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抬起妈妈的手,让她自己去完成这样了不起的“壮举”。灯关了,妈妈的目光流露出得意的感觉。或许,妈妈在告诉我:“儿子,妈妈还行!”天亮了,又是崭新、明亮的一天。妈妈,新的一天来临了。你该好起来了。监视器上的数据,平稳、真实而一丝不苟地量化着爱与孝的程度。生命的指数给人以信心和希望。
(2007年4月21日/周六/晴/18℃大连/07:00)让她做任何家务,我们愿意为她包揽一切,让妈妈尽享天伦之乐!
春日的祈祷
明亮而和煦的阳光,透过斑驳的镂花窗纱射进屋内,我撩开窗纱的一角,让阳光投射到母亲的病榻上。
春日的阳光,是生命复苏的动力。它难道不会为妈妈的安康送来一份热情和能量吗?
斑驳的日光,洒在母亲的脸上。我生平第一次如此仔细地端详妈妈的脸。青春端庄的容颜早已逝去,那是老照片留下的记忆。妈妈的结婚照是极为简单的一张两寸虚光彩照。年轻时的妈妈绝不亚于明星和美女!可惜的是,生活的负担,子女的拖累,沉重的劳作和岁月的剥蚀,那份令人惊羡的丽颜早已不复存在。为了挽留妈妈的美好记忆,早在十几年前,我就用翻新老照片的技术,为父母重新放大了昔日的玉照。可惜年代已久的照片无法翻新出尽如人意的效果。精于丹青的小妹妹不甘心,专门为父母绘制一对炭精画,常年摆放在父母的床头。
今天,病榻上的老母亲已经无法与老照片上年轻而文雅的妈妈联系在一起了。花白稀疏的头发,有些蓬乱,这是健康时的妈妈决不会出现的邋遢。
用木梳轻轻地为母亲梳理头发,老人又出现慈祥而安静的容貌。此刻的妈妈,脸上没有痛苦,只有安宁,因为她可以放心地睡着,儿女们都在身边呵护着她。
早已被皱纹刻蚀的脸颊,微显出一些老年斑,但气色温润,无怪人家都说老人家看上去只有六十多岁。
春日阳光里的妈妈,安然地睡着。这是自我回来以后的最好状态。安详的面孔是否预示着平安的结果?
愿春日的阳光,为妈妈祈祷!如果妈妈能恢复健康,我们再不会让她做任何家务,我们愿意为她包揽一切,让妈妈尽享天伦之乐!这,就是此刻的心愿。
(2007年4月22日/周日/晴/大连/06:00)那种眼神对常人来说是沉闷的,但对于处在生死边缘的妈妈来说,那是一种生命的迹象。
希望的曙光
今天白天,母亲的状态相对稳定。晚饭临行前,看到妈妈无神的目光在张望,对声音有了寻找的游移。
说实话,那种眼神对常人来说是沉闷的,但对于处在生死边缘的妈妈来说,那是一种生命的迹象。
妹妹欣喜若狂地告诉我,爸爸来了一小时,妈妈始终牵着他的手不放。这情景让人想起《牵手》和《最浪漫的事》两首歌中的唱词……父母结婚58年,作为子女,我们从没见过二位老人争吵打骂。这在正常人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妈妈刚强的性格却被善解人意的秉赋压抑着。其实,在家庭生活中,用公平的天平去衡量,对妈妈不公平的事儿不胜枚举。然而,就是那些让妇道人家平地起风波的家庭琐事,妈妈居然都能忍让,维护了全家的和睦相处。
在漫长的守夜中,我和燕文历数着从记事起看到和听到的对妈妈的不公平,仿佛是在开一场替妈妈打抱不平的控诉会……“忍”为心上一把刀。忍是对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事的试金石。妈妈,是忍耐和谦让的典范。其实,她没有受过多少儒家教育,也没有受过心理训练。妈妈是从姥姥的秉性中继承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
对姥姥的印象在我记忆中几乎为零,依稀记得姥姥仿佛是死于脑中风。她出事的当天早晨,我好像在屋外院子里玩耍。姥姥是在去茅房的路上,跌倒的……此外,就毫无印象了。小时候,妈妈时常提起姥姥,好像从未说过姥姥的不是。相反,姥爷倒是一个被妈妈经常批评的对象。记忆中的姥爷确实是一个不被晚辈们喜欢的人。印象中,他是个老气管炎,每天早上起来要不停地咳痰,睡觉时打鼾的声音很响。
这些支离破碎的记忆似乎不能解释为什么妈妈的一生能赢得所有认识她的人的敬佩。一个识字不多、几乎没有进过学校的旧社会过来的农村妇女,却有着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所难以企及的德行。
妈妈受人尊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她不像一般女人那么娇惯、软弱、依赖、小气,喜欢说长道短、蜚短流长,计较得失。
