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400000002

第2章 风系:吹散迷茫“我感觉好迷茫!”(1)

“迷茫”是关于职业生涯的问题中出现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几乎所有人都时常有迷茫的感觉。

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干什么都没什么兴趣。

似乎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遇到了迷雾,不敢钻进去,因为前边的未知太过强大。此时,我们的眼睛就会去关注外界,看看报纸、杂志都是怎么写的,听听家人、朋友、上司、同学都是怎么说的。而此时,我们就忘了自己,忘了自己的来时路,忘了自己的真实愿望是什么,真实兴趣是什么,真实能力是什么。

这个魔法是风系魔法,用风的力量找到自我,吹散迷茫。

2.1把自己丢了

有这么一个脍炙人口的笑话:

联合国在一次儿童节时对各国儿童代表提问:

“请你就其他国家的食品短缺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结果大家都交了白卷。因为拉美人不知道什么叫“请”,美国人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非洲人不知道什么叫“食品”,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短缺”,中国人不知道什么叫“自己的看法”。

这个笑话把中国孩子讽刺得够呛。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往往是从小被别人规划好的。

当我们两三岁,想自己端杯水的时候,一个声音会突然说:“别弄洒了,我来!”想自己洗衣服时,一个声音会突然说:“把身上都弄湿了,我来洗!”想试试剪刀剪纸的感觉,一个声音又会突然说:“你咋把挂历给剪了,再剪我削你!”

然后我们也就自我催眠:不用操心,大人会替我们做一切的主。就这样终于到了十二岁,青春期来临,我们内心需要再次反叛,以让自我之花重新盛开,但那些奥数奖状、钢琴证书和各种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开始静悄悄地开放,一堆声音又会在旁边说:“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现在没有硕士文凭根本找不到什么好工作。”“家里给你找了一个当地事业单位,还是回家工作吧。”

不单单是家庭,周边的环境也在替我们做主:当你准备下一年在你已经干得不错的项目上大展宏图的时候,你的上司把你叫到了办公室:“小孙,昨天李总来视察,提出要做好设备维护、设备自适应工作。这样,你过去那个项目就先放一放,马上开始立一个设备检测的项目,我给你配资源,要快,否则让B部门抢了先就晚了。”然后,你作为上司的得力干将,就不得不接受这个你既不懂又不愿干的事;当你对工作高度不满时,你往往会去找自己的闺密发小儿等好朋友一起去品品茶、喝喝酒,你猜他们会怎么跟你说:“如果我是你,我就跟领导吵了!”“如果我是你,我就忍了,得供房啊!”“如果我是你,我就辞职,开个淘宝店!”“如果我是你……”当他们说“如果我是你”的时候,你就又有了被朋友“做主”的感觉。

于是乎,不是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看法”,而是我们把那本来可以觉察、可以体会、可以表达的“自己”给忘了。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软件企业工作了十余年,升到了中层市场部总监的岗位,但却越发迷茫,他觉得工作很没劲儿,做的很多营销策略、营销事件、市场推广以及市场发展的游戏违背他的本心。他将矛头对准了企业的老板,很多时候他会向我抱怨企业的种种问题,老板的家长式管理、刚愎自用、外宽内忌。说实话,我挺接受抱怨这种方式的,抱怨是个不错的情绪出口。不过,当他跟我抱怨了很多次的时候,我问了他一句话:

“那你觉得,在这家企业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本以为我会跟着他一起鄙视这个企业和这个企业的管理层,这个突然的问题让他发蒙,但后来他觉得这是个好问题。

而对于迷茫,我们一般都不会回归到本身来思考,而是采用另一种看似不错的方式。

跟别人比。

当我们突然“忘了”自我的需求、拥有和感受,陷入迷茫。但是,谁也不愿意长时间处于迷茫状态,我们自己的身体会自动地抗拒这个状态。于是,大脑就自动找方法,不幸的是还真找到了这个方法,即用别人的期待和要求来做比较。一旦无法满足“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一些人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另一些人发现自卑无法接受,就把自卑投给对方,去指摘别人。同时,我们也乐此不疲地给别人提出期待和要求,希望别人能按我们期待的模式过日子。

