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200000020

第20章 信篇(1)

魏征妩①媚

魏征妩媚,不肯面从,责上失信,应对从容。

魏征是我国初唐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杰出的历史学家。辅佐唐太宗十七年,君臣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贞观之治”。魏征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魏征在太宗皇帝朝里做官,曾经责问皇上对百姓们失信的事情。每逢劝谏皇上,皇上不肯听从时,那么皇上对他讲话,他也不答应。太宗皇上说:“你答应了我之后,再来劝谏,又有什么关系呢?”魏征说:“从前舜帝警诫他人不要面子上地服从。现在做臣子的倘若心里明明晓得不是,但是口里却勉强答应皇上,这就是面子上的服从了,哪里是积极服侍舜帝的初意呢?”太宗皇帝就笑着说:“别人说魏征做人疏慢,可是我看他的态度,越觉得妩媚可爱了。”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出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②鹰,把他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鹰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鹰闷死在怀中。

贞观元年,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做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魏征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魏征这么一个善巧的提醒,唐太宗一定不想做暴君,太宗大笑后点头称是。

有一次,太宗从外边回来往后宫里边走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杀了他!”长孙皇后问他在生谁的气,太宗气愤地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天天在朝廷上当面指责我的不是,还当面顶撞我,气死我了。”长孙皇后听到后,马上换上朝服,走到太宗面前说:“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一定有明主出现,臣子才敢直谏。”太宗听完后,怒气逐渐消了,正是由于魏征这样正直的大臣和长孙皇后的贤明,才有唐朝时期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社会安定,被后人称为“贞观之治”。

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由于忠于职守,勤勤恳恳,积劳成疾。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③逝,遂亡一镜矣。”

【注释】①妩:wǔ。②鹞:yào。③殂:cú,死亡。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不负初心,徐君已死,挂剑坟林。

周代的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季札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地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

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审,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里,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情之后,一定要回来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札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经过世了。季子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戚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已经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札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而季札却说:“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这就是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可谓“大信不约”。

一个人成败的根源,源于我们内心的诚与敬。如果连讲话应有的信用都做不到,那很难想象,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够成就得了。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就好像车子无法走动一样。《中庸》云:“不诚无物。”如果缺乏真诚的心与应有的信义,那任何的事业都很难成就。

语言是心灵的外在表现,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曾子曾经提到:“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我们在讲话的时候,容貌予人什么样的感觉,至关重要。也正是因为它代表着我们的心,从我们的行为容止与言语意涵,对方就能够透析说话之人的内心世界,所以我们的言语一定要谨慎。

言为心声,言语是内心至情的表白,要明晰地洞视、了解为人真实的品操,就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心善,行为就善,心恶,行为自然偏颇。在这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中,虽然季札内心想要将剑送给徐君,但是他并没有言语上的承诺,更何况当时徐君已经过世了。然而他仍然信守着内心的诺言,不惜舍去千金难买的宝刀,将它挂在树上,怅然而去。并且说道:“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在这落落大方、掷地有声的三言两语中,信义的精神,确已传扬万古而不朽。

郭伋①亭候

郭伋归早,止于野亭,候期乃入,不欺童龄。

汉朝郭伋是茂陵地方的人,在拜州地方做太守官,对待百姓们素来广结恩德,言出必行。有一次,他准备到管辖的西河地方去巡视,见有几百个小孩子每人骑了一根竹竿做的“马”,在道路上迎着郭伋朝拜他,欢送他,问他什么日子才可能回来,郭伋就计算了一下,把回来的日子告诉了他们。郭伋巡视得很顺利,比预定告诉孩子们的日子早回来了一天,郭伋恐怕失了信,就在离城里还有一段距离的野亭里住了一宿,等到了第二天,才走进境里来。当天,那些孩子们都在路上欢迎郭伋的归来。光武皇帝称赞他是个贤良太守,后来,郭伋活到了八十六岁才去世。

郭伋做到了童叟无欺,信之至极!

【注释】①伋:jí。

朱晖许堪①

朱晖信心,以待知己,张堪既亡,赡其妻子。

朱晖是东汉南阳人,在太学读书时,即以人品高尚、尊师爱友而受到学友们的尊敬。他很早就没有父亲,可是他的做人却很有气节。

同类推荐
  •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江南文化与跨世纪的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本书采用以浙江、江苏为主,兼顾上海的方式对此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将“江南文化”具体为浙、江、沪三地的文化,这也是通常所谓的狭义的“江南文化”的概念。具体论述分上、下两编展开:上编部分,主要从“思潮与事件”两个维度展开论述,涉及“断裂”事件、“新概念作文”事件、《沙家浜》事件、余秋雨及其文化散文的论争、金庸及其武侠小说的论争、江南的寻根文学、江南的先锋文学等。上述这些事件与思潮当然很复杂,但它们都与江南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是江南文化在特定时空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和必然产物。
  •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良臣谏章奏本(中华千年文萃)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商到周,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到宋元明清……一位帝王就是一部演义;一个朝代就是一部历史。迄今为止,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了。在五千年的岁月里,既有正直强国的明君,也有荒淫误国的昏君,既有贤臣良将,也有奸臣小人。于是,在纵横捭阖的政坛上,演绎了一场场正义与邪恶的笔锋之战。
  •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和谐处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银河相会:七夕节(文化之美)

    中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十分浪漫的节日,那就是七夕节,牛郎与织女相会的日子,常常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也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本书中,编者全面整理了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过程,它形式多变的“乞巧”方式,还有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七夕节风俗,相信读者们将对七夕有不一样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彼岸落忘川

    彼岸落忘川

    曼洛黎(受)乃彼岸花转世,本想安度一生,怎奈前尘未了......血瞳,是与生俱来?还是他人所为?这一世,请抓紧我......
  • 双魂异梦

    双魂异梦

    一次奇异的双魂穿越引发了两段刻骨铭心的情缘,无论是在五百多年前的明代,还是在21世纪的今生,两个互换身份的女孩都经历她们不平凡的一生。
  • 樱花树上的萍果

    樱花树上的萍果

    一只白色的鸟为报答小栩嘉的恩情,走进她的梦里化作少年陪伴她。很清新的文笔,暖融融的。细细品味,好像躺在结满苹果的樱花树下。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演洪荒

    帝演洪荒

    洪荒帝演,上古传说,三个平凡兄弟幸运进入修真界凭借着在俗世的经验,在修真界的成长历程!初凝气,后筑丹,丹化体,尽归元,终化神,迈向万千环宇!原本以为是神的世界竟只是一个故事的开启,无尽的强者,九界四境八荒,洪荒大陆的历演,谁能真正的主宰一片昆仑。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武战云霄

    武战云霄

    荒古的异世,无奈的世间,这是个大混乱的时代。这里有武修力拔山河,气吞万里;这里也有法修纤纤玉指,乾坤颠倒;这里还有兽修度化人身,无边神力;这里更有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仙神圣子,总之这是个璀璨的时代。都市神奇少年带着牛叉的?武魔系统?,穿越附身家破人亡的7岁小女孩身上,从此神话开起!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一介书笙

    一介书笙

    如果说听着偶像的歌也会来到另一个世界的话。我愿意一直听着他的歌。等等,我可是小仙女。我怎么能当书生呢?记得一介书生中说。我得要考上状元,迎娶姑娘。这桃花可开不得呀。谁是书生?谁是姑娘,谁将引起谁?谁将嫁给谁?一切自有定论。就让我静静听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