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7700000014

第14章 白话文运动

我很赞同石先生的意思,因为诸位的职业是专门性的,时常听些非专门的讲演,能够多学多听也好。今天这个讲演称为“学术讲演”太严重,称为“启蒙讲演”似乎也不妥,不如称为“业余讲演”,不亢不卑。我觉得每人除职业外,应有玩意儿,有时玩意儿可以发展成为重要的东西。个人曾经研究过哲学,历史,文学,农科,也作过外交官。现在是五十七岁了,但是如果人家问我:“贵行是哪一行?”我就回答不出。我过去业余的时候,曾与青年人谈文学问题,发表出来,成白话文学运动,这就是从玩意儿发展成的。至少现在二十五六岁的年青人大家进小学中学时免去背古文,念古书的痛苦。二十六年前连小学的教科书,甚至幼稚园都是古文的。所谓讲书即是翻成白话,当时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死记。从民国二十一年起,教科书从小学到中学的都改为白话,以前念书时不懂,甚至于写家信时都是文言,现在儿子写信给父亲要钱,只要写:“我要钱了,钱没有了,拿钱来!”从前要先写“父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才能再说要钱的话。有一个故事是兄弟两秀才去省城考举人,但是没考取,写家信报告的时候,两人相推,因为家信根本没有学写过,学的只是八股文。

现在再谈到那时为什么提倡白话文,结果有什么好处。这故事也很有趣。我的母校是美国康纳尔大学,学校在山上,下面有一小湖,那时我已离开学校。一年暑假来了一个女留学生入暑期学校,康纳尔大学学工科的多,为了巴结这女学生,几个男同学请这位女学生划船游湖。船在湖中的时候忽然起了大风,于是大家赶快向岸边划。到岸边的时候,大家因为抢着上岸,把船弄翻了,衣服全湿。幸而野餐没有湿,于是大家上岸,连烘衣服带野餐。天下的历史,不管是唯物,唯心,唯神的历史观,历史往往出于偶然。那里面有一位中国留学生任先生,把当时在湖中遇险的情形写了一首旧诗寄给我看,我接到一看,马上就回答他说:你写的很好,但是把小湖写的像大海,用的全是一些古老的成语。这些死的文字,不配用在20世纪。对于这个批评,他很虚心接受,把原来这首诗改来改去。后来又有一位同学,看了我的信大为生气,反驳我,和我打笔墨官司,谈诗的问题,讨论到中国的文学要用什么文字的问题。我说不但是小说,戏曲都要用白话,一切文学乃至于诗,都应该是白话。

用活的语言作文学的语言,才可使语言变成教育的工具。这都是业余的讨论。后来讨论的结果,小说有许多是白话的,大家并且承认戏曲里面也有白话,如“尼姑思凡”就是。但是都说诗不能用白话,地道的文也不能用白话,最困难的是诗的问题。1917年7月有一天,我发誓从此以后不用文言作诗,以后就把陆续写成的白话诗,出了《尝试集》。后来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叫作《文学改良刍议》。我们仔细研究中国文学史,发现中国文学可以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文学是古文的,下层文学是老百姓的,多半是白话的。例如乐府,就是老百姓唱的民歌,后来成为模范文学,甚至于政府也不能不釆用。此后无论哪一个时代文学均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的是无价值的,是死的,下层的是活的,有生命,有力量。过去没有人以这种眼光来看文学。上层文学虽然不能说没有好的,但是诸君所背诵的诗、词、曲,好的大半是白话或近于白话的。我这种主张,当时仍有老留学生反对,但是有一些老先生如陈独秀,钱玄同,他们古文懂得很透彻,所以认为我这留学生确实不是胡说。于是陈先生也发表一篇文章叫《文学革命论》。到我由国外回来的时候,国内已经有很多人谈起白话文学。民国六年(1917年)的时候,《新青年》已成全国注意的杂志,内容完全是白话,那时的青年如傅斯年,汪敬熙,罗家伦等都是后起之秀。杂志风起云涌,如《新潮》《每周评论》等。1919年学生抗议巴黎和会,起了“五四运动”,那时中学生、小学生都想发表文章,新的杂志都是用白话的。他们无师自通,都作得很好,白话于是成为全国性的东西。连北京的守旧政府也不能不妥协,于1920年规定次年小学一二年级的教科书用白话来敷衍。殊不知一二年级生读了白话以后,更不想读古文,现在白话成为教学工具已有二十五年历史,在文学方面,三十年来,小说、散文都是用白话作的。当时最大的成绩就是替中国作到活的国语,一方面作文学,一方面作教育工具。但是这所谓国语的标准,绝不需专家去拟订,而都是老百姓和文学创造家所订的。所以我当时提了一个口号叫:“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先以白话作文学,以后白话即成为文学的国语,即自然而然成为标准。

凡是一国国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国语多起源于方言,所以,一,必须流通最远、范围最广,说的人最多,二,必须曾产生大量的文学。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而言,他们的国语都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我国流传最广的就是官话,外国人以为我们中国方言多,殊不知他们所接近的是我国沿海的地方,如广州、厦门、上海,除了这些地方以外,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官话为标准的。试从极东北的哈尔滨,画一条斜线直到昆明,四千多里长的一条线上,任何人沿此线旅行无需乎改话。云南、贵州、四川的官话,都是标准国语。以面积而言,全国百分之九十为官话区,百分之十为方言区,以人口言,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的人说官话,百分之二十五的人说方言,这是因为东南沿海人口较密的原故。在四万万人中有三万万人说一种话的,全世界可以说没有,所以第一个条件符合。第二个条件,我国在三十一二年前就已经合乎这种条件。老百姓作过很好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每年都销几百万部。戏曲从元朝起就已经是白话的了,此外各地老百姓唱的民歌,也都是。