2011年5月时有一则新闻:“芙蓉姐姐”瘦身成功,85斤都不到。实际上,大众对“芙蓉姐姐”的关注,就陷入了这种比较模式。当年芙蓉姐姐以一种夸张的姿态在网络出现,我们大众是如何评价她的?是用嘲笑、妒忌的眼光来看待她,内心语言大致如下:

“你尽情表演出丑吧,看你能横行到几时。别看今年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在我们漠视自我需求和感受的时候,正好出来个芙蓉姐姐来让我们尽情比较。我们给自己建立了一个比较模式,还要把这个模式传递给芙蓉姐姐。我们希望她会按我们想象的模式曲终人散,灰头土脸地收场。多么刻薄和恶毒!

而出乎意料的是,芙蓉姐姐并没有按大家预想的模式结束,而是按照自己想象的去做:写作、跳舞、主持、做公益……从2004年出名到现在,已经如是生活了七八年。也许,她的一些行为依旧夸张,甚至还有点儿表演的痕迹。只是,通过她的表达,我可以猜到,她对自我需求、自我拥有、自我感受能够觉察和认识。正因如此,她才没有按照大众期待的模式活下去。

她从未伤害过别人,可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对她这么刻薄?是因为,当没有能力聆听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时,大家就会对那些能认知自我的人产生莫名的怒火:“凭什么她能这样活着?她竟然偏离了我们对她的预测?”反之,当我们能聆听自己的内心时,这个比较模式就消失大半。人们对于芙蓉姐姐,不仅不会产生嘲笑鄙视,还会接纳。

关于中国人缺乏自我认知这个问题的深度原因分析,那些家庭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哲学层面、历史层面的原因,在此不能说得那么细。尽管那些“你们懂得”的原因一直存在,但是作为已经进入某职业的人们,在迷茫时,是去选择恶毒的“比一比”呢,还是选择安静一会儿,给自己一点儿空间和时间,体会一下自我的需求和感觉呢?

2.2梦想那个“贼”

当我问很多人:“五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十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多数回答无非以下几类:

一、嬉皮笑脸:“成为有关部门领导。”然后用一种心照不宣的眼神看着你。

二、同样嬉皮笑脸:“中十亿大奖,拥有超能力,修仙。”让人瞬间石化。

三、微笑,沉默,顾左右而言他。

四、很直接:“孩子上个好小学,再上个好初中,以后找个好工作。”之后我会再问:“那一百年以后你想要成为什么样?”在他还没来得及回答时,我就直接说:“会有一个小盒子,里边装着你。还有你想要的一切,十亿、美女、车子、领导……不过都是纸糊的,然后烧了。”

其实,他们这样的回答并不荒唐。我相信,当他们做出这种回答时,脑袋里甚至会出现一闪念,就是那些年轻时想成为的样子。只是,当面对社会现实,无力感产生时,梦想就会妥协!

听过这个段子吗?

二十岁,有贼心,没贼胆儿;

三十岁,有贼胆儿,没贼心;

到了四十岁,贼胆儿贼心都有,但是贼没了。

这个贼是什么?是激素?是欲望?是快乐?是内啡肽?

梦想,就是个“贼”。

有没有人记得二十岁那年的“贼”?二十岁,美好的青春。

有些人是文艺范儿,背个吉他在草地上弹唱,想以后出自己的唱片;

有些人是商人范儿,在淘宝开个小店,卖些时尚服装,赚的钱刚够每个月去趟麦当劳,想着以后小店做大,开分店,再开分店;

有些人是行者范儿,一到周末就背着登山包、睡袋、帐篷,去山谷穿越,想着以后到更神秘有趣的地方探险;

有些人是文学范儿,在起点、榕树下构建自己的世界,享受表达的快感,想以后写个几百万字,坐拥百万读者;

有些人是运动范儿,参加各种球队,训练比赛从不缺席;

有些人是表演范儿,在学校的话剧社团、演讲社团打磨自己的节目,等着有什么活动的时候出来秀一把;

…………

这些“范儿”和他们内心的“贼”蠢蠢欲动,希望能在某方面有所成就。

在临近工作时,我们发现,生活压力如此之大,找个工作刚够糊口,住的是几平米大的地方,无论蜗族(租一个小房)还是蜂族(租一个小房间)或是蚁族(租一张小床),反正都是“虫族”。实现梦想?那可能要一辈子做“虫族”!先干点儿靠谱的事情好吗?

