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的基础,就是忽悠住你,让你买东西;而广告心理学家想要的是怎么让你多掏钱,买不值那个价位的东西。
大卖场里总是灯光明亮、音乐优美,售货员也美丽温柔,这都是在激活我们的镜像神经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有时候会买下自己本来不需要的东西,比如穿在模特身上的样品衬衫特别酷,但是买回家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呢?其实你买的不是衬衫,而是那个场景、那个环境、那种美妙的感觉。
我们每个感官都可以接受外来信息,并刺激社会脑。剥好的花生比带壳儿的有诱惑力,因为我们会感觉已经放进嘴里吃到了;闻到烟味和看到打火机,就会忍不住抽一根。这些东西容易上瘾,和它们距离越近,所激发出的感觉越强烈,而这种感觉会引导你去实现它们本来的用途。
心理学家伯克威茨在1978年提出了一个关于侵犯的"武器效应"理论,是镜像自我应用在犯罪学里的一个典范。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并不会直接导致侵犯,挫折只会导致情绪低落,而情绪低落不是侵犯行为的情绪,愤怒才是侵犯行为的情绪。同时,愤怒还要依赖环境来提供线索,与侵犯有关的刺激才会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先让工作人员故意制造挫折情境,打击被实验者,然后安排一个机会,让受到挫折的被实验者可以用电击报复相关工作人员或者无关人员。
电击时有个屋子:第一个屋子里,可以看到桌子上放着的一只手枪;第二个屋子里的桌子上放着一只羽毛球拍;第三个屋子里什么也没有,作为实验参考。
实验结果是这样的:看到手枪的屋子里的被实验者,比放着羽毛球拍的屋子里的被实验者实施了更多的电击,而参考组实施的电击最少。手枪明显增强了人们侵犯的行为,也就是武器加强了人的愤怒,增强了犯罪倾向。伯克威茨把镜像自我的理论应用于犯罪学之后,把它称为"武器效应"(WeaponEffect)。
那好吧,现在轮到信用卡了。信用卡是干什么用的?没钱也可以提前消费的东西,拿在手上,盯着它,它就会让你去买东西。所以深知自己没有自控力的人最好不要办信用卡。
怎么到处都是孕妇:看到的都是自己
一个哥们儿觉得黑色的奥迪A6很酷,而一般人都买不起,于是咬咬牙买了一辆。结果发现满街都跑着奥迪A6。
一个学生觉得把头发染成绿色的就会很另类、很好玩儿、很与众不同,结果,染了之后就发现原来满校园的同学都是绿头发。
一个女士说:"自从我怀孕后,公司里就有了好几个休产假的。"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满以为做某事儿的人会很少,很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位,结果做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么做的人很多,最起码比之前多了很多。
其实,人并没有增多。公司里一年怀孕的还是那么多,开奥迪A6的也只有那么几个,染绿头发的人更少,但是,为什么你会突然觉得满公司的人都在怀孕、全世界都买了奥迪A6、所有的学生都染了绿头发?
这叫"投射效应"(或"视网膜效应""虚假同感偏差")。就是说,我们更侧重看到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人,于是就感觉到同类型的人增多了。怀孕了,你的注意力就开始搜索"大肚婆",没怀孕的人就不再引起你过多的关注了;买车之前你会关注所有的车,买了之后就会只注意奥迪A6;染了绿头发,黑头发怎么可能引起你的注意呢?所以,就会感觉满校园的学生都染着绿头发。
不管你关注自己的什么特点,你都会发现,有很多人都和你一样。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说别人坏话的人,自己恰恰就有很多缺点可说?那些常常骂别人"浑蛋"的人,自己往往就是个浑蛋;觉得"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行"的人,往往因为他对自己不满意;觉得别人总是情绪不稳定的人,自己的情绪也稳定不到哪儿去。
所以,我们都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味,只有拥有和我们一样特征的人,才会被迅速、准确地发现。
另外,视网膜效应还可细分为三类:
1.我们没有意识到那是自己的特点,而把它加到了别人身上。比如,A对B有敌意,就会感觉B对自己怀有恶意,B的任何举动都有挑衅色彩,其实是A自己怀有恶意,一直待机滋事。
2.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那个特点,但把这个特点强加到所有人(大部分人、很多人)身上。比如你觉得,大家都在作弊,自己不作弊就吃亏了;一个学编程的来给我修电脑,我千恩万谢,他很真诚地说了一句:"你也会啊,就是太忙了!";我们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我们会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和领导能力……
