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的消费欲望而言,钱永远不够花。把钱花在自己最迫切的需求上,获取了最具价值的满足,就是你的最佳消费。滞胀全面提高了交易成本,这时需要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投资方法,变消极消费为积极的套利交易,用赚钱的方法消费,才能趋利避害,保护自己。
当所有东西都被货币化了之后,人也就成为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追求金钱的工具。或者说,当一切都货币化了之后,何处能够寄存人的灵魂呢?有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来拯救人的灵魂呢?
--郑永年
二元市场的真实交易
一个理想的社会是,个人有选择的自由,而政府没有无视个人选择的自由。
--米尔顿·弗里德曼
各类收费虽是强迫交易,但是,只有遇上形同敲诈的不合理收费时,你才倍感不情愿。水电油气暖、交通通信邮政、电视、网络、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教育、医疗等行业特权专营,都是强迫交易。但是,只有遇上质次价高的服务或不由分说的涨价时,遇上你的权益受损却没有补偿、损失自负时,遇上动辄罚款、缴纳滞纳金时,遇上缴费及时但服务不及时,遇上账户里被不明不白扣了钱时,你才倍感无奈,发现自己被强迫交易。
前边说过,刚性消费大多被强迫交易。于是,你发现这个不公平的市场戏弄了你:被强迫交易的品种大多在涨价,能够自愿交易的品种大多在降价。也就是说,你“维持生存必需的、须臾不可离开的、并且是不能替代的商品”(米塞斯语)大多只涨不跌,而你生活中非必需的、可以自由选择的、可以替代、互换的商品,大多只跌不涨。
怎么会有如此不公平的一个市场?垄断国企专拣必需品垄断,专拣刚性消费涨价?个中原因,不说自明。市场公开奉行着不公平的特权。文件上赫然写着,国企要“主导产权、控制命脉、垄断资源、占领上游、支配关键、掌握要素”。这样,国企可以有根有据、理直气壮地垄断国计民生的上述行业,可以把只增不降的成本转嫁给民生,可以用只涨不跌的收费,套取市场财富。所以,市场为什么不公平的答案非常简单:市场缺乏自由,缺少竞争。肩负“主导、控制、垄断、占领、支配、掌握”使命的国企,是政府的嫡亲内子,被赋予了超经济、超市场的特权,成为“国中之国”。垄断国企已经不是真正的企业了。国企是仿真企业,靠强迫交易生存,不靠降低成本生存。
游戏规则不公,派生出歧视性、差别性,国企与非国企,垄断与非垄断,市场生存与超市场生存,可再生的加工业企业与不可再生的资源能源企业,不重要的辅助性企业与控制生计、制约生存的重要企业,形成为两种企业。相应地,派生出两套资源配置方式、两种交易规则、两类市场。过去是城乡、工农的二元,现在是国企与民企、外企的二元。也由此,一个不公平、不完全的市场,成了一个二元市场。
既然存在着强迫交易与自愿交易两类市价,也就存在着公开的价格双轨制。一类,是外企、民企的自愿交易价,由于竞争激烈,往往供大于求。其竞相降价惠及了消费者不说,还对冲了国企的高价。另一类,则是政府与国企的强迫交易价,垄断下别无分店,只此一家。
从吃饭、穿衣到买家电、买车,你能选择,也能讲价。但从上学、看病、买房到居家缴费、过路过桥缴费,你没选择也不能讲价。能够讨价还价的,是愿打愿挨的交易,价高价低,你没有怨言。而强迫交易之下,价高价低,你都不服气:凭什么我人工养了半年的一条鱼才卖7块,你地下开采、批量生产的一升汽油也卖7块?一想到加一箱汽油,等于你半个月的生活费,或缴一次200元的罚款,等于你白干好几天,不能不让你感觉到了强迫,也不能不联想到,那个官价“半匹红纱一丈绫”,就牵走了卖炭老翁的“一车炭,千余斤”。
