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5000000034

第34章 哲理故事(1)

盲人摸象

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国王命令大臣牵来一头大象,让八个盲人用手去摸,然后分别叫他们说出大象是什么模样的。八个盲人七手八脚地摸了一阵后,都争先恐后地报告。摸到大象牙齿的盲人说大象形如长长的萝卜根;摸到象耳的盲人说大象仿佛一只簸箕;摸到象头的盲人说象如一块大石头;抓到象鼻子的盲人说象不过是一根木杵;抱着象脚的盲人嚷道大象明明是一只舂米用的石臼;摸到脊背的盲人说它是一张床;摸到肚皮的盲人说象是只大水缸。最后一位盲人说道:“哈哈,你们都不对!”只见他扯着象尾巴说,“告诉你们,大象细细长长,就像一根绳子!”

哲理:人们往往在感性认识上,只能见到或接触到事物的某些表面或局部。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只有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才有可能。

所树非人

春秋时期,魏文侯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质的人犯了罪,文侯罚他永世不得踏入魏国半步。于是,他不得不离开魏国北上谋生,辗转来到了赵国。他进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简子问:“为什么呢?”子质愤愤不平地说:“魏国殿堂上的士、卿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朝廷里的大夫由我培养提拔的占一半,边境守卫的人由我培养提拔的也占一半。谁料到如今殿堂上的士在君主面前说我的坏话,朝廷里的大夫用法律威吓我,边境守卫人拿着武器拦击我,我已经心灰意冷了,所以我不再对别人施德了。”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打个比方吧,如果春天栽种桃李,夏天就可以在桃李树下乘凉,秋天就可以吃到桃李树的果实。但是如果春天栽种蒺藜,夏天就不可以采摘它的叶子,秋天也只能得到它长成的刺啊。由此看来,结什么样的果实在于栽种什么树。现在您所培养提拔的人不对啊。所以君子应该事先选准对象再培养提拔。”

哲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对人才的培养提拔应该慎重,就像种树一样,应该先择后种。

乐羊食子

乐羊是战国时魏国的一员名将,魏文侯三十八年。文侯命他统率大军,攻打中山国,乐羊统帅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越过赵国,进攻中山,把中山国都城围得铁桶一样。中山国眼看抵挡不住,就捉来了乐羊的儿子,五花大绑,吊在城门口上,要乐羊退兵,方才放人。一声声凄厉的哭喊传来,将士们都看着乐羊。只见乐羊面不改色,仍旧挥师猛攻。中山王又急又恨,将乐羊的儿子剁成肉泥,煮了一锅肉羹,派人给乐羊送去,想动摇他的决心。谁知乐羊不但不悲伤,反而神色坦然地喝了一杯肉羹。中山人见乐羊攻城之意这般坚决,军心更加溃乱。最后,乐羊终于攻克中山,为魏文侯在古长城一带开辟了广阔的疆域。魏文侯虽然重赏了乐羊,但从此就开始怀疑乐羊,认为他本性残忍不可信任。

哲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使事情走向自己愿望的反面。有时候,你的讨好或者大义灭亲会被别人视为心狠手辣。

拒子入门

子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大将军。一次,他带兵与秦国作战,前线断了粮草,派人向楚王告急,使者顺便去看望子发的老母。老人问使者:“兵士都好吗?”使者回答:“还有点豆子,只能一粒一粒分着吃。”“你们将军呢?”使者回答道:“将军每餐都能吃到肉和米饭,身体很好。”子发得胜归来,母亲紧闭大门不让他进家,并派人去告诉子发:“你让士兵饿着肚子打仗,自己却有吃有喝,这样做将军,打了胜仗也不是你的功劳。”母亲又说:“越王勾践伐吴的时候,有人献给他一罐酒,越王让人把酒倒在江的上游,叫士兵们一起饮下游的水。虽然大家没尝到酒味,却鼓舞了全军的士气,提高了战斗力。现在你却只顾自己不顾士兵,你不是我的儿子,你不要进我的门。”子发听了母亲的批评,向母亲认了错,决心改正,才得进家门。