3.视网膜效应的反证。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某个特点,但对此不满意,于是认为所有人都有这个特点。比如从小到大,身边一直有个比我们优秀的小孩儿,不管到哪儿去他都跟着--就是邻居家的那谁谁谁。
自私的本能vs利他的本能
德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显示,黑猩猩偶尔也会做出真正的利他行为,并不像人们原先认为的那么自私。
在野外生活时,黑猩猩有时候看上去很无私,例如它们会与同伴分享食物,但这类行为是有回报的,并不是对自己全无好处的纯粹利他行为。在此前的研究中,几乎没有证据显示黑猩猩具备真正的利他主义,甚至有实验表明黑猩猩对别人的利益并不在乎。
据美国《科学》杂志网站日前报道,德国马普学会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了一项实验,把第一只黑猩猩放在一个房间里,旁边的房间里放上水果,并让黑猩猩能看到水果,两个房间之间也有通道,但是上了锁。随后,第二只黑猩猩登场,它能看到以上全部情形,并可以打开连接两个房间通道的插销。如果通道打开,第一只黑猩猩就能拿到水果,但开锁的第二只黑猩猩却得不到任何好处。
在实验中,百分之八十的情形是第二只黑猩猩打开了锁,研究人员认为,这是真正利他行为的表现。这个结果意味着,利他主义也许并非人类的专利,有关论文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杂志上。
在另一项实验中,黑猩猩可以在两个杠杆中选择拉动一个,选择其中一个时只有自己会得到食物,选择另一个则能使另一只黑猩猩也同样得到食物。结果,黑猩猩对杠杆的选择是随机的,似乎它们并不在乎其他黑猩猩的利益。
科学家猜测,前后两项实验之所以得出相反的结果,可能是当黑猩猩正在进食或有希望得到食物时,它们就考虑不到别的事情;而当自己没有希望获得食物时,黑猩猩会换一种方式思考,做出更多的利他行为。此外,在前一项实验中,被关起来的黑猩猩会砸门,传达出强烈的求助信号,这或许也是促使第二只黑猩猩愿意提供帮助的原因。
动物都是自私的,不管是社会性动物还是独行性动物。从进化角度讲,自私是人能够生存并把基因传递下去的前提,如果我们的"优势基因祖先"总是人品爆发,把为数不多的食物让给别人,把为数不多的配偶让给别人,那我们就不存在了。不自私是"劣势基因",都被大自然淘汰掉了。每个社会性动物都想做族长,因为族长有更多食物、更多配偶,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对权力的欲望,会为了控制整个部落、整个周围环境而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但归根结底,自私的冲动是不想劳动、只想分食物,这和社会行为相抵触。因此,有两种方法可以抵消自私行为:自控和利他主义。
社会性动物毕竟已经不再是低等动物,有了社群,就得有规则,以保证社群的良好运作。保证规则的,当然第一位就是规则的执行者--族长;其次是自控,社会性动物必须学会自控,不能仅靠对惩罚的畏惧来停止不对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在群体中立足。比如:学会忍耐,让雄狮先吃食物,幼狮就不用总担心被咬死;还要学会隐忍,不抢狮王的老婆,在未成年时,忍受狮王的驱赶和攻击。
除了自控,社会性动物还要有同情心(Empathy,是指一个认识主体能与另一个认识主体用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的角度来体会和思考问题)。通过镜像自我,别人的痛苦会变成我们的痛苦,我们会伸出援手,因为我们期待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帮助我们。自控和利他,在社会脑里共存,所以,当我们考虑别人的时候,自控力就会大大加强。这个结论也有生理学上的依据。
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招募了十九名女生,让她们都去参加一项以慈善施舍为主题的经济活动,并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对她们大脑的伏隔核(请翻看一下第一层自我,伏隔核会分泌多巴胺,掌控欲望和快感)进行观察。首先让她们各收到了一百美元的硬币,然后让她们去一家地方食品施舍机构捐赠,数额不定,并让她们知道不管剩下多少钱,她们都可以据为己有。同时,她们还拥有专门的电脑程序,以记录这些资金是如何被利用的。除了捐赠,有时电脑会随机从她们的资金中征税;或是会随机给她们和食品施舍机构的资金账号涨钱。
多数研究对象在自愿捐款时显示了温情效应--装伟大,但也有人对纯粹利他表现得极其兴奋。在纯粹利他的一组中,当食品捐赠机构收到钱时,或者自己的钱被征税捐献时,志愿者大脑的快感区就会亮起来,令人吃惊的是,她们看到钱在食品捐赠机构的账目下不断增长时,比看到她们自己资金增加的反应更加强烈。可见自私和利他,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都被大自然保存了下来,留在了人类的基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