强迫交易的实质,是垄断特权剥夺了消费者主权。而垄断特权即国企“主导产权、控制命脉、垄断资源、占领上游、支配关键、掌握要素”的特权,是建立在歧视性、差别性上的超市场、反市场特权。这种特权,颠覆了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原则,纵容了不公平竞争,认可了特权企业可以吃霸王餐。
1997年,国企开始退出竞争性领域,在兼并、重组中占据、扩张垄断领域。一路走来,“抓大放小”的重组政策,“三年脱困”的改造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产权多元化政策,“有进有退”的布局调整政策等相继出台。
“放小”的转制,放生的几十万濒临死亡的小企业,大多是资不抵债的破产者,是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的失败者。而“抓大”呢?抓住的却是掌控初级产品、稀缺资源与上游产业,统治市场要素、垄断关键行业的约三万个大型国企。这就像当年,以增值税为内容的分税制改革:下放给地方税源的多是涓涓细流,而收编为国税品种的则是财源滚滚的洪流。地方把涓涓细流又变成滚滚洪流的,不是别的,就是卖地,就是房地产的垄断专卖。
可见,“放小”成了放弃竞争,“抓大”成了扩大垄断。“有进”成了进入垄断,“有退”成了退出竞争。
二元市场,必然派生每个消费者的二元交易、两类市价。二元交易,就是必需品消费被强迫交易,非必需品消费自愿交易。两类市价,就是生活必需品的刚性消费,形成了只涨不跌的刚性市价。非必需品的弹性消费,形成了弹性市价,有涨有跌,跌的多涨的少。
强迫消费涨价多,消费者受害多。自愿消费跌价多,消费者又受惠少。“一个萝卜两头切”,消费者或被切,或切不着。为什么?因为消费者主权被剥夺。而垄断国企“一个萝卜两头切,两头都是他得”。为什么?因为供给者主权、生产者主权取代了消费者主权。你我的主权被剥夺,只能当那个萝卜,两头被切--刚性消费增多,弹性消费减少。刚性支出越来越多,弹性支出越来越少,也就是被迫的支出越来越多,自愿的支出越来越少。
挣钱是技术活,花钱是艺术活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人均收入是多少,谁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那些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高贵的伟大的素质。
--马克斯·韦伯
新生初上新课,我的开场白是这样解释经济学的:“经济学,就是学着更经济地生活。”但老实说,想更经济地生活,在当下市场上,你是越来越难以选择了。学经济的学生常向我抱怨钱不够花,我敢断定“钱不够花”不在于市场紧缩,市场扩张时钱更不够花。“钱不够花”也会伴随你终生,绝不仅在穷学生时期。
为什么?因为“挣钱是本事,花钱是艺术”(冯仑语),你需要终生学习挣钱的本事,更需要终生学艺--学习花钱的艺术。其实,“钱不够花”只表明资源永远稀缺,怎么花钱则要看你怎么理财,要看你怎么配置稀缺资源。
对于人的消费欲望而言,钱永远不够花。对于不同的消费取向,钱够不够花,则要看你往哪儿花钱。对于你自己来说,消费取向没有最佳,只有最适。把钱花在自己最迫切的需求上,获取了最具价值的满足,就是你的最佳消费。
大致的消费取向可以分为世俗的肉体满足与超俗的精神满足两个取向。极尽锦衣玉食、声色犬马之能事的人,找不到比现世行乐更有魅力的享受。因而,他们视食欲、性欲、占有欲为迫切需求,主要往这上边花钱。这些人的全部生活内容就是想办法挣钱和找理由花钱。而能够在心灵世界找到更大乐趣的人,信奉“物质的需求起于必需,止于必需”。他们视心智、创造、艺术为迫切需求,愿意往这上边花钱。
米塞斯把财富叫做“身体的文明”,并坚信经济的高速发展会使“每个人都将得到这种身体文明”。而“幸福、满意、内心的平衡、平和”这类被称之为“心灵的文明”,则不像“衣食足、礼仪兴”那么简单,要靠提升信仰与道德来实现。