哲理:“子不教,父之过”,子女成长的好坏,长辈负有极大的责任。若要孩子成为大器之才,必须在孩子心中植下博爱之心。有了博爱之心,才有施爱于他人的可能。

楚庄王赦醉臣

楚庄王和群臣喝酒,一阵风把蜡烛吹熄了,这时有人喝醉了拉了宫女的衣服,宫女也拉了那人的帽带。宫女对楚庄王说了这件事,楚庄王便说:“每个人立刻把帽带扯去,并且丢在地上。”为了不揭穿这个人,楚庄王命令群臣都把帽带拉断丢在地上。点上蜡烛后,自然分不出是谁拉了宫女的衣服,群臣继续喝酒助兴。几年后,楚国和晋国打仗,有一个勇敢的武将在前线杀敌,每次都打了胜仗。楚庄王觉得很奇怪,平常也没对他特别好,怎么甘愿出生入死?一问之下,才知道勇敢的武将,就是当年拉宫女衣服的人,为了感激楚庄王的恩德,因此奋勇杀敌。勇敢的武将拯救楚国于危难之际,后来,楚庄王便封他为护国大将军。

哲理:聪明的人,是将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只有头脑简单的人,才把身边的朋友统统变成敌人。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东汉光武帝时,司空宋弘品行端正,博学多才,深受光武帝的赏识。后来,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的丈夫死了,按照汉朝的制度,公主可以在朝中任意挑选一位大臣,作为自己的丈夫。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选中了品貌端正的宋弘。光武帝感到事情非常难办,但是为了姐姐,还是把宋弘召进宫,让姐姐坐在屏风后。宋弘行完君臣之礼以后,光武帝开始切入主题。“我听说人高贵了就要忘掉自己的朋友,富裕了就要休掉结发妻子,不知这种做法是否可取?”光武帝对宋弘说。“我也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委婉而坚定地回答。坐在屏风后面的湖阳公主听了此话,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哲理:永远不要忘了那些与自己共患难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自己才能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宋襄公的理念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郑,在涿河之滨与精锐强大的楚军遭遇,一场血战正在酝酿之中,宋军先到一步,已经排成战列,剑拔弩张。此时,楚军兵马还在乱糟糟地渡河。右司马子鱼一见,连忙跑到宋襄公面前说:“两军相比,敌强我弱。兵法有云:兵半渡可击之,现在趁楚军立足未稳,我军乘虚猛攻,定能以少胜多,打垮楚军。”宋襄公捻着胡须慢吞吞地说:“你急什么?寡人听说有道德的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白头老者,不乘人之危,推人于险。楚军还未站稳就打,这违背仁义!”于是就不听子鱼的话。没多长时间,楚军的兵马一船一船地登陆,摇旗列阵,喧呼可闻。右司马急得流着汗,苦苦劝谏要大王为人民着想,不要怕什么背义以误国。宋襄公不耐烦地把眼一瞪斥责道:“滚回队伍,再说一句就按军法从事!”说话之间,楚军战列已毕。宋襄公方才下令鸣鼓出击,只听杀声陡起,楚国大军像山呼海啸一般掩杀过来。宋军魂飞魄散,大败而逃。宋襄公在乱军之中屁股也挨了一箭,不到三天就一命呜呼了。

哲理:战争是对付敌人的,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人残忍。

申子请罪

申不害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执法家,在韩国当了十五年的宰相。有一天,国王韩昭侯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实行法制真是不容易呀!”“这有什么不容易的?”申不害振振有词地说,“执行法制,首先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有功的人才给赏,有才能的人才就封官。而您呢?虽然制定了法律,却经常私下接受那帮亲戚宠臣的请求,徇情枉法,却要让别人去执行法律,那当然就不容易了。”昭侯红着脸点头说:“承蒙先生指教,从今以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执行法律了。”过了一些日子,申不害的堂兄来到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申不害就到国王面前说情,想讨个官衔。韩昭侯低头不语,好一阵才说:“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所教给我的吧?我是违背先生的教训,开个后门破坏法制呢,还是听从先生的教训,不开这个后门呢?”申不害听了满面羞惭,伏地请罪。

哲理:要实行法制,就不能徇私舞弊。但是,知法的人未必守法,制定法律的人不一定就不会犯法。

宣王好射

齐宣王喜爱射箭,在他王宫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雕弓。每次他射箭的时候,虽然总使出吃奶的气力,也只能拉动三石的软弓,可是他最爱听别人赞美他臂力过人,能用硬弓。而且大臣们也都是献谗之辈,每天都围在宣王身边不是说“大王神射”就是“便是后羿再生,也不可与大王媲美”之类的话。而宣王每次听到这些赞美的话,都会给说这些话的人赏赐。每逢酒宴之后,宣王就取出那张雕花角弓,大喝一声,拉成满月,顿时,支武百官都高声喝彩,山呼:“大王神力!‘宣王得意地把角弓传给左右大臣,让他们分别试一试。大臣们握着弓,呲牙咧嘴地拉开一半,就装得无论如何也拉不动的样子,都纷纷嚷着”腰酸“,有的喊”臂麻“,然后一齐啧啧惊叹道:“这张弓不下九石,除了大王,我等凡夫俗子怎么能拉得动?”宣王听到这些赞美的话以后,更显得高兴了,于是抚着髯须,哈哈大笑。虽然宣王只能拉得动3石的弓,可是他却永远认为自己能够拉动9石的弓。