据说,父亲离开老家是为了躲避服兵役来到大连打工。那时,年轻的母亲不到25岁,却承担了全家几十口人、老少四世同堂的生活重负。土改之后,刚刚分得土地的爷爷凭着年富力强、精明能干,买房置田,不仅还清了太爷留下的债务,而且还雇人来家种田。
妈妈是家里的“大伙计”,家里家外一肩挑,上有八十多岁的太爷,下有初生不久的我。据妈妈说,她天天都要伺候太爷、太太,洗衣做饭,又要和伙计一起下地干农活。晚上,还要参加村里召开的支前、妇救会等各种会议。新婚不久的妈妈,没有新婚燕尔的浪漫与幸福,有的却是无休无止的家务劳作和琐事。一个大家庭里需要照顾的是十多个几岁到十几岁的两代孩童、两位八十岁左右的老人和四五十岁的公公、婆婆。妈妈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带着一身的疲倦和新婚的年轻女人所不应空守的寂寞,孤独去做那些干不完的农活与家务。
晚年回忆这些岁月时,她只是淡淡地说:“年轻时,总也睡不够,两头不见白日。咱家一年到头总有干不完的活儿。”
“年轻时,有的是劲儿,伙计们干活儿都不如我。”“要生你的那天下午,连忙把黄瓜架插上,把晚上用的柴火抱进屋,才去坐月子。”
……儿时的我和后来长大成人的我,听到这些不曾记得的往事,却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去想过。
如今,凝望着奄奄一息的母亲,试想一个怀胎十月的孕妇要去干完那些农活和家务才能去生孩子,该是何等的委屈和无奈啊!
妈妈,你是一个让人敬佩的母亲!生命的时间,对于这样一位可敬的母亲来说,可能是屈指可数了。再好的条件、再真的孝心,您已经无法体验和感受了。但是,作为您的儿女,会用天下最能奉献孝心的方式,陪伴您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放心吧,妈妈。妹妹们为您所做的,让我为之感动。即使您走了,也不必牵挂。我们都是在您的伟大品格熏陶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定会秉承您的品格去走完自己的人生。
今夜的黑暗又一次过去,曙色已在窗外初现。人们常把曙光比作希望和预示希望的代名词。曙色是光的先兆,是光的折射。希望和曙光连接在一起,我们将为妈妈祈祷生命的曙光与希望!
(2007年4月22日/周日/晴/大连/06:00)已经是朝不保夕的妈妈,她的大脑里惦记的依然是儿女。
妈妈的长梦
午后,从医院传来了令人激动不已、热泪盈眶的消息。妹妹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打电话通知我。
“妈妈会说话了。”“她说,刚才做了一个梦。”“妈妈说想你。”
妈妈自今年春节前开始终日昏睡不醒,大都处于冥冥之中。她常在梦中提及往事和亲友、子女的名字。显然,她的精神世界里,全都是牵肠挂肚的亲友和子女。她甚至时常说到父亲上班去了,还没有吃饭和穿衣。
母亲的呓语,就像交代遗嘱一般令妹妹感到害怕。妈妈自从小便失禁以后,每天都要用大量的尿不湿。她说,尿不湿真好!朦胧中的母亲还知道尿不湿是要花钱买的。妈妈最担心的是我,她怕把儿子的工资都给她买尿不湿了。真是可怜天下慈母心啊!
已经是朝不保夕的妈妈,她的大脑里惦记的依然是儿女。这是伟大的母性在潜意识中的本能,是多么可贵与无私啊!
今夜,在北京工作的囡囡回来了。
这是我的主意,通过陪护要让她懂得如何对待曾经把她养大的姥姥,让她学会孝顺和服伺老人。
这是人生的必修课。虽然她来与不来的作用是差不多的,但意义不一样。母亲今晚安静多了,各项生命的数据恒定在令人满意的指标上。忠萍是位细心而负责的护士,她不时来房间给老人做护理。今夜又平静地度过了。母亲很安宁,没有痛苦,因为在我们的监护下,她没有经历吸痰的折磨,这让我们揪紧的心放松了许多。清晨,护士在给母亲吸痰时,看到母亲痛苦到几近窒息的程度,我心疼得大汗淋漓,汗水顺着下巴一滴一滴往下落。护士一离开,我立刻来到满脸痛苦的母亲身边,想安慰她,可泪水却怎么也抑制不住地滚落下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痛在伤心处。
(2007年4月23日/周一/晴/大连/21:0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