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平静地面对,却是需要勇气的。
伤心之旅
乘飞机的次数早已难以计数。从第一次的紧张到此后的淡然,但心情都是愉快的,无论出差、学习或探亲乘机,大都如此。
唯有今天的旅途心情难以平静,虽说是全程的VIP服务,却没有一丝“要客”的感觉和心情。
从重庆起飞,破雾穿云,九天之上的舷窗外,满目灰白色的云朵,苍苍茫茫,我的心情也如同苍茫暮色中的云海,一片茫然。
没有任何兴趣去观看机上电视里的大片《夜宴》,只想尽可能睡上一会儿,换来精神,为不知已经如何的妈妈守夜。
闭上双眼,母亲的音容笑貌浮现眼前……去年此时,父母和姑姑、姑父相聚在重庆,皆享巴渝风情,谈天说地,叙旧畅怀,好不开心……每天徜徉在春光和花海中,漾溢其间的是老人们的欢声笑语。虽然母亲摔伤未愈行走困难,但她支撑着同大家一起出行。逛南山,去大足,一路上走走停停,时而要在座椅上躺下休息……今天想来,不免心头充满了懊悔!
睁开眼睛,舷窗外已是漆黑的夜空。此刻,母亲仿佛要孤单地进入这黑暗的世界。想到此,我的泪水不禁如同泉涌一般夺眶而出……另外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一说是地狱;一说是天堂。像母亲这样的好人,肯定是要上天堂的!因为她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他人奉献的。当她即将燃尽生命火焰的时候,定会踏上步入天堂的道路。遗憾的是,她要独自远行。
飞机的航向是向北飞行,而我却感到是向西飞行。我试图调整方向感的误差,却总也改变不了这种错觉。传说天堂在西方的天边,那里是极乐世界!
机舱里播音说,20分钟后将到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稍顷,飞机在下降中却剧烈地颠簸起来。从前遇到这种情况,或多或少还有一丝惊惧。而今天,我却出奇的镇定,居然闪过一丝念头—失事—即使那样,我也会平静去面对!因为,我可以去天堂的大门迎接母亲,陪她同去。
悲欢生死,本是人生的寻常事,但能平静地面对,却是需要勇气的。母亲一生不流泪,相信她也会平静地面对生死。但生死离别就要来临的时候,怎么忍心母亲孤独地离开这个就要团聚的家庭?!泪水一次又一次顺着脸颊流淌下来,空姐大概是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反复地从我身边走过,但又不便开口询问,目光中充满了疑惑。美丽的天使,你们如何能够理解,对于你们来说这次普通的航程,却是我一生的伤心之旅。
(2007年4月20日/周五/晴/30℃重庆/15℃大连/19:00—21:30)泪水只能表达情感,却不能救母亲出苦难之外。
妈妈,你为什么不说话
金海亲自到机场迎接。大家相见,不胜感慨。同学毕业后近20年,竟是在今天的这一时刻相见。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在驶往医院的汽车里,心如乱麻,忧心忡忡。
成沛—我俩是大学和研究生的两度同学,又同在海军为战友—早已站在医院门口。孙院长也在医院大厅等候我的返回。沿着幽暗的走廊,左转右弯,来到了综合一科的16床。妹妹燕文和燕玲守候在母亲的病床前。
病榻上的母亲,蓬乱的花白头发,痛苦的面部表情,鼻饲、输氧、导尿、输液埋针、监视心率、血氧量、呼吸、血压的Pro机……这幅不敢想象的情景,竟然就在眼前!
我轻轻地走到床前,跪在母亲面前轻声呼唤:“妈妈,我回来了!”
“庆良回来看您了!”
“您不是想我,叫我回来吗?”
“我来了!”“妈妈,您睁开眼睛看看我啊!”面对一声声的呼唤,妈妈却没有丝毫的反应和表情。妹妹也在一旁,边喊边摇晃,燕玲取来耳塞给妈妈带上。我想,妈妈应该能听到她日思夜盼的儿子的呼唤。可是,她依旧木然地昏睡在那里,发出不由自主的鼾声。“妈妈,您为什么不说话?”我的泪水如同断线的珍珠,滚滚而下。抚摸着妈妈灰暗的面颊和失去健康肤色的双手,我心如刀绞。此时,作为儿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即将失去生母的痛楚。
呼唤,泪水;泪水,呼唤。已经不省人事的母亲,早已无法体会儿女的伤感。
我知道,泪水只能表达情感,却不能救母亲出苦难之外。作为长子,家中的顶梁柱,唯有坚强和沉着、镇定,才能影响家人,尤其是早已心力交瘁的妹妹。她们已经为妈妈做了许多许多。她们是我的骄傲,她们把妈妈的美德继承了下来,她们没有忘记母亲的恩情,她们深深地理解母亲平凡而令人敬佩的一生!