哲理:违反客观事实,用假象欺骗自己,往往就是错误和失败的开端。

国有三不祥

从前,齐国人把老虎和蟒蛇看做不祥之物。有一次,齐景公去野外打猎。刚爬上山头后,他手持弓箭,去寻找猎物。突然一阵狂啸,从草丛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吓了齐景公一大跳。一伙人跌跌爬爬地扶着齐景公逃到山沟里。他们在山沟里没走几步,又见一条水桶粗的青皮蟒蛇盘在岩石上,恶狠狠地不断朝他们吐着毒芯。一天打猎受了两次惊吓,齐景公感到非常扫兴,什么也没有捕捉到,就惊魂未定地返回了。回到宫中,齐景公急忙把晏子叫来问道:“今天寡人上山见虎,下沟见蟒,这怕是我们齐国的不祥之兆吧?看来下次外出还需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啊!”晏子回答说:“出门选择吉日纯粹是虚妄之言,大王不要被蒙骗了。我也听说一个国家确实会有不祥之兆,而且有三不祥,猛虎、毒蛇都不算在内。”景公问道:“是哪三不祥?”晏子回答道:“一是国家有了贤明的人材,而大王不去选拔,不想知道;二是大王知道了有德才兼备的人,也不愿录用:三是大王虽然录用了贤明的人才却不肯信任他们。所谓不祥尽在于此,至于今天上山见虎,那因为山是虎的巢居,下沟见蛇,那因为沟是蛇的洞穴,这同国家有什么关系呢,怎能说是齐国的不祥之兆呢?”齐景公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在晏子的辅佐下,齐国的朝政有了很大的起色。

哲理: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不善于发现、使用和信任人才,甚至糟蹋人才,这对国家的损害是无法估计的。

新生讨马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路上十分辛苦。有一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荫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人家的麦苗。农田的主人发现后,十分愤怒,上前一把抓住马的缰绳,将马扣下了,扬言要将马杀死为麦苗报仇。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伶牙利齿,能言善辩。他凭着不凡的口才,自告奋勇地上前去企图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可是,他说话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人生哲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费尽口舌,可农夫对这些根本听不懂,哪里听得进去。

这时,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的情景,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心里的愤怒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知识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

哲理:做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盲目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否则会适得其反。

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名神箭手,利箭所向,飞鸟落地,走兽伏倒。他的学生飞卫,勤学苦练,技巧超过了老师。有个名叫纪昌的人又来拜飞卫为师。飞卫对他说:“你先要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眨眼睛的本领,然后才谈得上学射箭。”纪昌回到家,就照着飞卫的话,仰面朝天躺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双眼死死盯住穿来穿去的梭子。这样苦练两年后,就是有人用锋利的锥尖朝他眼睛刺去,他都不眨一眨眼。于是,他高兴地跑去告诉飞卫。飞卫摇摇头说:“这些还不够,你再要练好眼力,才谈得上射箭。当你能把极小的物体看得很大,将模糊的目标看得很清楚,那时候,你再来找我。”纪昌回到家,就捉了只虱子,用牛尾巴毛拴住。吊在窗口上,天天面朝南方目不转睛地盯着。十多天过去,虱子在眼中渐渐显得大起来;三年以后,竟显得有车轮一般大。回头看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巨大。他便用燕国牛角做的弓,搭上朔冬蓬杆制的箭,朝虱子射去,弦声响处,利箭穿透虱心,而牛尾毛还好端端地悬在空中。于是,纪昌又跑去告诉飞卫。飞卫听了,高兴地说:“好,你学成功啦!”