“真正的幸福之源在自己心中,在别处寻它就是愚蠢”(托尔斯泰语)。致富当然是硬道理,但不能“见物不见人”。财富不能包办幸福。贫穷肯定是不幸的,但富裕并不等于幸福。“幸福感、心灵的安宁、思想情趣的升华”(米塞斯语)不可能直接来自财富。
多数人对于“心”(精神满足)与“物”(肉体满足)两者的平衡和意义不感兴趣。相反,大家执迷于对金钱的崇拜,把“钞票”两个字挂在嘴边。大多数同胞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心智健康”的概念,因而,他们的追求非常肉体化、世俗化,做不到肉体和灵性并重。本能地,多数人停留在物欲、性欲、占有欲的价值层面上,显得贪婪而又可怜。听其谈吐,与其交流,他们三句话不离肉体供给(吃喝)与肉体满足(玩乐),实在令人悲哀。
因此,选择怎样消费,取决于你要做什么样的人。对于信奉金钱至上的唯物主义价值观的人来说,说他们财迷心窍、利令智昏也不为过。但人的生命价值绝不限于只知求财的经济人。“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人均收入是多少,谁住多大的房子,开多好的车……并不是培养丰衣足食之人,而是要培养那些足以构成我们人性中高贵的伟大的素质”(韦伯语)。经济人是人的本能,道德人是人的提升。生命价值依赖道德的提升,才不至于堕入为物而生、为物而死的动物性存在。
“人不能为了物质利益而不要人格尊严”(周国平语)。也就是说,人如果拿自己的人格,当成实现自己世俗利益的手段,就滑进了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泥沼了。人一旦把自己最重要的人格尊严,拿来满足手段性的物质需求,人就不再是目的,而是把自己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滑进了自甘堕落的泥沼。
这类话,你可能听到过:“花!钱算个啥?钱是专供大爷爽的王八蛋!”--貌似鄙视钱,实则崇拜钱。迈克尔·杰克逊有首《有谁在乎我们?》的歌,他唱出了对金钱淹没人性的愤怒。他抨击社会“见风使舵、投机倒把,人人都变坏了;人面兽心、行尸走肉,人格一钱不值了”,他抨击的是一个人被物化、被矮化、被金钱异化、被动物化的坏市场。事实上,一个只要“物”、不要“心”的市场,必然是个无所不用其极的骗钱市场、抢钱市场,也是人的良知被冷冻的寒漠。
理财的前提,先确立人是主体,财是客体。要以“心”驭“物”,不能财迷心窍,不能抱持“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金钱观。花钱与挣钱都算理财,但前提是人,财是人的工具,人不能沦为守财奴。总之,最适合人性的投资与消费,才是最佳的理财。
投资优于消费,是理财的第一原则。而降低机会成本即理性投机,则是这个第一原则背后的原则。一味省钱不是理财,量入为出地消费是理财,降低成本的套利交易是理财。本能地省钱,只是被动应对、低能应对,还算不上理财。能挣还要会花,追求投资与消费的获益最大化,才是你在理财。让投资优先于消费,变套利交易为套利消费,更是你在主动理财、精明理财。
避高就低,套利消费
套利一般可分为三类:跨期套利、跨市套利和跨商品套利。
--《百科辞典》
广义的套利,可以涵盖全部市场交易。跨国公司涌进中国,是在跨国套利。而国内方兴未艾的海外代购与境外直购,则是中国人在跨国套利。包括淘宝的“全球扫货”、易趣的“美国直送”、拍拍的“海外代购”在内,海外代购网站已达1000多家。从iPhone手机到iPad电脑,从明治奶粉到雅诗兰黛面霜,海外代购的交易总额早已超过百亿了。境外直购的入境总额也颇为壮观。那些从欧盟国家出来的商品有17%退税,而国内入境没有税的货品交易尤其火暴。交易火暴,年前惊动了海关开始出招儿应对:对iPad征税500元,并从2010年9月1日起,将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的免税额度,从400元(港澳台地区)或500元(其他国家和地区)一并猛降到严苛的50元。