痛苦的泪水应当也必须化为力量去照顾母亲,以尽儿子的孝道。我说服妹妹回家休息后,病房里只剩下护士石岩和保姆小芳。我开始向护士了解相关的护理知识,询问监视器上各种数据的含义。夜,漫长而死寂;时间,沉重而缓慢……监视器的各种生命指标交替变化着,让人的心情时紧时松。心率骤变、窒息报警、呼吸警告……层出不穷的变化把人的神经绷到要断的程度。母亲下意识地抓扯身上的被子和粘在皮肤上的电极探头,试图调整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每个动作,都能使监视器上的数据明显变化。高科技设备显示着危重病人的生理指征。
妈妈,生命的力量,为什么此刻如此地脆弱?!你曾经是一个扛得起艰难困苦的坚强的女性。我多么期盼您把那一份顽强用来抗击病魔和死神的进攻!
深夜之后,眼睛已开始酸胀。我知道,那是疲惫的征兆,但我的目光却一刻也不敢离开显示屏和母亲的身体,因为母亲浑身上下连接着维系生命的管线,稍有疏忽都会致命,将酿成无法挽回的苦痛。
精心、耐心、细心和真心在此刻就是生命!要不断摆放好妈妈在昏迷时身体的姿态,设想着睡眠时的各种姿势感受,以让她在冥冥中依然感受和体验到常人休息的舒适。唉!这就是儿女们在此刻能尽的仅有的孝道!天亮了,小妹妹带着一脸的笑容走进病房。新的一天开始了。妈妈,每一天对我们都很重要!您知道吗?
(2007年4月20日/周五/晴/30℃重庆/15℃大连/19:00—21:30)生命的奇迹,应该是爱的结晶,是情的转移。
期待生命的奇迹
成沛如期来到病房接我去招待所休息。那是金海为我事先安排的一处可以静静休息的地方。此时,休息就是生存,休息就是生命的延续。只有休息才能把一个生命维持下去。
中午时分(12:20),妹妹(燕玲)发来信息:告知妈妈醒来了,已有意识了。她知道我已回来,甚是高兴。
妈妈如真能恢复,用医生的话说,那是奇迹。生命的奇迹,绝不是仅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就可以促生的。生命的奇迹,应该是爱的结晶,是情的转移。金海真是用心良苦,专门安排百忙中的德仁市长同孙院长共进晚餐。
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每人都在尽一份爱心。妈妈,你可知道,除了你的儿女之外,大家都在想方设法挽留您的生命?奇迹,会出现吗?
(2007年4月21日/周六/晴/18℃大连/07:00)机械的护理是冰冷的被动程序反馈机制在作用,永远无法企及儿女们的孝心。
胜于任何ICU的护理
这是第二个守候的夜晚。入夜,燕文坚持留下来护理妈妈。我不想让她留下,因为妹妹一直承受着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但作儿女的孝心还是让她留了下来。今晚,母亲的体温高烧超过38℃。燕玲担心地哭起来。护士告诉我们,用温水敷大腿根和手心可以降温。妹妹忙碌了半天,体温果然下降了。
夜里,是一刻都不能疏忽的时段。几乎每隔几分钟就要为母亲调整一下身体各个部位的姿势。稍有一点痰阻迹象,我就立即为母亲叩背侧身,将之迅速化解。
这是ICU的医疗设备根本无法做到的。机械的护理是冰冷的被动程序反馈机制在作用,永远无法企及儿女们的孝心。精心的呵护,是发自心底的爱在奉献。正是爱的力量与呼唤,使妈妈在今夜(12:20)醒来。她用昏沉的目光望着我,眼球的转动与寻找表明,她的意识有些清醒了。凌晨三点多,母亲又一次清醒过来,她用力伸手想关掉墙上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