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800000022

第22章 诚信为立身之本(2)

韩信少时因家里贫穷,经常吃不饱饭。他天生虎背熊腰,高大魁梧,没事做的时候,喜欢佩戴刀剑,在城里晃来晃去。城里有一群市井无赖,整日好吃懒做,以欺负路人为乐趣,他们见韩信如此贫穷,还装模作样地腰挂长剑,假装气宇不凡的样子,便心中有气,只要一遇到韩信,就围住讥笑他,对他动手动脚,可韩信从不仗着一身功夫去还手,始终不言不语。

一天,一个无赖又纠集一帮人,拦住韩信的去路,放肆地哈哈大笑,并讥讽韩信说:“虽然你长得高高大大,腰间还佩一把长剑,其实你不过是个无用的胆小鬼罢了。”众人趁势你一言、我一语地侮辱韩信,一时间,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可韩信对此却无动于衷。

韩信那帮无赖见韩信不理,择路要走,就上前拉住韩信,得寸进尺地说道:“你不是有剑吗?如果你不怕死,就刺我一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kuà)下(裤裆下面)钻过去。”说罢,叉开了双腿,等着韩信往下钻。

围观人看到韩信一个堂堂七尺男儿被人这样羞辱,有的大笑起哄,有的则摇头叹息,场面混乱不堪。

韩信当众受到如此侮辱,恨不得拔出佩剑,一剑刺死这个无赖。但他细细思索一番后,便咬咬牙,俯身从那个无赖的裤裆下爬了过去。人们发出一阵不可思议的惊呼,那群无赖也愣了一下,随后哄堂大笑。

韩信真是个胆小鬼吗?历史已雄辩地证明了:不是。假如韩信当年为逞一时之勇,与对方争斗,将对方一剑刺死,那早已依律斩首,怎能有日后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呢。正是这种巨大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才使韩信不因小失大,从而创造出了丰功伟绩。

孔子曾戒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一个人在干大事业之前若小事无法忍受,将无法成就伟大的理想。忍让不只是为了保全自己,它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它放弃的是无关大局的小事,追求的是在忍让中腾出更宽广的路子,积蓄冲刺的助跑区,赢得大事业的成功。

河间王实事求是

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有14个儿子。刘德是汉景帝的次子,被汉景帝封在河间为河间王,死后谥献,因此又被后人称为“河间献王”。

据传,河间王刘德酷爱藏书。秦始皇焚书之后,古文书籍在民间便极为少见,刘德就不惜重金四处求购。得知河间王有此嗜好,民间许多文人学者都从家中搜出祖上传下的古书,拿去献给刘德,有的甚至因此投靠在刘德府中,与他共同研究。这样,刘德积攒了大量经典古籍,他对它们不仅精心保管,擦拭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而且还认真钻研书中学问,与一同前来的文人学者精心研究,归纳整理。于是,很多人都愿意和刘德探讨学识,甚至皇帝和大臣官府中的学者都来向刘德讨教问题。一时间,河间王刘德脚踏实地、刻苦钻研的治学态度在当地人尽皆知,传为佳话。

对刘德潜心做学问的精神,后世给以了高度的评价。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的时候,专门为刘德写了一部传记《河间献王传》。在这本《河间献王传》的开头,班固对刘德的治学态度作了总的评价,文中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我们后来所讲的成语“实事求是”便由此处得来。

反映真实情况,按实际情况办事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才能从平凡的实践中总结真理,才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找出一步步迈向光明的道路。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的关键时刻,犯错误是难免的,只要勇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宋弘官高不弃结发妻

宋弘是东汉时人,他极受皇帝的信任,在很短的时间内由太中大夫升至大司空,并受封为郇邑侯。官做大了,俸禄自然也提高了不少,然而他依然不改勤俭自律的习惯,把所得俸禄全用于接济生活无着落的亲戚。

宋弘的结发之妻一直未能生育,亲朋好友纷纷劝他再娶一个,以免断了祖上烟火。

宋弘听了亲友的好心相劝,摇了摇头,然后向他们诉说了妻子的种种好处。宋弘和妻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妻子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支持宋弘求取功名,这一切宋弘怎会忘记呢?他不愿做忘恩负义的伤害妻子的事,并说人不能喜新厌旧。

当时,光武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她不想独守空房,很想再找个如意郎君。光武帝和姐姐的感情深厚,他决定在文武大臣中为姐姐挑选意中人。湖阳公主经常在皇帝面前夸奖宋弘才貌双全,人品高洁,无人能比。光武帝从姐姐的言语中猜出了姐姐的心意,他选择了一个良辰美景的吉日将宋弘招进了宫,还让湖阳公主在屏风后听宋弘的言语。

