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嗒……”
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两个骑着骏马的身影飞快地向青州府赶来。
离得近了,方瞧见马上是两位男子。一位身着灰袍,面带威严的中年男子;一位肤色古铜的少年,内里穿着丝质白衣,外罩藏青色裘衣。
“吁!”
二人翻身下马,拍掉身上的灰尘,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这二人便是薛显和许笙。
他们从津州出发,途行四千余里,历时半月有余,换行不知多少匹马终于在今天到达青州府。
“许公子,天色尚早,我们吃碗茶再进城吧。”薛显抬头望了眼青天,大日西斜,离黄昏还差些时间,于是他侧首对许笙说道。
“也好,赶了这远的路,确实有些疲乏。”许笙看了眼不远处的巍峨城墙,点头说道。
二人随即牵着马走向城外的茶棚。
……
自燕武帝姬宽定鼎天下九州建立大燕王朝以来,除了一百四十多年前差点将大燕覆灭的“茂华之乱”外,天下尚算太平。
大燕之地,其形若卵,自北向南,四面环海。
天下分九州,北部三州呈“品”字形,北为赵、西为青、东为苍;中原地区有贺、都、泉三州,自西向东呈“一”字形;南部三州则呈倒“品”字形,西为潞、东为津、南为沄。
有趣的是,最北边的赵州,在一百四十多年前却是唤作——茂州。
彼时的茂州出了一个名为赵华的人,不知从何处修得奇门异术,三十岁时于茂州临霈县赵家庄起兵伐燕,并迅速攻占整个茂州,自号“华渊王”。
大燕朝廷自是不会坐以待毙,当即从毗邻茂州的青、苍二州征调十万大军,星夜兼程奔赴茂州,务求将这次叛乱以雷霆之势平定,以彰显大燕王朝的强盛实力。
然而,此战非但没有彰显大燕的强盛,反而铸就了华渊王赵华的盖世威名。
当时,十万燕军兵临茂州,兵强马壮,战旗飞扬,好不威风。
华渊王赵华坐守茂州,仅有不到三万兵马,大多还是受降之人,可谓人心不齐,兵少将稀。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华渊王面对大燕的十万大军不但没有死守城池,反而大开城门出城迎敌。
燕军兵士见此,哈哈大笑,嘲讽这叛军简直不自量力。主帅也是眼睛一亮,挥手遣出一员大将叫阵。
那将领应令而出,列于阵前,却见叛军主帅华渊王亲自上阵,心中顿时一喜。
二人目光交接,同时一夹胯下战马,身形飞驰接近再交错而过,但见燕军将领一声惨呼,双手捂颈从马上跌落,鲜血汩汩从指间流出,已是奄奄一息。
诡异的是,所有人都没有看见华渊王是如何出手的!
燕军主帅倒吸凉气,不敢再遣将领出战,于是摇旗击鼓,令大军向茂州赵军发起总攻。
数日之后,战果传回都州,令大燕皇帝感到无法置信:仅仅不到两个时辰,燕军便兵败如山倒,而包括主帅在内的将领竟无一人逃出生天,青、苍两州连失数地!
此战后,“华渊王赵华”的名号响彻九州。
据逃回来的燕军兵士讲,那华渊王会使妖术,其惯使一柄二尺短剑,不仅削铁如泥还能飞天遁地。此剑让华渊王在万军从中犹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就取下那些将军的项上人头。
这个消息让朝中众人惶惶,心中直呼:吾等危矣!
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之后二十三年里,华渊王却仅仅发兵三次,三战三停,一停便是数年。尽管如此,华渊王仍打得燕军抱头鼠窜,最后只能龟守都州皇城。
在大燕皇帝和群臣商定投降之时,华渊王却独自进入皇城,守城兵士莫敢拦阻。
皇宫中,华渊王与燕帝把酒畅聊,良久后潇洒离去,自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翌日,燕帝亲拟诏书,通传天下,言明:改茂州为赵州;封赵华为大燕华渊王,封地赵州,其后世子孙世袭爵位;赵州诸般事宜皆由华渊王自行处理。
自此,历时二十三载的“茂华之乱”就如此戏剧般结束了。
……
今时的赵州,承袭华渊王爵位者名为赵烈,是赵华的第八代世孙。
赵州府,而今是赵家的族地。
城内坐落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独立庄园,其间亭台楼阁不计其数,假山流水环绕之间,亦有花草树木点缀其中。
中心处有一片占地达千亩的辉煌宫殿群,乃是历任华渊王的住所,周遭庄园像是众星拱月一般环绕四方。
此刻,在这宫殿的正华殿中,赵家族人正在议事。
正对殿门处的高台上有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他身穿紫色游龙长袍,危坐髹金雕龙椅,面色平静地看着台下众人细声议论。
高台下方两侧各置着十数张案几,十几人各自坐在案几之后。
“父亲,儿俞有事呈奏!”左侧首位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双手执礼躬身朝高台上的老者说道。
“讲!”老者闻言,扫了台下诸人一眼,中气十足说道。这老者正是当代华渊王赵烈,虽是古稀苍发,但红润的面色、炯然的眼神却不显老态。
台下众人瞧见赵烈开口,顿时静了下来。
赵俞点点头,环视一圈,开口说道:“诸位族亲都知晓,华祖仙逝后,燕军屡屡寻衅我赵州,妄图重新将赵州纳入燕国的辖制。而我赵家却并没有给予其迎头痛击,每次也只是点到即止。对此,想必诸位早就困惑不已!”
