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武当太虚宫比起往日里来更热闹了许多,平日里在各峰隐修的武当弟子都来到此,话里行间却道出了原因,原来是老掌教李英凝今日再收一徒,将在此举行拜师大典,也是像居于各峰之人传递这一消息。武当本就人烟稀少,满打满算从杂役弟子到老一辈的长老也不过是百来号人罢了,掌教再收弟子对于整个山门也是一件大事了。
自那日炼骨大成后,林不魁与王重楼也不生分,自以师兄弟相称,得知林不魁眼红于纵云梯这一武当步法,也是清囊相受,不过受与林不魁还未正式拜师,在练气法上倒不好提前告知。
行将数日,林不魁除了修习纵云梯、观览山上风光,就是和各位未来师兄弟接触相处。王重楼是李英凝大弟子,两人这几日的关系越发的好,自不必说。
二师兄陈繇,为人甚是严肃,对规矩戒律看之较深,但骨子里实则面冷心热。现如今也是初掌山上戒律,一般的杂役弟子碍于他的冷脸倒是还有几分威严,但若于他相熟就知道他实则只是不善于表达感情,对人却是极好的。
三师兄宋知命,林不魁初次见他的时候就是在大莲花峰的炼丹房中,头发已是数日未有打理,眼睛里也是布满了血丝,林不魁和王重楼在屋子里站着半天,看他从两人身边穿过十数次却毫无意识这里多了人,终于还是大师兄王重楼忍不住先打断了他的辛勤工作。也是个不修边幅的老好人,性子是动,与众人可以嘻嘻哈哈、没个正行,但一旦涉及到炼丹立马就换了一个人,按林不魁的话说这就是一科学狂人。事实上,武当山上就算他是最辛苦的,由于离阳老皇帝命徐晓马踏江湖,另一方面又立天师府为国教,龙虎山为国之道统牛耳者,使得武当山形势日微。这座山除了虔诚的北凉香客,都要快被世人遗忘于天下了,宋知命辛勤炼丹除了兴趣,也是为了维持这山上的开销。
四师兄俞兴瑞,林不魁初见之时还以为是哪里来的狂放书生,穿着本来是白色衣的襟,却是已经被各种颜色染了一身,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了。刚入竹林就听见他喝着小酒,吟着了道歌:神不外游精不泄,气不耗散灵芽植.五行四象入中宫......,一见面就先给王重楼来了一个熊抱,嚷嚷着又是数日不见、分外想念,王重楼看着自家道服从蓝色到深蓝,也只能是忍了。一番介绍,好吧,九公子林不魁最终也没有逃脱这个热情师兄的熊抱。按老王的话来说,这山上四师兄的练气功夫是最深的,悟性也相当不错,就是惫懒了一点,如今也是三十的人了,反而喜欢和年轻道士混在一起。
至于五师兄,不好意思,不胜惶恐,鄙人林不魁,众师兄弟中排行第五,现如今的五师弟。至于原来的老五王小屏,现在还没上山,在山下估计也不多是看透红尘了,算算时间也该上山了。
至于最小的洪洗象,林不魁表示真的很尴尬,他来武当山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抱大腿,吕祖、齐玄桢转世的洪洗象这根腿确实够粗,不过九公子,你貌似误会了时间,小洪他升级成型为boss级大高手还需要二十来年。
说完这些个师兄弟们,那就不得不谈一下师傅李英凝了,李英凝在书中基本是个被一笔带过的人物,他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将五岁的洪洗象带回武当山,比之其他诸如麒麟真人之类同作为道统掌教的实在是相去甚远。这也就是林不魁在遇到老道士却完全没有认出他的原因,但就根据这些日子来与众位师兄弟的沟通来看,尤其是王重楼的话语来看,事实远非如此。