工作了五年八年,上升到某个职位,手里有点儿闲钱,是时候谈婚论嫁、娶妻生子了。此时,有点儿想跟梦想玩儿玩儿的胆量。不幸,这天,上司把你叫到办公室:“现在有个项目,你做负责人,带你的队伍好好干,年底一定干出成绩来,年终奖不会亏待你。”我们想到了年终奖,想到了能快点还掉三十年的房贷,赎出自由身;想到了孩子喝的进口奶粉、用的进口纸尿布一个月要三千块。于是一咬牙,把本来想说的半个“不”字咽到了肚子里,一口应承下来,开始了加班出差之旅。实现梦想?我已心有他属。

这样忙了二十年,有的人老了,有的人还是老样子,不过大家都有点儿老子样了。混得一般成功的,孩子上了中学、大学,房贷也看到了希望;如果进的是国企、当的是政府公务员,手里还会有点儿小权力。此时,我们是在焦虑公司里的帮派斗争,还是因家里老人养老送终而添了一丝白发?抑或在为孩子小升初、高考报志愿而四处奔波?甚至是纠结于原配跟小三儿的剑拔弩张?

此时,是否还能想起大学时的那些范儿?

梦想?不好意思,戒了!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的,这关键的几十年,我们内心的那个“贼”折腾来折腾去,从来也没真的作过一次“案”。

为什么?

因为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们,你的梦想跟现在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它只能是一个“贼”!既然是贼,自然不会有胆说、有胆做,慢慢甚至不会有心去想。这个声音,往往并不是来自于我们的敌人,而都是来自于我们的亲朋好友。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

小华:我在做一些关于梦想的事。

小军:靠,《老男孩》看多了吧!

小华:呵呵,跟你说梦想,就跟讲冷笑话一样。

小军:在追当年的情人?

小军:你有什么梦想?现在不就是要多挣点儿钱吗?

小军:有梦想的人都不幸福。

小军:有太多的放不下。

小军:自寻烦恼而已。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是否看出,小军内心似乎有更多的声音。与其说小军是在说服小华,不如说他是在无意识地说服自己:我也有梦想,但是不靠谱儿,跟现实比起来,想那些不是找罪受吗?

你是在扮演小军还是小华?

现实真的就是这样。钱、房子、车、老婆、孩子……然后你还得小心CPI(消费者价格指数)猛增之后手里的钱是不是贬值了,小心别哪天回家之后房子上画个大大的“拆”字,小心老婆今天跟你说去逛街又看上了一个LV(源自法国,奢侈品品牌之一)的包想买,小心孩子的幼儿园说要增加外语课每月多收一千块。为了现实,让梦想这个“贼”千万别动弹了。

我真的并不是否定现实,否定我们为了现实而奔命。即便那些真的要去实现梦想的人,包括我自己,都会为了现实而付出。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到几十年后,你退休了,行动不方便了,那个时候,你的生命似乎缺了什么,似乎有些事情没做而成为毕生的遗憾了。那时真的想做一回“贼”,但是“贼”再也来不了了。

也许梦想和现实相差太多,但是,如果梦想就是现实,那谁还会在乎梦想?

此时,你恐怕被我的梦想之说所打动,甚至想不惜一切代价,冲出现实的藩篱,直扑当年的梦想。你甚至会觉得,自己也是一个纯粹的梦想者。

但是,我这里有一个不幸的答案:

强调梦想对人的价值并不意味着放弃现实。

有另外一些人,完全抛弃现实,执着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不惜牺牲自己、家庭、朋友,甚至“一将功成万骨枯”。那种纯粹偏执的追逐更加可怕。记得一句名言,“不择手段,追求最高道德”,多少“梦想者”拿着这句名言激励自己。殊不知,更多人只学会了“不择手段”,却都把自己认为的梦想当成了“最高道德”。而手段,即过程公正,是必须高于“道德”的。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有更清晰的认识。

它靠谱儿吗?

梦想十年赚一亿?梦想成为大将军?梦想成为著名演员?

