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在职场混得好,混出个光辉前途,你除了要有职场道义、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外,还要具备基本的沟通能力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总之,用俗语讲就是:要想混得好,必须活够好。
我们做工作时通常要手脚并用,几乎要调动全身所有的器官。比如,工作中的沟通就需要调动眼、耳、口、舌、手、脚和脑等器官密切配合。
首先,大脑将之前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思考出总的沟通策略;其次,工作中的沟通需要眼睛去观察,观察客户或同事在讲话时的表情或动作,从中读出他们表露的信息;再次,侧耳倾听客户或同事在跟你沟通时,表达出的意思或听明白他们的问题;最后,就是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来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或者提出你的问题。
口吐莲花--沟通用好你的嘴
大部分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沟通,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的,双方沟通的过程就是你接近你沟通目标的过程,达到目的的表达才算是有效表达。
沟通是一种交互行为,它包括听见与看见(接收信息)、消化吸收信息(分析信息)、给予反馈(输出信息)。即使像开会或演讲这样看似单向模式的信息传达,其实也存在双向互动,你的演讲一定要让与会者能够听懂,消化并吸收,他们再以肢体语言或会后的交流给予你足够的反馈。
工作一般是在不断和别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职场需要人有沟通能力,就像恋爱中的两人需要沟通一样。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通过沟通将对方需要了解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他,并得到对方明确的反馈,这样对方才能收到信息,将工作完成;恋爱中也是,若两人想浓情蜜意,就要进行一定的沟通,使相互间爱意相通。
为了能更好地沟通,特别是在跟一个或一群陌生人开始交谈时,你在表达自己时,最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建立沟通基准线(CommunicateBaseline),这样对方才能很好地接受你所传达的信息,吸收并反馈。
要寻找共同话题,找到对方感兴趣的点,就需要作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整理。
比如你去一个企业面试,在你表达自己如何优秀之前,最好先对要应聘的企业进行一番了解,根据企业提供的工作特点来表述自己的个人能力。工作时的沟通也一样,如果想沟通顺利,最好对沟通对象进行了解,包括他的性格特征和工作习惯等。
比如你去参加一个选秀比赛,如果事先研究一下评委,通过的概率就会大很多。选歌,选评委喜欢的曲风;造型,再个性也是评委能够接受的Style;如果再选一首评委的歌,感情分上应该就赢了一大半。当然,前提是评委的歌的曲风适合你。
要追求异性对象也一样,如果要赢得对方的好感,最好尽量收集对方的信息,信息包括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感情经历与事业(或学业经历)等。
比如很多人追求一个姑娘时,都会先去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所以就不会非要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姑娘讲夜店是怎么回事儿,非跟一个不喜欢工作只喜欢娱乐玩心未减的姑娘讲事业,这样多半会把姑娘讲得跑了吧。当然,有时候讲一些她所不曾了解的事情反而容易因为差异化而让她对你产生兴趣,但作为沟通的引导性话题,信息最好是对方能够接受下去的。因为绝大部分人因为安全感会对不了解的内容有天然的排斥。
兴趣爱好的调查是为了让沟通更深入、热烈,双方能形成更好的良性互动。两个爱看电影的人,特别是喜欢相同类型电影的人,基本上总是能够热烈交谈,深入沟通。两个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的人也总是可以就某场比赛聊一晚上。所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若你是一次谈话的起始者,就最好能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以使谈话能深入下去。
要了解沟通对象的方法很多。比如,你要沟通的是领导、同事或一个刚认识的朋友,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和兴趣偏好,你就可以通过朋友或同事打听,也可以关注他的微博,信息化时代总是为沟通提供诸多便利。如果对方不是一个需要装牛的名人,微博里就可能秀出了他最近的各种经历或爱好,翻翻他的微博你就会了解关于他的很多信息。
如果你要沟通的是一个企业或团体,那就更容易,你可以了解一下你们单位有没有对方企业的资料,如果没有可以去网上查,现在稍微知名的企业在网上都可以查到足够多的信息。
总之,在沟通时建立沟通基准线,是为了让交谈的双方进入共同熟知的领域,就像看电视时你们是处在同一个频道中,而不是一个在穿越到了古代的频道,另一个在科技探索频道。