宋弘来到后,光武帝并没有直截了当地问,而是委婉问宋弘是否想换一个妻子。

宋弘听出了皇帝的意思,于是就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表达了自己矢志不移的决心,并说共同经历过苦难并能相互扶持的人是应该始终相守的。最后他强烈表示,对那些有钱有势后就喜新厌旧、另觅新欢的小人,他是鄙夷不屑的。

听了宋弘的见解,光武帝也就不好再张口为湖阳公主提亲了。湖阳公主在屏风后听了宋弘的想法,禁不住连连称赞他是真正的君子。

“喜新厌旧”是人性的弱点,它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如果我们都能如宋弘一般面对诱惑不改初衷,无论为人还是处世都从一而终,那么就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顺利地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甄宇挑羊拣瘦弃肥

甄(zhēn)宇是东汉时期在京城洛阳的太学里任教的一名博士。

有一年新年将至,皇帝派人来到太学宣读诏书,说要赏给博士们每人一只羊,好让大家欢欢喜喜地过新年。

一天,甄宇听说羊赶来了,急忙和同事们去看。只见羊大小不等,肥瘦不均,其中只有几只羊长得又大又肥壮。

有的博士埋怨说这些羊太瘦了,简直是一把骨头。有的博士建议卖掉分钱。

博士们意见很不统一,太学的长官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羊既然赶来了,不分不行;分又不知如何分法。想来想去,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长官让大家出主意。

博士们踊跃献计献策。有人建议把羊全宰了,按斤两称比较公平。有人反驳说这样费时间,不如抓阄(jiū),但后来抓阄的方法也被否决了。

大家七嘴八舌嚷了老半天,仍然没能达成一致意见,长官越来越着急,担心难以交差。

正在僵持不下时,甄宇喊了一声:“让我先挑吧!”

甄宇说着走进羊群中。大家都很担心他把又大又肥的羊挑走,所以把眼光一齐投了过去,看他究竟挑什么样的羊。只见甄宇在一只最瘦、最小、最不起眼的羊跟前停了下来,告诉长官,他就挑这只。

博士们悬着的心都放下了,旋即大家的脸都羞红了。有个博士也学甄宇,从羊群中挑了一只瘦小的羊。博士们看到这种情景,都纷纷奔向羊群,挑拣又小又瘦的羊,剩下又肥又大的几头羊,谁也没有动。

事后,长官走到甄博士身边,问他为什么要挑最小最瘦的羊。甄博士笑了笑说出了母亲经常教导他的一句话:“凡事不要只想到自己,要先考虑别人。”他还说,谦让是把问题妥善处理好的保证。

谦让,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人类由野蛮向文明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甄宇主动挑选一只瘦羊,他的谦让精神感染了共同分羊的博士们,也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懂谦让的文明人。

孔融四岁让梨

孔融出生在书香门第,他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是建安七子之一。

孔融的父母非常注重礼貌教养,因此孔融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殷切教导。他们教育孩子们待孔融人接物应以礼行事,因此几个兄弟从来没发生过打斗、吵架等不文明的事。

孔融四岁那年,有一位客人带了一筐又香又甜的雪花梨到他家作客。年幼的孔融看着有这么多梨,心里十分高兴,盼望能大饱口福。

好不容易等到客人走了,父亲让长子挑了些大梨、好梨,送给年已古稀的爷爷奶奶,然后把其余的十多个梨都倒在桌子上,让众兄弟每人都自己去挑一个。当时,在场的兄弟们中间孔融最小,所以哥哥们都让孔融先去拿梨。大哥还劝他拿大的,大的味道香甜。

孔融站在一个小凳上,掂起脚用手在桌子上左挑右挑,挑了一个最小的梨,这才跳下凳子。

父亲看着孔融挑了个小梨,疑惑地问他为何不挑个大的。孔融十分认真地解释说:年龄大的应该吃大梨,年龄最小应该吃小梨。父亲看到刚满四岁的孔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心里十分高兴。他连声夸奖孔融是个很懂礼貌的好孩子,说他将来会有出息。后来,孔融用功读书,知识越来越渊博,成了我国东汉末年的一个著名文学家。

“孔融让梨”被后人传为佳话,常常用来教育那些不懂事、贪嘴的孩子。其实,“孔融让梨”的故事同样会给成长中的青少年很深的启发: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何时,都不能摒弃。

刘备诚心请卧龙

刘备,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他身高七尺五寸,双臂过膝,两耳垂肩,自小胸怀大志,极有城府。

官渡大战后,为避曹操追杀,刘备逃往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出于怜悯,给刘备在新野一块落脚之地,并为他扩充人马,派他在新野抵御曹军。