其实,市场交易全是在套利。所谓的穷人炒股、富人炒房,是投机者在套利。从早几年的青花瓷、普洱茶、和田玉、兰花、冬虫夏草、红木家具等等,到近两年的“辣死你、豆你玩、蒜你狠、油他去、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鸽你肉”等等,更是投机者在套利。
炒股的巴菲特是在套利,炒汇的索罗斯也是在套利。2000万亿美元的国际游资,一直紧跟着全球大宗商品的市价游走,每时每刻都在伺机套利。中国成为大宗商品的最大买主后,“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贱”。为什么?就是因为国际游资在套利。每天游走于各国汇市、债市、基金市、期货市、金市、股市、房市的热钱,全是国际游资在套利。
经济人避高就低地消费,嫌贫爱富地迁徙,趋利避害地投资,都可以解释为套利。中国人卖掉房子移居美国,是在套利。目前,美国国会正在审议一项帮助外国企业家移民美国的创业签证法案。一旦通过,能把获得美国绿卡的门槛,降低到10万美元创业资金。国内二三线城市的一套房价,也接近10万美元了。就是说,你卖掉房子,也能迈进申办美国绿卡的门槛了。当年,台湾人卖掉房子移居上海,是在套利。近年,韩国人卖掉房子移居山东,也是在套利。这类套利,既是消费市价上的避高就低,也是投资上的趋利避害。
老实说,国内30年来经济转型,堪比世界上任何原始积累与投机狂潮的掘金暴富年代。30年间,值得大书特书的寻租、投机、套利的故事惊心动魄,足以构成世界经济史上的惊险篇章。从“一个摩托两个筐,工资赛过胡耀邦”的个体经营,到价格双轨制的倒卖指标、批文、外汇;从屡败屡战的水货走私,到经久不衰的热门炒作,“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潜规则大行其道……多少身无分文的穷汉,套利套成了身家千万的富豪。
套利在国内大行其道,以致灰色收入与名义收入的两者关系经常出现主从颠倒--以名义收入为主,以灰色收入为补充,颠倒为“工资基本不用”,或灰色收入大大高于名义收入,名义收入成了灰色收入的补充。收入比例的这种潜规则,从公务员的工资卡上就能显示出来--基本工资与职务工资前两项不过都是区区一两千元,而加上后边更多项目的这津贴、那补贴,公务员的月收入早已实现了3(科级3000)、5(处级5000)、8(厅级8000)、1(省级10000)--前两项显示名义收入并不高,而加上自己都说不清的后几项,实际收入并不低。
跟你工资相差不多,但灰色收入相差很多的同事、邻居,有吧?跟你真实收入相差不多,但生活品质相差很多的同事、邻居,不少吧?花钱不多,但效用相差很多的同事、邻居,更多吧?所以说,消费水准,不仅取决于你手中购买力的高低,取决于消费眼光、能力的高低,还取决于套利的眼光、能力的高低。也就是说,钱不值钱了,钱不经花了,既加大了你手中资源的稀缺性,也加大了你配置资源的选择性。经济学的要旨,是稀缺性催生选择性。越稀缺,越需要优化选择。科斯托尼说的“没有钱的人,必须投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也就是说,市价越离谱,就越能催生高超的投机人。
也许你会说,什么套利,不就是投机嘛。没错,危机之下,必有投机。身无分文,只能投机。钱不够花,就得投机。通胀、滞胀是危机,必然激活经济人投机。合理投机,没有过错。避高就低、趋利避害的合理投机,是经济人在降低成本,在抵御通胀之下的成本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