众人闻言,有的面露疑惑,有的泰然自若。
赵俞瞧着诸人的表情,接着说道:“缘由有二!一则,碍于华祖留下的遗训,家族不便动手;二则,似这等最普通的世俗王朝,家族拥有的力量翻手可灭,所以无需在意!家族真正迫切需要的,是成为修真家族,而不是现在的伪修真家族!”
“俞儿所言不错。想吾族数代励精图治,族人上千,炼气士才区区十余人,具有灵脉资质的更是只有屏儿一人。现在家族当倾尽全力培养屏儿,其他一切当以此为先!另,等两年后的远海十三岛大会后,便是我等将屏儿送往蓬莱宗之时!”赵烈接过话头,肃容说道。
“谨遵法旨!”众人闻言皆是起身抱拳拜道。
“嗯。彦凌,屏儿最近的修炼如何?”赵烈和煦地看着左侧次位的男子,目含期待地问道。
“回父亲,前日里我问过屏儿,她说近期可能突破到灵旋境三层。”左侧次位的赵彦凌略带激动地答道。
“哈哈!屏儿的资质远超我的想象啊!”赵烈闻言,喜不自胜地捋须说道。
“大哥所言何意?”右边首位的老者疑惑地问道。
“四弟你不明了修行资质的判定,此事族中也鲜有人知。今日,我就给诸位透个底,家里有件能够检测修行资质的宝物,想必各位都知道。”赵烈先是对老者说了一句,后又对众人说道。
“但此物仅能检测是否具有修行资质,却无法判定优劣,我等唯有通过屏儿的修行速度来判断资质。当年华祖八岁修道,修成灵旋境三层时已有十六;而屏儿九岁开始修炼,恰值金钗之年就有望突破三层,至少也是中品之资!她若是能够进入蓬莱宗,定能超越华祖,带领我族踏上无边大陆,成为修真世家!”赵烈见众人颔首,继续说道,话到后面显得有些激动。
台下诸人同样听得激动不已,幻想着屏儿成为强大的修士后带领他们赵家成为一个修真世家,那他们又该是何等的风光!
这敢情是如此美妙,有人已然忍不住笑出了声,不知已经幻想到哪里去了。
“咳咳……华祖当年所留的道府快出世了吧?”赵烈发现众人的失态,轻咳两声,转移话题说道。
“嗯,近几年赵州出现许多生人,明里暗里地打听华祖当年的隐居之处,只是不知他们有无地图,有华祖的遗训在,孩儿也不好干涉。”赵俞答道。
“你做得不错,此乃华祖他老人家留给九州黎民的机缘,我们赵家确是不好牵涉其中。”赵烈点点头,手扶长须,沉思了一会,似笑非笑地开口道。
“虽说我等不贪图华祖道府里的东西,但是否应该关注一下是何人获得,若那人能够修习法决,就应当拉拢才是。”赵彦凌建议道。
“彦凌说的极是,虽然具有修行资质的人万中无一,但机缘一事却无人说得准!彦凌,道府出世之际,就由你亲自前往,但切记只作旁观人。”赵烈作为赵家之主,一切以家族利益出发,当即决定派遣自己的次子前往。
“孩儿领命!”赵彦凌精神一振,欣喜地应下。
“好了,都散了吧!彦凌,随我瞧瞧屏儿去。”赵烈起身,一挥衣袖遣散众人,临走时却是叫上了赵彦凌一同离去。
“二弟,你生了个好女儿啊!”正欲迈步离开的赵俞闻听此言,对赵彦凌说了一句,随即缓缓走出大殿。
语气不甘而无奈,经此之后,赵俞也明白,这家主之位已与他无缘!
赵彦凌看着赵俞落寞萧瑟的背影,微微一笑,转身随赵烈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