刘备却不安心于此,一心想建立自己的事业,恢复汉室江山。可自己身边虽有几个谋士,却都是平庸之辈,因此刘备希望广交天下英雄豪杰、贤能之士。在得知襄阳人司马徽以善识人才、谙于时事而闻名荆州时,刘备便亲自拜访,向他请教时事。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有“卧龙”和“凤雏”之称的诸葛亮和庞士元两位贤士。恰巧徐庶来拜会刘备时也向刘备推荐了隐居隆中的诸葛亮,并建议刘备亲自去拜访他,以表示其诚意。

刘备立即同关羽、张飞骑马飞奔隆中,前往拜请诸葛亮。

一行人翻山越岭,备尝辛苦,方才到达隆中,又经人指点,来到诸葛亮的茅屋前。刘备亲自叩响柴门,好一阵儿,里面走出一位清纯的小书童,他告诉刘备,诸葛孔明一早出门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刘备众人落了空,只好请书童转告诸葛亮:刘玄德曾来隆中拜会。

回到新野,刘备派人打探诸葛亮的情况。不几日,有人回报说诸葛亮已回隆中。刘备立刻叫人备马,准备二番拜访。

张飞见此时大雪纷飞,地下冰冻三尺,心下不快,不想去了。可刘备却说,诸葛亮是当今天下少有的大贤人,一定要亲自去把他请来,以便辅佐自己。

于是他们又到了诸葛亮隐居之处。谁知,诸葛亮已早一步出门去了,短期无法回来,刘备又扑了个空。无奈,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书信,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敬仰之情,说改日再登门拜访。这时张飞、关羽都心生火气,刘备就用历史上周文王和刘桓公求贤的典故来开导他们。

又过了些时日,刘备命人打探诸葛亮确实在家中,就与张飞、关羽三赴隆中。为表敬意,在离诸葛亮茅屋还有半里多地时,刘备就下马步行,这次终于见到了闻名已久的卧龙先生。只见诸葛亮二十七八年纪,身材修长,眉清目秀,头上围着青丝纶巾,身披鹤氅(chǎnɡ),手持雪白羽扇,犹如仙人一般。

相互客套之后,二人便进入草堂中饮茶谈话。

诸葛亮终被刘备的诚心打动,同意为刘备效力。刘备三顾茅庐,终于请卧龙出了山。之后,诸葛亮利用自己的才干,为刘备胜赤壁、得荆州、取西川、原中汉、称帝王,二人共同携手开创了千秋伟业。

明人朱舜水说得好:“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青年人要成大事,必须做到诚挚待人,光明坦荡,宽人严己,严守信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陆逊忍辱负重

陆逊是三国时吴国著名的将领,曾任荆州牧、丞相等官职。

公元219年,孙权率军攻打荆州,大获全胜,驻守荆州的关羽兵败被杀。公元221年,蜀王刘备为了从孙权手中夺回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为结拜兄弟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的规劝,亲自率领大军进攻东吴。战争刚开始,来势汹汹的蜀军就攻克了吴郡,自此声势浩大。从巫峡到夷陵有六七百里,江岸两侧高山峻岭连绵不绝,刘备在江岸南侧沿路扎营,树立木栅,又命令水军登陆,也在山林中扎营,从此拉开了号称七百里连营的漫长战线。

刘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东吴深受震动,在阚泽的举荐下,孙权命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统率大军前去应战。

由于陆逊在吴国将领中资历较浅,而这次归他指挥的将领中有很多是已经跟随孙权征战多年的老将,有的甚至还是皇亲贵戚。所以,他们在陆逊面前总是显出傲慢的神情,对年轻的书生陆逊能当上大都督十分不服,根本不把他这个统率放在眼里。

陆逊虽然年轻,却深谙兵法,老成持重。考虑到蜀军大获全胜,正士气高涨,陆逊决定以逸待劳,在远离蜀军的地方安营扎寨。他命令手下诸将,不许他们出战,要等蜀军松懈了,再发起猛攻。原来就瞧不起陆逊的将领马上表示不满,对陆逊以逸待劳的策略议论纷纷,有的甚至不服从命令,不愿配合作战。

陆逊早就预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他依然镇静自若地实施着自己的部署,按兵不动,和蜀军相持着。

一天,陆逊把众将全部召集到一起,把宝剑紧握在手中,厉声说道:“刘备是天下有名的战略家,连曹操都要怕他三分,现在,他已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准备攻打我吴地。他是我们的强敌,我们决不能有半点轻视他的心思,希望众位将军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共同消灭敌人。我虽然只是一名书生,但主上委以重任,使大家屈居为我的部下,肯定是因为我有些可取之处,我一定不负所望,必须忍辱负重,挑起这个重担。从今以后,有令必行,违令者斩!”