当然大部分的时候,我们是没时间在沟通前对对方做调查的,因为有时我们遇到什么人都是偶然的,比如你在朋友聚会时看到朋友的朋友,你不可能有大把时间透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他,在沟通前建立沟通基准线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在沟通时注意观察,收集对方穿着和谈话时的肢体语言传递出来的信息等,还需要我们注意倾听,在对方的回答或表达中捕捉重要的信息,关于沟通时的倾听我会在下一节中详细讲述。
辨形识人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总结。最好的教材莫过于《Lietome》(中文译名为《别对我撒谎》)这部美剧。我并非说一定要学会解读人体肢体语言,而是说和对方建立共同的沟通基准线需要细心地观察对方。
当然,也有很多万能的话题可以帮助你开始沟通,比如针对女性,星座、化妆、美容、减肥、逛街、购物、网购、明星等这些几乎是放之四海皆准的话题,这些话题大部分女性都是感兴趣的;针对男性,足球、游戏、车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大部分沟通都是有目的的沟通,所以我们在表达时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的,双方沟通的过程就是你接近你沟通目标的过程,达到目的的表达才算是有效表达。所以,当你和沟通对象建立沟通基准线后,你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引导对方进入你的话题,就像看电视一样,让对方换台,进入你的频道。
并且双方建立了基本的沟通基准线后,双方的陌生感已经消除,安全感也已慢慢上升。比如,你跟一个陌生异性聊天时,就可以和他说一些发生在他身边,他从未尝试过,或尝试过了解不深的事物或话题。
与建立基准线时你多问他多讲不同,引导的过程需要他多问,你多讲。要怎么引导才让他多问又不反感还愿意持续地听下去?讲故事,摆案例。
通过讲故事摆案例的方法,你就可以形象生动地把你所关注的频道描述清楚,对方在对你要表述的内容有一个清晰具体的了解后,就可能对你表述的话题感兴趣,若不是的话,你表述的内容就可能变得很抽象,你借助话题所表达的价值观也可能会变得苍白跟说教,对方就难以接受。比如,在某个人的脑海中,夜店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你若想表达你的夜店其实也是很有趣的地方,你可以用和朋友们在夜店开心聚会时,发生的很多八卦搞怪的故事来佐证,对方就可能接受夜店也很好玩的事实;你若是只是强调:“不是,夜店很好玩。”那对方可能就难以接受,并且还会觉得你经常混夜店,是个不正经的人。
工作中也一样,假设我要开一个设计研讨会,如果想让与会者接受我的设计,参加会议前我除了要了解与会者们的背景,了解他们能听懂的表达方式,还要准备一些让他们真切感受我设计思路的例子,让他们从直觉上认同我的设计。如果他们在会上说,对!我曾经也是这么考虑的,我觉得你的设计思路表达了我曾经或者正在想要的那种感觉,你就成功了。
你在沟通的过程中用讲故事的方法,将对方引入到你的话题中,让对方对你要表示的话题有具像的认识,通过让对方能够理解的角度引入,这就相当于写论文时举例子和列数据的方式,让对方把会认为是你主观认识的观点变成客观认识的观点。这样对方可能会更能接受你所传达的观点,其实你讲故事的过程,也是你灌输价值观或方法论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给对方洗脑的过程。
沟通需要自信,很多人由于不够自信,认为自己表达不够好,不够清楚,从而畏惧与人沟通。有沟通障碍的朋友首先需要建立自信,自信是有效表达的基础。如何才能建立沟通的自信呢?自信是在累积成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若是想累积成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去锻炼自己,在学校里,跟同学,跟老师多沟通,参加学生会或各种社团,都能使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如果能够在学校中尽量多地累积沟通的经验,日后迈入工作中,与同事或客户之间的沟通就可能更顺畅,所以在这方面付出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就会相对少一些。
在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累积经验,对每次沟通的过程做出总结,在沟通前最好能做好准备,沟通后对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进行反复推敲,思考自己表达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是否合适,适时的时候也可以就自己的沟通,向别人征询意见,吸取别人给出的宝贵经验。还有就是沟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害怕,不要怕出错,越害怕,就越容易出错,越出错就变得越紧张,越紧张就越害怕,最后形成恶性循环。经过长期的沟通锻炼,相信每个人都能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并且,沟通没有固定的可参照的范本或者模式,每一次沟通都需要你分析沟通对象,对要表达的内容了然于胸,并找到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传达给对方,也就是说每次沟通都要用“心”。
有这样一个笑话,就是因为生搬硬套固定的沟通模式惹出的。首长检阅士兵时,通常的对话是这样进行的:在主席台上,领导向全体官兵喊话:同志们好!同志们用洪亮的嗓音回馈:首长好!
领导说:同志们辛苦啦!同志们用洪亮的嗓音回馈:为人民服务!