一旦让每个人打开梦想,就一定会有很多人为了获得极大的成就感而做这样的梦。但是再看看自己的现实,则发现差距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远。与其说这是梦想,毋宁称之为“妄想”。其实,人们都有这种心理,当发现自己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要么委身于现实,沦为功利主义者;要么在内心中树立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以掩饰自我的恐惧。

所以,要找一个在现阶段可以达成的梦想。

它善变吗?

提到梦想,就会想到童年那天真的梦想,五六岁时大家都觉得要当科学家,上学之后又都觉得当老师管学生很来劲儿,看了黑社会电影发现做黑老大很风光,如果是球迷又有当体育明星的念头,周日逛街又发现开个咖啡馆很小资……这样的梦想,当外界影响发生变化时,就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样的梦想,真的只是昨夜的一场梦而已。

所以,要找一个比较稳定的梦想。

实现的方式影响其他人吗?

你实现梦想的手段是什么?

是靠理性的独立思考、持续不断的自我学习、真诚的沟通、互惠互利的共赢合作、主动试错的创新精神,还是靠打鸡血般的励志、高喊努力奋斗的成功学、残酷无情的党派斗争、抛家弃子的疯狂投入?

梦想并不是机场书店的电视屏幕里的口号,也不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更不是为了所谓的“梦想”而妻离子散。实现梦想,需要更“和谐”的方式。

当我读到哥白尼直到临死之前才把日心说手稿公之于众,当我读到伽利略在罗马教廷的淫威下选择妥协,之后被软禁八年写出力学与自由落体定律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我觉得,能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适时妥协来靠近梦想的人,更值得尊敬。

所以,找一个可以以合理方式来实现的梦想。

当思量好上述问题时,我们就能找到真正可实现的梦想。它们稳定、具体、可分解、有可操作的方法、手段公正、依托现实。这样,我们就能切实地为梦想做点儿什么。

在关照现实的同时,别忘了为自己的梦想做点儿什么。

2.3真兴趣和伪兴趣

在职业生涯中,很多人都会讨论到兴趣的问题。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从事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有人说:“兴趣永远不能成为职业,兴趣只能是业余的。”

还有人说:“我对很多东西都感兴趣,我喜欢历史、心理、摄影……除了我的工作。”

……

那么,什么才是兴趣呢?

作家王小波在他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写作》中有一段话:

“有人问一位登山家为什么要去登山--谁都知道登山这件事既危险,又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他回答道:‘因为那座山峰在那里。’我喜欢这个答案,因为里面包含着幽默感--明明是自己想要登山,偏说是山在那里使他心里痒痒。”

这段话把“兴趣”解释得很透彻。

兴趣就是明知道没什么实际的好处,还心痒痒的感觉。

用更理论的话说:

真伪兴趣的区别是:在做某事时,是以追求外部结果为导向,还是以享受内部过程为导向。

同类推荐
  •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幸福女人的心灵处方

    本书通过探究女性内心的奥秘,挖掘问题深层的根源,在整合大量的心理学资料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是针对女性朋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存在的“心病”,进行会诊治疗的经验总结。
  •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博弈学(历代经典文丛)

    对博弈论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囚徒困境”这个名词,这是博弈论中一个基本的模型,也是“非合作性博弈”的典型模式。简言之,这一模式代表了处于相同困境状态下,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几种选择,最后必将背叛其他人,作出最利于自己的选择的一种情况。
  •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培育青少年洞察通达的哲理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白宫智囊的读心术

    为什么你在职场上的专业表现突出。却不招领导待见?为什么模仿对方的语速,可以让你更容易被接受?其实很多时候,身体语言透露出的弦外之音和蕴藏的巨大魔力,才是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是我们经常忽略了,或是还没有参透其中的玄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杰勒德·尼尔伦伯格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联手国际著名读心术大师亨利·卡莱罗、美国著名身体语言专家加布里埃尔·格雷森,倾力撰写此书。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讲述了专业演讲谋略、专业口才训练、口才艺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大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以及丘吉尔、林肯、马克·吐温、普希金、萧伯纳等人精彩的讲话案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热门推荐
  • 法华经疏

