻功也很多,楚歌知道的就有七八种,每一种都是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练,楚歌练的是最上乘的凌云步,千影楼历代楼主中也就只有三代的楼主才学成。
楚歌微笑不语,“凌云步?这我倒不知。”
苏煜黎有些急了,“千秋梦,山中仙;沧海吟,水中影。你不知道吗?”
“这又是什么?前辈所言,晚辈一无所知。”楚歌可不打算承认。这句话是刻在千影楼主殿的一句话,是第一代楼主所书写,更亲自雕刻了一块玉石给接任的楼主,似乎别有深意,后来历代楼主接任时,前任楼主都会刻一块有这句话的玉石或者金银佩饰给接任的楼主,倒成了惯例。
楚歌仔细想了一下,恩,师父也送了一块刻着这句话的红玉给她,那是她十五岁的生辰礼物。
说了一堆,可是楚歌的回答滴水不漏,苏煜黎只好无奈的让楚歌回去。看着楚歌离去的身影,苏煜黎长叹了口气,一点都没有问出来,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难缠啊。。。
“也许他不是山中仙的后人吧?”公孙烢皱眉道。
“我不会看错的。他的身法和我这只玉佩的主人一模一样。必定是先祖所说的山中仙。”苏煜黎拿出一直贴身收藏的玉佩。
“从没有人知道山中仙是仙还是人?这个楚歌来历成迷,又是如此出众,绝对不会是普通人的。”
“这倒也是。其实,就算证明了楚歌和山中仙有关,也没有意义。楚歌可不会加入我们炎阳门。”楚歌来历成迷,身后的人却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玉清王就不是炎阳门可以招架得了的。
苏煜黎又叹了口气,他只是想在有生之年来亲自对山中仙道一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