但有一次是夏天阅兵,操练的士兵们因被烈日烤晒,个个都露出了黑黝黝的皮肤。领导不禁感慨,扭头压低了声音对旁边的人说:同志们很不容易啊,皮肤都被烈日给晒黑了。
不曾想这句话被敏感的麦克风传了出去,只听同志们齐声高喊:领导更黑!
最后,我想说,沟通无处不在,不论是语言还是肢体都可以帮助我们完成沟通。沟通除了上文提到的有目的的沟通外,还有些沟通是无目的的,或者是看似无目的的,是生活或工作中漫无目的的交流。
这种漫无目的的沟通也很重要,生活中它可以使你和亲戚、朋友有更多的感情互动,比如可以使夫妻间的感情更加稳固,因为感情中最可怕的不是新鲜感的丧失,而是两个人面对面却无话可说。它可以让工作更加有趣,比如用家庭琐事和同事互动,坚持和同事经常组织一些聚会来制造话题,都可以增进和同事之间的感情,让工作多点人情味儿,而不至于那么枯燥,但千万不要以同事的八卦和领导的八卦来制造话题,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遇到多嘴的同事和较真的领导,你就要为自己的口无遮拦而付出代价了。
锣鼓听音--会倾听的人才会得到欣赏在表达的过程中,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了解对方的需求,是有效表达、达到沟通目的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上文中讲了沟通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表达,如何做有效的表达,下面我着重介绍一下沟通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倾听。俗话说三分说七分听,在表达的过程中,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了解对方的需求,是有效表达,是达到沟通目的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
学会倾听,就是要在沟通的过程中掌握对方的需求点,但有时对方的需求并不直接表达,而是包含在话里面,所以我们在倾听对方说话时,透过对方的话语,掌握他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潜在需求。比如有一次,客户对我说,每次喝完酒都想去洗澡。我就问他:“喜欢去艺海会馆还是八号公馆?”他说:“我住在东边。”那我就知道他想去的是八号公馆了,因为八号公馆在东边。
倾听的过程中,为了能掌握更多的信息点,学会提问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倾听过程中的提问,是为了引导对方进一步的交谈,为你进一步搜集信息做准备,所以通常都比较简短。比如可以简单地问客户,这次项目中主要想选择什么样的合作伙伴,通过这个问题,你就可能了解他想找的客户的大致范围。
他们的回答可能是大公司、小公司或是为合作伙伴能够投入更多精力的公司。你可以再问,除了我们还有哪家公司是在考虑范围内的。这样就可以了解到你的竞争对手是谁。还可以问最后入选的资格是由谁来评定的,这就可以了解整个项目的背景。
追女孩也一样,你要想更多地了解女孩子的信息,可以通过向她提问来获得。你可以问一个女孩子,家里有什么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否健在,如果都在,相对来说,这样的女孩子娇生惯养的程度可能高一些。如果父母都经商而非上班族,家庭背景可能不错,意味着女孩消费能力可能会比较强,如果你要送她礼物,一般档次的可能无法打动人家。
倾听客户的过程中要适时提问,引导他说出他的需求点,还有一个原因是客户的思维和话语有可能会断掉。人的思维通常是五分钟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结束后,他可能开始说他自己关注的话题,提问他想了解的东西,所以倾听的过程中,不断根据你的目标适时提问,就更能推动谈话的进展,最终达到沟通的目的。
比如我们有一个客户,要我们帮他设计一个证书的样式。在聊天中我发现他很喜欢艺术,对画画、写字、歌剧、舞剧都很有偏好。他对我们的设计要求,就是要有艺术气息。所以,我们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就避免风格商业化,而是偏重中国风。等设计好,拿去给他们看时,他们不满意。我问他觉得哪里不好,他说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希望拿到这个证书的人,有点接到圣旨的味道,这样大家会觉得这个证书意义很大,值得收藏。所以,我们再设计时,就在设计中加进了龙的元素。设计好拿给他看,他就非常满意了。
现在大部分公司会设立客服部门,其实这个部门职能的本质就是倾听客户的需求。我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买了一个电动牙刷,买牙刷的时候我留下了个人信息。大概过了一个多星期,他们给我打电话,说:“茅先生,您用我们的电动牙刷感觉怎么样?”我就跟他们说:“这马达声太响了,每次我起床比我妈早的时候,都能把她吵醒,比我那刮胡刀还响,我有点受不了。”他们说:“哦,谢谢您的反馈,我们会改进的。”我一听就非常开心,而且下次他们推出新产品,还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