    法华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警匪之昂首的狼

    警匪之昂首的狼

    父亲对羊无心道:“人,应当如狼,群时可逐虎,孤时独啸月。”那时,羊无心还小,不明白父亲的话。后来,羊无心明白后,他成了一头昂首的苍狼,对一切仇敌张开锋利无比的獠牙。
  • 悲催少年的日语学习记

    悲催少年的日语学习记

    这里是斗争的世界,人们以语言为武器。这里是混乱的战斗场,人们有着许许多多的职业,剑士,魔法师,弓箭手,骑士,暗杀者,医护者············。在人们生活的场地边,徘徊着各种魔兽,要想生存,那就得战斗。华丽的语句可以给手中的武器,增添不少的威力,但是,如果你学的只是哑巴外语,那么你的命运注定是悲惨的!(说不定,看了本文,你也会几句日语了哦)
  • 嫡女倾城鸾嬗之恋

    嫡女倾城鸾嬗之恋

    她,是宰相之嫡女,但是宰相却不喜欢这个女儿,说自己的这个女儿是灾星克死了自己的妻子,并听信二房姨太的谗言,把自己的女儿硬生生的赶出了家门。她走时只留下了一句话:“爹,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后悔你当初做的决定······她独身一人来到了一个不属于她的地方却遇到了今生属于她的人,他们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却在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 天瞳无极

    天瞳无极

    一个从天而降的紫色菱晶,一段曲折离奇的异世之旅。一对长枪横扫天下,一人一狐踏遍世间!一对冷眸看遍红尘,一场争斗破天辰!当他站立在众山之巅,才发现,结束才是开始……神秘的顶级功法,嚣张强悍的千年帅哥,莫名衰弱的庞大世家……在这些的背后,真相是什么?(新人新书,请多多指教!)
  • 白居易集

    白居易集

    《读张籍古乐府》约作于元和九年(814)前后。张籍(768?~830?)字文昌,祖籍吴郡(郡治江苏苏州),后徙和州(今安徽和县)。贞元十五年进士,授太常寺太祝,历官秘书郎、国子博士,后升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官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因家境困苦、官职低微,了解下层疾苦,故其诗多写当时社会现实。长于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有《张司业诗集》传世。同“元白”、李绅、王建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反映民生疾苦,白居易对其乐府诗评价很高。多相互赠和之作。“乐府”本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职掌搜集整理民间及文人诗歌,配以乐谱,供朝廷祭祀或宴会唱奏。
  • 卖身给帅哥

    卖身给帅哥

    19岁的林小松,遇到了他,他时而温柔,时而冷酷,那一面才是真的他?而且我居然把自己卖给了他?!强烈推荐《神秘转校生》请大家继续支持我!http://***.***/cgi-bin/dis/pworkintro?workid=498194
  • 学霸校草恋上全能校花

    学霸校草恋上全能校花

    她,是一个美丽而全能的学校校花。他,是一个有才有钱有权的学霸校草。原本他们没有交集。却因为学校开办的活动,让他们有了交集。让他们有了后来的,相交,相恋,相爱。
  • 前传走火入魔

    前传走火入魔

    古时三神带领神兵天将联合攻打魔神裕隆,苦战多年,横尸遍野。终于将魔神封印,不料,三神封印的只是魔神的肉体,可魔神的魔气{魔神妖鬼都有气,分别是魔气、神气、妖气、鬼气。气就是魔神妖鬼的法力与理智的结合,如魂一般,可附体。}却逃脱....魔神为了报仇,便用全身的功力将天击破,附在天上,看着大地的毁灭...天空出现漏洞,血灵涂炭。大地陷入一片混乱之中,野兽频繁出没,民不聊生。后来,天神女娲收集五彩石补天。就在女娲补天之时,不小心让魔气逃脱。玉帝得知,派天兵捉回。
  • 傲娇总裁请克制

    傲娇总裁请克制

    新婚之夜,望着莫绍谦死乞白赖尹筱筱约法三章:“不许在媒体面前碰我。”“不许告诉别人你是我老公。”“我们住在一起的事情不能告诉任何人。”莫绍谦不以为然地,大灰狼的尾巴终于暴露了。望着完美面孔的某男,她大声尖叫:“别过来!”某男不以为然地抓住她嘿嘿地笑着:“老婆,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