武当道统的衰败是要从离阳讲起,李家众人得了天下、入了龙虎,又建了天师府,鼎定天下大势,实则是离阳不衰、龙虎不坠。如此景象里,武当之弱势可想而知,百年间衰败到如此也是应有之劫,但相比于同为三大道统的青城山,武当就不是好的一点半点。就书中所看,青城不仅是连拿得出手的人物没有,就连最起码的独立和自由也基本没有保障,而武当呢?不仅在保持自身的同时,最终更是翻盘而起,立下了再兴五百年之根基。老掌教一生共六个弟子,从王重楼到洪洗象,最次也是一时人杰,再如王重楼所说,老道士如今也是黄庭第九关,且若不是将精力牵扯到道统兴亡、卜算预知中去,未尝不能再进一步,成为陆地神仙。
数日前掌教李英凝出关,林不魁和众位师兄一起迎接,在林不魁一番真心实意的恳求下,李英凝也顺理成章的收了林不魁为徒,就在太虚宫真武殿中行了拜师礼,众人又是一番师兄师弟、好不热络。尤其是老四俞兴瑞,大声嚷嚷着“师弟、师弟,老子终于不是最小的那个了”,若不是有李英凝在,差一点就要抱着林不魁来个三百六度托马斯大回旋,顺便一展基友情深。
不过毕竟是掌教收徒,也不能就这么草率,老头子掐指一算,得了,明天就是黄道吉日,忌外出、宜收徒,就明天昭告全武当吧,顺便咱们也聚一聚。看着捋着胡须、一脸高深莫测的李英凝,林不魁呵呵你大爷,这尼玛就是卜卦!这尼玛第二天就是吉日!师傅,你确定你不是街上的九流算命先生,这也太敷衍了!
不过很显然老道士比一般的九流先生强的决计不是一点半点,至少他出关时的一句话就已经镇住了林不魁。
“真武降世,武当再兴五百载。”
原来,这句批言出自李英凝!即使世上所有人都对这句批言质疑、不屑,林不魁会相信,因为,这就是大势啊!这就是未来啊!
转眼间就过了一日,这一天倒真是个好日子,就日头来说已经是不冷不热,阳光打在人的身上也是暖暖的。
百来号人齐聚太虚宫,登时就是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一应事项在昨日就已经安排妥当,自掌教真人李英凝以下,寥寥数人人,都是老一辈的师叔师伯,分居在各峰之中,在后则是王重楼这一辈,以王重楼为首共计十数人,最后则是近百的杂役弟子,分成两列,立于大殿中。至于九公子林不魁,则是早早的就跪在了当中的蒲团上,在真武大帝像面前,默诵了道歌:神不外游精不泄,气不耗散灵芽植.五形四象入中宫,何虑金丹不自结.内有真神外有应,满目空花降白雪.一阳来复亥子交,当中出现团圆月.急忙下手用工夫,金逢望远不堪摘.呼吸运......。
“时辰到!”就听得掌教李英凝一生道音清心,所有人都正襟了身子。
“今有后进弟子林不魁,生于陵州,岁过十五,崇我真道。感其心诚,特上告真武大帝,又历代门中先辈,收其入武当山门。”
林不魁起身,从边上道童手中拿过三柱香,用长明灯中火点燃。
“一祭,真武大帝!”
“告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此祭!”
“二祭,历代祖师!”
“告妙道真人三丰祖师、显仁真人一航祖师、元齐真人........衍虚真人炼易祖师,此祭!”
“三祭,皇天后土!”
“告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天地未分,混而为一;二仪初判,阴阳定位故清气腾而为阳天,浊气降而为阴地。为阳天者,五太相传,五天定位,上施日月,参差玄象。为阴地者,五黄相乘,五气凝结,负载江海山林屋宇。故日天阳地阴,天公地母也。此祭!”
三祭三拜九香,告之天地祖师。
“礼成!赐青衣冠冕!”
却是掌教真人将道冠、道装从捧衣童子手中接过,又传之于林不魁,林不魁又是一拜,双手伏地,再起身接过,此拜,拜师尊。
“从此,你与武当,休戚与共。”
只见掌教真人李英凝将袖中龟壳拿于林不魁,当他接过的那一瞬间,冥冥中却有一种感觉,他从这一刻起才真正加入到了这个世界中,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过客。