我在广西时曾收了不少歌谣,记得有一首是:“买米要买一崭白,恋双要恋好角色,十字街头背锁链,旁人取笑也值得。”试问古文能写得这么好吗?另外一首是:“老天爷你年纪大,你耳又聋来眼又花,看不见人听不见话,杀人放火的享富贵荣华,吃素看经的活活饿杀!老天爷!你不会作天,你塌了吧!老天爷!你不会作天,你塌了吧!”此外如路上唱曲的说词,后来变成小说,这都是无名英雄留下的头等作品,给国语造下不朽的功绩。此外如“这个”的“这”字,“我们”的“们”字,以及“为什么呢”的“呢”字,以前都不如此写,都是老百姓订下的。又如《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榜》等白话小说,都是国语写作的标准。所以国语并非几个人提倡,但是因为能符合这两个条件,才成为全国性的运动。我们研究世界文学,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中国方块字写起来虽然困难,但是文法的简单可称为世界第一。只要看一些标准作家的小说,不必学文法,人人可以无师自通。拿几百个字作底子,就可以看书写信,所以白话文能在短期内成功,其理由即在于此,甚至于连小孩子也不会说错文法。这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产。现在白话虽然已经相当普遍,但是有些地方仍然是用文言,希望今后白话能普及到任何方面。如各机关来往的公文,也要用白话。

(本文为1947年11月1日胡适在平津铁路局的演讲,原载于1947年11月2日《世界日报》)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1鲁迅2叶紫3周文4卢隐5刘云若5萧红6林微因7许地山8徐志摩9朱自清10穆时英11鲁彦12闻一多13郁达夫14邱东平15蒋光慈16洪灵菲17朱湘18石评梅19刘半农20戴望舒21梁遇春22胡也频23周韬奋
  • 断章

    断章

    《断章》是“新月派”诗人的代表作品,写于1935年10月。该作品语言凝练含蓄,据作者自云,该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该诗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 爱·教育

    爱·教育

    本书是成都市“爱心的传递——师德大比武”教师文集。收集了数十篇教师写教师、教师些学生、学生写教师的优美记实散文,通过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赞美了一个个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树立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弘扬了正气,唱响了主旋律!
  • 晚风集(卷五)

    晚风集(卷五)

    殷谦散文作品精品合集。其中不乏犀利的批评,怡人的观点,明智的思想。这五部作品从人生的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或者通过故事,或者通过评论,形式各种,但可见作者独特的心境,让我们受益匪浅。
  • 与时代同行

    与时代同行

    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本书回顾作者三十年的思想和文字历程,其中有一个转折点,从专业研究兴趣上说,从语言哲学转向了政治哲学;从社会文化立场的表述上说,从为改革开放摇旗呐喊变为既支持、又反思,在表示应当坚持改革的同时,更为注重改革中社会公正和人民利益的内涵。其中,不变的则是始终要求思想解放,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启蒙、民主、科学、理性。
热门推荐
  • 重走人生之路

    重走人生之路

    意外的重生了!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谁也不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发生。如果你想知道李哲明的未来人生,那就来书中寻找答案吧......建个书友群:369869003(重走人生)
  • 游戏风云传

    游戏风云传

    有兴趣来看看,这里有传说中的“说中说”,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小说里还有一篇文章。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恶魔少爷的突然袭击

    恶魔少爷的突然袭击

    自从蹦出了个娃娃亲之后,身后总是有一群美男围着,想甩也甩不掉,可是身边有个高冷男神,再美的男生也靠不过来,可偏偏有个男生不怕他。。。。在高冷男神和温柔男神中,她会选谁呢?
  • 四海八荒唯汝吾心

    四海八荒唯汝吾心

    一本仙侠悬疑文,带你走入一个又一个古怪的案件中。不断有人因散魂草丢失魂魄,这背后是巧合还是有鬼?两世情缘,斩不断理还乱。到底是成仙还是化魔?物是人非,时空错乱,到底是活下去还是就此灰飞烟灭?作者脑洞略大,观看自带避雷针。一“想什么呢?”他点了点我的额头。“有美人兮,见之不忘。”我不由自主脱口而出。“嗯?还有呢?”音带笑意。“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哦?这样啊,还有呢?”忍着笑意。“凤飞翱翔兮……”我猛然间神智回归,急忙捂嘴。
  • 悍妃在上

    悍妃在上

    摊上个凤凰男兼心机婊的爹,和一个天真软弱的娘,不过没关系,所谓的宅斗,对她来说,不过是一力降十会。彪悍惯了,人人惧她如狼虎,本以为要嫁不出去了,身边居然有人说很多年前便对她情根深种。对于骆怀远来说,上辈子光有贼心没贼胆,以至于错过了自己王妃。这辈子重活一回,定要待她如珠如宝……
  • 沐雪灵狐

    沐雪灵狐

    他,是独自活了万年的狐妖王,默默承受日复一日的孤寂;他,是自然之灵的后代,背负着保护世界的重任。当两者相遇时,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火影忍者穿越麟

    火影忍者穿越麟

    平成年代21岁的陈天麟误入火影世界,在火影忍者木叶村中化身为宇智波麟,应为看过火影忍者,逃过宇智波鼬的灭族过程,并且激发出写轮眼。在火影世界里的陈天麟知道想回到现实状态是不太可能的呢,还不如在火影世界里闯个天下!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人类学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可称《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等一样,是马克思“重要著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学笔记》并没有得到与其它两个笔记相同的重视和关注,更缺乏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的解读。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读《人类学笔记》的学术著作。本书将《人类学笔记》置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的学术谱系之中,阐明了其相同的问题域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献摘编、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