哲理:一个人要想掌握精湛的技术,不能性急,要肯于吃苦,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

半文钱的官司

清朝时候,枝江县的县官听说杜老么聪明机智,深得民众赞扬,很是嫉妒,一心想整治他一下,以显示自已的才智在他之上。于是县太爷命人把杜老么找来说:“都说你聪明绝顶,本县倒想试试你到底有多大能耐,你敢跟本县打官司么?”杜老么说:“跟您打官司得到荆州府,我孑然一身,连半文钱都没有,怎么能够上路呢?”县老爷见他神色黯然,毫无斗志,以为是没有胆量跟自己较量而找借口,随即说道:“你有半文钱就敢上路吗?那好,来人哪,斩半文钱给他!”手下马上就把一文铜钱斩成两半,杜老么接过半文钱立即就上路了。到了荆州府,杜老么状告枝江县老爷:“他身为百姓父母官,竟然将乾隆通宝劈为两半,如此目无王法,胆大包天,即使不斩也应该先撤官!”那县太爷当初还自鸣得意呢,到现在才知道上了杜老么的当。

哲理:对付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就应该釜底抽薪,从其本身的言行去找漏洞,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再想抵赖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曹彬对付小人

同类推荐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 纠结的中国人

    纠结的中国人

    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我们一直是老大哥,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我们享受周边小国的贡奉,给他们提供保护,那时的我们很骄傲,把自己当成是世界的中心,称呼周围向来都是用“蛮、夷、狄、戎”的。但慢慢地,我们落后了,变成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这种落后让我们由自负一下子变成了自卑,于是,在很多人的眼里,外国的月亮开始比中国圆了。在这自负和自卑的转换中,我们迷失了自我,滋生了一种焦虑的情绪,而这深深的焦虑带给我们的是更深度的迷失。在这复杂的情感中,我们变成了一个矛盾的群体,一边鼓吹着自己的五千年文明,一边又对别人的高速发展充满了艳羡。
热门推荐
  • 百变兵魂

    百变兵魂

    神赐世界中,有不同的修炼体系,这里资源无限,凶兽猛禽更是无限。想要在这富可敌万国,想要在这醉卧美人膝,想要在这乘风御苍穹,那就成为猎人中的王者吧!一个身世离迷的少年在异国的成长之旅。好中二的简介,好羞涩(*/ω╲*)
  • 帝京景物略

    帝京景物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仙不逗

    上仙不逗

    一条链接,直接从普通人变成上仙!?六界第一逗比洛瑾汐在此,谁与争疯?
  • 幻梦绎

    幻梦绎

    我是谁......一个在神秘山洞中醒来的英俊青年,他的记忆却完全遗失。当恢复记忆的时刻,整个事件令他感到匪夷所思。只因一次意外,让他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从繁华都市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然而一切的一切由此发生了改变......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弑神者

    末世弑神者

    当他还在为上大学的钱而努力时,还在为喜欢的人向别人表白而沉郁时,还在努力地寻找妹妹时,末世忽然降临了!一切的崩坏,也是一切的开始。看苏寒如何一步步揭开这些迷雾,了解这一切变化的缘故,走上真正的弑神之路!
  • 东京喰种之错误的世界

    东京喰种之错误的世界

    这是一个无数喰种存在的世界,这是一个白鸠与喰种命运纠葛,宿命厮杀的错误的世界......。当一名来自中国的喰种到达日本,将会引起怎样的风波呢?24区的存在,青铜树的威胁,还是潜伏在黑暗之中的喰种。当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喰种齐聚东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哈哈哈,CCG也管不过来!(本作背景以re剧情为基础,喜欢的欢迎去追吃货漫画)qq群号:465728480(感兴趣的可以加下,刚刚创的)
  • 异界征战之一统天下

    异界征战之一统天下

    在现代他空有一身武艺,但却没有什么有用的作为。但是在异界这片随时充满了杀戮的世界,让他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在异异界,朝廷腐败,贪官污吏横行霸道,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在异界这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为了生存,他只能选择四处征战。
  • 女皇夫

    女皇夫

    某一天杜若游历到殷墟国,听说这个国家女尊男卑。天旋地转――她成了女皇的后宫之主,没错,就是皇夫。雌雄莫辨――杜若:吾皇,我是女的!女皇温柔一笑:吾爱,朕乃丈夫!
  • 步步惊心:皇后一世倾城

    步步惊心:皇后一世倾城

    她,夏侯家千金,生于钟鼎之家。他,梁朝皇上,坐拥江山美人。在她十五岁生辰那日,等待她的不是超大排场的生辰宴,而是一道诛九族的圣旨。混乱中,一个黑衣人救下她,承诺为她复仇。进宫,争宠,夺位。一步为营,步步为营。且看凤凰归来,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