在两军相持的漫长时间中,陆逊背负着巨大压力,但他信念坚定,忍辱负重,任凭诸将议论纷纷、蜀军多次挑战辱骂,就是坚兵不出。时间久了,蜀军斗志涣散,刘备本人也放松了警惕。公元222年,陆逊终于出兵了,他命令吴军用火攻,火烧七百里连营。当时正值暑天,气温极高,蜀营多依林木而建,大火一烧,绵延开来,难以扑灭。蜀军惨败,刘备仓皇逃走。吴军大捷。这是陆逊的坚持换来的胜利。

有时候,战胜自己比战胜敌人困难得多,也可以说,战胜自己往往就能战胜敌人。同样,受到对手的诋毁不算什么,朋友间不理解却让人甚感苦恼。其实,只要我们能忍受一时的委屈,坚定信念,努力去做,困难终究会迎刃而解。

诸葛亮谦恭听意见

同类推荐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 成语故事·第一辑

    成语故事·第一辑

    该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具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采取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套图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本套图书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扇面:咫尺无边儒雅

    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湮没在森林的奇迹:古玛雅的智慧之光

    玛雅文明是美洲文明中绽放最早的一枝。玛雅文明是在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隔绝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在天文、历法、数学、象形文字、建筑上,玛雅人都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尤其是在农业上。玛雅人培育的玉米、土豆、西红柿,即使在现在,也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和蔬菜。然而,让人费解的是,玛雅文明就像谜一般销声匿迹了,它秘密隐藏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没有人知晓其历史的悠久。没有人能说得清,在这千百年的时光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当这片土地尘封许久时,后来的人叫醒了它,并开始对它进行“拜访”,退去了厚厚的外衣。
热门推荐
  • 大驴丫小驴丫

    大驴丫小驴丫

    我们这个年龄大多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多子多女的大家庭生活60后我们这个年龄大多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多子多女的大家庭生活现在好多人已经老迈了但那个年代手足亲情血浓于水浓于酒只是渐向远去写这文为让心里记着有些宝贵的不要一起远了
  • 广动植类之四

    广动植类之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尘缘之情丝金鸾

    乱世尘缘之情丝金鸾

    他是战败的王子,本应处死,却因他那绝世容颜,被东玄左相看中,苟活了下来。日夜屈身于仇人身下,金步摇,醉花颜,理云鬓,撩青丝,整夜扮作名妓伶人卖笑承欢.....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崩坏世界:仙路

    崩坏世界:仙路

    我等在走向绝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在希望中铸就辉煌。
  • 易世传说

    易世传说

    学的是最纯正的武,杀的是山海经的怪,身后是最难防的魔,头上是炸了毛的神。实在没办法了,伏羲微微一笑。
  • 乱世南渡

    乱世南渡

    王孙公子,本是锦衣玉食,无奈一朝遭劫,难回从前,想要重拾从前的生活,又要怎么去争取?-------------我是管平潮的忠实FANS,不知来看这本书的,有没有同好之人?作为一个做文案策划的广告人,居然写不好自己小说的简介,感叹,感慨!平素工作的严谨,或许会让这本书并不会如题目那般沉重,所以各位大可不必抱着苦大仇深的态度去读这本书……求收藏,求推荐,深谢之!
  • 幻妖途

    幻妖途

    无尽的十山天地,通神山与通天山静静矗立。九幽体的掌控者,在当年引起了那一场大变,毁去了通天神山,如今,唯有现世的九山。踏天梯,沐浴天殿洗礼,登上至强者的路途。当幻妖的世界被人类所争夺,当黑暗大森林里传出天幻妖出世的消息,在那灭世雷霆降下之后,九幽体与月乌第一次碰了面。月乌右肩膀处那个奇怪的印记,当他突破之时偶入奇异的空间,那一刻苍老的古树,竟视他为亲子。这十山天地的外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神幻妖的一句话,提醒了月乌。
  • 血色花之最后的净地

    血色花之最后的净地

    普通的人,普通的生活,内心渴望寻求刺激,可当真实的事故发生,又当何去何从。心底最后一片净土,是否也随之飘散。是拖着当午夜梦回,背后冷汗连连,颇为疲惫的躯壳苟延残喘活下去,还是,禁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无声的死去。
  • 霸道影后:潜掉冷面少将

    霸道影后:潜掉冷面少将

    他破门而入,拿着武器扫了她一眼“本少怀疑这里有不正当交易,请你随我走一趟,接受调查。”她愣然,这只不过是为了庆祝她封顶影后的庆功宴而已啊,怎么就有不正当交易了。审讯室,她忐忑的看着冷面男人,弱弱的举手“少将大人,我可是良家少女,绝对没有潜过谁,请您明察秋毫。”他挑眉,认真的看着她“难道那晚,你不是潜了我?”她大囧,“那是个意外。”他认真道“为了娱乐圈的清白,你要对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